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循環小數怎么打點篇一
《循環小數》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初步認識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2、能用簡便記法表示循環小數,能正確區分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循環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教學難點:用簡便記法表示循環小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這個故事總是在重復同一個內容。)師:不錯!大家已經發現這個故事的一個特點了,在不斷重復,這個故事永遠也講不完。
師:這種不斷重復的現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例如:紅綠燈的交替出現,春夏秋冬的循環。其實,在我們的數學中,有些數字也會依次不斷的重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循環小數)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出示情境圖
師:我們一起到運動場上去看一看吧。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王鵬400米只跑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師: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問題列出算式,可以口算出來嗎?那我們就用豎式來計算一下這個算式。請一個同學上臺來寫一寫
師:大家都停下來了,是算完了嗎?沒有,是怎么了呢?看來同學們已經發現了什么 那么同學帶著以下問題小組討論(1)你發現了什么?
(2)像這種情況商應該如何表示?(3)商又是什么小數?
開始討論(學生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400÷75這個算式的兩個特點:①余數重復出現“25”;②商的小數部分連續地重復出現“3”。)
師:討論完的小組坐好舉手,請一個小組來匯報你們的結果。(學生們在討論中發現400÷75這個算式的三個特點:①余數重復出現“25”;②商的小數部分連續地重復出現“3”;③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商的表示方法和商是循環小數。)
1、初步認識循環小數
師:我們一起來看到黑板上同學400÷75的豎式計算,剛才我們發現了這個算式的三個特點:余數重復出現“25”,商的小數部分連續地重復出現“3”而且繼續除下去可能永遠也除不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它和每次出現的余數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發現:當余數重復出現時,商就要重復出現;商是隨余數重復出現才重復出現的。)
師:猜想一下,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呢?(如果繼續除下去,無論是哪一位,只要余數重復出現25,它的商也就重復出現3。)師:是這樣的嗎?我們可以接著往下除來看看。
師:那么我們怎樣表示400÷75的商呢?(引導學生說出:可以用省略號來表示永遠除不盡的商。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400÷75=5.333?)
師:我們所說的重復也叫做循環,像5.333?這樣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的小數,就是循環小數。
2、、進一步認識循環小數
師:下面我們來繼續研究循環小數,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28÷18和78.6÷11。計算的同時想一想,這個算式能不能除盡?它的商會不會循環?如果循環它時怎樣循環的?(學生計算、討論、交流,大約控制在4分鐘,然后組織全班匯報。預測匯報情況:
(1)、認為這個算式不能除盡,但它的商不會循環。因為它不像例1那樣連續出現數字“3”。
(2)、認為這里的商不能除盡,而且會循環。因為發現有數字“4”和“5”的重復。
師:大家覺得他們的猜測正確嗎?請贊同第一種觀點的同學繼續除下去,看商的小數部分會不會重復出現4、5。(學生計算后證實會重復出現4、5。)
師:比較5.333?和7.14545?,你覺得這兩個小數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個小數是一個數字循環,后一個小數是兩個數字循環。
師:請同學們用循環小數的方式標出78.6÷11的商。(指導學生寫出78.6÷11=7.14545?)
師:你覺得這樣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指導學生說出,只要余數重復了,就可以不除了。)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像這樣的算式余數循環,商也會跟著循環。)師:對了!像5.333?,7.14545?這樣的小數都是循環小數。你能像這樣寫出幾個循環小數嗎?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組織全班交流。師:觀察這些循環小數,說說這些商的特點?(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后得出小結)
師:先從第一個觀察,5.333? 商的小數部分從第一位起,數字“3”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再引導學生說出另兩個商的特點。
觀察我們剛剛總結的特點,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小結: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3、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訂正
師:你能把這些循環小數中循環的數字用你喜歡的方式標出來嗎?其實這些數字它們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請你們找出循環節
4、學習用簡便記法表示循環小數
師: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小數外,其實還有簡便記法來表示。如5.333??還可以寫作:5.3讀作:五點三 三循環,讀作:七點一四五 四五循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環,這就是用循環節表示循環小數。
小結:寫循環小數時,可以只寫第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位和末位數字上各記一個圓點。
現在請同學們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
①請學生板演 ②同座互相檢查 ③集體交流訂正
(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 52.525 52.52,師生共同辨析)
5、認識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師:算一算,想一想: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15÷16=0.9375,1.5÷7=0.2142857?)
師:像這樣兩個數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數商,所得的商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你知道是哪兩種情況嗎?
