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數學日記五上篇一
在三年級的數學課程中,我收獲了很多關于數字和幾何形狀的知識。這一學期,我學習了加減法和圖形的性質。通過參與課堂活動和解決問題,我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樂趣。下面我將分享我的數學日記心得體會。
首先,我學會了如何進行加法和減法運算。在課堂上,老師教了我們很多有趣的加減法運算示例,比如跳躍法和進退法。我很喜歡用跳躍法進行加法運算,它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加法的本質。通過課堂上的練習和課后作業,我逐漸提高了自己的計算能力。我發現,加法和減法運算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用來解決問題,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解決實際的計數和計算問題。我在購物、做作業和解決游戲問題時都能靈活運用這些技巧。
其次,我學習了圖形的性質。在課堂上,我們學習了不同形狀的名稱、特征和分類方法。我學會了識別和描述正方形、矩形、圓形和三角形等常見圖形。我喜歡用玩具積木或紙片來拼接這些圖形,通過實際操作,我更好地理解了它們的性質。我還學會了測量圖形的邊長、周長和面積,這讓我覺得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后,我還會觀察周圍的環境,找到更多的圖形并測量它們的屬性。通過這些實踐,我對圖形的認識更加深入。
除了了解加減法和圖形的屬性,數學還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課堂上,老師常常給我們一些有趣的問題,需要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例如,通過觀察一些數字規律來推測下一個數字是什么,或者通過找正方形的特點來解決一個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我的思維變得越來越敏捷,我也更加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我也學會了認真聽講、思考和團隊合作,這些能力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非常重要。
數學日記的寫作也讓我更好地總結和復習所學的知識。每周,我會把當周學習到的重點知識、解決的問題和我的感想記錄下來。通過寫作,我不僅可以回顧所學的知識,還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這讓我更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同時,數學日記也是老師了解我們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每次寫作時,我也會思考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這讓我有目標地去學習和進步。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和實踐,我對數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不僅學會了加減法運算和圖形的性質,還培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寫數學日記,我更好地總結和復習所學的知識。數學的重要性和樂趣在我的心中種下了種子,我期待著以后更深入的數學學習和探索。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相信它將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數學日記五上篇二
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最后一學期,我有幸遇到了數學。起初,我對數學一無所知,甚至有些畏懼。然而,在老師的耐心教導和同學們的互幫互助下,我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每一堂數學課,都帶給我新的知識和啟發,使我對這門學科充滿了好奇。
第二段:探索數學的奇妙世界。
隨著數學的深入學習,我漸漸發現這門學科的奇妙之處。在數學中,有著嚴密的邏輯性和精確的計算方法,每一個問題都能有唯一的解法。我學會了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了測量單位的換算,也學習了簡便的計算方法。數學的世界如同一座迷宮,每當我解決一個難題,我就能找到出口。這使我更加堅定了繼續學習數學的決心。
第三段:數學中的快樂與困惑。
數學給了我很多快樂的時刻,當我獨立解決一個難題時,我會感到滿滿的成就感。而當我與同學們一起合作解決問題時,也能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樂趣。然而,數學并非一帆風順。有時,我會陷入題海中,無從下手,感到困惑和迷茫。但是,正是在迷茫中,我學會了虛心請教,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困難,取得進步。
第四段:數學中的應用。
數學作為一門實用的學科,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許多應用。學習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我能計算出家里的房間面積,幫助父母購買地毯。學習速度和時間的計算,我能準確地算出公交車行駛所需的時間,合理安排我的學習和生活。數學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它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在實際中受益匪淺。
第五段:數學給我帶來的成長。
通過與數學的相處,我不僅僅提高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數學讓我懂得了堅持和努力。在面對困難時,我不再輕易放棄,而是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同時,數學也培養了我的耐心和合作精神,在團隊合作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思想,相互支持和鼓勵,這讓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變得更加友善和融洽。
數學日記讓我深刻地領略了數學的魅力,也使我更加明白只要擁有勤奮和毅力,就能夠攀登數學的高峰。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培養我們思維和能力的工具。我將繼續熱心學習數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為自己的未來鋪設堅實的基礎。
數學日記五上篇三
第三單元我們學了認識直角。首先我們知道了要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還知道了一個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畫直角要先畫一個頂點,在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直線,而且像書和獎狀還有學生奶這些東西上都有直角,學習用的東西里也有很多物品有直角,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有直角的物品。
12月5日星期六天氣:晴。
今天,我們已經把所有的乘法口訣學完了,我覺的相同的數相加時應用乘法比較簡單。
下午,姥姥帶我和妹妹去超市,來到超市姥姥買了9個蘋果,又買了9個香蕉,兩樣東西單價都是一元,收銀員阿姨問我和妹妹這些東西共幾元?妹妹還在那里掰指頭,我用最近學的9的乘法口訣,蘋果:9×1=9(元),香蕉:9×1=9(元),兩種商品一共:2×9=18(元)。我說:“一共18元”。收銀員阿姨笑著說:“你真聰明”。
5月3日星期一天氣:晴。
