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離不開數字的,手表,微信掃碼,電梯……哪里都有數字的身影。今天,老師居然要跟我們玩一個“數字pk”的游戲。
只見老師非常神秘地拿出了一個紅包,微微一笑,說:“這里面沒有錢,只有一個神秘的數字!”說完,老師便朝那紅包吹了一口“仙氣”,把紅包掛門上了。“下課之前揭曉!”她似乎隱藏了什么天大的秘密。
接著,老師拿出了十張黃色卡片,說“誰在上面寫‘0’到‘9’這些數字?”我們誰都不敢,誰知道老師那葫蘆里又賣的什么藥?一片死寂后,小明自告奮勇地接過了老師手中的筆和卡片,寫上“0”到“9”十個數字,我們都覺得小明要“涼涼”了,可是什么都沒發生。老師接過卡片后,剛要說什么,卻被我們制止了,因為我們都懷疑卡片有鬼,所以,小張和小紅把卡片一張一張地仔細看了一遍,又翻過來看了幾遍,才說:“沒毛病!”。但是,多疑的小剛又說:“不行,我要親自查看。”于是小剛又來來回回地看了幾遍,才說:“確實沒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半信半疑。因為我們老師是我們公認的坑人大師。
游戲規則是:找一個人,往天上扔紙片然后正面朝上的數字算幸存,背面朝上這個數字則失敗。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幸運數字,而我的是“7”。我們都默默地為自己的幸運數字祈禱。
游戲開始了,老師請小亮上來扔紙片,小亮用力一扔,紙片便像黃蝴蝶一樣飄落下來,正面朝上的是“3”“5”“6”“7”“9”,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
第二輪pk在同學們的吹呼聲中開始了,這次“0”和“5”“掛”了,然后第三回居然誰都沒“死”,接著“6”和“9”這兩個數字光榮犧牲,有很多人選了“6”和“9”,選“7”和“3”的人可能是少之又少,所以最后一輪,少數為自己的幸運數字加油,而大多數人都是在猜誰會勝利。
小陳把“7”和“3”扔到了空中,而一個普普通通的游戲好像在這一秒,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變成榮譽之戰。在這短短的幾秒鐘,我們都度秒如年啊!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兩張紙片在空中做殊死博斗。最終答案來了,是“7”。我們這些選“7”的欣喜若狂,高興得跳了起來!而那些選“3”的人則垂頭喪氣。
最后到揭曉紅包的時候了,我們都屏住呼吸,沒想到的是,老師紅包里的數字竟然是“7”!我們都很驚訝。難道真的可以預知未來嗎?看來這是一個宇宙謎題啊!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二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生活中到處可以見到數學的蹤跡,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快樂而又充實。你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我聽后,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在數學課上不是學過簡便計算嗎?于是,我脫口便說:“總價是30元。”媽媽疑惑的說:“怎么算出來的?”我的意的說:“、、。3個10是30元。”媽媽微笑的著摸著我的頭說:“真行呀你,能夠學以致用,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媽媽也說到做到,這幾樣商品都是買了。得到戰利品,我高興的喊著:“媽媽萬歲!數學萬歲!”這樣,拿著用智慧換來的喜愛物品,你一定替我高興吧!
生活中的數學,不僅讓我的到了快樂,還幫助我解決了爸爸的難題呢!那是星期五下午放學,爸爸正在畫著什么,見我進來,爸爸微笑著對我說:“敏敏,你不是學過求周長嗎?能不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看,爸爸畫的是一個“凹”字形的圖形。爸爸說:“你能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把這個圖形的周長算出來嗎?”我一聽,馬上皺起眉頭,苦思冥想,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爸爸不是允許我做準備工作嗎?以前上數學課時我知道了小拇指的長度,等會用小拇指量不就可以了嗎?我想到做到。你猜怎么著,我成功了!爸爸聽了結果,不住口稱贊:“你真棒,你真棒,還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呢!聽了爸爸的夸獎,我心里美滋滋的。想不到生活中的數學這么有趣!
你瞧,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用我們明亮的雙眼,睿智的大腦,努力去攀登知識的高峰吧!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三
晚飯后,我和媽媽去小石湖散步。
我們沿著石湖邊走邊看,湖邊景色美麗極了,五顏六色的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周圍還有很多的果樹,有石榴樹、橘子樹、桃樹。我們邊走邊聊,媽媽忽然說:順順,媽媽要考考你數學學得好不好,你同意嗎?好。我一口答應。
我和順順沿著湖邊散步,每隔50米種一棵桃樹,湖邊一共有多少棵桃樹?
