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長的日記篇一
10年前,我讀高中,第一次考試就有好幾門課不及格,高考根本沒有希望,我對高考也沒有興趣,每天偷偷地規劃著自己高考之外的未來。
17歲時,一個閃光點照亮了我的未來。學校舉行元旦書畫展,我得了一等獎。我想,我有書法方面的天賦,何不朝這個方向發展?于是,我毅然炒了應試教育的魷魚,回到了鄉下。我要苦練書法!
我怕自己沒有耐性,坐不住,就把頭發胡亂剪一通,像個瘋子,村里人還以為我真的精神失常了。我不管這些,心思都在練字上。有一次,媽媽很驚奇地指著我剛剛寫好的“忠”字,說:“添銘的這個‘忠’字寫得好,特別是下面這個‘心’好。”媽媽這句話更是鼓舞了我,我要把“忠”融入了我的品格之中,我要忠于自己的內心和夢想!
很多人認為,這樣學習下去是沒有未來的,只學書法,知識面太窄。但事實不是這樣。因為字帖都是繁體字,學書法的時候,我不知不覺中就把繁體字學好了。后來,我教日本學生漢語時,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日本學生對中國的簡化字很頭痛,因為他們使用繁體字,每當這時,我就馬上寫出對應的繁體字,學生馬上就明白了。
因為書法作品多是寫經典的文章或者詩詞,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比如,當我臨摹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時,就自然而然會背誦了。創作書法也是這樣,于是我自然而然能大量背誦古典文學名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知不覺中,我的思想境界提升了,同時也能把自己的想法寫成通順的文章了,也發表了很多在《青年文摘》《書法報》《新民晚報》等報刊雜志上。
當書法有點小成績時,我又開始自學日語。因為我希望能以中國書法家的身份參與中日文化交流,這樣可以加深相互理解,促進中日友好。因為日語用繁體字,而且平假名就是源于中國的草書,這讓我很感興趣,學習效率倍增,很快,我就可以用日語和日本朋友交流,并且達到研究生水平。
書法的章法很重要,從中我悟到人生的規劃同樣重要。
為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于是我踏入教育界,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教中國學生英語、日語、書法,教國外的學生漢語、書法。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開心也很充實。
成長的日記篇二
打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但別人會受傷,自己身上也會掛彩,還會被師長及父母親責罵,可說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記得就讀低年級時,在班上只要有同學故意碰撞我,我就會氣得暴跳如雷,并追逐著他的身影,只為了報被撞之仇,事后不僅雙雙掛彩還被老師罰抄課文。
記得有一次,在團體活動中,身旁的同學惡作劇的推了我一下,害我差點五體投地,出于自我防衛的本能,當下就想反擊回去,但是想起打架之后還要被老師批評,想想還是算了,結果,那位同學還不知收斂,反而在一旁拍手大笑。
這樣的情形一直困擾著我:打人雖然是不對的行為,但是面對同學的惡作劇,難道只有忍氣吞聲一途嗎?會不會有些人的個性較為軟弱,遇到事情只會逆來順受,不懂得該如何保護自己,所以才會造就校園中的打人事件。
后來,媽媽建議我與同學發生沖突的時候,如果有老師在場,應該交給老師去處理;如果遇到老師不在旁邊,那就先離開現場,避開那惹事生非的人事物。這個建議打破了我心底的迷惑,避開危險并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為了平復自己激昂的情緒,不至于在怒火攻心的狀況下,讓自己留下無可彌補的過錯。
