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來了。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并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教育部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規定,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1節體育課。建立完善全國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體系,指導各地采用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兒童青少年健身科普工作,吸引更多兒童青少年到戶外參加體育活動。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引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
說了很多年,體育作業為什么落實不了?
其實,從上述各地推出的方案來看,關于重視體育教育、體育課也要留作業的討論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說了這么多年,“體育課布置作業”卻還能屢屢成為新聞,可見,要想讓這件事真正落地,首先要想辦法解決人們的顧慮。
有網友質疑,學生的學業壓力已經不小了,把體育當成作業甚至掛鉤成績來完成,會不會適得其反?
“當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需要作業去強制的時候,那么可能我們的身體素質就真的強起來了。”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副司長李晉陽此前就回應了“體育課為什么要強制留作業”的問題。他認為,要通過這種強制方式讓大家樹立意識,能夠自愿地去運動。
現在,不少學校連正常的體育課都被擠占,“燃燒自己照亮語數外”,體育老師“被迫生病”,這種背景下想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可想而知實施的難度有多大。
其實,從部分網友的擔憂來看,家長們并不是對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有太大抵觸,而是多體現在布置體育作業之后,如何量化?誰來監督?怎么保障?
這些擔憂并非多余,也確實是擺在各方面前的一大難題——體育作業怎么安排,何時做?有沒有充足的場地,有沒有足夠用來做體育作業的時間……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關于運動場地,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比率分別為90.22%、93.54%、93.54%,體育器械配備達標比率分別為94.2%、95.9%、93.8%,達標比率均較往年有所增長。
而且,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
盡管客觀條件方面在逐漸完善,但要想讓體育作業落到實處,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慢慢探索。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教育部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