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分數教學教案篇一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小朋友喜歡自己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找老師幫忙。本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進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與舊經驗的交織中,獲得發展。
1、學習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引導幼兒運用二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
1、重點:將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
2、難點:嘗試多種分法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3、關鍵性語言;可以用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物體進行二等分。
材料紙:圓形、正方形、梯形形、長方形等;毛塑料繩、吸管、剪刀、筆;一瓶水、量杯等。
1、故事引入課題《狐貍分餅》(邊講邊演示)
教師提問:“假如請你幫忙,你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面包?”
2、教師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3、驗證(我們驗證一下,是否一樣大,剪開,重疊,所有的邊所有的角完全重合,說明它們一樣大。)
教師小結:通過先對折再剪的方法,我們把圓形分成了大小一樣的兩部分,這就是二等分。
3、探索發現:如果小笨鼠撿到的是正方形的餅干,可以怎么分呢?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正方形的紙,請小朋友想辦法把它們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2)幼兒操作,先折后剪,鼓勵幼兒探索正方形的多種分法。
(3)集體交流,請幼兒講述正方形二等分的各種方法。
(4)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把正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兩部分的。怎樣證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5)小結:一個物體(圖形)被分成同樣大的兩個部分,就是物體(圖形)二等分。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整體。
4、分組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一組:把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進行二等分,進一步感知物體的二等分現象。
第二組:把毛線、吸管、彩帶等剪成一樣長的2段,感受長度的二等分。
第三組:把一杯水進行二等分,運用二等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活動延伸:
把班級人數進行等分,一起去游戲。
分數教學教案篇二
一、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
二、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明白要做一個守時的人。
ppt、操作材料。
一、引導幼兒親身感受一分鐘的時長。
(一)談話導入
(二)游戲:找朋友
師:現在是上午x點x分,讓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
提問:你們覺得剛才這個游戲有多長時間?
(三)設置問題引發幼兒表述自己對1分鐘時長的看法:
師:你認為一分鐘是長還是短呢?(幼兒自由表述)
二、感知一分鐘:
(一)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1、師出示時鐘,認識時針、分針、秒針,
2、跟著秒針數60次,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知識性的問題使用課件直觀的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概念,為下一個環節的開展打基礎。)
(二)體驗:一分鐘可以做什么
1、你認為一分鐘可以用來做哪些事情呢?(幼兒表述)
2、請幼兒進行一分鐘區域活動
師:剛才你們用1分鐘做了多少事情,一起交流一下。
小結:怎么1分鐘都過得這么快呢?同樣花一分鐘的時間,但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有的事情比較難,有的事情比較簡單,所以結果不同。
(這一環節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感受一分鐘到底有多長,既能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性,“一分鐘一晃就過去了”,又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到節約時間的必要。)
(三)再次體驗一分鐘的時長,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1、拔蘿卜競賽:體驗如何用同樣的一分鐘做更多事情。
(1)教師講解競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競賽,評出獲獎隊。
(3)獲獎隊員分享經驗。
教師小結: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因為喜歡你,就站著不動,等你,也不會因為不喜歡你就快點走。在相同的時間里做相同的事情,但因為每個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動作慢了,完成的事就少了,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抓緊每一天,抓緊每一個小時,抓緊每一分鐘。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那樣我們就會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心愿。
(為孩子創設體驗的機會和環境,讓孩子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再次讓孩子感受一分鐘的時長和時間的緊迫,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本環節不僅注重幼兒認知的發展,也注重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和諧發展。)
三、制訂起床時間表,引導幼兒節約時間、計劃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1、出示時間表講解各項內容。
2、幼兒填表。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計劃,交代任務。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節約時間、計劃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本環節將學習的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計劃時間)
分數教學教案篇三
分一分(一)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53--55頁的內容。分數認識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教材把認識分數作為一個單元,足以說明學生建立分數這個概念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學習時需要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對除法意義認識以及對稱圖形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學生在正式學習分數以前,已經會運用一半這樣的詞語,只是還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在豐富的生活資訊中,一部分學生是見過,聽過,接觸過簡單的分數的。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更深入的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1、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理解分數的意義。
多媒體課件、材料袋等。
同學們,請看屏幕,淘氣和笑笑在做什么?(分蘋果)我們今天就來幫他們分一分好嗎?這里有幾個蘋果?你們說怎么分比較公平呢?(板書: 平均分)
質疑:一半,應該怎么表示呢?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一半嗎?