隨著年齡的增長,六年級的我已經漸漸懂得包容他人無傷大雅的玩笑,偶爾有一兩件擦槍走火的情況,也都在老師公正無私的裁定之下,獲得令人心服口服的獎懲。希望在小學這段所剩無幾的時光里,我可以更有智慧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并且慢慢減少和同學間的摩擦,讓小學的時光成為日后童年里最為甜美的回憶。
成長的日記篇三
前天,沈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觀察豆豆是怎樣長成豆芽的。我從家里找了幾顆綠豆,把它們放進裝滿水的瓶子里。綠豆們好像很開心似的,“撲通”“撲通”,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跳進了“游泳池”中。
今天早上,我去看豆豆,發現他們鼓起了大肚皮,有的把衣服都撐破了。劉老師說:“該把綠豆取出來放入杯子里了。”于是,我找來一個杯子,把紗布浸濕放入杯底,當做豆豆們過冬的墊被,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豆豆取出來放入杯中,又在上面蓋了幾張餐巾紙,作為他們的被子。這樣,小豆豆們就不會怕冷了。
下午,我又去看豆豆了,發現他們長出了尖尖的芽。那些芽小小的、短短的。小豆豆們也變了,有的穿著綠白相間的衣服,有的像一顆顆小膠囊,還有的就像帶著一頂小氈帽的瀟灑哥。
明天的小豆豆會有什么變化呢?我期待著。
4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再去觀察豆芽,想看看他們長大了沒有。我把它們的被子掀開,發現它們又變樣了。
原來小小的、尖尖的芽變長了,已經有一兩厘米長了。豆豆們悠閑地躺在“床上”休息著,姿態各有不同:有的脫掉了綠衣服,向我們展示優美的身姿;有的從豆豆里鉆出兩片小小的、嫩黃色的葉子,像一條條吐著舌頭的小蛇;還有的比較好動,把芽都卷起來了,活像一只只在水里游的小鴨子。
我的小豆芽們,你們要快快長大呦!
4月12日星期五晴
我已經連續五天沒去看我的豆芽了,也沒去給它們澆水,不知道它們會不會死掉?我有些擔心。放學回到家,我就急不可待地跑去看豆芽了。剛把被子掀開,我就看到豆芽靜靜地躺在那里,全身發紫。“不好了,豆芽凍死了!”我大叫起來。媽媽過來了,仔細地看了看說:“不用慌張,豆芽還沒死呢,只是有些冷了。”
我把它們倒到桌子上,憐惜地看著它們。我發現:豆芽們的葉子又長長了,就像一只只巨嘴鳥,胚根旁邊發紫了,根須細細的,明顯營養不良的樣子,可能是我沒給它們澆水的緣故吧。對不起,小豆芽,是我沒把你們照顧好,以后,我一定常來看你們。
希望我的小豆芽們能快活、健康地成長!
成長的日記篇四
隨著沙漏的絹滴,一次次化做春泥更護花的落紅歸根,我受到文化的洗禮,夜讀大江大海,任蟲子蠢動于眼眶,我伸手,掬起一掌掌心酸的淚,頗有“家”破山河在之慨;又看目送,在“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今生今世不停的目送著他們的……”我知道,背影漸行漸遠,而那不甘寂寞的淚腺脫節模糊瞳孔,哽咽音調,滴滴濕青衫。就這樣,我從一位流于外表的光鮮亮麗的文字創作家,蛻變為文中帶情的文字耕耘者。
時代背后的無奈,提升我心靈的境界,從稚嫩到茁長。漸漸的,我成古文癡,縱身一躍,沉浸在過去文豪筆下的菁華之中。我看師說,看儒林外史,那不堪入目的“變態”書生心理;看三國演義卷頭詞,那滾滾長江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年的轟轟烈烈到頭來只不過是汗青上的血跡斑斑罷,我向往,那白發漁樵以一壺濁酒喜相逢的愜意。我心漸向“復古”去,體悟一段段歷史,將心境,轉向豁達,不再執著于絢爛的外表。金蟬因脫殼成長,我因文學茁壯。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其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我乃蕓蕓眾生間如滄海之一粟的渺小,何以渴求外表璀璨,不尋覓內在真諦?我用心,諦聽萬物生命的脈動,映證“心凝形視”的“與萬化冥合”。我狂喜,大喜于跳脫世俗眼界的籬笆,回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心境清凈,這時,當年鎂光燈下的閃耀成一篇平鋪直敘的言語,不再激起內心澎湃的感觸。原來“內在美”,最好!
