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愛心符號篇一
一只小鹿走了過來,小白花急忙說道:“小鹿,請你把我移到太陽下吧,再給我喝幾口水,可以嗎?”
“哦!我現在要去玩兒,等我有時間再說吧!”小鹿滿不在乎的說。小白花只好這樣等著。小白花的花瓣上有了許多的皺紋,葉子有點兒枯黃了。
過了幾天,一只小熊走了過來,小白花著急地說:“小熊,請你把我移到太陽下吧,再給我喝點兒水,行嗎?”
小熊蹦蹦跳跳地說:“我還要去做客,有好多好吃的東西,還有朋友也在那兒等著我呢!回頭再說吧!”小白花心想可能再也沒有希望了,就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時,小白花的面色已經非常憔悴了,它的莖也開始枯萎了。
第二天,一只小白兔從這兒路過。“哎呀!這朵小白花快死了,這一定是曬不到太陽,喝不到水的緣故吧,真是太可憐了。”小白兔把小白花連根挖了出來,移到向陽的山坡上,并端來水,一點一點地灑在花瓣上,在澆到泥土里,浸到了小白花的根部。小白花痛痛快快地喝著水激動地說:“謝謝你,謝謝你善良的小兔子!”就這樣小白兔天天都來澆水,一天、兩天、三天……小白花挺起了身子,精神起來。
有一天,小白兔來澆水時,突然發現山上開滿了許多花:有白的、紅的、藍的、紫的……像一顆顆小星星。小白兔放下桶,高興地喊到:“快來看呀!快來看這些星星花!”
小鹿急忙跑來說道:“多美麗的星星花,好香呀!”
小熊也跑來說:“多美的花呀,我從來沒有見過。”
“小白兔,你是從哪兒弄來的這些星星花?”小鹿和小熊異口同聲地問。
花叢中的一朵小白花說:“是小白兔把我從那沒有陽光的墻腳下弄來的!我又叫來我的兄弟姐妹!”
“啊?”小鹿和小熊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星星花,對不起……”
“沒關系,多虧了小白兔的幫忙,我才開得這么美麗。”小白花感激地說。
“小白兔,我們應該向你學習。”小鹿和小熊羞愧地說。
小白兔說:“我們做得還不夠呢,我們一起在山坡上再種一些小花,讓這成為一個美麗的花園吧。”
他們和其他小伙伴建了一個美麗的花園,還給這個花園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愛心花園。
愛心符號篇二
10月22日下午一點,上課鈴聲剛剛響過,寂靜的后操場頓時熱鬧起來。
原來,學校領導決定開展一次愛心義賣活動,同學們拿著從家里帶來的書籍,文具,生活用品等,帶到了學校,參與這次愛心義賣,在領導宣布愛心義賣開始了大家的熱情高漲,準備的積極充分,推舉了信任的同學當售貨員。
此時的操場,成了嘈雜的市場,同學們把商品圍著四周擺放,各班有自己的地盤,按照事先規定的位置,放好。就這樣,愛心義賣的市場開張了!
看看這家的買家,好賣力氣,大著嗓門的趙昱嘉喊;“瞧一瞧,看一看,停一停,站一站,要看商品誰家好,只有我家全是寶”。只見王超越站直了身子,兩只手晃動著《查理九世》喊著:便宜啦,便宜啦,每本只要3元錢,3元錢,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物美價廉,過期沒有你會后悔”。只見我班的美女們,在炎炎的烈日下,管不了那么多,也沒有了往日的秀氣,蹲下身子跟買家討價還價,更有甚者,方象群的商品很受歡迎,連好多老師都頻頻光顧,很快他的商品被“搶劫一空”,皮膚黝黑的劉志儒,一下午回來,呵呵,整個人都是黑了一圈,只是臉上流露出的全是笑,進到教室就喊,老師,我們組的商品都賣完了,一臉的得意之相!
賣家很是盡力,買家也是興致極高 。
看我們班的小不點典典,一會跑到老師跟前大聲地說:“老師,你看我買了一個本。”一會又跑到老師跟前說:“我又買到了平時喜歡但一直沒舍得買的書。”一會,王龍濤搖著扇子對大家說:“我買的東西好看嗎?”正當我四處觀望時,一個面具女生站到了我的面前,悶聲悶氣的說:“你看我是誰?”嚇了我一跳,原來是淘氣的陳華玉,興高采烈的告訴我,她撿到個大便宜,原來,平時這樣的面具,平時要10元一個,而今天只用了1元就買到了,同學們奔走相告,他們今天的超級收獲,他們興奮的狀態也感染了我,隨著人流,我也轉了一周,好東西琳瑯滿目,買賣聲此起彼伏。
時間過得好快,2節課的時間很快的就到了,收攤的時候,學校舉行了愛心捐獻,把這次義賣的款項捐給了有困難的孩子,同學們回到了自己的教室,把今天的收入捐給了我們班的高婉琪,看著同學們真誠的笑臉,也感動了她,她激動的說:“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這樣的愛傳遞下去。”
在一首歌曲《感恩的心》中,結束了這場愛心義賣,商品有價,情誼無價!
