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框架篇一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高一數學必修一教案
推薦度: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學習本單元,一要把握一條基本線索:我國早期的國家政治制度隨著夏朝——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的建立而開始出現;商周時期,經過了從內外服聯盟到天下共主的轉變;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此后
兩千多年的中國社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也長期延續,但整體趨勢是專制
皇權日益加強。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商代的內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
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是漢朝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集權措施、唐朝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初
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宋元時期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日益強化,清朝
達到了頂峰。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制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 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并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后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后,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后周世宗改革,為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s("content_relate");【高一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
06-13
高一必修一單元歷史知識點總結
09-21
高一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
11-18
高一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09-13
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的知識點
07-13
高一必修二歷史必備知識點
10-19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一輪復習的知識點
07-14
7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06-04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的知識點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