我超越榮華的囹圄,吟嘯、徐行;我脫離紅塵的鐐銬,讓竹杖芒鞋輕勝馬,讓我心無桎梏,也無風雨也無情!從稚嫩到茁長。
成長的日記篇五
周日恍惚,一覺醒來面對網絡無所事事,隨便搜了一下母校的名字“桂平市白沙中學”,沒想到還真有網站,雖然建站簡陋,卻也勾起了我無限的回憶。
雖然學習不輕松,但每個月都會有一場露天電影欣賞,每一次電影都很期待和回味,因為可以有充分的理由不上晚自習。
每次考試以后都會集體開會進行總結分析、表彰,甲乙丙三個級別,進步獎,滿分獎,每次有機會聽到我的名字心里都會很高興,畢竟那是難得的虛榮。
每個周末都有半天放假可以逛白沙圩,這不亞于犯人放風的機會,當然會回味無窮。
當然還有更多的是同學往事,浩瀚云煙。。。。。。
是呀,這里我曾經呆了三年。
在這里,我學會了獨立生活,開始了我住校生涯,一直到現在。
在這里,我養成了吃苦的精神,或許會讓我吃一輩子的“苦”。
在這里,我樹立了自信的心態,使我在人生的每一個關口順利闖關。
在這里,我裝上了翅膀,放飛理想。一步一個腳印描寫我的人生。
三年初中,有幸考入潯高,三年潯高,到了上海,進了同濟,而后讀了上海交大的碩士,今年再次沖刺,我有幸到了香港,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一晃十多年,物是人非,但我的腦海深處還會經常懷念母校的一草一木。
期待“猴年馬月”的校慶有機會校友重聚!
愿母校明天會更好!
成長的日記篇六
喜歡動漫,隨便寫一些動漫人物自己的內心世界。
那時候有無窮的精力去拼搏,球場上為了進一個球不惜去練習一萬次的投籃。是啊!這就是青春!
那時的我們不能理解於渚為什么放棄籃球而改為學習廚師,明知道他比我們誰都喜歡籃球啊!但如今我們長大了,現實告訴我們不能活在童話故事里。明白童話里那完美的結局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里面的那個公主與王子。
成長的日記篇七
成長是快樂的,但肯定也伴隨著挫折,只要我們想,動,不要輕易言敗,定能把他們一個個克服,以后將是給我們帶來一段美好的回味。比如說,小學后的那次軍訓就是一次美好的回憶。
初,老師剛剛宣布我們要去軍訓時,我們班上便炸開了鍋,有高興的,有沮喪的,也有一言不發的。我想:這可怎么辦哪,我可從來沒有獨自出門一天以上的,如果發生了某些我沒遇到過的事我該怎么解決?此刻,我不禁為五天軍訓擔憂了起來。
第一天,過得還蠻順利的。
第二天,我們將迎來整整一天的軍訓,分好組后,我們隨著一個教官,來到了一片陽光下,教官嚴肅的說:“開始上課!”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都被這氣勢鎮了一下,我心中暗暗對這個嚴謹的教官有了好感。
“第二個動作,原地踏步!”我們懶懶散散地踏了起來,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后,大家才認真,有力的踏了起來。教官總算露出那副滿意的笑臉。
到休息時間了,教官一改那嚴肅的表情,與我們雜談,我們愉快極了,大家都對他留下了好印象。
到了最后一天,我們乘上了環城車之后,我在環城車上美美的回味軍訓的過程,感覺真實好極了。
或許,這次的軍訓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卻是我人生當中一次難得的磨練,讓我終身受益匪淺。
成長的日記篇八
我家樓下的花園里有一叢含羞草,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非常好看。其實我們能在很多地方看到含羞草,它是一種到處都有的植物,不過因為它是小小的的,所以我們很少注意到它。
其實含羞草的花朵也很特別的。含羞草的花是由很多很多小花組成的花球,每朵小花都有四片花瓣,有幾根花蕊。所以當含羞草開花結果后,它的花球上就會長出很多很多莢果,莢果掉落后,花球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空洞。
沒想到含羞草不僅會“害羞”,還是一種特別的植物呢!