愛心符號篇三
又是一個晴朗美麗的夜晚,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想工作學習了一天的您一定也想休息一下,那么歡迎您加入我們這一期的《愛心旅程》。我是主持人張揚。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有綿綿的親情,有純真的友情,有甜甜的愛情……人每天都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本期,我將為您講述一個關于愛的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很多年以前,一個普通的青年女子生下了一個男孩,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生下來就沒有耳朵。時間稍縱即逝,男孩兒上了學,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沒有一個同學和他做朋友,因為在他們眼里,他是一個畸形人,雖然聽力不受影響,那也是一個怪物。男孩兒很痛苦。
后來醫生說要給男孩兒嫁接一對兒耳朵。可是一年時間過去了,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奉獻自己的耳朵。當他的母親的短發長到了肩膀的時候,終于有個人愿意把耳朵給他,父親說,那個人要求保密。如今,男孩兒早已經是一個正常的人,而且事業有成并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但始終有一個問題圍繞著他。終于,他又開口問是誰給了他耳朵。父母都不回答,即使他想報答。
20年又過去了,男孩兒的母親去世了。男孩兒跪在母親床前。父親用手揭開母親的長發,天啊,母親居然沒有耳朵!男孩兒痛苦地叫喊著:“為什么不早告訴我?”他的父親說:“你母親這輩子最慶幸的一件事就是有一頭烏黑的長發,你母親雖然把耳朵給了你,可她并沒有失去一絲一毫的美麗啊!”
故事講完了,不知電視機前的您有什么感想呢?這個關于母愛的故事真的震撼人心。母愛居然有那么大的力量使一位母親把自己的耳朵割下送給兒子。母愛是偉大的,這比海還深、比山要高的情意我們還不能真正地體會。但作為子女的我們應當多關心照顧一下自己的父母,別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自己沒有盡孝道。
這個關于愛的故事給我很大的啟迪:真正的美麗不存在臉上,二十沉淀于心底;真正的愛不是大肆宣揚的告白,而是心甘情愿的奉獻、默默無聞的犧牲。
這期節目已接近尾聲,最后,我只想告訴電視機前的您: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本期節目就為您播放到這兒,希望您在下期的愛心旅程中再次與我同行。我是主持人張揚,謝謝您的收看,再見!
愛心符號篇四
那一天下午考完試,學生陸陸續續的走出了校門,我們一群女生走在一起。由于要把放在學校的所有書帶回去,我們瘦弱的肩膀增加了不少的負擔。有一個性格大大咧咧的女生,她提著一袋與她體型極不相稱的書,我問到:“你累不累?怎么有怎么多書?”
“不累,也是,璐璐你怎么有怎么多書?”她回答了我后,轉過頭去問一個叫露露的女生。我感到了疑惑:書不是她的?
“恩,有很多漫畫書。”璐璐答道。我頓時恍然大悟,書是璐璐的,她是幫璐璐提的。不過又有一個疑問:璐璐體型看起來比她壯多了,怎么還要她提,不自己提呢?她們一直在聊天,我不好中斷,就沒在追問下去。
走了很久,幾個女生已經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于是最后隊伍里的人只剩下3個人:我、璐璐、她。我們沉默的走著,終于璐璐的家到了,我就叫她把東西給璐璐。她問我:“不如送她回家吧,她肩不好。”“這······”我不好拒絕,但轉眼一想璐璐家遠,我趕緊搖了搖頭,“不了,你都幫她怎么久了,她家很遠誒。”“那好吧”,她猶豫的把包給了璐璐。我們倆就走了,走著走著,她蹙著眉頭又往回趕,邊跑邊說:“我想回去幫她,你在這里等我。”
看著她一路狂奔的背影,突然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身為班長,我卻沒有那最起碼的愛心。也許她的成績不好,可在這一刻她絕對比我高大。雖然她做的并不是什么大貢獻,出的也不是什么大力氣,可是在愛心的天平上都是等價的。
愛心不需要你付出多少,只需要一顆熾熱真誠的心!
愛心符號篇五
夜很黑很黑,天很冷很冷,剛上完補習班的我,疲憊不堪地回到住宅小區。咦,小區怎么一片漆黑?我這才突然想起中午小區門口曾貼出過告示:“晚上停電兩小時。”糟糕,我沒帶手電,只能硬著頭皮走了。
我提心吊膽地往家趕,路旁的樹枝像一只只野獸的爪子,張牙舞爪地斜伸過來。一陣冷風吹過,我一哆嗦,頭發都快豎起來了。天哪,我后悔看那些鬼故事了!我的想像力也不合時宜地活躍起來:路邊會不會飄出一個幽靈?地里會不會冒出一只手來?……我不敢往下想了,一溜小跑往樓梯道奔去。
在驚恐和不安中,我終于走到了樓梯口。剛打開樓道門,一片微弱的光芒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見水泥臺階上,點著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支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蠟燭,顯然已經燃燒了好長時間。那橘黃色的火苗執著地向上伸展,直撲你的胸膛,讓你頓覺春意盎然。它不停地跳躍著,仿佛在向夜歸人問候,讓你頓時感受到家的氣息。
轉過樓梯拐角,又是一盞燭火,依舊歡快地跳躍著;再向上,又是一盞;拐過去,還有一盞……燭火雖小,卻把整個樓梯道照得又明又亮,我的身體暖和了,心也暖和了,這種溫暖從來沒有如此強烈過。
這是父母為我點燃的燭火嗎?推開家門的一剎那,我才想起,爸爸媽媽上夜班還沒回來。那么,會是誰呢?是那個整天義務在小區巡邏的陳爺爺嗎?還是那個時不時從鄉下帶來新鮮蔬菜分給大家的羅伯伯?要不就是那個逢年過節自己出錢粉刷樓梯道的沈老板?……
是誰點的其實并不重要。然而以前——當時我們小區是個老舊的連物業也沒有的小區,大家也漠不關心。是從什么時候改變的呢?哦,是從新搬來的謝阿姨每周義務打掃樓梯道開始的吧,她堅持每周為大家拖樓梯道,開始大家也是視而不見,慢慢地就不好意思了,今天你拖,明天我掃,我們樓梯道很快就成了全小區最干凈的樓梯道。再然后,其他樓梯道也效仿了;再然后,大家見了面熱乎起來;再然后,門房那兒竟然成了“老年活動中心”……
愛,原來不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愛需要的是點點滴滴地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