分數教學教案篇四
1、讓幼兒復習大、小,認識紅色、黃色、綠色并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學習按指令向一個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確、快速、不擁擠。
3、通過對唱游戲,感知歌曲的對答情趣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小貓圖貼,每個幼兒一個。
2、紅、黃、綠小魚許多。
3、課件-顏色
活動過程
一、問候
1、聽音樂開火車進教室。
2、師生問候:挨個抱著每個寶寶親吻表示問候。
3、出示大貓圖貼和小貓圖貼:請小朋友跟貓瞇打招呼(喵喵喵!)請幼兒區分大、小。
4、我們來和小貓做游戲:
寶貝們閉上眼睛,把你們變成小貓寶寶吧!我來做你們的媽媽吧!(喵!)媽媽和寶寶一起看這里有一些禮物,我們來把這些禮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給誰?小帽子、小裙子給誰?請幼兒動手進行操作。
二、運動
1、我們共同用好聽的聲音來問候吧!《好看的顏色在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顏色進行回答。
2、教師帶幼兒復習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唱歌)
三、快樂游戲:《小貓捉魚》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們把取回來的魚按顏色進行分類。
3、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去捉魚。
四、溫馨
小貓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請小貓按照身上的顏色乘坐火車回家。
分數教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進一步掌握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教材分析:
本練習共安排了6道習題和1道思考題,分兩課時教學。教學第8~~13題和思考題,主要練習三個分數、四個分數相加減,包括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p145、8
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p145、9
1.指名說一說簡便計算的方法有哪幾種?
2.指名板演
3.集體講評
三、應用題p145、10--13,除了常用的做法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做?
四、思考題
1.八個數的和是多少?
2.每組的和又是多少?
3.把八個數分成兩組,使每組的和相等。
4.你還能用不同的方法來填嗎?
五、小結
分數教學教案篇六
一、基訓
a、1、填》、《、=a》b》0
4/5a/ba/b
4/5b/a()b/a
a/54/b()4/5
2、一個真分數乘以一個假分數,結果大于真分數,對嗎?
3、a、b互為倒數,那么1/a、1/b也互為倒數,對嗎?
b、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
2.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什么?一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3.計算帶分數的乘法應注意些什么?
4.分數乘法的簡便運算可以應用哪些運算定律?
5.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6.倒數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時,只要意思說得正確就可以了。有些問題還可以問一些與之相
關的問題,如運算定律的表達式以及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數等等。
1.找1。
甲是乙的35。乙是甲的35。
甲比乙的35多1。乙比甲的35少1。
甲的35和乙同樣多。
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教師可再補充幾題:
2.做口算練習。
3.求下面各數的倒數。
2/71/96200.6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已知a4/3=11/12b=3/3c,a、b、c都不是0,誰大?
(略)
略。
分數教學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初步學會用幾分之一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結果,會通過實際操作表示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2、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談話:以前認識過分數嗎?今天這節課繼續學習認識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幾分之一)
二、分“餅”,初步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1、把1個“餅”平均分。
出示1張圓形紙片。指出:用這張圓形紙片表示1個餅。
提問:把1個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分?每人分得多少?
(1)讓學生把這個“餅”分一分,說一說每人分得多少。
(2)課件演示: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3)想一想: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4。)
(4)說明:1個餅的1/4,也可以說是1/4個餅。
2、把3個“餅”平均分。
出示3張圓形紙片。提問:把3個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你會分嗎?