成長的日記篇九
成長是每個人務必經歷的,然而我們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她也會充滿煩惱。
媽媽的嘮叨,哎,此刻的孩子們哪個不煩媽媽的嘮叨,雖然都明白那是愛的的傾注,但是只要媽媽一說話,就會捂上耳朵落荒而逃。媽媽的嘮叨堪比在地獄受眾鬼超度的聲音,然后一個字——煩。但孩子們總是把心中的煩悶埋在心底,不愿吐露。一縷微笑,一個堅強的笑臉,就這樣過去了。媽媽啊,你是否明白我成長的煩惱——閉鎖。
學習的煩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步入中學我們所有的科目多了,作業也相對增多了,各科的老師爭著用自習課來考試,一個接一個的來,一個字——苦。我們明白上了中學就就應認真學習,不能在和小學一樣了,要緊張起來。然后但我想國外開放的教育與簡單的學習,不禁嘆了一口氣,為何中國的教育就不能那樣呢?簡單的學習會給我們減輕壓力,對學習的興趣大大提升,老師啊,你是否明白我成長的煩惱——壓力。
自由的時間。20xx年9月1日,我在花正紅的時節滿懷激動與熱情踏入了中學的大門。這也意味著我的自由快要失去。超多的作業使我沒有了與同學外出的時間;各科的補習班使我沒有了放松看書的時間;爸媽的嘮叨使我連一點點上網的時間也沒有了。一個字——慘。
生活啊,你帶給我無盡的煩惱與歡喜。我要用微笑應對人生中的每一個考驗,用微笑驅散每一個煩惱,讓青春的花兒嫣然綻放。煩惱是每個人務必經歷的,要看你自我怎樣對待它,用微笑直面煩惱!
成長的日記篇十
上周,老師拿著一袋豌豆種子進了教室,忽然,我有一個壞的預感,不好了,一定是老師想讓我們種豌豆。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師讓我們觀察豌豆的生長過程,寫一篇作文。
于是,老師讓我們拿十粒豌豆種子。回到家后,我拿起花盆就要種。媽媽說:“種豌豆要先松土,這盆土都放在那有兩三年了,土都硬了。”媽媽告訴我要準備好鏟子和水,于是我找到小鏟子給土松松,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豌豆種子放進土里,然后用水壺給它們澆水。
今天,我起得非常早。“哇!長得好高呀!”其實,很短,大約只有指甲蓋那么高,雖然不高,我為我種出的成果而感到自豪,因為這么幾天都長高了一點。你們想知道為什么能長高嗎?告訴你吧,我從手機上找到了好多種豌豆的資料,按要求來做,還要定期澆水,這樣這樣才能把豌豆種好,要不然就枯萎了。其實之前種過一次,沒有方法,不久就枯萎了。
早晨,我從夢中醒來,在夢中我夢到我的豌豆長高了,我立刻走到花盆前看看,真不敢相信,豌豆都有手掌那么高了,我臉上面無表情,心里卻樂開了花!
好了,不說了!我要去看豌豆嘍!再見!
成長的日記篇十一
今天早上,我準備泡點小綠豆。一開始我挑了一些綠油油的綠豆,后來我拿了一個杯子倒了點水,再把小綠豆放在里面。我一直看著那綠油油的綠豆。我大約看了二十多分鐘都沒有一點兒變化,我都有些不耐煩了。就在我不耐煩的時候,有一兩顆小綠豆突然裂開了。我開心的蹦蹦跳跳的。后來,媽媽突然叫我去吃飯了。吃完飯以后,我看到所有的綠豆都裂開了!我大聲的對媽媽說。下午三點左右,我看到每個綠豆都有了嫩芽。如同一個可愛的小孩把頭從窗戶里伸出來。我開心的不得了!
