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刑法心得體會800字篇一
一、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一些基本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及其罪刑關系的法律。刑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法律,具有以下特征:公法、刑事法、強行法的特征。除此之外,刑罰還是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生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法。
具體說,有四個方面,即: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法;保衛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法;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法;維護社會秩序法。
所以,我們對刑法要有一定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法制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維護自身權利,同時也保護他人權利。
二、我們應該怎么做?
1、學會自律、自護。學法律,就要首先做到知其文、曉其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學習法律還要懂得知其不能而約己,換句話說就是要知法守法。
學了法,還要學會用法,學會用法律條文的規定來保護自己,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應當拿起法律這把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免遭侵害,給予相應的懲罰。
2、做好法律的宣傳者。作為一名跟法律密切相關的醫療工作者,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更應該學好法律知識。不單單如此,還要做一個宣傳法律普法的一分子,在工作的同時,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去學習國家法律,讓身邊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做有法律素養的良好公民,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抵御社會不良影響、預防違法犯罪的能力。那我們將生活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使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
刑法心得體會800字篇二
我作為一個即將走向社會的,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然而許多人不懂公民基本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這些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教師作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用法也有實際的必要。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使我們理解了經濟法規,學習合同法,學習婚姻法,學習教育法等。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范,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加強自我修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通過《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使我自己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以前,對法律只是很表面理解,很感性的認識,現在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次內涵,有了理性的認識,通過學習使我的法律意識產生了質的轉變。學習結束后,我靜下心來,參照課本,對照筆記,聯系一些法律事例,以及觀看普法宣傳節目,感覺到在法制建設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需要考慮。
法律知識是我們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通過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和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過程中,遵守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由于我們專業的知識體系過于單一,導致我們很少接觸到能使自己綜合素質提高的知識。而這門課很好的彌補了我們專業所缺乏的,并使我們的知識視野擴大。對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很有好處。比如:在找兼職做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等。
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感覺到自己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實體法部分對我以后很有幫助,它主要介紹我國幾大基本的部門法和幾個重要的單行法的相關內容,使大家了解包括行政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的立法目的、原則及基本規定和精神,培養大家的知法、守法、護法、用法的自覺意識。
總之,在本學期學習的這門《法律基礎》課上,我掌握了法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并明確了各主要法律部門的基本精神和規定,并在一定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了有關法與法律現象的知識、思想、心理、觀點和評價。并學會了運用法律知識和法律規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門課,我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掌握了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內容,增強了法律意識,提高了法律素質。并會堅持做到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也能夠正確理解和堅持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并決心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奮斗。
我深刻的理解到了我們的權利和義務,能夠在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正確的行使我們的權利,正確的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更能正確地遵守法律規定,更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擾,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和維護這些權益的程序和方式。也初步具備了依法自我保護的意識,并有了一定的尋求法律救濟的能力。