五一假期,我們一家五人開著小汽車,大約走了2小時、300公里,來到了美麗的沙湖。這里有金黃的沙子、碧綠的蘆葦蕩、蔚藍的湖水。我們坐著時速約70公里的快艇,到了湖的對面。看見了用繩子列起來的駝隊,每一列8只駱駝,每個駝隊能載客16人。坐完了駱駝,導游組織了40位游客,分別乘坐五座的纜車,進行空中游覽,8輛纜車沿著軌道慢慢地向前行駛,我坐在纜車上放眼望去,遠處有神秘的鳥島和觀鳥臺……沙湖不愧是西部區的旅游勝地。
一天我和媽媽去商場看電器,我看到冰箱的價錢是3799元.我還看到液晶電視有4499元有3999元有1399元的。商場里的人川流不息,我和媽媽來到小家電旁邊。我們看到奔騰電磁爐599元,送8件套+電餅鐺看來看去我和媽媽進了一件小家電。通過去商場看電器我學會了很多知識。
今天,我們開始學除法的認識了,老師讓我們都帶了小棒。上課的時候,王老師讓我們每個人用小棒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后,看著圖列出算式。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王老師說:“誰列出算式了?”我急忙舉起手,老師把我叫了起來,說:“你的算式是什么?”我說:“我的算式是16÷4=4.”我是這樣想的,有16根小棒,擺成四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用四根小棒。王老師夸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以后上數學課,我要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做一名優秀的學生。
今天,我們學了萬以內數的認識。課堂上老師先出示了一幅圖,讓我們估一估,這里大約能坐多少人。同學們都紛紛舉起手來,王老師先讓我來回答,我站起來說:“大約有5000人。”廉昌真說:“大約有8000人。”然后,老師又教我們怎么數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10,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1000,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10000.
今天我學會了怎么數數,也認識到了生活中不只是個位和十位,還有許多數位。今后我要更加好好學習,去了解數學中的許多知識。
數學日記五上篇四
數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在學生中間往往有著極高的難度與抗拒性。尤其是對于沒有數學天賦的學生來說,數學更是成了他們心中的一道難題。然而,在我接觸了數學日記這一學習方式之后,我逐漸發現了數學的奧妙和樂趣。以下是我對于數學日記的心得體會。
首先,數學日記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數學知識。以往,我對于數學只是死記硬背公式和運算規則,甚至害怕做數學題目。然而,通過寫數學日記,我開始主動思考數學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每次上完數學課,我都會坐下來認真回顧自己所學的內容,并且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還使我在應用數學過程中變得得心應手。
其次,數學日記培養了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寫數學日記并不是簡單地寫下自己做題的過程和結果,更加重要的是解剖問題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法。通過不斷思考和總結,我漸漸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當遇到新的難題時,我不再迅速求助于他人,而是能夠自主思考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的體驗讓我更具有自信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不僅在數學學科中受益,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數學日記為我提供了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過去,我對于數學是一種枯燥無味的學科,沒有動力去主動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而通過寫數學日記,我開始主動思考問題,動手解決疑惑,并且將自己的學習過程記錄下來,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種方式的培養讓我對于學習有了新的認識,不再依賴于老師的灌輸,而是主動去探索和追求知識。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數學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奧秘。
最后,數學日記讓我享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通過寫數學日記,我發現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是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雖然有時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當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時,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數學問題的解答不僅是一種智力的體現,更是對邏輯思維和數學規律的理解。這種樂趣讓我對數學充滿了向往和熱愛。
綜上所述,數學日記在我的學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讓我深入地理解數學,培養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并且讓我享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中,我會繼續堅持寫數學日記,并且通過數學這門學科,不斷提升自己的智力和思維能力。
數學日記五上篇五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準備給我買幾本書,給我做生日禮物。
我不甘愿地來到了書柜,爸爸他東找找,西挑挑,過了一會兒,才從書堆中挑出4本書《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塊錢。我說:“呀,太貴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書19元,比一個公仔還貴。”這時,我想起上次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小布娃娃,一個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買9個布娃娃,還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這時,我對爸爸說:“買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嗎要買書呢?”爸爸笑著對我說:“這四本書的知識何止值76塊錢。”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這幾本厚厚的書知識可豐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呀!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作者善于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實際,自己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就有合理、正確消費的觀念,實現數學的真正價值。
數學日記五上篇六
重量王國里亂了套了,大家來看一看吧!