(引導學生說出一種是繼續除下去能夠除盡,像15÷16一樣;另一種情況是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像1.5÷7一樣。)
師:能夠除盡的商的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我們把它叫做有限小數;永遠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數部分是無限的,我們把它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的小數位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無限的)
師:所以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請同學們寫幾個無限小數,再寫幾個有限小數。①學生寫后 ③集體訂正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 1.判斷題
(1)9.3241679?是循環小數()(2)3.1415926?是無限小數()(3)0.5555是循環小數()(4)無限小數都是循環小數()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訂正
導出: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不一定是循環小數。2.寫出下面各循環小數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數)。3.你會比較這些小數的大小嗎?試試看!
四、小結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誰能告訴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收獲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嗎?
1、學生匯報
2、教師總結評價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出發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新知。
我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進行計算,同時引導學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導學生觀察豎式,發現規律上,使學生對“依次、不斷、重復出現”有了具體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很自然地進入“角色”。讓學生自己在計算的過程中發現新知,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和反省,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適當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造能力,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時,我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先讓學生進行課前研究,知道有關循環小數的一些概念,再按循環小數的概念—循環節—寫法—豎式計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逐步加深對循環小數的認識,并注意讓學生在應用“新知”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的理解,而豎式計算,對于學生來說并非“新知”,但是他們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時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動的模型,還缺少一些針對性教學,應針對課堂教學把重點知識板書在黑板上,黑板上的知識一定要講清楚,學生的板書應給予講解小數點的位置及末尾添0時應注意的問題,師生齊算過程并了解到錯誤。一節課內容過多,應分兩節課講完,最后練習應針對整節課的重點多突出。
循環小數怎么打點篇二
《循環小數》評課
《循環小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課本的例8,是教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重復出現的情況,為認識循環小數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過計算兩道除法式題,呈現了除不盡時商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從某位起重復某個數字;另一種是從某位起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由此引出循環小數的概念并介紹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戴老師的這節課給我留下以下幾點感想:
一、整節課結構清晰,老師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循環小數的概念發展到循環節的認識,再到對小數進行分類,最后鞏固提高深化對循環小數的認識。
二、聯系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在導入部分戴老師用講故事,使抽象的循環現象簡約化,簡單化。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循環現象?”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生活中的循環現象的基礎上,重點理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目的是為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做好鋪墊。另一方面使原本抽象的循環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
三、注重細節,讓學生透徹掌握數學概念。
探索新知時戴老師通過談話出示例題,讓學生計算豎式400÷75和28÷18,78.6÷11這三道算式后,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現循環小數的數字可以從小數部分的任何一位開始,循環數字可以是一位或幾位,通過比較,自然地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了循環小數的概念。
四、練習形式多樣
在鞏固練習中,教師設計了不同類型的練習題:分類、判斷、選擇等。通過練習、學生自評、討論、教師講評,使新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提高、升華,也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
到不同的發展,享受了不同的成功體驗。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美,為此提出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要合理利用,不要依賴與它,例如學生的計算過程就沒必要一步一步地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因為本節課畢竟不是要學生知道怎樣列除法算式,如果能用投影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會更好,如果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用的是學生自己的算式,這樣會讓學生體會到他就是學習的主人,獲得成功地體驗。
二、利用好教科書,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比如循環節的簡便寫法,就可以讓學
生自己自學。
三、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得太多,建議適當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如循環小數的分類可以組織學生自己討論分類,一定會產生不同的分法,給學生提供探究研討的素材。實踐中我也有一些困惑:在概念教學中怎樣做既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供學生參與與
體驗,又不影響教學任務的落實?