刑法心得體會800字篇三
來到人民大學學習法律專業已有近半年時間,這段時間里我學習了一些法律的主干課程:民法、刑法、憲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理學和行政法。可能在人們的普遍思想中,刑事訴訟法在法學學科中并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學科,但在各個法學學科之中,我對刑事訴訟法尤為偏愛。
以前未接觸法律專業時,我也曾自學過“法律碩士”考試的專業課,對刑法、民法等實體法也有所了解,但是對訴訟法這種程序法還是一無所知的。跟大多數未學過法律的人一樣,我憑主觀想象,只是覺得這只是一些規定了司法部門在司法過程中程序問題的法律。并不覺得有多么重要,這也與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輕程序、重實體”的觀念有關。
以前觀看西方影視作品時,看到過很多講述刑事案件中由于沒有在程序上有效的犯罪證據而無法給犯罪分子定罪的影片,正是由于程序上的原因無法定罪而放縱了真正的犯罪分子。覺得西方的司法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合理和完善。也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很多英美法系國家刑事案件的審理場面,律師們在法庭上慷慨激昂,針鋒相對。我想這也是很多從未學過法律的人對律師這個職業的第一印象。另外,我還對我國的公安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的刑訊逼供問題早有耳聞。只是不曾把這種事情與刑事訴訟法聯系到一起。
但是學了刑事訴訟法之后,一切觀念都改變了。我了解到了我國司法制度下的嚴重輕視程序的現狀,尤其是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的嚴重違反程序法的現狀;了解到了由于體制原因,我國刑事案件審判中司法中立的嚴重缺失,刑事訴訟中控辯雙方的嚴重不平等,刑事案件辯護律師的閱卷難、取證難、會見難以及職業風險等問題;了解到了憲法對人權的保護由于刑事訴訟法的不完善以及難以貫徹實施導致了我國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權保護的嚴重缺失;了解到了我國刑事司法中大量不合理制度與現狀;了解到了zjw的“雙規”也是違反刑事訴訟法的;了解到了國家公權力的濫用將會對公民的私權利造成多么大的威脅。還有很多,以前曾認為合理合情的很多司法活動竟然是那么的荒唐、落后、可笑。
學習了刑事訴訟法之后,了解到了佘祥林案件、杜培武案件的始因,能夠使自己以一種程序正義、司法公正的角度來看待社會上依次出現的如“yangjia案”等重大刑事案件。也曾去讀過晦澀文字翻譯而來的光輝巨著《論犯罪與刑罰》,感嘆于西方社會自文藝復興以來對人權保護的覺醒。更是懂得了由于我國社會發展現狀導致的司法規定與司法實踐的嚴重脫離,大量潛規則的存在,司法獨立的缺失,將會使程序正義之路更加任重而道遠。
刑事訴訟法是一部限權法,又是一部人權法。刑事訴訟法之所以被稱為小憲法、應用憲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大憲章。不僅僅是因為它能保護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不受侵害,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更在于它實質上保護的是普通公民的權力不受國家公權力的不法侵害。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在奏折中說道,“查諸律中,刑事訴訟律尤為切要。西人有言: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訴訟律不備,即良民亦罹其害”。正是程序決定了法治與恣意的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所以也可以說,程序公正是法治社會的根基,刑事訴訟法的完善與貫徹實施是我國法治化進程中的急先鋒,是無比重要的一環。倘若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都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保護,那普通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更是可想而知。曾有教授調侃我國刑事訴訟的現狀:“在中國,去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經七天七夜的“突審”之后都可以找到“證據”判他五年以上。”也曾有流傳甚廣的美國、香港、大陸三地警方抓兔子的笑話。看過之后,不應一笑而過,更需要大家尤其是法律人的深思。
刑事訴訟法是引發我去思考最多的一門課程,結合民事訴訟法以及被稱為掛在墻上看的“憲法”課程的學習之后,也曾去深入的思考如何在我國去真正實現司法獨立、程序公正。我思考了以下幾點:中國沒有經過西方文藝復興時的思想啟蒙,人民對自身權利的保護尚沒有十分覺醒的認識;讀過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生育制度》之后也明白了我國的文化、思想傳統并不允許完全照搬西方的法律制度;我d的一d專政、堅持d的領導,也直接導致在我國無法實質的進行三權分立的改革,缺少權力之間的制衡就絕對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司法獨立;中國的人口眾多、經濟水平與生產力發展程度也決定了我們無法按照西方國家那樣進行嚴格遵守程序但經濟成本巨大的司法活動。人民權利思想的覺醒,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思想傳統,舉步維艱的政治體制改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等等等等,這一切都阻礙著作為社會改革進程中一部分的司法改革的進行。司法改革絕不可能脫離我國社會進步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整體進程,也就是說,僅僅從法律的角度去推進司法獨立與程序公正的實現是軟弱無力的。縱觀我國的種種改革,大部分都還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層面上。而且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財富的增加、社會等級分化的嚴重,各利益集團的博弈將會日益突出,既得利益者總要千方百計阻撓不利于其的任何改革。與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一樣,我們的司法制度改革也是步履沉重,任重道遠。
未學習法律之前曾去聽過法學家江平教授的講座,主題是“民法與市場經濟”,記得他提到我國法治化的進程時講過:“我們是走三步退兩步,走兩步再退一步。但是慢慢的,還是在進步的”。前面我胡思亂想,邏輯混亂的寫了一些自己的感想,但只想說絕不會喪失對我國司法獨立以及實現程序公正的希望。《論犯罪與刑罰》一書的扉頁上,作者貝卡里亞引用了培根的這樣一段話:“對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艱難的事物,人們不應該期望播種與收獲同時進行,為了使他們更加成熟,必須由一個培育的過程”。最后我引用這段話結尾,祝福我國程序正義之路能越走越好!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去攻讀刑事訴訟法專業的研究生,更深入的學習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