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jīng)典封神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我最厭惡的是紂王,雖然他能用手托住宮殿的大梁,可是他貪圖玩樂,還殘害生靈,浪費資源,把祖宗傳下的600年基業(yè)給毀了。
我最喜歡的是哪吒,他在媽媽的肚子里竟呆了三年六個月,生下時是個紅彤彤的肉球,一出來就戴著金鐲子和紅肚兜,真是個天才。他頑皮可愛,抽了龍?zhí)拥墓h,剝了龍王的鱗,為了父母為了地方百姓,他剔骨還肉,死得壯烈!師傅把他的靈魂往蓮葉和藕上一推,就活了過來,成為一個永不衰老的英雄少年!
我也喜歡姜子牙,他喜歡讀書很有本領,可是當他在做宰相前總是不斷地失敗被人笑罵,甚至被老婆拋棄。這不是說明要做個有出息的人除了不斷地學習外,還要飽受磨難。
我討厭那千年的狐貍精、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她們變成了害人美女,就像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游戲、毒品、垃圾食物剝奪了多少人的性命、健康和金錢!
封神演義中的戰(zhàn)爭武器也很現(xiàn)代:
雷震子長著一對翅膀,不像空中導彈和戰(zhàn)機嗎?土行孫的地行術,不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的坑道和墜道嗎?羅宣的千萬只火鴉和火龍不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的飛彈嗎?鄭倫和阿奇嘴里噴出的氣體,不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化學武器嗎?高覺的千里眼和高明的順風耳源于柳根,這不說明任何最先進的儀器,只要切斷電源,就沒用了嗎?
爺爺早在一年級時就跟我說過《封神演義》中的故事,而且我們家里就有一本厚厚的《封神榜》,可我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小字體就害怕,這次看的彩繪本,我化了半個小時就看完了。真是一本適合我們小學生讀的小名著。
經(jīng)典封神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封神演義》的歷史神話小說,書名叫《封神演義》。
一開始我聽人說:“這本書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殺殺的,一點也沒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這種神話故事哄哄小孩還可以,我這種現(xiàn)實主義思想者怎么能看這種老掉牙的神話呢?要是被同學們知道了,還不被他們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媽媽的死纏帶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剛開始看,我還覺得沒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讓我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是在商周兩派的斗爭中,還有許多身懷特異功能、能呼風喚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將、神仙道士參加了斗爭。聞太師、申公豹代表了維護商紂的邪惡勢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義勢力。正邪雙方運用各種異想天開的法術進行斗爭,刀對刀、法寶對法寶,使得小說更加引人入勝。
書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謀,哪吒調皮有趣,紂王殘暴無道,黃飛虎忠誠,武藝高強以及妲已(千年狐貍精)奸詐、可惡……等等。但邪不壓正,正義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商紂違反天意,倒行逆施,終于逃不脫滅亡的結局。
《封神演義》不愧為一本古代優(yōu)秀的歷史神話小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想象力太豐富了,被紂王挖去眼睛的楊任,被赤精子所救,從眼里長出兩只手,手里卻還有兩只眼睛,這兩只眼睛上觀天,下觀地……看著看著,我徹底被書給迷住了,太好看了,我連媽媽叫我吃飯都沒聽見。
聽了我的感受,你認為怎樣?不妨你也買來以讀為快。
經(jīng)典封神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前幾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封神演義》,這本書非常好看,我一口氣把它看完了。
故事講的是紂王昏庸無能,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政事。蘇護把自己的女兒膽已嫁給紂王,可是就在半夜,被一只千年狐貍精吸去了靈魂,并復身在膽已身上。
姜子牙曾想幫助紂王,可是他發(fā)現(xiàn)膽已在謀害他,就與文王姬昌一起逃出來,建起自己的國家。
最后,姜子牙平了天下,紂王自焚而死。
在這部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哪吒。
他出生在陳塘關。他的母親懷了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他。他從小膂力過人,并且打死了龍王三太子,抽了他的筋;在南天門遇見龍王,剝了他的鱗,讓他向哪吒的父母認罪;無人能拿起的軒轅弓、震天箭,卻被哪吒射出,并射死石磯娘娘的弟子;四龍王來到陳塘關想害李靖夫婦,只見哪吒厲聲叫道:“一人作事一人當,我打死三太子,我來償命,哪有子連累父母之理?”四龍王聽后放開李靖夫婦。哪吒親自剖腹,剜腸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歸泉。最后在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又蓮花化身,但無魂魄。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哪吒是個有孝心的人。
書里還向我們講述了紂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軍事上采取分兵把守、消極防御的辦法。而周武王用的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辦法。所以紂王敗了,周武王勝了。這也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看完《封神演義》后作出的總結。我認為將它放在學習上,也一樣的準確。如果我們把困難當作是敵人,你分兵防守著“敵人”的到來,還不如像周武王那樣,沒等“敵人”來,我們就主動去攻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