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96.3%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自教育部頒布“雙減”政策后,我國各省市區都在積極的實施,直至今日已快過去一個月,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的提供情況如何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那么,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教育部:96.3%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的詳情。
教育部:96.3%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
9月2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到,據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全國有10.8萬義務教育學校已填報課后服務信息,其中96.3%的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有7743.1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學生參加率85%,其中有71.2%的學生每周5天全程參加;534.5萬名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占這些學校教師數的86.2%,另聘請了20.6萬名校外專業人員參與課后服務。全國有10.8萬所義務教育學校(不含寄宿制學校和村小學)已填報課后服務信息,有7743.1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學生參加率85%。
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直報信息,截至9月22日,有16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填報了有關信息,其中98.2%的學校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92.1%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64.3%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監測平臺以二維碼形式邀請家長無記名通過網絡直接填寫調查問卷,共收到5737.7萬份家長問卷,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老師沒有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顯示,97.5%的家長對學校新學期減負提質的各項措施和成效表示滿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長表示非常滿意。
此外,呂玉剛表示,教育部督促各地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落實“零起點”教學,做好幼小銜接。在已填報信息的13.4萬所小學中,有98.03%的學校做到了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各專委會分學科、分領域加強調研指導。各地各校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強化教研、精心備課,補齊教學短板,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普遍建立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制度,監測平臺數據顯示,98.6%的學校建立了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制度。”呂玉剛說。
據悉,充分發揮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電視“空中課堂”作用,教育部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各年級、各學科全覆蓋的優質課程資源。9月1日至22日,云平臺瀏覽次數達到7.02億,訪問人次3.06億。
教育部召開通氣會。北京市教委介紹,當前全市恢復線下培訓的機構預收費已經全部納入資金監管,資金監管總額達到9.68億元。對于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正在推進資金監管,將預收費資金監管作為線上機構重新審批準入的前置條件,堅持“無資金監管,不得重新審批”。此外,北京市“雙減”措施提出,鼓勵實施先培訓后付費的收費模式。
以上是有關教育部:96.3%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 我國小學課后服務覆蓋率2021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教育部:96.3%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 我國小學課后服務覆蓋率2021】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