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國際經濟學期末試卷篇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描述
推薦度:
安全生產試題
推薦度:
醫保培訓試題及答案
推薦度:
消防知識試題附答案
推薦度:
黨章考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引導語: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際經濟學期末試題,歡迎參考!
1、馬歇爾-勒納條件
2、羅伯津斯基定理:
3、要素密集度:
( )1、古典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差異就具體表現為勞動生產率差異。
( )2、要素稟賦由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絕對量決定。
( )3、林德認為初級產品的貿易是由自然資源的稟賦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級產品的需求與收入水平無關。
( )4、根據古典貿易理論,若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在不同偏好和機會成本不變的條件下,兩國間不存在貿易的基礎。
( )5、有效匯率,又稱實際匯率。它是一種對價格進行調整的名義匯率。具體地說,是把名義匯率中的物價因素扣除后得出的。
( )6、蒙代爾開創性地提出了“兩種目標、兩種工具”的理論模式。
( )7、一個德國人2007年來中國某企業工作,由于它是中國的非居民,所以付給他的工資應計入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
( )8、美國某企業在日本發行面值以日元計價的債券,該債券為歐洲債券。
( )9、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之間存在著一種倒數關系。
( )10、出口商向銀行售出外匯應使用買入價。
( )11、管理浮動是指貨幣當局不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使市場匯率自由浮動。
( )1、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初始期,( )是決定比較優勢的最重要因素。
a.勞動 b.資本 c.土地 d.技術
( )2、以下那種因素導致一國國際儲備的增加 。
a、中央銀行在國內收購黃金 b、國際收支逆差 c、中央銀行在國外收購黃金 d、拋外
幣購本幣的干預
( )3、屬于非關稅壁壘的措施是
a.反傾銷稅價b.反補貼稅 c.進口附加稅 d.國內最低限稅 d.禁止性關稅以上
( )4、從國際經濟資源流動的難度看,最容易流動的要素是( )
a.商品 b.資本 c.人員 d.技術
( )5、能反映規模經濟理論本意的是( )
a.規模報酬遞減 b.規模報酬遞增 c.規模報酬不變 d.規模成本遞增( )
( )6、最佳關稅水平應等于( )
a.零進口關稅 b.零進口關稅與禁止性關稅之間的水平 c.禁止性關
( )7、從國際貿易對生產要素分配的影響來看,國際貿易有利于( )。
a.生產進口競爭品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產進口競爭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產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產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收入的增加
( )8、按《巴塞爾協議》國際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應為 ,其中,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分別占 。
a、8% ; 4% b、4% ; 8% c、8% ; 8% c、6% ; 4%
( )9、金本位制下決定匯率的基礎是 。
a、黃金平價 b、鑄幣平價 c、購買力平價 d、市場供求
( )10、一國貨幣對另一國貨幣存在著兩個以上的比價稱為 。
a、單一匯率 b、復匯率 c、市場匯率 d、買入匯率
1、如果國際貿易發生在一個大國和一個小國之間,那么貿易后,國際相對價格更接近于哪一個國家在封閉下的相對價格水平?你認為哪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為明顯些?
2、重疊需求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什么是國際收支?簡述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4、根據下圖(蒙代爾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填出下表中空格部分
5、假定美國與荷蘭的利率分別為8%、12%,即期匯率為1美元等于1.6000荷蘭盾,十二個月的遠期匯率為1美元等于1.6500荷蘭盾。如果不考慮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套利者將會如何套匯?這種活動對匯率有什么影響?
1、假設現有三種政策可供選擇:進口保護、出口鼓勵、進口保護與出口鼓勵同時使用,你認為哪種政策出臺的可能性比較大?為什么?
國際經濟學是研究各國之間的經 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一門經濟學科。
在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史上,經 濟學家是從商品交換關系越出一國 國界,形成國際貿易,來開始論述 國際經濟理論的。資本主義進入帝 國主義階段以后,國際經濟交往日 益頻繁,國際經濟學越來越受到重 視。但作為一門學科,它的理論體 系還處于發展過程之中。
國際貿易 是指商品和勞動力的國際交易。它 是以一定形式的.國際分工為前提 的。古典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亞 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強調了外 貿和世界市場對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的必要性。還指出各國先天的或后 天的有利條件,不僅構成國際分工 的基礎,而且也構成了該國在對外 貿易中的優勢地位。李嘉圖提出的 比較利益學說進一步發展了亞當· 斯密的國際分工理論。第二次世界 大戰后,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 俄林提出的稟賦資源學,標志著現 代國際貿易理論的開端。美國經濟 學家列昂惕夫根據對美國二萬種有 關產業的歷史統計資料的計算,得 出與稟賦資源學完全相反的結論, 從而成為現代國際經濟理論方面的 一個新課題。
它是隨著 國際金融活動的頻繁而產生的。主 要研究三個內容:
① 國際貨幣體 系,主要圍繞著黃金非貨幣化和黃 金再貨幣化展開爭論;
② 國際匯率 體系,主要圍繞國際匯率和浮動匯 率進行爭論;
③ 國際儲備體系,它 由黃金、可兌換的儲備貨幣、普通 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四部分組成。
除傳 統的資本和勞動移動外,目前很多 西方經濟學家還主張國際技術移 動。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觀點有曼斯 菲爾德的“技術擴張模式”和米拉· 維爾金斯的“國際技術轉移論”。
跨國公司 理論主要包括: 國際寡頭壟斷論、 生產周期論、行為過程論、分散風 險論、產品多樣化論、安全通貨論 等。這些理論分別從經濟、技術因 素和國家政策等角度論證了跨國公 司的產生、決策等方面的問題。
科學技 術的發展已沖破了國際間的界限。 世界經濟之間相互依存和共同發展 已成為當前主要趨勢,因而國際經 濟學要對經濟一體化組織,例如, 歐洲經濟共同體、太平洋貿易區、 經濟互助委員會等的產生、發展趨 勢進行研究。
s("content_relate");【國際經濟學期末試題】相關文章:
小學期末考試試題
08-29
初中數學期末部分試題及答案
07-30
小學數學期末考試試題
08-29
小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04-02
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試題
07-26
高一化學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10-01
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
07-28
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測試題
07-24
人教版小學期末測評六年級上冊語文試題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