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一
例題:男生:我們兩個人一共買了40枝鉛筆。女生:我們兩人一共買了46枝鉛筆。
(1)平均每個男生買多少枝?
(2)平均每個女生買多少枝?
引導學生用小棒擺算出結果。每個男生分得兩捆。每捆10枝,兩捆就是20枝。40÷2=20(枝)。
引導學生看圖想一想。這里的想其實就是在頭腦里分一分。應該比實物操作的思維更高一層。三年級的學生應該可以先從這個層面進行思考,如果學生覺得有困難,再讓學生去操作。而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全班都進行先操作再想象,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也是對教材理解不透的原因,也有對學生的因素考慮不周的因素。
第2小題的教學,我讓學生進行實際分一分。讓學生回顧一下,平均分是怎么樣分的?通過動手分來知道分的結果,然后再引導學生來弄清算理:先把4捆分了,40÷2=20(枝)再把6枝分了,6÷2=3(枝)合起來,20+3=23(枝)。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總覺得學生交流得不夠,計算的思路沒有能形成,這就可能導致豎式計算中出現一些問題。思路不清,那么就不能說學生已經學會了某種計算方法,就會使后面的講解變得非常生硬而難懂。
這節課沒有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我覺得主要原因有:1。對學生的基礎沒有能做很好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什么地方應該詳,什么地方應該略不是很科學,也就是說應該詳的的地方沒有詳,應該略的地方沒有略,時間分配不是很合理。2。對教材鉆研得還不夠深,理解還不夠透徹。3。對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把最深奧的知識講解清楚,還有待加強研究。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二
今天,教學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節課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難點。
這節課,由于有上一節課的鋪墊,我首先通過復習兩位數除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口算除法,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然后再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先估算后嘗試計算,然后交流算法。課堂上學生能夠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做題,課堂氣氛也較好。但是當到了練習環節時,問題就出現了。有的學生出現商的位置寫錯,有的學生對于算理還沒有理解透,也有的學生對于這一方面的內容不懂的變通,練習反饋出來的結果很差。于是,下了課,我不停的反思,這節課,我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呢?經過反思后,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對于首次接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學生一下子很難適應,我應該在給學生復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后,繼續創設一個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題目,讓學生在一步步的引導和嘗試中,進入今天學習的內容:一個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然后讓學生比較兩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從最高位除起,當最高位不夠除時,應看下一位,然后商也要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2)在探究算理時,我也引導不是很到位。如果學生說23表示230時,我及時引導表示23個什么,就不用費那么多時間學生卻說不出了,這樣就有了練習的時間,不至于教學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造成這節課的不完整了。
(3)在學生上黑板板演出錯時,我不應該那么的心急的去指導那位學生,而應該把這當做我的教學資源,讓在下面做題的同學嘗試發現上來做題的同學的錯誤,然后以此為鑒,這樣學生下次做題也能夠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了。
在這一節課里,有很多不如意的方面,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在備每一節課的時候,不應該為了教學進度而把學生的實際落在一遍,在今后的備課里,我應該要找準每堂課要求掌握的基本點,圍繞基本點備足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這樣就不至于出現某一環節出問題而影響整體計劃,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情況。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三
這個單元教學了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優缺點。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時由于部分學生已經能應用已有知識計算出結果,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進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擺小棒來理解,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探討出新知。因為動手操作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所以,通過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正是適應這一認知特點,學生只有在一些實際操作中才能逐步體會、理解形和數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
2.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時,我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豎式并結合操作思考以下問題:
(1)從哪一位開始算起
(2)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
(3)豎式中的`4、12分別表示什么等問題
缺乏新舊知識點的對比
本單元有兩次比較。其一:以有余數除法筆算方法為基礎,但兩個知識點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以前學的有余數的除法是直接應用表內除法計算的,商都是一位數,而現在所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則商是兩位數,不能直接應用表內除法進行計算,而要從十位開始算起。其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盡相同,找出他們的共同點總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找出他們的不同點,講清豎式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由于沒有讓學生進行及時知識的對比,導致很多學生在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時,和以前的知識產生混淆,沒有突破豎式計算這個難點。在以后教學中要發揮板演的作用,加強豎式寫法的指導。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四
四年級上學期開學第一章學的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雖然三年級的時候學習過,但是對于四年級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學習起來仍然很困難。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痛苦”。
一、每節課前5分鐘說口算練習題(10題左右),提高學生口算能力??谒闶怯嬎阒械幕A,通過口算熟練掌握乘法口訣,退位減及乘法進位。
二、除法的豎式計算相對來說比較抽象,為避免學生產生對抗情緒,在練習時也采取多種形式,如請學生上黑板板演(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進行比賽,給學生展示的機會,然后優生批閱。
3、加強估算練習,估算練習所給算式的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這樣練習所用時間不多,但對學生的計算有很大幫助,可以提高學生的估計能力以及數學思考能力。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采用穿插、點滴滲透本單元的除法知識,相信通過日積月累的計算積累,學生的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五
林老師的這節課是一堂計算課,計算課學生常常認為枯燥乏味,但聽了林老師的這節課,使我改變了看法,計算課也可以如此精彩。
這節課是以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為基礎,一上課林老師就設計了一個復習環節,先是口算,再是筆算,借助有效地復習,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因為這是本節課新知的起點,也是學生思維的動點。
