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證券公司流動性風險名詞解釋篇一
ok3w_ads("s005");關鍵詞:流動性風險 證券公司
中國證監會于2014年發布了《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規范》、《證券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引》。
一、流動性風險有著復雜的形成過程,不同于其他類型風險的特性
(一)傳導性
流動性風險不是獨立存在的,也并非單一因素產生的風險,往往由其他風險傳導產生。流動性風險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密不可分,其他各種風險都可能傳導成為流動性風險,因此流動性風險屬于間接風險。
證券公司在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對流動性安排做好了充足的安排和準備,依然會由于其他偶發原因產生流動性風險。如:公司持有的資產信用評級下調、喪失流動性,長期合作金融機構無法及時放款,對手方的交易對手突然違約產生的連環違約(如銀行間債券市場回購業務,其中一個交易對手違約引起的連環違約、資金鏈斷裂,亦即上家交易違約會使公司無法支付與下家的交易資金)。
(二)突發性
任何偶發風險以短時間內流動性缺口無法滿足的形式出現,均會導致流動性風險的產生。即便公司運營良好、資產負債水平不高,依然會遭遇突然的流動性枯竭。上述情況會以一種急劇、迅速的形式發生,即便公司有所準備,也會措手不及。
(三)隱蔽性
鑒于大量表外業務都伴隨著隱性支付義務,因此資產負債表無法完全反映券商的流動性風險。隨著證券行業創新業務和產品的引入,業務結構、資產負債結構更加復雜,也會增加流動性風險。
以雷曼兄弟為例,其定價模型和風險模型囊括了所有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卻沒有注意到至關重要的流動性風險的計量、定價。
二、流動性風險成因
(一)貨幣政策、證券行業市場調控
貨幣政策會對證券公司流動性產生重大影響。貨幣供給量、利率、央行市場公開操作、款保證金比例等均可以對流動性產生重大影響。加之我國金融行業發展嚴重不均衡,整個證券行業總體規模與銀行業、保險業相比較小,能夠迅速放大貨幣政策的影響,很容易產生整個行業流動性大幅度波動乃至瞬間枯竭的情況。
監管機構對于證券行業市場調控,如ipo發行節奏、境外資金的參與(滬倫通、滬港通),將會對于市場資金流向、走勢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流動性。
(二)證券行業特點
拋開證券行業業務特點,簡單地依靠流動性監管指標,流動性風險管理只會流于形式。
(1)證券公司資產負債錯配。在資產負債期限完全匹配的情況下,資產和負債的到期逐一對應,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然而這種完美的數學模型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是不存在的。本質上講,流動性風險是由于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產生的。上述負債不僅包括現實負債,也包括或有負債,不僅包括表內負債,也包括表外負債。
(2)證券公司業務多為“重資本”業務,長期或者期限難以確定的投資對于資金的消耗非常嚴重。
比如,近幾年規模迅速增加的融資融券業務:客戶根據市場及自身資金需求可以比較自由的進行融資、還款,資金使用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再如,收益互換業務,多數產品的期限在一年以上。證券公司開展上述業務資本消耗嚴重,呈現出典型的期限錯配碎片化狀態,極易發生流動性風險。
(3)證券公司業務日趨復雜、流動性風險監控建模水平難以及時跟蹤業務風險。以雷曼破產為例,該公司的高杠桿衍生品交易結構非常復雜,盡管該公司有著世界一流的定價、風控模型,該公司的金融風險工程師們模擬了幾乎所有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依然難以計量流動性風險。
(三)公司經營原因
(1)財務杠桿運用。證券公司是典型的高杠桿行業,通過放大杠桿的方式取得資本利差收入。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我國證券公司的杠桿水平會逐步提高。與國際上投行動輒10-20倍的杠桿水平相比,我國證券行業的杠桿水平相對較低,只有2-3倍。