9月25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去看小綠豆。有的已經把嫩綠的衣服脫了,有的才把嫩綠的衣服脫了一半。好像草翠花開的春天來了,小孩子把厚重的棉衣脫了,換上又白又薄的小襯衫。中午,我帶著開心的心情又去看綠豆。每個綠豆的芽都有四五毫米高了。晚上,我看見小綠豆的襯衫上面都有一些紫色的點點,芽尖上面還有淡綠色的小葉子。
9月29日星期四中雨。
今天下午放完學以后,我就直奔到家里看我的小綠豆兒。“啊,幾天沒看你,今天就長這么大了呀!”我驚訝地說。葉子是翠綠的,莖大約有八厘米長了,葉子大約有五十多片,如果有一只螞蟻在這里,它會覺得前面有一片茂盛的大森林。
9學30日星期五小雨。
今天放學以后,我慢慢悠悠的回到了家。我本以為小綠豆沒什么變化,我沒想到我眼睛突然一亮,小綠豆有新鮮的芽了!那嫩綠的葉子,讓人一看覺得非常可愛。那些老葉有點圓,它們的身高不同,有高有低。它們的莖比昨天高了一點兒,看著那些又綠又長的莖,讓我想起了被剝了皮的小樹枝。那些綠豆芽好像被困的犯人正準備逃跑呢!它們還像在跳舞的小孩。有的在跳拉丁,有的在跳街舞,還有的再跳雙人舞……小綠豆芽兒可真是超級有趣、超級可愛、超級神奇呀!
成長的日記篇十二
20xx年,下了一場大雪,今天又結了一層厚厚的冰,給人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所以,我和爸爸相約去鏟冰。
我們準備好了小錘、斧子、鐵鍬,便浩浩蕩蕩向樓后小路出發了。我們先找了一塊冰比較厚的地方,讓它先嘗嘗我的威力。我掄起大斧頭,就像擁有著盤古一樣的力氣,朝一個方向猛劈過去,“啪”的一聲,斧頭震得手發麻,斧頭偏到了一邊。冰居然沒有裂開,你能想象出冰有多厚。我沒有灰心,又開始砸了起來。
鄰居們看見了說:“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人!”媽媽催我說:“不要砸了,外面太冷啦!”我說:“我不冷,你看,我和爸爸頭上都冒著熱氣呢。一想到樂于助人,學習雷鋒,我心里就暖呼呼的,怎么會冷呢?”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在我和爸爸勞動的魔法下,小路又恢復了原來的摸樣。
小區的人們夸我們是活雷鋒呢!
成長的日記篇十三
為了兒子的學習一直焦慮,焦慮又焦慮,沒嘛?感覺外面都是殺聲陣陣了,他居然還能安然的捧著課外書讀得津津有味。我一邊喝著靜心口服液,一邊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后知后覺的老媽。
可是最近,卻慢慢發現兒子變了。先是,跟上大家的節拍,制定了自己的計劃,而且還真的完成了。昨天吃飯時候,我說:“兒子,你定了總體的目標了,可是那個總感覺有點虛。不具體,我覺得你是不是有個具體的人作為目標呢?”問完了,我心里挺忐忑,生怕他惱。沒想到,他很認真地想了想,說:“嗯,對,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都結了競爭隊,那我就跟我們的對手隊的隊長競爭吧。”看著他嚴肅的表情,我的心,幸福得顫抖啦。
等過會他默寫完,拿來簽字,一看是兩邊。兒子說,感覺第一遍有錯,而且字不是很好看,所以默寫了兩遍。俺心里寬慰的老淚縱橫了。認真簽字:“以上內容為孩子默寫完成,因覺錯誤和書寫問題,自覺默寫第二遍。”兒子立刻給我一個大大擁抱,并使勁親了我一下,高興的說:“老媽,你怎么知道我想讓你這么寫的”
哈哈哈,傻兒子,母子連心哦。
提高孩子的學習自主性,適當的放手,真的會成為他前進的推手。當學習變成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一切都變得輕松愉快了。呵呵。前陣子的堅持,還是值得的。
懷著驚喜,昨晚睡得真香。
成長的日記篇十四
呱呱呱……”在20xx年10月18日那一天,一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來到了這個世界,那就是我――陳宇明。
1歲的時候,我開始學走路、說話。每次都是媽媽用雙手扶著我的腰,一步步地邁出去。一天一天過去了,我終于可以自己走路了!爸爸一般都教我最基本的語言:“宇明,叫爸爸!”又一天天過去了,我的語言量越來越豐富,說話也越來越流利了。
4歲時我開始學習輪滑,剛開始我是小心翼翼地滑,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個四腳朝天。我想別人都那么厲害,我也要努力,我一定要成為輪滑高手。爸爸總是鼓勵我說:“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氣餒,加油!”我終于學會了滑輪滑,滑得就像疾風一樣快。
6歲時,我開始學習滑板,這可比輪滑難得多。可我覺得不用怕,因為只要有毅力,就可以,這是老師告訴我們的!每次都是我自己滑,有的時候我還沒站穩就掉下去了,雖然很痛,但我學會了很高超的技巧,我很自豪!