媽媽,這個題目不能解答,因為你沒有告訴我湖邊的路一共有多少米?
我的兒子真是太棒了,如果湖邊有5000米呢?
太簡單了,500050=100,100棵。我不假思索地說。
媽媽笑著摸了摸我的頭:好孩子,再仔細想想。
我一邊走一邊仔細思考,我的問題出在哪兒呢?想了好久,還是沒有想出來,只能硬著頭皮請教媽媽。
好孩子,你想,如果這段路只有50米,種幾棵?
當然是2棵啦,頭一棵,尾一棵。
那按照你的算法不是應該5050=1棵嗎?說完媽媽笑了。
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把末尾的一棵漏算了,應該是101棵。
這回我認著的思考著,100棵。因為頭和尾疊在一起。末尾的那棵就不算了。
我的兒子真是太棒了。
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四
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商場買衣服。商場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數不勝數。
“哇!這五顏六色的東西太好看了!”剛走進商場,妹妹就拉著我走進一家布料攤,她一眼就看中了一條50米長的粉色布料,她剛要買,我就攔住了她。“在你買之前,先考你一道數學題。”“哼,盡管放馬過來吧!”妹妹自信滿滿,“做一套衣服,需要用布米,這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你的衣服?”“呵呵,這太簡單了,50÷……,把四舍五入是28,可以做28套!”我搖了搖頭,“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為做27套衣服后還剩米布,多余的布不夠做一套衣服,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去尾法’。”妹妹聽了我的解說后,恍然大悟。
我們把50米布拿到裁縫店后做了27套衣服,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拿衣服,裁縫店老板把27套衣服給我們檢驗后,妹妹十分滿意,老板正要把衣服裝進袋子里時,我阻止了她,問妹妹:“每個大袋子里最多可以裝4套衣服,這27套衣服至少要用幾個大袋子?”“啊,這種題目對于我來說,小菜一碟。27÷4=6(個)……3(套)采用去尾法,取近似數,要用6個大袋子!”我笑了笑:“這里不能用去尾法,因為6個袋子用完后還剩3套衣服,這3套衣服也需要裝一套,所以還需要一個大袋子,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妹妹拍著腦袋直點頭。
我補充說,求商的近似數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四舍五入法,這是最常見的求近似數的方法。
二、進一法,不管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都要向它的前一位進一。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五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媽媽的話引領我去觀察、去發現。
“這可是生活實際問題,我得慎重對待。”我飛快地拿起筆畫起了圖來。剛開始,我有點無計可施。仔細一想,兩根木板重疊了16厘米,這其實是個平移問題,把一根木板往外平移16厘米就是它們的總長。我按照這種方法計算,把16厘米直接加上120厘米得出總和再除以2,每根木板長68厘米。
這時,我如吃了算盤子——心中有數,欣喜若狂地告訴爺爺,“每根木板長68厘米,其余的鋸調。”一旁的媽媽連連夸我棒,爺爺更是樂開了花,幫他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
看來,生活中的確處處有數學。那天,我就用平移的知識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六
自從方老師發了爭勞動章的活動通知以來,我只要一有時間就跟著媽媽學做家務,問媽媽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做的。
今天,我照例跟著媽媽在廚房里忙活。媽媽對我說:前幾天你在數學課上學平移的時候,我聽到方老師對你們說,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今天你就來解密廚房里的數學知識吧。你看這里,你把韭菜切成2厘米左右長的段,把豆腐切成三角形,把青瓜切成平行四邊形。我一聽,頓時來勁了,這還不簡單,看我的吧。
我拿起韭菜放在菜板上,就問媽媽要尺子。媽媽瞪了我一眼:你估摸著大約的長度不就行了,還沒見過誰切菜用尺子量呢!我也白了一眼媽媽,就把一把韭菜五、六刀就切好裝盤里了。
媽媽又把一塊正方形的豆腐放在菜板上,我剛想手起刀落,被媽媽喊停:你要想想怎么才能切出三角形?對呀,怎么才是三角形呢?你前幾天不是才學的對稱軸嗎?經過媽媽的提醒,我瞬間想起方老師讓我們用正方形折出的幾條對稱軸來。嗯、我切個米字形就好啦,這還不簡單!我右手拿起刀還沒落下,又被媽媽攔住:你就準備這樣直接下刀嗎?那切的豆腐得多厚?凡事都要動腦筋呀!要先把豆腐切成片狀,你再切米字刀!我心里嘀咕著媽媽真啰嗦,不過還是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切出了三角形。
輪到切青瓜了,這下可真把我難住了:要怎么才能把這個長不長圓不圓的東西切成菱形呢?你可以像切豆腐一樣分步驟來,先怎么樣再怎么樣然后又怎么樣?可以把它就看成長方形。我聽著媽媽的話,快速地轉動起腦筋來,嘴里還嘀咕著:長方形分成菱形,畫斜線就可以了,可這個怎么弄?這個切的時候,刀子也可以斜著切的。媽媽邊說邊比劃。那就像切豆腐一樣,先切成薄片,再斜著切!我興奮地大叫道。媽媽點點頭:這個比較滑,你別切到手,我來切薄片,下一步你來切。看著媽媽熟練地切好片,又演示了一遍斜切的方法。我接過刀子,左手捏著青瓜片,右手小心翼翼地下刀切。哦耶哦耶,我成功地切出了菱形!開心死了!