(1)分一分。
讓學生從信封里拿出3張圓形紙片,自己想辦法分一分。(如果學生都不會分,可啟發學生把“餅”疊在一起再分)
(2)說一說。
交流分法。(結合學生回答,課件演示:把3個餅疊成“一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3)議一議。
談話:像這樣,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指其中的.1份)這1份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說說你的理由。(通過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可以用1/4來表示。)
(4)想一想。
提問: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再問:它還表示1/4個餅嗎?(不是,而是表示每一份和整體的關系。)
分數教學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正確運用“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正確運用“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請大家想辦法解決問題,先自己想一想,沒有思路的同學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書上是怎么解決的。
3、組織全班交流。師生一起來分享交流過程。對學生提出的想法,師可以這樣提問:你列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義呢?對這個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別的同學還有什么問題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把加法的板書和乘法的板書有機的結合起來。并讓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用乘法計算。
4、練一練:教科書第2頁“涂一涂,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路。討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整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小結:分數與整數想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的乘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練習:教科書“試一試”第1、2題。
5、探討“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
出示6×5/9。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學生可能出現兩種計算方法,如果沒有方法二,教師可指導學生看書得到。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兩種算法,得出“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
練習:
(1)教科書“練一練”第1題。
(2)計算
二、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4頁“練一練”第2、3、4、題。學生先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體講評。
3、教科書第4頁“數學故事”。先讓學生說說,你從每幅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決圖中提出的問題。
分數教學教案篇九
一、導入新課
(出示掛圖)在這些變化中還存在許多數學問題。
你對哪個時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講授新課
1、他們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2、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沒有什么符號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讀作二分之一這樣的數,我們叫它分數。
4、教學書寫
先寫,再寫2,最后寫1
5、胎兒頭長占身長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紙條表示胎兒的身長,怎么表示一半?
6、嬰兒、成人的頭長也能用1/2表示嗎?用紙條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頭長在哪兒?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們認識了3個分數:1/21/41/8
8、學習書寫
1/2:先寫,再寫2,最后寫1
分數就這三個嗎?你還知道哪些分數?
三、小結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1/2讀作二分之一
1/4讀作四分之一
1/8讀作八分之一
教學反思:
通過看圖和實際的操作,學生對分數的含義認識比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數的認讀需要加強練習,一部分學生習慣從分子開始讀,導致錯誤。
分數教學教案篇十
一、引探準備:
1、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二、引探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三、引探總結:
1、3/18×62/5×153/7×6
3、p31、2
四、引探實踐: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一、引探準備:
1、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3、如何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二、引探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么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么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并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么算簡便?
三、引探總結:
1、3/18×62/5×153/7×6
3、p31、2
四、引探實踐:
你認為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
分數教學教案篇十一
1。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就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正確歸納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一、復習引新
(一)說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說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數,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根據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根據整數除法的意義,不用計算就能知道這兩題的結果,誰還記得整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學習
分數除法。(板書課題: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演示課件:分數除法的意義)
1.每人吃半塊月餅,4個人一共吃多少塊月餅?
教師提問:半塊月餅用分數怎么表示?求4個人一共吃多少塊月餅就是求幾個?求4個是多少怎樣列算式?()
2.兩塊月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得多少塊?怎樣列式?
列式:2÷4
3.兩塊月餅,分給每人半塊,可以分給幾個人?
列式:
教師提問: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結果的?
4.組織學生討論:分數除法的意義。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5.練習反饋。
1.出示例1.把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演示課件:分數除以整數)
(1)求每段長多少米怎樣列算式?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個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米是米。
(3)教師板書整理。
2.教師質疑:如果把米鐵絲平均分成3段、6段怎樣計算?
也可以這樣想:把米鐵絲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把米鐵絲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師繼續質疑:如果把米鐵絲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多少米?怎樣計算?
為什么采用轉化成分數乘法這種方法比較好呢?
組織學生觀察在轉變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討論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4.學生邊概括教師邊板書: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二)求未知數
1.2.
(三)判斷。
1.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2.已知兩個分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分數,求另一個分數,用除法解答。()
(四)解答下面各題。
1.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數乘以6等于?
3.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米,它的邊長是多少米?
四、課堂總結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
(二)解下列方程。
六、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