循環小數》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內容概念比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沈老師的這節課留給我們以下三點感想:
1、聯系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在導入部分沈老師用四季的排列使抽象的循環現象簡約化、形象化。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循環現象,原本抽象的循環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僅僅加深了學生對循環知識的認識,更感受到了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注重細節,讓學生透徹掌握數學概念。沈老師通過男女生的計算競賽,讓學生自主發現兩個例題中的循環現象,接著又補充了兩個不同的循環小數。然后引導學生比較這四個小數的相同點,發現它們的小數部份都有數字在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知道這樣的小數是循環小數。然后又比較這四個循環小數的不同點,發現循環小數循環的數字可以從小數部份任何一位開始,循環的數字可以是一位或幾位。通過兩次比較,自然地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了循環小數的概念。在這一環節她加入了一些正反面的例子讓學生判斷來體會“依次、不斷、重復”幾個詞的重要,使學生對循環小數的概念有了更準確的把握。
3、根據需要,綜合采且多種學習方沈老師在教學這一節課時,對于學生學哪塊知識該采用哪種學習方式進行了思考與實踐。在教學循環小數的概念、認識有限小數、無限小數時均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在學習循環節、循環小數的簡寫方法時采用了有意義的接受這種學習方式。在做后面的鞏固練習時,堅持讓學生先練習,產生困難和疑問了再集體交流尋找對策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的穿插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為此我們也提出一點不一樣的看法: 在概念的探究階段,沈老師讓男女生比賽除法計算,但到黑板上板演的學生課前可能已經預習過本課內容,所以他一上來就把商寫成了循環小數的簡寫方法,這時沈老師采用了冷處理法,先引導學生寫了一般寫法,本意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之后在學習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時,再回過頭來肯定這位學生一開始的寫法是正確的。這種延遲評價的方式到底好不好是值得我們大家商榷的。式。
二、注重細節,讓學生透徹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朱老師通過立體的引入,讓學生自主發現例題中的循環現象,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循環小數的概念。在這一環節他加入了一些判斷題,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部分”、“某一位起”、“依次不斷重復”幾個詞的重要,使學生對循環小數的概念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另外,他的課每一個環節都加入了精心設計的練習,使學生能更扎實地掌握知識。
三、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朱老師在讓學生課前練習計算32除以6和2.7除以11,通過計算,觀察、猜想、驗證等活動理解什么是循環小數。在這一環節,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重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概念,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學生遇到障礙時,適時引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總之,聽課小學朱老師這節課,也讓我能更多了解小學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一些學習狀態,也為我自己再如何教六年學生有了一點心得體會。
循環小數怎么打點篇三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注重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如:學習開始時引入了講故事講不完的情境,在新課中延續王鵬晨練的情境等教學情境的設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注重了小組合作學習。
如:在學生算出400÷75這道算式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尋找豎式中存在的秘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3、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來當小老師。
在引出循環小數、循環節、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后,可以在“做一做”或者練習八的習題中,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講授解決問題的過程。
4、對于商是循環小數的豎式計算,有些同學不知道該除到哪一位就不用除了。這一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多加思考,并且加大練習的量,讓學生在練習中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注重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如:學習開始時引入了講故事講不完的情境,在新課中延續王鵬晨練的情境等教學情境的設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注重了小組合作學習。
如:在學生算出400÷75這道算式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尋找豎式中存在的秘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3、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來當小老師。
在引出循環小數、循環節、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后,可以在“做一做”或者練習八的習題中,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講授解決問題的過程。
4、對于商是循環小數的豎式計算,有些同學不知道該除到哪一位就不用除了。這一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多加思考,并且加大練習的量,讓學生在練習中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循環小數怎么打點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循環小數》例
7、例8。教材分析: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
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課本的例7,是教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重復出現的情況,為認識循環小數提供感性材料。例 8通過計算兩道除法式題,呈現了除不盡時商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從某位起重復某個數字;另一種是從某位起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由此引出循環小數的概念并介紹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教學方法:
循環小數是新的知識,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學生易混淆,我先是
通過簡單的圖形和數字來找規律及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循環的概念(有序重復出現);在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再總結規律,來達到認識、掌握、運用循環小數。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培養他們不斷思索的習慣。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初步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了解循環節的概念和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思維發展目標:經歷循環小數的認識過程,體驗探究發現的學習,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感受數學的美與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滲透集合思想。
教學重點:通過筆算,發現循環小數的規律,掌握循環小數的意義。教學難點:循環小數產生的原因。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循環
找規律
□○△□○△□○△ _ _ _??
紅黃藍綠紅黃藍綠紅黃藍綠_ _ _ _??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問:為什么這樣填?后面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通過上面復習訓練使學生理解“依次不斷重復”的含義。(板書:依次不斷重復)
2、然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的”的現象。學生舉例??
教師小結:生活中象這種“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很多,我們把這種現象還可以叫做——(循環現象,板書:循環)
其實,在數學中也存在這種有趣的現象,在數學王國里,就有一位特殊的小數朋友,那么本課我們就來了解小數中的循環現像。
二、閱讀質疑
自主體驗
1、初步認識循環小數。讀課題。
師:看到課題你想了解哪些問題?
2、出示導學案,小組交流
小組匯報一:認真閱讀例7,請你試著列式計算,觀察豎式,你發現了什么?(余數總是 25和商總是3,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
商會重復不斷的出現我們怎么來表示商呢?(省略號)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表示出商。點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
【小數除法學生都已掌握,讓學生從計算中去發現問題,現通過交流討論來尋找規律,加深了對新知識理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教學例8:28÷18=
78.6÷11= 學生獨立完成
這兩道題你們發現他們的異同嗎?
