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一
三年級是學習數學的關鍵時期,對于孩子們來說,數學日記是一種記錄和回顧學習的方式,也是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的好方法。在我進行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和學習的方法,獲益良多。
第二段:發現數學的美。
通過數學日記,我開始體會到數學的美妙之處。例如,在測量長度的時候,我發現同一條直線上不同點的長度不盡相同,而這種差異正是數學中的“大小關系”。在進行加法運算的時候,我意識到數字相加的結果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數字,這種轉變過程也是數學的魅力所在。數學日記讓我明白:數學不僅僅是各種公式和運算,它更是一門科學,是一種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的訓練。
第三段: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日記不僅僅是記錄學習過程的工具,更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書寫日記的過程中,我會主動思考和思考問題,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時,我還會通過日記回顧以前的學習經歷,總結出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樣我在未來的學習中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第四段: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數學日記是一個整理知識的過程,通過回顧和總結,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我會畫出每種圖形的特點和名稱,并且寫下我自己的理解。通過書寫,我更容易記住這些圖形,并且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數學日記讓我看到數學知識的全貌和內在的邏輯,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果。
第五段:數學日記給我帶來的啟示。
通過三年級的數學日記,我受益匪淺。首先,我深刻認識到數學日記是學習數學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夠培養我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其次,我明白通過書寫和回顧,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最后,數學日記還培養了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讓我在學習中更加主動,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
總之,數學日記是幫助我提高數學理解和興趣的一種好方式。通過書寫和總結,我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并且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數學日記開啟了我對數學無限的探索之旅,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并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二
陽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買文具。到了啟路文具店后,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書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藍熊的……我一看價目表:小書套每包5.00元,大書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馬拿了5包小書套和4包大書套。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漂亮的筆袋,標價是6.00元一個。媽媽說:“筆袋都好幾個了,還買呀!”“就最后一個嘛!”我懇求地說。“好吧,就最后一個了啊!”“嗯!”說著,我就拿起了那個我挑中的筆袋放進了籃子里。
到了收銀臺,爸爸說:“你先算一下,這些要花多少錢啊?”我數了數:“5×5+6×4+6,嗯......25+24+6=55元!”媽媽把55元遞給了售貨員,我們一家開心地回家了。
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覺得數學越來越難,有些害怕考試和做練習。爸爸媽媽總是鼓勵我,說學好數學很有用,也很有趣,一開始我總是將信將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飯,爸爸就帶我去樂購買咖喱。到了超市里,爸爸對我說:“出門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錢,其中有2個1角的,等會兒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買的東西又要少,又要把這2角錢用掉,好嗎?”聽爸爸要跟我做數學游戲,我一下子來了興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練練我的腦子!”我在超市里東瞧西望,終于找到了賣咖喱的柜臺,仔細觀察起來……,柜架上一共有四種咖喱,分別是蘑菇、牛肉、雞肉和蘑菇牛肉。因為我們一家三口都喜歡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決了。再看價格,牛肉和雞肉都是5.6元,蘑菇牛肉是5.8元,這可一下難倒了我。我仔細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錢,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錢,三包的余數正好是2角,我趕緊選好3包咖喱遞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滿意地點了點頭。在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說:“原來算賬就要用到數學的呀,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三
陽光明媚的一天,宋宇韜的表叔帶著我和栩力、趙林澤、宋宇韜以及我們的'媽媽們在霍爾果斯口岸在哈薩克斯坦的商店里去購物,到了商店后,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餅干和糖。我一看東西上的價目表都是標得人民幣的價,媽媽個了我100元讓我自己買,“這是在給我出數學題嗎?”我心想。接過媽媽手里的錢我便選了起來,我拿了5包果仁糖和2包餅干。果仁糖的標價是10元一個,餅干的標價是15元一個。
到了收銀臺,媽媽說:“你先算一下,這些要花多少錢啊?”我數了數:“5×10+2×15,嗯。50+30=80元!”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很自信的把100元遞給了售貨員阿姨:“阿姨找20。”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四
今天,媽媽讓我去買兩個燒餅。我拿了1元錢去了燒餅店,我給了人家一元錢,人家給了我兩個燒餅和2角錢。回到家里,我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呢?噢,我可以求一求1個燒餅多少錢?我想:1元=10角10角-2角=8角再把8角分成兩個4角就求出1個燒餅4角錢了。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五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場數學考試。可是,我覺得現在的考試都變了。
以前,人人都怕考試,我和別人就是不一樣,反而喜歡考試,考試的那種環境的安靜和多變的考題,可是我也是有一點不喜歡,那就是考完試回家,就算考了九十九也要被爺爺罵,內容總是“為什么扣了那一分”,“知不知道錯在哪”,“為什么錯了”等等,就沒有一句表示祝賀的,不過我也是再問自己:“這題不該錯的為什么錯了?不錯的.話那不就是一百了嗎?”