大象搶先說:“我的重量是5克。”
馬接著說:“我有300噸重。”
小螞蟻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有1千克重。”
麻雀嘰嘰喳喳地說:“我的重量是300千克。”
小豬也趕來湊熱鬧:“我有10克重。”
這時,重量國的國王來了,動物們紛紛把剛才說的各自的重量告訴了國王。國王聽了后,哈哈大笑起來。
國王不慌不忙地說:“照你們的說法,大象還是螞蟻重,小豬還是麻雀重了。你們知道克與千克、噸的關系嗎?它們之間的進率都是一千。你們的重量單位都用錯了,大象應該是5噸;馬是300千克;螞蟻是1克;麻雀重300克、小豬重10千克,大家明白了嗎?”
動物們聽了國王的話,才恍然大悟,個個都難為情地笑了起來。
小朋友們,我們以后可要注意了,否則就要鬧笑話了。
數學日記五上篇七
嬰兒期的.數學智能提升活動,都是一些簡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戲,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體事物表達出來的數學概念,都可以借著這種游戲讓孩子毫不費力地認識到,真是事半功倍。
三歲的麥克菲莉曼看著計時器上出現的號碼,告訴祖母說:“上面寫著十點二十七分,就是說三十三分鐘后便是十一點了。”
麥克的祖母是一位數學專家,在麥克還是一個嬰兒時就用很多具體的游戲做數學智能提升。麥克不但學得快,而且凡是跟數學稍為扯一點點關系的事物,他都極感興趣。因此祖母配合他的興趣,不斷地和他做很多數學智能提升游戲,在很自然的薰陶下,就讓麥克在算術、代數、幾何、拓樸學、統計學上都有了相當的認識。
嬰兒期的數學智能提升活動,都是一些簡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戲,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體事物表達出來的數學概念,都可以借著這種游戲讓孩子毫不費力地認識到,真是事半功倍。做過數學智能提升的嬰兒長大入學后,對數學的學習駕輕就熟,成績斐然,自然不會有當今許多學生數學成績不及格的大頭痛!這些幫寶寶做數學智能提升的游戲,在課程設計時使用了兩百多種,其中有七種任何家長都有辦法做的簡易方法,介紹如下。
在寶寶尚未能說話之前,家長就已可以讀書給他聽。在為寶寶做數學智能提升時,家長讀給寶寶的書本不妨選用一些帶有數字的故事。例如“小明的貓生了五只小貓,有兩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另有兩只是小花貓,連貓媽媽一家六口都住在小明的床下”。“今天是老師的生日,六個小朋友都向老師祝賀生日,老師很高興,買了十二個橘子給小朋友分享,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兩個橘子,老師說:‘兩個橘子,一個自己吃,留下一個回家送給媽媽吃。’”
算術中的數量概念和加減乘除四法的運算,都可透過讀帶數故事的游戲,介紹寶寶學習能力雷霆萬鈞的大腦。
家長陪孩子上樓梯時,可以大聲計算階梯的數量:“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哇,你自己走了十二級樓梯!”吃葡萄的時候可以大聲說:“這里有一、二、三、四、五、……十八顆葡萄,你要吃幾顆?六顆好不好?一、二、三、四、五、六顆葡萄給你!吃完了這六顆還要的話,媽媽再給你,媽媽這里還有一、二、三……十二顆葡萄等著你。”很自然地寶寶就會對數東西產生了基本概念:每樣東西都要單獨數點過,而且每樣東西只能數點一次,不可重復。
把一盤積木拿給寶寶,不刻意要求他怎么玩,大部份的寶寶就會開始把積木堆高,或把積木排長(當然也有些會一個個撿起來丟),智能高些的孩子甚至會用積木造橋、造車或創造其他形狀結構。
堆高積木夠高時就會倒,使用的積木在那里多放或少放就會改變形狀,要做一樣長短或高度時兩排積木需用的數量必須相同,很多這一類的數學物理原理,都在寶寶玩積木時給寶寶在無意中學到了。
量東西并不一定要用一支尺,任何東西都可以做為一個度量衡的單位。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腳作單位,從這邊的墻壁走到那邊的墻壁,看看這房間原來有幾“腳”寬。
一個大杯子可以裝多少水?并不一定用五百立方厘米來表達,可以讓孩子拿一根調味匙,一匙一匙把水裝入大杯中,看著一共裝了幾次,就可以說這個杯子可以裝幾茶匙的水。如此讓孩子一邊玩,一邊建立度量衡的概念。