由于監管政策的逐步放開,股票質押回購、融資融券、約定式購回、場外衍生品等高資本消耗的業務規模迅速擴大。證券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債務融資的方式提高杠桿水平,負債的增長必然會提高資產負債的錯配,同時提高流動性風險水平。杠桿過高的情況下,由于本身資本金不足,流動性風險問題也會更加突出。
(2)融資途徑單一、集中度高、融資期限較短,資本補充機制、渠道不健全。目前國內證券公司的融資、資本補充渠道為發行債券、增資、ipo。證券公司作為持牌金融機構,融資及資本補充都需要經過監管機構及交易所審批,如遇流動性風險,無法短時間獲得流動性支持。即便發行債券,短債長投、短債短投,債務頻繁到期勢必會頻繁地產生流動性風險。此外證券公司的交易對手(資金融出方)多為銀行,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極有可能出現某一金融機構取消放款或者無法續借,同一類型的金融機構也無法釋放流動性。經市場傳導后,頭部金融機構無法釋放流動性,其他中小型金融機構本身也沒有富裕流動性,證券公司的流動性將受到嚴重沖擊。
(3)資金需求的不確定性。近幾年國內金融行業的創新業務應接不暇,交易模式創新、交易結構復雜的業務也伴隨著難以預測的資金需求。如:個股期權業務客戶保證金不足需券商墊資、資管業務面臨大額贖回、投資銀行業務債券余額包銷、衍生品業務高比例持倉或缺乏交易對手導致的缺乏流動性,上述情況都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三、流動性儲備的現狀、建議
(一)流動性儲備的現狀
流動性儲備資金流于形式,資產結構不合理,壓力情景下資產流動性嚴重不足。
為了避免流動性風險,證券公司需要預留一定的流動性儲備資金。流動性儲備資金多少與流動性風險成反比,與資金成本成正比,如何把握流動性儲備的多寡是管理流動性風險的關鍵。
多數企業在制定資金計劃時,主要是針對資產負債情況、日常運營資金情況進行預測,對于突發流動性風險的評估嚴重不足,對于流動性風險缺口的模型、計量也流于形式,評估不夠嚴謹。
筆者了解到大部分券商同業,為滿足企業價值最大化、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的經營目標,即便預留流動性儲備資金,也不會在公司日常經營中維持大量現金及銀行存款,而是將流動性儲備資金進行短期投資,大部分流動性儲備資金投資貨幣基金,資金缺口則通過籌集短期資金應對。這就會導致變現能力嚴重不足,喪失了流動性儲備的意義。如:過度依賴資金計劃,忽視了流動性風險,將流動性儲備資金投資貨幣基金等短期資產。受貨幣基金贖回時間限制,發現流動性風險時已經錯過交易時間,無法及時變現。
(二)流動性儲備建議
流動性風險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在發生流動性風險前,合理規劃流動性儲備,這樣才可能在發生流動性風險后,合理的使用流動性儲備,為公司設置合理的安全墊,爭取時間處置風險。
流動性儲備是公司流動性應急預案的第一道防線,鑒于此,筆者對流動性儲備建議如下:
(1)流動性儲備額度。流動性儲備額度需要公司各業務部門、中后臺部門如計劃財務部、營運管理部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共同建立模型測算。經與多家券商同業溝通,大家對于流動性儲備的測算依據、模型見解不盡相同,但一致認為業務資金需求、到期負債金額、公司整體杠桿水平為主要影響因素,通過對公司歷史數據及同業數據的比較,對上述因素的匡算,可以估計出滿足一家證券公司最短生存期(會計期間,一個月)的資金需求,應以表內負債的3%作為標準進行匡算。
(2)流動性儲備資金用途。明確界定流動性儲備的最高投資額度(比例)、投資范圍及構成。建議其投資范圍及構成為銀行存款、t+0貨幣基金。如流動性儲備規模較大,可以加入國債、國開債等aaa評級債券。考慮到突發情況下,受市場交易時間的限制,國債、國開債的變現能力、變現效率低于銀行存款、t+0貨幣基金,因此國債、國開債與銀行存款、t+0貨幣基金的比例應做出合理分配。另外,應避免流動性儲備在單一金融機構的集中度過高,應分散配置,避免需要快速變現的時,由于贖回份額太高而贖回失敗。
參考文獻
[1]中國證監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決定》.2016年.
[2]中國證監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2016年.
[3]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動態監控系統指引(修訂稿)》.中證協發{2016}251號附件7.
相關熱詞搜索:流動性
成因
證券公司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