現在,還是人人怕考試,我也不喜歡考試了,現在交頭接耳的多了,老師一離開,就吵吵鬧鬧的了,再也沒了那種安靜,現在的數學試卷都沒有思考題了,都是些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題目,所以讓我一會就寫完了,檢查之后不知道到底該干什么,檢查?交卷?這讓我很煩,一個思考題我都是想到考試的3/4的時候才想出來的,最后一點時間用來看一下,現在都是半節課寫好檢查,然后自信心爆滿的上去交卷,回教室。都徹底變了。
變了味的考試還必須得考,你不考家長還得跟你急。就像發霉的蛋糕還讓你吃一樣。
考試變了,變得更簡單了。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六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買東西時發生了一件小事,使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事情是這樣的:媽媽和我去商店買東西,買了這樣幾件東西:一箱優博奶粉200元,一箱八寶粥30元,一箱牛奶25元,一箱方便面30元。媽媽讓我算算一共多少錢。我迅速口算起來:200+30+25+30=285(元),馬上大聲告訴媽媽一共285元。媽媽聽后掏出300元錢遞給售貨員阿姨。同時問我該找回多少錢,我不假思索地說:“300-285=25(元)”!媽媽和售貨員阿姨聽了哈哈大笑。媽媽說:“找25元,你阿姨要吃虧的,再仔細算算。”我聽了心想:如此簡單的問題我會算錯嗎?又仔細地算了一遍,300-285=15(元),果然錯了。原來十位上向百位1作十,個位又向十位借去1,這時十位上剩9,9-8=1,結果應找回15元錢。我感到很難堪,臉上火辣辣的',都怪我平時太粗心了,以致這次出丑。
這次事件給我很大的感想,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細大意,只有認認真真,才能把事情做好。從此以后,我做作業不再粗心馬虎了,成績也逐漸提高了。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七
通過上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我發現數學基礎部分學得不是很扎實,于是我在暑假里認真學習,努力復習數學基礎知識,使我有所改進。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做一張口算和應用題,做完讓爸爸審閱。過了沒多久,我的計算速度就變快了,讓我更有自信了。有時去逛超市,我會注意身邊的數字,我真可以說成了“數學迷”。
興趣班中,老師教我們學奧數,我們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向老師詢問。學奧數,使我開拓了思路,學到了解題的捷徑。
學數學是件快樂的事情,它使我的大腦轉動起來,讓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只要生活中有關于數學的事物,我都會嘗試著去完成,所以我認為學數學是一種樂趣。
三年級數學日記篇八
早上吃完飯媽媽看到電視上說衣服大甩賣,于是就問我說:一件衣服先漲價10%,后又降價10%,現在的衣服價格與原來相比,是升高了、降低了還是沒變呢?我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當然是沒變了,媽媽又問:那一斤棉花和一斤鐵比,誰重?這個更簡單,當然是鐵了。媽媽沒說對錯,只是讓我好好想想。我恍然大悟,都是一斤,當然一樣重了,難道上個題看似簡單也暗藏玄機?我拿來紙和筆,假如一件衣服原價一百,先漲百分之十就成了100x(1+10%)=110,然后又降百分之十110x(1-10%=99,原來真的`變了啊!對啊!老媽那么聰明,不是真的便宜了,她怎么想著去買呢?數學無處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