數學并不只限于算術上的加減乘除,外形的數學變化是幾何學、三角學、拓樸學、解析幾何學上都會用到的一此重要概念。而為寶寶在這方面做數學智能提升時,最簡易有趣又有效的游戲就是拼圖。拼圖有很多種:有一種是一組組的幾何形拼塊,可以個別拼入不同形狀的幾何框框里;有一種由一幅圖畫切成各種形狀的小節,拼合后會出現原來的一幅畫;還有一種是中國的七巧板,可能拼出各式各樣的圖形,任何一種都能幫助寶寶加強他對形狀差異的觀察和辨別能力,幫他做數學智能提升。
乘和除這兩種算術概念,在家里可以用數擺餐具的方法來讓寶寶接觸,假設有七個人要在這一桌用餐,應該擺設筷子、湯匙、碗、碟的數量,可以用實際擺設的游戲去算出:“對,在這七個位置上各放一雙筷子,我們需要幾雙筷子?七雙?好棒!每雙筷子有兩支,那七雙筷子就有十四根了。現在我們來排碗,七個人需要幾個飯碗呢?”這種一配一的概念當然不久就會延伸到除與乘的概念了。
數學日記五上篇八
數學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歸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與靈性,用生活的理念構建數學課堂,正是《小學數學課堂標準》中提出的新境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只是自己不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這些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而有用的喜悅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來自生活、回歸生活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把教學歸樸于實踐,歸樸于生活,那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而且能較好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迅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自己不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這些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而有用的喜悅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數學日記五上篇九
今天早上媽媽帶我去發聯超市購物。到了店內,琳瑯滿目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該買什么了。
首先我們來到食品區,我選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鮮奶干吃片,媽媽挑了一瓶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
接著我們又到了電器區買了一臺潤信復讀機,最后我們來到生活用品區買了一支三笑牙刷。
這時媽媽想起來了,她身上只帶來一百元,也不知道夠不夠。
我把所有商品價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鮮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29·9元、潤信復讀機62元。接著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趕緊告訴媽媽錢不夠。我們便把成長快樂維生素咀嚼片放回原處。
這次多虧我學會了計算,要不然還要出丑呢!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
隨著新系統vista的發布,我那臺老的像蝸牛的機子,是該徹底換換了。
在著寬屏橫行的時代,你要不是19或22寬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
看著電腦書,上面介紹著多大多便宜,我也心動了,可是22寸到底多呢?