教學時,林老師結合教材創設的“大情境”,把我們煙臺的果蔬會融在情境中,漂亮的圖片展示,立即吸引住孩子的眼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計算的方法,體驗計算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價值。
當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信息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后,林老師讓學生嘗試計算,然后讓一生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并讓學生質疑,在質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過程充分暴露,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認知狀態,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從而讓學生明白算理。緊接著的課件展示,形象直觀,讓學生對算理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不僅明白了怎樣算,還知道了為什么這樣算。教學效果非常好。
通過這次聽課和教研室王主任和各校老師的評課,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在計算教學中一定要做到算理和算法的有機結合。
1、引導研究,理解算理
學生只有理解了計算的道理,才能“創造”出計算的方法,才能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才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所以計算教學必須從算理開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計算的道理進行深入的研究,幫助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領悟計算的道理。
2、及時練習,鞏固內化
通過計算研究,學生雖然理解了算理,但是此時學生對算理的理解還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算理還要經過實際計算才能得到檢驗和鞏固,此時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練習中才能把算理內化為自己的理解,才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所以在學生初步理解了算理后,應當及時組織學生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在練習中牢固掌握算理,為后面的抽象、概括計算方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應用算理,進行創造。
算理是計算的思維本質,如果都這樣思考著算理進行計算,不但思維強度太大,而且計算的速度很慢算。為了提高計算的速度,使計算更方便、快捷,就必須尋找到計算的普遍規律,抽象、概括出計算法則。計算法則是算理的外在表達形式,是避開了復雜思維過程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驟,它使計算變得簡便易行,它不但提高了計算的速度,還大大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所以當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算理之后,應引導學生對計算過程進行反思,啟發學生再思考。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六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四舍五入調商)是學生在學習了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以后進行教學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調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學會試商,不合適時進行調商,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
教學時我根據例題的特點,先讓學生做了這樣兩道題:372÷60 850÷20兩道題,這兩道題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學生做過后把這兩道題改成:372÷62與850÷17,讓孩子試做,通過做使孩子自己感悟到,用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簡便性。
從課堂效果和作業情況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商的位置的確定:當練習中同時出現商可能是兩位數也有可能是一位數時,有些學生的錯誤率就比較高,有的明明被除數的十位不夠商,卻還要去商;有的確定十位商后,余數與個位合起來除,學生不知道商幾;遇到不夠商1要商0時,學生遺漏;有些學生把除數看著一位數,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數除法計算了。
3、在乘的過程中經常把商和想出來的整十數相乘。
4、學生第一次除后,減法不徹底(連續退位減法不熟練),導致后面計算出錯。
6、917÷48,首先讓學生確定商是幾位數,初商在哪位,然后讓學生討論:被除數、除數有什么特點,該怎樣試商?也可借鑒以下幾種方法:
同頭商九法:如452÷47這道題,因為除數和被除數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數的`前兩位小于除數,可以直接商9,比較簡便。
折半商五法:如136÷26這道題,因為被除數的前兩位接近除數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較簡便。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七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四舍五入調商)是學生在學習了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以后進行教學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調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學會試商,不合適時進行調商,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
教學時我根據例題的特點,先讓學生做了這樣兩道題:372÷60 850÷20兩道題,這兩道題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學生做過后把這兩道題改成:372÷62與850÷17,讓孩子試做,通過做使孩子自己感悟到,用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簡便性。
從課堂效果和作業情況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商的位置的確定:當練習中同時出現商可能是兩位數也有可能是一位數時,有些學生的錯誤率就比較高,有的明明被除數的.十位不夠商,卻還要去商;有的確定十位商后,余數與個位合起來除,學生不知道商幾;遇到不夠商1要商0時,學生遺漏;有些學生把除數看著一位數,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數除法計算了。
3、在乘的過程中經常把商和想出來的整十數相乘。
4、學生第一次除后,減法不徹底(連續退位減法不熟練),導致后面計算出錯。
6、917÷48,首先讓學生確定商是幾位數,初商在哪位,然后讓學生討論:被除數、除數有什么特點,該怎樣試商?也可借鑒以下幾種方法:
同頭商九法:如452÷47這道題,因為除數和被除數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數的前兩位小于除數,可以直接商9,比較簡便。
折半商五法:如136÷26這道題,因為被除數的前兩位接近除數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較簡便。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八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在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時由于部分學生能應用已有知識計算出結果,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進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過讓學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圖來理解。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探討出新知。因為動手操作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所以,通過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正是適應這一認知特點,學生只有在一些實際操作中才能逐步體會、理解“形”和“數”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
書寫過程,最后讓學生自己觀察豎式并結合操作思考以下問題:
(1)從哪一位開始算起?
