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鴉片戰爭以來,不平等條約多以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為基本內容,而《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開埠等,雖有賠款,也并非列強的主要目的所在。這一變化
A. 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 說明中國已被列強瓜分完畢
C. 說明帝國主義侵華策略的轉變
D.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勢力
鴉片戰爭以來,不平等條約多以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為基本內容,而《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開埠等,雖有賠款,也并非列強的主要目的所在。這一變化
A. 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 說明中國已被列強瓜分完畢
C. 說明帝國主義侵華策略的轉變
D.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勢力
答案:C
解析:《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開埠等并不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強這時把清政府當做了侵略的工具,,即改變了侵略政策,正確答案為C,同時排除A。“說明中國已被列強瓜分完畢”與史實不符,B錯誤。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與題意不符,故排除D。這一題體現的是《辛丑條約》與其他條約的比較,在比較過程中,需要明確認識到上述變
化并不意味著列強在減少侵略,而是侵略政策策略的一種轉變,這種轉變使其侵華行動更加隱蔽而且更加方便,所以是侵略更加嚴重了,故《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