2021教育改革職普分流,自教育部的“雙減”政策實施以后,其中引發大家熱議的還要數“普職分流”,什么是“普職分流”,所包含的比例是多少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那么,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普職分流是什么意思”的詳情。
2021教育改革職普分流
在過去是不是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多一分就能甩掉好幾操場的人。但是現在這句話更像是指中考,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最近的熱門話題“普職分流”。
|堅持職普比例大體相當
教育部辦公廳早在3月份就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堅持職普比例大體相當。
其中具體寫道——堅持把發展中職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推動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科學制訂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并嚴格實施。職普比例較低的地區要重點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要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
那么這將意味著中考結束,僅有一半的學生可以走向普通高中,而另一半將走進職業教育的大門。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圖為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報名人數與招生人數2016年-2021年的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看出,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在連年降低,2021年僅為59.27%。而更為發達的深圳市往年的數字甚至不足50%。
以北京為例,2018年普高錄取率約為85.7%,2019年普高錄取率約為84.5%,2020年普高錄取率約為67.1%,2021年普高錄取率約為73.9%(2021年是新中考第一年,大多數國際班/校面向本區招生,所以,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2021年高中錄取率比2021年有所提高。)
2020年湖南省懷化市教育局甚至要求全市所有的民辦高中,“清退”所有的低于普通高中最低分數線的考生!所有高一新生達不到最低分數線的,全部退學,而且不得在懷化市里就讀任何的普通高中!根據相關統計,全市21所民辦高中,或有上千名學生未達到普通高中最低錄取分數線,將被“清退”處理!
|上高中比上大學,難多了!
用大學錄取率(大專+本科)來作比較,隨著大學擴招及考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2020年,中國整體的大學錄取率已經達到90%。即使是如河南、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錄取率也分別在85%及75%左右,要遠遠高于中考升普高的錄取比率。而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卻只有50%左右。
而這背后是十四五歲學生面臨第一道超負荷的升學壓力,作業做到12點之后,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已成為常態。
按道理說,我們國家目前一直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培養大量符合產業結構的技術性人才,讓更多的孩子走向職業教育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就“普職五五分流、六四分流”這一舉措,卻讓很多家長炸了鍋。
|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二選一
如果讓家長來選擇,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普通高中。其中緣由大家內心其實也很清楚。
對職業教育的偏見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各式各類的企事業單位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高中成為了初中畢業生的首選,因為讀了高中可以繼續考大學深造,走高中這條路能夠讓自己在能力和學歷兩個方面同時順應時代的發展。
而職業教育逐步落寞,由于生源素質與辦學師資水平的落后,成為了差生的代名詞,很多人一提到職高,腦海里便會蹦出管理混亂,學生混日子等等不良印象。
同時,學歷受限,上升教育機會不多也是職高受到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業市場的選擇導向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選擇職業教育后,未來呢?就業情況怎么樣。而目前恰恰是一個偏重學歷的就業導向,職業教育發展再好,國家再重視,政策再扶持,可是目前到了最實際的就業問題上,市場認可的還是本科、碩士、博士的學歷,211、985名校的標簽,職業教育還是處在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位置,可謂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職普分流,網友怎么說
普職分流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讓我們一起看看網友怎么說。
絕大多數網友還是表達了一些不認可的意見,部分職業教育院校也確實存在管理混亂,培養模式不科學,所學內容與市場脫節等尖銳問題,“普職分流”是否應該從長計議,用更適合的方式來推進職普融通等才是大眾更能接受的措施。
|一些有關意見
就普職融通所帶來的問題,很多委員專業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方法。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建議高考實行雙考雙篩制,讓學生可以選擇性考試。即第一次是資格線、水平線考試,題目簡單些,不給學生過多壓力;第二次可以通過劃定分數線,在這個分數線內學生有側重、有專業的選擇性考試。
全國人大代表趙超建議提高普高錄取率至80%以上,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
劉維朝代表建議:調整高中階段教育模式,啟動普職并軌制培養體系,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打通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發展通道,切實優化我國中等教育質量。因為目前將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割裂開來,凸顯諸多問題,加劇了學生的升學壓力和家長、社會的教育焦慮。
|普職融通有必要么
如果拋開實施方法和路徑先不談,那么答案非常的肯定!非常有必要!
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在受訪中提到:
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靠技術進步,另一方面靠勞動者技能提升,兩者協同推動產業升級換代,促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發展,實現價值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教育鏈的有效對接,要求培養更多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
我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者已達21836萬人,占總人口15%,大學生就業日趨困難,目前靠政府力保才能穩住70%的目標。另一方面,高職畢業生就業率長年保持在90%以上,2020年應屆高職畢業生離校時就業率84.23%,分別高于普通本科和研究生6.5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嚴重的“技工荒”、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等結構性就業矛盾問題。初步測算,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萬人,服務業的缺口更大,僅家政、養老等領域至少需要4000萬人。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之后,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優化勢在必行,國家通過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開拓青年成才路徑,引導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很有必要。
提醒:一味的去分流中考學生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心智并未成熟,更需要適合他們的培養模式和引導方法同時解決職業教育在人們心中的固有映像,加強落實職普融通等落地措施,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就業前景,打通職業教育的上升通道,才是真正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優途徑。普職分流既要考慮國家層面的宏觀方向,也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孩子以及家庭的未來。
綜上所述的有關2021教育改革職普分流 普職分流是什么意思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參考和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將實時為您推送。
【2021教育改革職普分流 普職分流是什么意思】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