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主旨觀點題和意圖判斷題篇一
對于異地出發的多次相遇問題常常有如下兩種表述:①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到達對方的出發點之后立即返回;②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不斷往返于a、b之間。
甲、乙分別從a、b兩地同時相向出發,c為第一次相遇的點,對于這種普通相遇問題通常研究的是路程和、時間、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而多次相遇問題需要研究的是路程和、時間、甲的路程和乙的路程四個量,而這四個量會隨著相遇次數的變化會呈現如下的規律變化:
規律一:
通過表格可以得出:從第n次-第n+1次相遇路程和、時間、甲的路程和乙的路程都是從出發-第1次相遇的2倍。
規律二:
通過表格可以得出:從出發-第n次相遇路程和、時間、甲的路程和乙的路程都是從出發-第1次相遇的(2n-1)倍。
多次相遇的題目可以結合行程圖利用以上兩條結論來進行分析,這樣很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例1.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a、b兩地沿同一公路同時相向開出,第一次相遇地點距離a地60千米,相遇后兩車繼續以原有的速度前行,各自到達終點后再返回,又在距離b地40千米處相遇,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a.110 b.120 c.130 d.140
【答案】d。解析:通過“相遇后兩車繼續以原有的速度前行,各自到達終點后再返回”的文字描述,確定此題為多次相遇問題。根據題目條件已知:從出發到第一次相遇甲的路程為60千米,又由多次相遇的結論可以得到,從出發到第二次相遇,甲的路程為(2×2-1)×60=180千米,則a、b兩地的距離等于180-40=140千米,選擇d。
例2.甲、乙兩人在長30米的泳池內游泳,甲每分鐘游37.5米,乙每分鐘游52.5米。兩人同時分別從泳池的兩端出發,觸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計轉向的時間,則從出發開始計算1分50秒時兩人共相遇了多少次?
a.3 b.4 c.5 d.6
【答案】a。解析:1分50秒兩人走過的總路程為(37.5+52.5)×11/6=165米。從出發到第n次相遇兩人走過的總路程是(2n-1)×30=165,解得n=3.25,所以相遇了3次,選擇a。
主旨觀點題和意圖判斷題篇二
語句銜接題一般是題干給出一段文字,要求在題干的某一部分或某幾部分補充上一句話或多句話,重點考察學生對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把握,填進去的那句話必須和材料的上下文保持一致,銜接流暢自然。所以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題型需要把握哪些“一致性”。
話題是指一段文字論述的中心,要做到話題一致,主要得保證前后句子主語一致、陳述對象一致。
【例題1】“_____”,我們不妨拉開一個比較長時段的歷史來觀察。傳播史告訴我們,新媒體之新是相對于舊而言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新”的媒體,以及由此而來的新的文化政治。文字的書寫對于結繩記事是新的,雕版印刷對于竹簡刻字是新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較于手抄和雕版印刷是新的。所以,“新”這個東西并不值得我們手忙腳亂。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背后
b.潮流永遠不待人
c.太陽底下無新事
d.時間是變化的財富
【答案】c
【解析】這道題目主要考查我們話題一致原則。看到文段的空缺處在于首句,那么起到的是引話題、提觀點的作用,再繼續分析后文的內容,主要論述的都為一個話題“新”,因此第一句也應該提到新,故本題答案為c。
思路一致是指根據作者的寫作角度及行文脈絡,緊緊圍繞作者的寫作思路展開描寫,不能偏離文意。
【例題2】農村孩子不易躍“龍門”,癥結在于_____ 。農村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這些年,教育投入越來越給力,但教育嫌貧愛富的現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和名校,投入越多,動輒花上億元建設超級中學,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到少數學校,而一些農村學校卻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數,不少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課,農村孩子入學率、升學率和受教育程度遠低于城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響,農村孩子難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學的機會。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
b.農村孩子上更好大學的機會少
c.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
d.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答案】c
【解析】文段為總分結構,橫線處句子是文段的總起句。由“教育嫌貧愛富”、“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到少數學校”、“農村學校卻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數”等語句可知,文段講的是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故本題答案為c。
主旨觀點題和意圖判斷題篇三
歷年行測中,片段閱讀都占有較大比例,而且其中的主旨觀點題是重點考查對象。但是片段閱讀題干的材料比較長,選項的迷惑性也較大,閱讀題干分析了行文脈絡以后在挑選選項的過程中發現難度還是很大,及其容易被選項“迷惑”,這就為我們成功上岸又制造了一個障礙。那么今天小編就來討論一下選項常見的設錯類型,學習后能盡可能多的避開“雷區”。
主題詞是主旨觀點題文段所圍繞的論述對象、話題的焦點,把握主題詞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排出沒有主題詞的干擾選項。
【例題1】玻璃幕墻大量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是由特定歷史時期的審美所決定的,如今,這種墻體形式正在向著低成本、高普及的方向轉變。玻璃幕墻最初的現代感、國際化色彩與神秘光環正在漸漸褪去,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這一過程,對于大多數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城市而言,大面積的玻璃幕墻逐漸暴露出其光污染和高耗能的一面。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說明濫用玻璃幕墻會帶來城市污染和能源浪費
b.闡述建筑之美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c.評價能源危機對現代審美意識的影響
d.介紹目前建筑材料發展的低能耗導向
【解析】整段材料是圍繞著玻璃幕墻展開的論述,玻璃幕墻是文段的高頻詞,我們可知材料主要闡述了公共建筑中玻璃幕墻使用出現的變化及原因,所以,玻璃幕墻作為主題詞,在我們所選擇的答案里面應該包含,而縱觀四個選項發現只有a選項含有這個主題詞,所以答案選a,其他選項脫離了材料的主題。故選擇a項。
題干中的主題詞在我們挑選選項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排出那些沒有包含主題詞的明顯設錯,但是題干的主題詞不見得只有一個,很多情況下主題詞可以有多個,所以考題也會從這個點來進行迷惑你。
【例題1】內容產業包括三個層次:信息、知識和智慧。報業更多是生產信息,而出版業主要集中在知識和智慧層面,生產信息的必然先于生產知識和智慧的受到互聯網沖擊。其實原先不少報紙有在知識層面生產的傳統,但近年來,報紙的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報紙不能從知識層面生產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層面做文章,競爭不過新媒體是自然而然的。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
a.報業競爭不過新媒體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報業相比出版業更早收到互聯網的沖擊
c.互聯網的海量信息是其取勝的關鍵武器
d.今天報業欲生存應多在知識層面生產信息
【解析】閱讀文段發現文章的主題詞圍繞報紙業展開,但是除了報紙業也講了信息、知識、和智慧。文段在“其實”“但近些年來”進行了兩次轉折,重點內容為“如果報紙不能從知識層面生產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層面做文章,競爭不過新媒體是自然而然的”。更加側重需要有知識層面的信息,故主題詞還有知識層面信息。正確選項應該是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