媽媽收拾好了菜板,又問我:你說這醬油的單位是什么?單位?滴啊!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媽媽聽了哈哈大笑,眼淚都要笑出來了。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哦,是毫升,毫升!哈哈,我自己也樂了。媽媽又問我大米、油、鹽這些東西的單位,這些方老師都教過我的,我都答出來了。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留心,就會發現數學的奧秘。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七
說實話,經歷了這次小組一同確定起跑線的活動之后,我對“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這句話深有感觸。
無論是參加過還是觀看學校運動會的同學們應該都會知道——當進行長跑比賽時,每位運動員都會站在各不相同的起跑線上。既然比賽一定是公平公正的,那么這起跑位置又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讓我們一同來研究一番吧。
首先,不止是學校的200米6道跑道,所有的標準跑道都會是由1個長方形合2個半圓組成的。據測量,直道長50米,半圓半徑長16米,道寬長1米。那這么說,我們可以把兩個半圓拼湊成一個整圓,所以,一圈跑道的周長=直線道長×2+整圓周長。
很明顯,第二道整圓的半徑會比第一道長一個道寬,而在每道上跑一圈的周長也會有所不同。比賽時,終點又是相同,而外圈比內圈的周長勢必會更多,那么起跑點也固然有一定的距離。最后,用第二道周長減去第一道周長,約得米,所以在學校運動時,長跑比賽的運動員在站位時要間隔米。
最后我得到了結論,用a表示道寬,相鄰兩跑道之差=2aπ。設置起跑點時,只要外道提前2aπ米。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在50米賽跑時,參賽選手會要站成一排氣跑呢?呃,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每道跑的都是直道,距離以及終點相同,所以起點也要相同!此外,還有800米,1500米跑道選手也是同一起點起跑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對于800米,1500米來說是可以搶道的,但話說回來。還是跑內道還是最好的。
生活中,數學實在是無處不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數學!
數學與生活優選題材實用篇八
上課了,數學老師昂著頭,穿著一條碎花小紅裙,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教室。
教室里靜悄悄的,副班長李甜甜幫老師拿來了教案,這節課的課題是“生活中的應用題”。為了這節課,數學老師已經準備了半個多月了,講桌被教案鋪滿了,每張教案上都排滿了字。
這節課上得很順利,數學老師鮮艷的紅裙給暗淡的教室新增了一絲光彩,學生們也在老師的熏陶下格外精神。
內容已經全部教完,可離下課還剩十分鐘。數學老師是不會浪費任何學習時間的。于是她讓大家自己設計一道應用題,讓其他同學解答。
早有同學設計好了題目,班里的小手像一棵棵小樹一樣,逐漸匯成了一個小樹林。
“張潔,你來回答。”
對呀對呀!老師反悔了,她怎么忘了班長的爸爸是市政府干部呢!算了,老師又請了張潔來講自己的題目,張潔家是做小買賣的,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
“呃,應該是平均值吧。”老師有些尷尬。
“那么如果按每個月30天來算,張潔他爸一個月花了2100元。”
“很棒,算的很快!”數學老師豎了個大拇指。
“叮鈴鈴……”鈴聲終于響了。數學老師還沒等班長喊“下課”,就灰溜溜地“逃”出了教室。
其實,最難的應用題,便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