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干部乃鄉村振興之先鋒與骨干。身居農村前沿,須與黨中央及各級黨組織同心同德,矢志不渝,砥礪前行。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應以心換新,奮發向前,以初心筑夢,以使命擔當,共同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展現新時代黨員干部的風采與擔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1
鄉村振興要以“心”換“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基層黨員干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兵和主力軍。身處農村第一線的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初心、永擔使命,在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中以“心”換“新”、奮發有為。
以必勝的“自信心”,接過鄉村振興“新旗幟”。自信來源于底氣。鄉村振興是一盤很大的棋,需要黨員干部不僅具備過人的“棋力”,還需要在必勝信念的支撐下,步步為營,步履堅實。黨員干部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勇于接過鄉村振興的“新旗幟”,自覺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中來,在實踐中練就實干擔當的鐵肩膀、干事創業的真本領,在下大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把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
以強烈的“事業心”,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事業心是立志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有所貢獻的愿望和決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理素質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追求,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礎。鄉村振興是一項前無古人的艱巨事業,沒有太多的經驗可循,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堅決克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按部就班思維,摒棄“無過就是功”的錯誤認識,以攻堅克難的精氣神和奮進的姿態,與干部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認真分析本地在鄉村振興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找準“突破口”中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以高度的“責任心”,開辟鄉村振興“新境界”。責任心是黨員干部基本的品質和修養,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必將毫無擔當,終將一事無成。黨員干部要練就一副敢于擔當的寬肩膀,自覺扛起鄉村振興的神圣職責。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還有許多路要走,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充分發揮產業引領作用,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地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以經濟發展帶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開辟鄉村振興的“新境界”。
以堅定的“進取心”,贏得鄉村振興“新成就”。進取心是一種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氣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沒有進取心,人就會被各式各樣的困難所嚇倒,干事創業必將成為一句空話。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憂患意識,自覺加強學習鍛煉,努力增強能力素質,在鄉村振興的一線戰場上,敢接“燙手的山芋”,敢當“熱鍋上的螞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搏進取,一棒接著一棒跑,一茬接著一茬干,以“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的一往無前,贏得鄉村振興“新成就”,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2
乘“三勢”啟航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在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中發揮著“強引擎”的作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站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各級黨委需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振興“勝勢”,切實為農村基層治理“鑄魂”。
“積力之所舉”,發揮黨建的政治優勢。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為黨的基層組織,農村黨支部的建設質量會直接影響鄉村振興的最終“成色”。在新時代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政黨下鄉”,還要“政黨建鄉”;不僅要依托市場驅動、社會驅動,還應確立“黨建驅動”的核心地位,也就是強化農村黨組織,聚焦當前的核心問題,突破過去的頑瘴痼疾,推進“軟弱渙散”變“堅實壘臺”。打牢政治“根基”,要緊緊把握黨建“備考”與實踐“應考”的關系,選優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配強干事創業“突擊隊”,增強其政治意識、政治能力和政治擔當,進而打好凈化基層政治生態的“組合拳”。
“秉綱而目自張”,深化黨建的組織優勢。黨的組織路線是鄉村振興必須貫徹的“綱”和“本”。基層黨委依托組織平臺,把上級精神和政策指示下沉到“底”,進而實現“縱向聯動”和“橫向貫通”。深化組織優勢要以體系促振興,結合實際創新組織設置,通過在產業鏈、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等嵌入黨組織的方式,把黨組織建到鄉村振興最前沿,確保實際工作推進到哪里,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要以人才促振興,“好鋼用在刀刃上”,引導專業人才下鄉,向鄉村振興重點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著力壯大懂農愛農、扎根農村的先鋒“智囊團”;要以治理促振興,整合優勢資源,構建黨群聯系的鄉村治理機制,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視民知治不”,發揮黨建的群眾優勢。“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農村黨員身處一線,和群眾朝夕相處、緊密相連,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就是把群眾的需求通過與黨組織的直接對接,形成有效的政治參與和規范的利益表達途徑。因此,基層黨建應“接地氣”“深扎根”,增強“向群眾匯報”的意識,永遠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一方面,堅持黨員帶頭,運用群眾的智慧推動工作,匯聚群眾的力量攻堅克難,提升群眾對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面,主動適應新情況、新要求和新變化,結合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振興道路,讓群眾成為新征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3
同志們:
基層黨建是構筑鄉村振興強盛動力系統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毅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要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柯巖街道農業農村占比較大,能否帶領廣大群眾增收致富,是檢驗我們基層黨組織工作成效的一個關鍵。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面啟動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為今后補齊農業農村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今天在這里,我再從三個方面,談談關于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問題。
第一,要為民辦實事。要始終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把富民作為最終落腳點,不斷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動建設環境優美、衛生整潔、尊老愛幼的新農村;要加強活動陣地的建設管理,充分發揮活動場所的黨員活動、居民議事、政策宣傳、便民服務、文化娛樂和綜合治理等多種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黨員干部貼近群眾,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第二,要優化隊伍建設,為民促增收。我們要培養具有農村工作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的干部,提高班子專業素養,鼓勵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到基層一線錘煉,充實鄉村一線干部隊伍。要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讓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培養一大批職業“新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力軍。
第三,要豐富工作載體,為民謀發展。要以強化服務型黨組織為統領,以提升村級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以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八項工程”,持續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工作,促進鄉村振興;要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靈活運用人才資源和地理資源等,努力創辦一批村級產業,激發自身“造血”動力,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總而言之,鄉村振興事關農民福祉,任重而道遠。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基層黨建,一定要找好引領鄉村振興的有效方法和路徑,找準著力點,做到精準施策,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4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毅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要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下面是呢子范文網小編為您推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黨課發言稿范文。
今天,有幸與下樓村的黨員干部群眾坐在一起,共同探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有關問題,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次黨課。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重點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鄉村振興將步履維艱;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振興才會蹄疾步穩。因此,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如何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關鍵作用?
