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廣播稿篇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又到了廣播時間。
(主持甲:)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們把他教育徒弟的言論編成了一篇著名的經文,它里面也向我們講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篇經文后來成為了我國從古至今教育孩子最好的啟蒙讀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吧。
(主持乙誦讀:)
弟子規(節選)
弟子規 圣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怎么樣?這篇膾炙人口的經文你一定很熟悉吧!我們國家著名的音樂家谷建芬老師,還為它譜上了好聽的曲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邊聽邊唱這首好聽的《弟子規》吧!
——播放歌曲《弟子規》
(主持乙:)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廣播站“
國學
經典誦讀”欄目的廣播時間又要結束了。(主持甲:)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會!
下面,進入《國學小講堂》!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弟子規》。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1080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范。
《弟子規》的作者是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他在研究《大學》、《中庸》的領域里,頗有建樹,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者。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叫敦復齋。后來,他根據傳統對蒙童規范方面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的教書實踐,寫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啟蒙孩子的書,叫《訓蒙文》。據傳,后來有一位叫賈存仁的學者在《訓蒙文》的基礎上進行修定,并把書名改為《弟子規》,也就是我們今后幾期將要誦讀和學習的國學經典。
《弟子規》從書名上來看是什么意思呢?先來看“弟子”,它有多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兒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還有一層意思,指學生;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不僅限于兒童、少年、弟子,可以指我們每一個人。所以《弟子規》中談到的內容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適用的。而“規”就是指規矩,行為規范。因此,《弟子規》講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少年應該學習、遵守的規矩禮節。
子應該從小養成懂規矩、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和禮儀規范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服務社會。可見懂規矩、守規矩是多么的重要?!兜茏右帯纷鳛槲覀冏嫦攘粝碌奈幕z產,是我們培養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在社會公認的規范下健康成長的良好資源。
《弟子規》是從《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開始的,講的正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四個字:孝、悌、仁、愛。概括為開篇的八句總敘即為:“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說話要恭敬、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仁義的學說,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你還覺得有多余的體力、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時間,那么再去讀其他的書,再去講求其他的學問。“學文”在這里,并不僅僅是學文字,也不僅僅是學文學,這個“學文”,泛指一切學問。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道德規范和準則的人,這個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讓我們聽一個身邊美德少年的故事,大家想想在他身上體現了《弟子規》中哪方面的良好規范呢。(舉一個事例)
弟子規廣播稿篇二
下面,進入《國學小講堂》!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弟子規》。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1080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范。
《弟子規》的作者是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他在研究《大學》、《中庸》的領域里,頗有建樹,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者。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叫敦復齋。后來,他根據傳統對蒙童規范方面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的教書實踐,寫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啟蒙孩子的書,叫《訓蒙文》。據傳,后來有一位叫賈存仁的學者在《訓蒙文》的基礎上進行修定,并把書名改為《弟子規》,也就是我們今后幾期將要誦讀和學習的國學經典。
《弟子規》從書名上來看是什么意思呢?先來看“弟子”,它有多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兒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還有一層意思,指學生;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不僅限于兒童、少年、弟子,可以指我們每一個人。所以《弟子規》中談到的內容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適用的。而“規”就是指規矩,行為規范。因此,《弟子規》講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少年應該學習、遵守的規矩禮節。
子應該從小養成懂規矩、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和禮儀規范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服務社會。可見懂規矩、守規矩是多么的重要?!兜茏右帯纷鳛槲覀冏嫦攘粝碌奈幕z產,是我們培養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在社會公認的規范下健康成長的良好資源。
《弟子規》是從《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開始的,講的正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四個字:孝、悌、仁、愛。概括為開篇的八句總敘即為:“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說話要恭敬、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仁義的學說,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你還覺得有多余的體力、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時間,那么再去讀其他的書,再去講求其他的學問。“學文”在這里,并不僅僅是學文字,也不僅僅是學文學,這個“學文”,泛指一切學問。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道德規范和準則的人,這個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讓我們聽一個身邊美德少年的故事,大家想想在他身上體現了《弟子規》中哪方面的良好規范呢。(舉一個事例)
弟子規廣播稿篇三
女: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圣人告訴我們,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是非常喜悅的。
男:對,踐行弟子規,帶給別人的是溫暖,流淌在我們內心的是喜悅。
女:家里的燈熄了,耳邊《弟子規》的朗誦響起,我在夢里還在溫習著做人的道理。
男:上課鈴聲響了,教室里響起大家誦讀《弟子規》的聲音。
女:下課了、放學了、回家了??無論何時何地,耳邊總有《弟子規》的聲音,在不厭其煩地教導著我該怎樣做人。
合: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男:誦讀《弟子規》,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女:踐行《弟子規》,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梁。
男:踐行《弟子規》,讓我們學會感謝,感謝父母,感謝老師!