那就先看看老機子的crt到底有多大吧!經過查詢,終于找到了關于英寸的最新資料(熱淚盈眶)。1英寸等于2.54厘米。這個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由來了:怎么量?是四個邊一起量?還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咨詢了我家的數學"教授"——爸爸。他對我說:"現在量屏幕用對角線量,寬屏只是調個角度罷了。"我沒顧的上向我爸道謝就急匆匆地來到電腦前,拿起尺從左上角量到右下角,共是43厘米,我算了一下:43÷2.54=17(英寸)這么說,老機子crt顯示器是17寸的了。
量完老機子,現在開始動手算一下22寸有多大了。1寸是2.54厘米,22寸就是22×2.54=56(厘米)好大呀!我試著畫了一下(條件是普屏的話)就像兩個大毛巾橫著并排在一起,長38厘米,寬42厘米,面積約有38×42=1600(平方厘米)。都可以當電視用了,玩游戲就是一個"爽"字!
掌握了方法以后,買顯示器就不會買錯了。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數學,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學好數學。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一
我是一個熱愛數學的女孩子,或許,你會問:“你一個女孩子怎么會喜歡數學呢?”其實,真正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因為我的不屈不撓,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勇于探求吧!
愛數學,從小就應該去培養,我小班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大疊大疊的加、減、乘、除的口算讓我做,起初我很討厭,因為,做口算是最枯燥乏味的一件事情。
但是,有一次我哥哥到我家之后,我的態度完全改變了,我哥哥向我挑戰:“我們來比口算,怎么樣?”當時,我心里很膽怯,我的膽怯似乎被哥哥看穿了,他說:“膽小鬼!”當時,我就很生氣!一時之下說:“比就比!怕你了?”
我們兩提起筆,只聽見一聲“開始!”,我們兩的'筆就像小雞啄米,寫個不停!時間過的飛快,一聲“停止!”打斷了我和哥哥的思維,我看了哥哥的口算本,哇!我竟然比他做得多整整一條!等爺爺批出來,我比他多做對整整十題!當時,那高興勁就別提了!
從那以后,我就天天練口算,后來,媽媽訓練我口算能力的方法變了!她讓我面壁,然后她讀口算題目,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說出答案,漸漸的,我的口算能力就這樣,一天一天提高了。
其實,對我在數學方面引想很大的,應該是小學里的一件事情。
記得,我那年兩年級,因為,我扎實的口算功夫,所以很讓數學老師陸老師看好,第一節課,我只要發言他就叫我,而且,就在那節課上,我解了一道很難的數奧題,解出那道題,并得到老師肯定的時候,我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在舞動。
后來的幾年,陸老師就開始培訓我數奧,因為陸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所以那時數學尖子都在我們班,我也在一個很好的數學氛圍下,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活。
如果,平時你看見有四五個女生男生湊在一起的話,那肯定是我們在討論關于數學的問題,我們“會為一個新策略而討論,會為一個新結論而爭執。”但是,當得出新方法的那刻,我們每個人都沸騰了!
也是因為陸老師,我在學數學的時候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教書的方法很特別,他會那你把每課重要的概念拿好一本專門的小本摘上去,我現在翻以前的書籍,還可以早到那本筆記本。
我要感嘆的是,我很幸福,因為我碰到的都是些好的數學老師,他們上課生動活潑,課后耐心教同學不懂的題目。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二
今年五月二日,借著黃金周的寶貴時間,我們一家和董燕阿姨、于祺伯伯、李曉明叔叔、李夢菲姐姐一行7人駕車到駐馬店銅山風景游覽區玩了一天。
這天早上六點多,陽光似乎還在薄霧中摸索,我們就從油田出發了。汽車在晨霧中穿行,公路兩邊的楊樹在微風中扭動身軀,仿佛在歡送我們遠行;碧綠的麥田和金黃的油菜在微風中波浪起伏,送過來一陣陣清爽,車窗也結滿露水,仿佛是愉快的汗水,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目的地。
游覽區門票20元/人一張,團體票打八折即16元/人一張。一米四以下兒童免費,那時我還不到一米四,所以免票,我們有6人需要購票,又無法享受團體票優惠。于是,就和另一家駕車自助游的游客聯合以團隊的名義購票,享受到了團隊優惠,我們一共支付門票費96元。比不按團隊購票少花錢24元。
銅山游覽區以蹬山為主,海拔只有600多米,確實不算高山,可是,卻很陡,而且,由于剛剛開發旅游,上山的路修得很不好,因此,上山用了近3個小時,如果,爬一座與它海拔相等卻又開發較好的山,也就需要一個多小時。也正由于上山困難,山上的食品比山下貴許多,比如涼粉,山腳下1.5元/碗,山上則3元/碗,是山下的兩倍。由于,我們事先預料到山上食品較貴,出發前準備了足夠的食物、飲料和水果,因此,雖然我們在山上過了一個中午,但是,也沒有在山上購買食品,按照每人每餐一碗涼粉計算,節約費用7×1.5=10.5元。
從銅山下來,我們驅車來到10千米外的銅山水庫,乘船游覽了水庫全貌,花了60元租船費,然后,在湖邊戲水、樹林中小息。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三
今天,我跟爸爸來到了華堂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特價打了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就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嗎?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計算出結果,最后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數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結果得120元。我興奮的回答打完八折這件衣服的價錢是120元。爸爸又問我:“通常一個數乘另一個數,積一定比因數大,但為什么這道題的積比其中一個因數大?”