首先,要堅持黨建引領,使基層組織“強”起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農村千家萬戶,關乎農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主動作為,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改革措施落地生根,為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提供堅強保證。
其次,要堅持黨員帶頭,引領群眾“動”起來。農村黨員身處基層鄉村一線,與農村群眾聯系最緊密、關系最親近。因此,實現鄉村振興,絕不能離開廣大農村黨員的參與和奉獻。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思想先進、立場堅定的政治優勢,熟悉政策、引領發展的能力優勢和扎根基層、戰在一線的群眾優勢,帶領群眾激發內生動力,在黨的領導下,齊心協力推進鄉村振興。
第三,要以鄉風文明為重點,促進鄉風“美”起來。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要堅持把基層黨建與鄉風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大力實施農村環境治理,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要積極倡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儉節約的價值理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基層群眾轉變觀念,自覺摒棄陳規陋習,以實際行動推動移風易俗,營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鄉風。
第四,要以人才為支撐,讓基層隊伍“壯”起來。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鄉村沒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難以實施,再好的資源也難以利用。要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這個最為根本、最為關鍵的人才,堅持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推動形成“頭雁”效應;要從嚴加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信得過的人選拔到村“兩委”,把好鄉村振興的正確方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作用,著力培養好本土人才,同時還要注重人才的引進,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吸引外出能人返鄉創業,努力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
最后,要以產業融合為目標,推動鄉村經濟“活”起來。實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重點,產業融合是出路。針對農村組織化程度低、傳統生產模式落后等現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農村改革發展的作用,加強統籌規劃,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著力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化合作社,支持農民創業就業,用黨建融合資源、用活資源,讓農村資源要素充分活起來,凝聚起農村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總之,就是要將黨建引領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全過程,推動鄉村走向振興。
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言稿5
20xx年,我鎮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逐步實現基層“黨建強”“鄉村美”“產業強”“農民富”的良好發展狀態。現將有關工作向調查組領導匯報如下:
一、 黨建+基層組織,讓鄉村振興“黨建強”
20xx年,我鎮創新“黨建+”模式。一是積極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全面推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有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由虛變實、由軟變硬。目前全鎮打造了2個高標準非公黨建示范點,1個廉政教育基地;2 個統戰基地,黨群服務中心在 12 個村(居)委實現全覆蓋。二是出臺《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試行)》,要求黨組織書記帶頭“規矩上班”,確保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同時開展村級代辦服務,實現鎮村屯三級無縫銜接。
二、 黨建+鄉村風貌,讓鄉村振興“鄉村美”
我鎮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提升農村形象、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一是優先從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群眾中選出了 146 名有勞動力、能干事的保潔員隊伍,對集鎮及 153 個自然村全覆蓋,做到“全天負責,一日兩掃”。二是我鎮從四站組、城管、居委等抽調 17 人組成“黨員先鋒隊”,集中整治集鎮秩序、衛生檢查,要求城管堅持每天全天候執勤維持集鎮秩序、疏導交通,并且每月至少進行 4 次無死角清洗街道,全面改善人居環境。
三、 黨建+產業調整,讓鄉村振興“產業強”
我鎮按照績效考評細則,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扎實做好耕地地力保護工作,強力推進撂荒田整治,今年全鎮整治復墾 7000 余畝,新增糧食產量 600 多萬斤,共投入 60 余萬元修建了 2000 多米灌溉水渠,1 座電排灌溉站,解決了 3 個村委 8 個自然村 5000 余人“挖水難”問題,并且作為全縣撂荒田整治示范點,在 8 月份迎接了區市縣三級核驗,并獲得上級認可。同時我鎮狠抓“一產+三產”融合發展,集中發展以茶花、沃柑、金槐、蓮藕等為主的特色農業種植,建設形成基地化、規模化、品牌化現代農業生產模式。目前全鎮種植金槐 3000 余畝、油茶 1000 余畝,柑橘 10000 余畝、蓮藕 2100 余畝。共創建區級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 1 個、鄉級 2 個、村級 8 個,成立專業合作社 27 個。
四、 黨建+脫貧成效,讓鄉村振興“農民富”
為解決農村貧困戶、零就業家庭戶、長期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就業難問題,我鎮開發保潔員、基礎設施搶修員、護林員等鄉村公益性崗位,按照“自愿報名、駐村干部+村干部推薦”的原則,安排 169 人實現就近上崗。同時積極引導家鄉致富帶頭人成功創建木材加工、綠云沃柑種植 3 個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 400 余人次,發放工資 39 萬余元。并且強化金融扶貧,鼓勵群眾自主創業,截至10 月底,累計發放“產業獎補”資金 147.6241 萬元,今年全鎮小
額信貸任務數 403.62 萬元,目前已完成新增 425.5 萬余元,完成率達 105.42%,居全縣前列。目前我鎮 2020 年預脫貧戶 28 戶 97 人已順利完成“雙認定”,將如期圓滿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