現在我9歲了,我會幫助別人了,會自己做家事替爸爸媽媽分憂了,我還會關心國家大事……現在的我越來越懂事、成熟了!我還會長大,還會有更多的成長日記,一起來期待吧!
成長的日記篇十五
看著那叮咚流尚的河流,我想起了童年時候捉蝦的興奮;看著那枝葉茂密的果樹,我想起了童年時候摘果的喜悅;看著那張掛滿笑臉的生日照片,使我想起了童年的一切美好時光。
隨著童年的逝去,它也殘酷地帶走了那些游戲,以及那些所謂“童言無忌”的話語,還有那兒童的至寶——玩具。
雖然它帶走了我們的歡聲笑語,可是它也把我們推向成熟。回頭看一看那些腳印,那一條成長的道路,在路上我們有艱辛,有酸楚、有淚水、有歡笑,這就是鋪墊成我們成長道路的石頭,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酸甜苦辣才會使我們的道路有更多的樂趣,才能真正顯示出成長道路的真正含義。
在成長的道路中有許多腳印。有深的、有淺的、有整齊的、也有否歪歪扭扭的,它們各有各的含義,各有各的作用。它們分別代表著辛苦、順利、順暢、不順利。但是并不是說人的一生一直都一帆風順或一直倒霉的。當我們快樂的不該得意忘形,當我們受到災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企盼陽光。
童年,我們珍貴的出發點,在那里有我們的甜蜜和歡笑,有我們的痛苦和淚水。回憶童年,仿佛是對生活感悟,是和心靈的對話,而那成長的足跡,那份珍貴的回憶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成長的日記篇十六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實施了種蠶豆的計劃。
我首先拿出了一個干凈的小碟子,在碟子里盛滿了清水,將六顆蠶豆泡浸在水里。大約過了兩個小時,蠶豆寶寶喝飽了水,它的小酒窩鼓起來了,好似生氣的孩子噘起了小嘴巴。接著我用手絹把蠶豆擦干凈,用一把小刀將蠶豆的皮從“發箍”處剪開一個小口。因為科學老師曾經說過,這樣可以使蠶豆快點發芽。然后,我把蠶豆放在陽光下曬了一天,為蠶豆殺菌。最后,將蠶豆泡浸在杯子里,用紗布蓋上,這樣有利于蠶豆成長時呼吸空氣。
我可以靜靜地等著蠶豆發芽了。
成長的日記篇十七
“泡綠豆啦!泡綠豆啦!”為了觀察綠豆是如何生長的。媽媽特意幫我買了一些綠豆。我把綠豆寶寶放進了透明的玻璃瓶里,然后往瓶里倒了一些水,但是不能倒太多,否則會淹死他們的。綠豆寶寶們穿了一件淺綠色的外衣,就像一顆顆碧綠的寶石。又像一顆顆堅硬的小石頭。這時的他們正躺在瓶子里呼呼大睡呢!我們不要吵醒他們哦!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里去看我的綠豆寶寶有沒有長大,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它們像沙漠里的旅行者,渴得受不了,竟然快把瓶子里的水喝光了。肚皮脹得鼓鼓的,把綠衣服都撐破了。摸上去軟軟的,沒有昨天那么硬了。
吃完晚飯我又跑到綠豆寶寶跟前,我驚訝地發現它們長出了一條條白色的小尾巴,但它不是真正的尾巴,而是一點兒芽,就像英文字母q,而且,上衣沒有了,露出了光溜溜的身子。“哇!”我的綠豆寶寶在一步一步地長大呢!
第四天,綠豆寶寶的“尾巴”已經有一厘米長了,白白的,細細的,就像一條長辮子。有的綠豆寶寶的衣服全脫掉了,像一顆顆潔白的珍珠。我仔細看了看它們的尾巴,形狀不一。有的像一條白色象牙,有的彎彎曲曲的像個海螺,還有的尾巴繞了個圈長回去了,就像身體里有一塊磁鐵,把它吸回去了。這些綠豆寶寶真是可愛呀!
