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刻領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肩負著繼承先輩精神、肩負時代使命的重任。我們應展現出祖國花朵的卓越風采,奮發向前,不懈努力。讓我們懷揣夢想,爭取在成長的道路上綻放光彩,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張嘉琪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和往年的與眾不同,因為今年是祖國建黨100周年。100年前,當時的生活環境、生活水平以及中國的科技等等,在世界上都是落后于極多國家,因此在人們的心中都有顆理想與前進的火苗。所以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理想照亮未來!其中有許許多多勵志、感人的故事。“小康”一詞的起源、彭潔的父親、守邊者拉齊尼、李大釗志的故事,三位”航天員在太空的有趣故事等等。
我被護邊員拉齊尼14歲的女兒都爾汗·拉齊尼講述一家三代護邊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拉齊尼在一次任務中,為救一位掉進冰窟的孩子,不幸犧牲了。救援人員在找到時,拉齊尼還仍做出雙手向上托舉的姿勢,當他的女兒和兒子一起唱起他生前最喜歡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時,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正如歌中所唱的“花兒為什么那樣鮮,鮮得使人不忍離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正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的邊防戰士和護邊員的辛勤付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我們祖國的神圣領土守護得如此牢固,我們在后方才能享受和平與安寧的幸福生活。
開學第一課使我感觸頗深,在新中國成立前,有著許許多多的偉人為革命做出貢獻,我們應當腳踏實地為國家做出貢獻。
第二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張睿涵
今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熱淚盈眶。
拉其尼·巴依卡是紅旗拉甫的護邊員。他曾經說過,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也就是這句話,讓我對他心生敬意。可如此愛國的人,卻在2021年1月4日。為了救一名落水兒童,英勇犧牲了。當大家把他抬出來時,他的手臂依然保持著托舉的姿勢。她的女兒講到這里時,忍不住哭了,我以為這家人感到惋惜。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說:“爸爸為我起的名字的意思是紅花。爸爸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我相信在不久,鮮艷的紅花與展翅飛翔的雄鷹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我想,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她的女兒和兒子也立志成為一名軍醫和護邊員。如果他們的父親聽到這些,應該會十分高興吧。
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與外祖父這三代人都是護邊員,他們之所以一直能傳承下去,也許是因為他們心中始終銘記著這句話: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他們守護的不僅界碑,更是72年來的心中的理想。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也應該從小立志,努力奮斗,讓理想點亮我們前進的步伐!
第三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李睿哲
時間飛逝,轉眼間就要開學了。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觀看《開學第一課》,我和爸爸早早的在電視機前焦急的等待著……
隨著節目主持人的娓娓道來,就像看到了祖國與黨的成長史,讓我明白祖國如今繁榮昌盛的景象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與發展方向。也讓我覺得,身為中國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身為祖國的接班人,應該堅定不移支持黨的指導,因為少年強則國強。深入貫徹黨總書記的話。黨的歷史就是領導人革命、改革的創新和發展歷程,一個小小的紅船,承載著人們的夢想,還有民族的希望,成為了中國前進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催發著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里,我見識到黨的艱辛且偉大的發展歷程,也認識到祖國如今繁榮的景象,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
《開學第一課》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堂課教會我身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該繼承先輩們的精神,背負起我們的使命,展示祖國花朵的風采。我們要努力奮進,爭取長大后報效祖國!
第四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徐梓格
昨天晚上8:00我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聽主持人講述了一些感動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彭士祿爺爺的故事。
彭爺爺是我們國家核潛艇,還有廣東深圳市大亞灣核電站,浙江省嘉興市泰山核電站,研發者。彭爺爺從小是個孤兒。他三歲時母親英勇就義了,一年后他的爸爸在上海壯烈犧牲了。從這以后彭爺爺被所有百姓照顧著,冒著生命危險把他轉到一家另一家,轉到一處另一處。從此他就成穿百家衣,吃百家飯,性百家姓的孩子。1933年農歷的7月15日,由于被出賣,年僅8歲的他,和撫養他的潘舜貞母親被捕入獄。他們受了很多苦,寧把牢底坐穿,也不說彭爺爺是澎湃的兒子。之后黨組織把他送到延安去讀書。可因為他的功底太差,好多知識都不知道,他就下定決心好好學。最后成了核潛艇、核電站的研發者。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很深,尤其是聽了彭爺爺的故事,我想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了,向彭爺爺那樣,從小立志,為實現理想而不斷前行!
第五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李柯穎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的內容是紅色歷史的經典故事……”今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但這個開學第一課不一樣,它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成為一名黨員的種子。
第一篇中的這節課講述了許多的感人故事,比如“七一勛章”獲得者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李亞中和藍耕荒的故事,從中我得知了“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又比如第二篇中的英勇犧牲的拉齊尼,他女兒和兒子的講話我很感動和彭潔奶奶的講話讓我很振憾。讓我明白了“理想是石,鋪就奮斗征途”等等。
最讓我難忘的是動動健兒00后的楊倩姐姐,她是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冠軍和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冠軍。她告計訴我們:“大家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也不要去害怕失敗。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慢慢的積累,只要能堅持下去,最后一定能夠獲得勝利的果實。”這句話我深深印在了心里。還有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這三位叔叔,他們讓我們看到了“三室一廳”以及空間站上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從中我看到這三位叔叔披上飛天戰袍為國出征的精神,讓我最敬佩還有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
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回蕩著英雄用春青春和熱血譜寫的壯歌,每一首壯歌的背后,都閃耀著理想的光芒。身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要當一名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黨員,最后大聲喊出那句話“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第六篇:2024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薛棟升
今天,又到了每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了,我很激動、開心,本次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什么意思呢?理想是一種信念,一種格局,一種希望,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誰是最可愛的人”張桂梅奶奶在黑板上寫下這些字。在張桂梅奶奶眼里,孩子最可愛。至此,張桂梅奶奶迸發出一種信念。當時,張桂梅奶奶在山村里面,看到許多女孩上不了學,他下定決心要讓這些女孩都可以上學,當時資金困難,只有1萬塊錢,想要辦一所高中,可謂是天馬行空,但是在這環境惡劣,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還是辦了一所高中。在張桂梅奶奶心中,理想就是一種信念,要孩子們能上學的信念。
在奧運賽場上,有著我們的奧運健兒。鞏立姣,他是鉛球冠軍。楊倩是氣槍冠軍,還有許多的奧運冠軍,他們都在為中國奮力拼搏,在他們的心中,理想是一種格局。在4月26日,天和一號飛入太空,有三位宇航員也飛入太空。洪波老師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臥室,還讓我們看了看窗外,非常壯觀。現在正在祖國的上空,我非常驕傲。他還表演了吃茶。他拿出一雙筷子,茶從茶袋里飛了出來,像果凍一樣一口吃了下去,十分的有意思。在他們心中,理想是希望。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非常有意思,了解了理想不同的含義,感受很深刻。希望祖國越來越強,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