(2)除得的商寫在哪里?
(3)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等問題,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豎式計算的算理和寫法。
本節課有兩次比較。
其一:本次教學是以兩位數除法筆算方法為基礎的,但兩個知識點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以前學的有余數的除法是直接應用表內除法計算的,商都是一位數,而現在所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則商是兩位數,不能直接應用表內除法進行計算,而要從十位開始算起。
其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盡相同,找出他們的共同點總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找出他們的不同點,講清豎式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由于沒有讓學生進行及時知識的對比,導致很多學生在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時,和以前的知識產生混淆,沒有突破豎式計算這個難點。尤其是在計算個位除法時,如果個位上有余數,學生在寫商時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寫,在以后教學中要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多說多講,加強豎式寫法的指導。
4、三年級數學下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反思
這兩個星期以來,三年級的數學是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剛開始學習這個知識點時,有好多學生無從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筆算除法為什么要出現那么長的`豎式?結果作業的效果很不理想。
于是,接著的教學內容,我想辦法把文本的例題進行修改,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學例3時(238÷6),感覺內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進行教學,學生肯定難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和王銀美老師商量后,決定在教學例題3之前先后補充這樣一個題目:738÷6這樣,先讓學生掌握三位數除一位數且全部能整除的情況,然后再解決最高位不夠除數除的情況。在教學738÷6時,雖然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準確計算出結果,但在書寫時有的學生卻因數位沒有對齊導致出錯。經過結合兩位數除一位數時的理解,與學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確的格式后,再接觸238÷6這樣的題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符合了學生認知的規律。
隨后,我又通過幾道練習題進一步鞏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但不帶余數的除法。我先由復習導入,然后通過學生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遷移,探究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但是學生在計算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數一起落下不會除而束手無策,還有的學生數位沒有對齊,我想這些原因都是學生在學習被除數是兩位數的時候計算不太熟練。
這部分知識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加強訓練,使之逐步消化,才能達到熟練,再加上要注意加強試商練習,實行人人過關術,使學生都能準確、快速地試商,真正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九
這部分知識學生掌握得很好,想出了很多口算方法。比如96÷8,大部分學生用的是心里想豎式的方法,這與前面的學習有關。也有的學生是利用數的組成:想9個十除以8得1個十,余1個十,1個十加6得16,16除以8得2,10加2得12;有的`學生用的是80÷8=10,96-80=16,16÷8=2,10+2=12,我把它稱為“拆數法”(自己編的)。通過探索和交流,學生們不斷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掌握了一般的口算方法。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熟悉“拆數法”,在應用環節,我重點引導學生交流如何用“拆數法”進行口算。有的同學對如何拆數存在困惑,比如96÷8,為什么要拆成80和16,而不拆成90和6,大家最后發現除數是幾就拆成幾十,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練習中學生們對自主練習第5題存在爭議。家政公司為王阿姨推薦了兩份工作:a工作5小時70元;b工作7小時91元;有的學生用每小時的收入進行選擇a,有的學生根據總收入進行選擇b,兩種方法我都給予了肯定。通過教學我感到今后應引導學生更多地參加實際活動,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學反思篇十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引導學生自主遷移,建構知識網絡;我是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這一設計理念的。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的磨課,有太多欣喜,也總留下些許遺憾。估算教學是否需要在本課如此濃墨重彩,口算方法是否需要化歸到乘法口訣,教師的課堂語言如何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等還需要我們繼續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