通過幾天的觀察,我和綠豆寶寶已經結成了朋友,我覺得它們的生命力非常強大,只要給它們一些水,它們就能茁壯成長。
成長的日記篇十八
每個人都有朋友,朋友會在你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朋友會在你落寞時為你排憂解難,朋友會在你傷心時,給你更多的鼓勵。
朋友小陽是個名副其實的淘氣包,我倆時常打鬧,他總是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偷襲我,氣急敗壞的我也經常因為這事兒和他大戰三百回合。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我也因此和他的感情越來越深,更何況他還是我同桌。緣分就是如此奇妙。
晚霞染紅了半邊天的時候就是我們放學的時候,經常和他一起回家,擁擠在繁雜的馬路口找出口。偶爾刮起了狂風,掉落的樹葉躺在我的臉上摩擦兩聲,冷空氣又襲擊過來,雞皮疙瘩不由而然的膨脹起來,只好顫抖著身子,龜速前行。下意識的扭頭一看,他也在顫抖,那尺度比我還要大,欠扁的模樣引得我哈哈大笑起來,于是他見我笑,自己也跟著笑起來,笑的比我還魔性。同校的學生從我們身邊經過時總會情不自禁的往后扭頭看我們一眼,他一定以為我倆瘋了,怎么笑的這樣瘋狂?沒錯,瘋的'還不輕呢!
成長的日記篇十九
大人們總說:“小孩子是最無優無慮的。”但誰又能真正知道我們心中的煩惱呢?從我踏進學校的那一刻起,煩惱的種子就在我的心中發了芽。我在成長,煩惱也跟著我長。
轉眼間到了即將畢業的時刻,我們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副課經常改上主課。每當這時,全班就會發出無助的哀吟聲,但從老師那“兇煞”的眼神中似乎透露出:“你們不好好學習,快畢業了,看你們怎么向家長交代?”回到家.我們本想放松一下,父母又開始嘮叨:“快畢業了,還想著玩.考不好看你怎么辦……”周末本是我們的休息時間,但周六一大早我就被媽媽叫醒,起來寫作業、復習。過了一會兒,正想休息,媽媽又讓我去看書,我只好十分無奈地再次趴在書桌前啃“精神食糧”。星期天,天剛蒙蒙亮,我又得起床去興趣班學奧數。一路上.我還不時地打著哈欠。再看看興趣班門口.已被汽車、家長給圍得水泄不通。補習班的同學手中抱著厚厚的書本、作業,不補課的同學也好不到哪里去,成天在‘書山題海”中遨游。
逢年過節,成績會像生命一樣重要,走到哪兒,大家都要問我們成績,成績好的就有獎勵、贊揚;相反,考得不好,哪怕再高興的臉也會立刻‘.晴轉多云”,讓我們陷人自卑、絕望的深淵。
老師、家長們.你們也曾有過童年,想一想如果你們換成是我們,結果會怎樣?快醒悟過來吧!還我們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讓我們像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暢游藍天!老師、家長們.我真想對你們說:我們累了!折翅的小鷹是永遠飛不高的。
成長的日記篇二十
今天是一個特殊而神圣的日子,因為,今天,在麗日藍天下,一個全新的班級――初一(15)班成立了。
可我的心中總有一種憂慮:畢竟,邁入初中,再也不能右手握著彈弓,左手弄著泥丸,背倚著柱子,兩足平直地坐著也不能戲耍于草坪中,ad落葉,我的蟋蟀們,ad落葉,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更何況四周圍著的,不再是熟悉的人,投來的是一道道陌生的目光。
可初中又預示著一個全新的生活,這又是令人振奮歡喜的。
這個新集體里,自然又有了新的老師:盧老師,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她有神的眼睛里閃著靈動自信和智慧張老師,乃我們的語文老師,微胖的身子上總穿著一件黑衣服……教室,自然也是全新的,地面上,一塵不染,桌子整齊地排放著,陽光從幾凈的窗戶中透了進來,把小巧玲瓏的教室照得透亮。
這,就是成立初的初一(1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