(不同點:一個是小數“3”不斷重復出現,另一個是小數“4”和“5”不斷重復出現。)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的回答板書:(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3)有一定的順利(依次)教師小結循環數的意義。
出示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并說一說理由。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學生評議。
3、學習簡便記法
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小數外,還可以用簡便記法來表示。如 5.333?還可以寫作5.3。
7.14545還可以寫作 7.14 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
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 52.525 52.52,師生共同辨析)
三、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是怎 樣理解這些概念的嗎?
四、作業
練習五,第1、3小題。【教學反思】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概念多,很抽象,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合作交流”學習,親身體驗數學過程,給予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以及足夠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學時,我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先讓學生進行課前研究,知道有關循環小數的一些概念,再按豎式計算—循環小數的概念—循環節—寫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逐步加深對循環小數的認識,并注意讓學生在應用“新知”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的理解,而豎式計算,對于學生來說并非“新知”,但是他們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時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動的模型,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上課一開始我就引用了低年級找規律的題由此讓學生感知循環現象。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初步認識 “循環小數”,讓每個合作小組的學生在通過討論后,把自己組的發現寫下來,在探究循環小數特征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現象。教學時我先引出出示1÷3,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發現這些除法試題無論除到小數點后面多少位,都除不盡,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計算后我讓學生初步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商有什么特點,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在學生弄明白了循環小數的特征的基礎上接著概括循環小數的意義,引出循環小數、循環節、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最后做相關練習,鞏固新知識。
上完這節課后,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是做得較好的:
1、注重創設情景,提高學習興趣。這節課是概念課,大多數學生都對此不感興趣。在這節課中,我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找朋友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2、注重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算出1÷3這道算式后,給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如: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它和每次出現的余數有什么關系???盡量多給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
但一節課后我也感覺有許多不足之處:
1、本節課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觀察的材料較少,針對循環小數的重點“依次不斷重復”這幾個關鍵詞語可以再出幾道練習題,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環小數的特點。
2、對于商是循環小數的豎式計算,有些學生往往不知道該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繼續再除,這也是今后教學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循環小數》
聽課心得體會
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聽課活動,每一堂課都是一場沒有彩排的劇目,教師面臨的是時刻都會發生他們所設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這種隨時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須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教學機智及應變能力,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教師與直播現場的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樣的。在這次聽課過程當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執教老師的那種良好的教學機智,豐富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的表現以及老師們的良好的課堂應變能力,讓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性。作課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都浸潤著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扎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是各位老師智慧之花的精彩呈現,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這次我們學校采用同課異構的方法講課,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課效果不同,各有千秋。其次,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教材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實現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另外,課堂上教師成熟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現在聯系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 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制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數學的教學。
第二, 教師的角色轉變了,學生的角色也在轉變,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發現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將手中的“指揮棒”變成引領學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讓學生自由暢談, 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聲音。學生各抒己見, 積極性很高!在這里,教師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者,學生不再是教師思想、情感的復制品;課程也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一的教材內容,相反,教師能夠從學生出發、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研究解決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學期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循環小數怎么打點篇五
《循環小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環小數的近似值,能用循環小數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循環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設疑引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這個故事講得完嗎?為什么講不完呢?(板書:重復出現)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和這個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們一起到運動場上去看一看吧。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有些同學算著算著就停下了,發現了什么問題嗎?(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現:
1.余數總是“25”。
2.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意義。
其他除法算式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請同學們算一算:28÷18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怎樣?能除盡嗎?(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觀察例
8、例9的三道題,你們發現他們的異同嗎?(不同點:一個是小數“3”的循環,另一個是小數“4”和“5”的循環。相同點: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板書:
(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
(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檢查自學情況(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
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并說一說理由。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學生評議。
三、質疑再探
(一)學生質疑
教師:針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惑請提出來,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節所學知識聯想到的問題。
(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情況或組織學生討論或教師釋疑。)
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小數外,還可以用簡便記法來表示。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52.52552.52,師生共同辨析)
看書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嗎?”
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師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會有兩種情況:
1、商的小數部分位數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數;
2、商的小數部分倍數是無限的,叫作無限小數。判斷前面練習題中的小數哪些是有限小數?哪些是無限小數。
循環小數是有限小數,還是無限小數?為什么?
學生有可能會質疑,結果會不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教師可根據課堂或本班學生實際和學生共同分析。
四、運用拓展
(一)學生自編習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用適當題型編寫1~2道練習題。
2.展示學生高質量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根據學生自編題的練習情況,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用計算器算出商后,說出商是什么小數,依據是什么?是循環小數的要求用簡便方法寫出來。
19÷111.08÷3.313.25÷10.6
(三)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2.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對重點內容進行強調,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