女:感謝這所有的美好。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弟子規》如同一條生命之河,緩緩流過我們的心間,帶走我們的憂傷,留給我們無限的喜悅。
男: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把我們養育,感恩老師把我們教導,感恩《弟子規》教會我們做人!感謝這美好的所有。學習《弟子規》,不僅是提高我們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我們衷心祝愿大家努力踐行弟子規,都能像《弟子規》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女:同學們,讓《弟子規》伴隨我們的童年時光,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聆聽老師的教誨,學好做人,學好知識,早日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弟子規廣播稿篇四
《弟子規》這本書是人們的生活規范,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范,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圣賢經典,效仿圣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兜茏右帯肥侨寮业幕A,人性的基礎。仔細閱讀《弟子規》就會發現從中得到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浮⒂H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悌”,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信”即誠信待人,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匆妱e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圖強。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泛愛眾”即眾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當他人有困難時,應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親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學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值得我們全心全力去研讀,讀書的時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不恥下問,要心平氣和,要溫故知新,如此才能讀好書并從中取得最大收益。
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弟子規廣播稿篇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又到了廣播時間。
(主持甲:)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們把他教育徒弟的言論編成了一篇著名的'經文,它里面也向我們講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篇經文后來成為了我國從古至今教育孩子最好的啟蒙讀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吧。
(主持乙誦讀:)
弟子規(節選)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怎么樣?這篇膾炙人口的經文你一定很熟悉吧!我們國家著名的音樂家谷建芬老師,還為它譜上了好聽的曲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邊聽邊唱這首好聽的《弟子規》吧!
——播放歌曲《弟子規》
(主持乙:)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廣播站“國學經典誦讀”欄目的廣播時間又要結束了。
(主持甲:)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會!
弟子規廣播稿篇六
《弟子規》的由來: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將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钡奈牧x分為五個部份,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加以演述,編纂成一份《訓蒙文》,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改名為《弟子規》,是舊時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三字經說:“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比绻覀兡芾眠@一段黃金時期,藉由先哲的風范,薰習我們,那么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必將奠定我們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幸福成功的基礎。關心教育的家長,千萬不可輕忽?!敖讨?,貴以專”,特別應注意“廣博不如專精”,是故一部經典,應讀誦百至千遍,根基扎得深,果實才芬芳。蘇東坡云:“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惫攀ハ荣t常說:“經讀千遍,其義自見。”孔老夫子讀易經至“韋編三絕”,編串書的繩子,斷過三次,可見夫子用功之深。
《弟子規》顧名思義,就是為人弟、為人子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無五音難正六律”,《弟子規》正是教我們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范?!暗茏右幨ト擞柺仔┐沃斝欧簮郾姸H仁有余力則學文”,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能夠做好這些,還有精力,才可以學習知識。
典故: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陸績,是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職最大時曾居太守之職,精通天文、歷法,陸績六歲那年,在九江見到袁術,袁術叫人拿了橘子給他吃,陸績偷偷藏了三只,臨走時告辭袁術時,橘子掉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在這里做客卻懷揣著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陸績跪著回答說:“是因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給我母親吃!”袁術說:“陸郎這么小就知道孝順,長大后必然成大才!”袁術感到很驚奇,往后常常稱道此事。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云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刹皇怯行缘臇|西可以媲美的喲?,F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今天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弟子規廣播稿篇七
弟子規廣播稿:
《弟子規》的由來: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將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分為五個部份,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加以演述,編纂成一份《訓蒙文》,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改名為《弟子規》,是舊時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三字經說:“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比绻覀兡芾眠@一段黃金時期,藉由先哲的風范,薰習我們,那么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必將奠定我們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幸福成功的基礎。關心教育的家長,千萬不可輕忽。“教之道,貴以?!保貏e應注意“廣博不如專精”,是故一部經典,應讀誦百至千遍,根基扎得深,果實才芬芳。蘇東坡云:“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圣先賢常說:“經讀千遍,其義自見?!笨桌戏蜃幼x易經至“韋編三絕”,編串書的繩子,斷過三次,可見夫子用功之深。
《弟子規》顧名思義,就是為人弟、為人子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無五音難正六律”,《弟子規》正是教我們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范?!暗茏右幨ト擞柺仔┐沃斝欧簮郾姸H仁有余力則學文”,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能夠做好這些,還有精力,才可以學習知識。
典故: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陸績,是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職最大時曾居太守之職,精通天文、歷法,陸績六歲那年,在九江見到袁術,袁術叫人拿了橘子給他吃,陸績偷偷藏了三只,臨走時告辭袁術時,橘子掉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在這里做客卻懷揣著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陸績跪著回答說:“是因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給我母親吃!”袁術說:“陸郎這么小就知道孝順,長大后必然成大才!”袁術感到很驚奇,往后常常稱道此事。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云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把孝道當成一項大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F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今天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弟子規廣播稿篇八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又到了廣播時間。
(主持甲:)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們把他教育徒弟的言論編成了一篇著名的'經文,它里面也向我們講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篇經文后來成為了我國從古至今教育孩子最好的啟蒙讀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吧。
(主持乙誦讀:)
弟子規(節選)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怎么樣?這篇膾炙人口的經文你一定很熟悉吧!我們國家著名的音樂家谷建芬老師,還為它譜上了好聽的曲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邊聽邊唱這首好聽的《弟子規》吧!
——播放歌曲《弟子規》
(主持乙:)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廣播站“經典誦讀”欄目的廣播時間又要結束了。
(主持甲:)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