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課堂教學篇一
一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去內蒙古旅游。坐著大巴車,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車窗外的景色秀麗極了,深深的吸引了我。可是,當我偶爾轉頭看向車內時,看到車內的其他人,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睡覺,幾乎沒有人注意車窗外的美景。只有一個小女孩,用她那嬌嫩的手指在車窗上不停地比劃著,不時的發出一兩句感嘆和驚呼,好像是要告訴全世界自己的想法。對此,許多人卻發出了不耐煩的抱怨聲。突然,車子停了下來,司機和導游跑下車去查看情況。不一會兒,導游上車告訴我們車子出了點故障,要等下一輛車來接應我們,估計得等三個小時。
聽到這個消息后,車上的人都開始抱怨了,人聲鼎沸、群情激奮。有的人煩躁地坐立不安,有的人罵罵咧咧,有的人開始斥責旅游公司地失職……車內亂成一鍋粥。就在這時,我聽到那個小女孩對她的爸爸媽媽說道:“爸爸媽媽,既然這樣,我們干嘛不下車到道路旁邊地草原上玩一會兒呢?”她的父母聽到后,一陣阻攔,可是小女孩仍不肯罷休。最終,在小女孩的“軟磨硬泡”下,她的父母帶著她下車去了。
車外的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仔細看去,茂密的草場上還點綴著很多的小野花,各種顏色,五彩繽紛。幾陣微風吹過,吹在臉上,讓人神清氣爽。小女孩在父母的陪伴下,在草原上奔跑著、嬉笑著,盡情的釋放著屬于她自己的快樂。她一會兒摸摸草叢里的花朵,一會兒在草地上打個小滾,她還采了一些花草編成一個小手環戴在手腕上。看著車窗外的她,我突然覺得她就像是一個生活在草叢里的“草精靈”,那么可愛,那么快樂!
可能是受到了小女孩的影響,車上的人慢慢停止了抱怨,也走下車去。大家有的站在草叢中,任憑微風吹過;有的坐在草地上,低頭欣賞著草叢中那無名的小野花;有的躺在草地上,仰望著蔚藍的天空,而有的人則是拿著相機,記錄下著美麗的景色……看得出,人們因為眼前的美景,已經把先前的一些不快拋擲腦后,甚至有點流連忘返。
看到這些,我忽然覺得這個天真的小女孩在無意中給我上了一課,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其實快樂真的十分的簡單,只要用心去品味,去感悟,就能讓生活時時充滿驚喜和快樂!
課堂教學篇二
大自然中,有野心巨大的獅子;有膽小如鼠的野兔;也有可愛靈巧的小鳥……螞蟻雖然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算不上什么,可這小小的螞蟻,卻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螞蟻在生活中十分常見,我家的樓下就有。因此人們對螞蟻不重視,可就是這弱小的螞蟻讓我在第四單元數學考試中得到了好成績。
我一直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女孩,沒有干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我一直是一個隱身人,因為老師比較關注學習最好的與學習最差的同學,我就這樣平平凡凡,毫無亮點的中游生很難引人注目。
直到一天,我見到了螞蟻搬食物的情景,這讓我十分吃驚。
這一天,我去樓下玩,無意間見到了一只螞蟻正搬食物,也許是好奇吧,我駐足觀望起來。
這是一只黑色螞蟻,它用前肢推動食物,后肢配合,可試了一次又一次,在螞蟻的.多次嘗試下,食物終于被搬了起來。
可這只螞蟻回窩時,螞蟻群的其它成員并不在意,這是一只默默無間的螞蟻,我的心被震撼了。
我決心學習螞蟻精神,在我的努力下,第四單元的考試,我得到了全班最高分100分,此刻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是課堂,是人一生不可缺少的課堂。
課堂教學篇三
手因長時間不活動而僵硬發冷,口中不斷地向手心哈熱氣。短暫的溫暖后,手更涼了。我全身佝僂地趴在桌上,坐姿已不成樣子,還間或想口中塞著補充能量的食物。
是的,我正在做題。還有四天就期末了。一向懶散的我此刻也不得不用功學習起來。可家里做作業的效率又怎能和在學校相比,雜念不斷地沖擊著自己本來就薄弱的“認真”防線,它就如一棟老樓,下面的人不斷拆地基,上面的人在不斷地給它施加壓力……
這道題,已經困擾了我幾個星期了。之前失敗的經驗告訴我,沒用的!之前都不會現在肯定會不了!你已經將近兩個小時沒動彈了,快起來活動活動。期末!到時候再說!
就當我移開了作業時,桌下那醒目的兩個字如一把利刃,刺入我心。“自覺”,這是我三年級的時候寫的,還很稚嫩生疏的筆畫下充滿了堅定。
那時的我是在怎樣的狀態下刻下了這兩個字的?我早已經忘卻了。是做作業時左顧右盼被媽媽批評了吧?是考試失利自己的好勝心在督促自己吧?還是……可是,這一切多讓我慚愧啊,自以為長大的我竟然還不如三年的時候!
好,繼續做下去!我對自己說。
又握起了那已經冰凍的筆,不斷地在紙上畫著。不久,我恍然大悟,如同閉關已久的老和尚猛然間頓悟了一般,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一時間,我來了興致,連續攻克了好幾道難題。桌子上的那兩個稚嫩的字好像陽光一樣照耀著我,原來,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導師啊!
不管別人怎么認為,在我心中,能學到知識的地方就是課堂,而不僅僅拘泥于那一間長方形的房子。課堂的本意是學到知識,卻不是地點。
在這個自己的課堂的陪伴下,我信心百倍地走向了考場,并取得了當時最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