我想,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我非常有信心的說:“一個數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爸爸說:真聰明,那么除法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呀?””當然有,當被除數大于0,除數大于1時,商比被除數小.當被除數大于0,除數小于1時,商比被除數大.”爸爸說:“那么我再考考你,這件衣服原價200元,打五折,現價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興的說:“我女兒學會舉一反三了!”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搞促銷,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我說:“不知道。”爸爸說:“買二贈一就是說花兩箱的`錢買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當于花1元的錢買了150元的奶那拿100除150就相當他打的折數,結果大約是七折,你明白了嗎?”我說“我明白了。”
我越來越發現,數學試用于解決生活的問題!
只要大家大家平時多練習寫數學日記,就一定能寫出令老師和自己滿意的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四
昨天,數學考試,我考了95分。錯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題。填空那題老師在考試前給我們復習過,我沒有認真背,認真記,一邊背一邊在想其他的事情,一點也沒記住。因此,在考試時,我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就漫不經心地寫了個“數的大小”。那道文字題,是我沒看清題意,把“×”寫成“”,就錯了。考得這樣的分數,第1題因為考試態度不端正,第2題因為我沒有認真復習。我以后一定做到這兩點,但也不能粗心。
老師,我每次考試都得不到滿意的成績。自從上了趣味數學以后,我就懂得了學數學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別人的答案是沒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認真聽講,這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五
今天是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給姥姥拜年。
到了姥姥家一看,原來我的姨姨早就到了。吃過午飯,姥姥姥爺給了我200元壓歲錢,姨姨給了我100,舅舅給了100,我的哥哥楊一飛還給了我20元呢,200+100+100+20=420(元),今天我一共得了420元壓歲錢,真高興!
媽媽說過完新年我就七歲了,是個大孩子了,讓我把今天的壓歲錢和別的'壓歲錢全部放在一起,回頭幫我存進銀行,存折交給我,回頭讓我自己統一分配!
通過這件事,我也覺得自己長大了!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六
今天,我們是在數學課上學習的是《乘車》,通過乘車學習加減混合計算,我知道了當加法在算式的前面時先算加法,減法在算式的.前面就先算減法,在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從各位加減起。
進位要加,借位后要減,我最喜歡數學課了。
數學日記五上篇十七
昨天,劉老師給我們復習了簡便運算。
劉老師出題了,我們就把題抄在本子上,并且用簡便方法算出答案。劉老師還輪流叫一個小組的6個同學上黑板做題,我們寫完了就和黑板上的`同學的答案對照,看看誰的錯誰的對,對的我們一般不講評,如果有同學做錯了,我們就做小老師,指出這位同學錯在哪里,分析他做錯的原因。我們就這樣一直練到下課。許多同學都上黑板做題了,得到了鍛煉。
讓我來教你們簡便運算吧。
例如:25×12×4我們可以使用乘法交換律,把12和4的位置換一下。25×4剛剛好是100,再用100×12就等于1200。這樣算起來不是很快嗎?再例如:3×125×8我們也可以使用乘法結合律。先算125×8,125×8剛剛好是1000,1000×3不就是3000了嗎?再例如:25×(4+8)我們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用25×4就是100,再用25×8就是200,最后用100+200就等于300。
這些方法是否很快可以算出答案了,我教你的你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