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人才的申論金句篇一
申論考試不同于我們在學校重復了十幾年的考試,申論的最終思維是要落實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來。你認識問題越全面、分析問題越深刻、解決問題越到位、表達出來越簡練,你的成績就越好。標準答案并不唯一,因為申論考試是對一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全面考察。而應試教育在申論中的典型癥狀是模板化、同質化,而且這種新八股思維根深蒂固、難以剔除。為了形式而形式,就像機械化生產。
20__年國考省部級大作文題目:以劉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間發生的一段感人故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假設你用辯證的方法去分析,一方面是感動、一方面是痛心。我們感動的是與人為善,痛心的是好心辦壞事。結合我們的所思所想,寫應該在實際生活中怎么學、怎么做、怎么反思、怎么避免。現在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大作文寫作都是開放性思維,反模板趨勢明顯,死守著八股思維,只能越考越差。大家必須擯棄求捷徑、求模板的思維,走一條有思想、有語言的道路,才是正道。
二、關注社會熱點,提高政治素養。
申論考試的實質,簡而言之,就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測的能力,省部級和地市級綜合起來就是: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因此你要沿著提升這幾項能力的方向來進行復習,那么具體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呢?
1、看報紙和新聞。
《人民日報》、《新聞聯播》、《求是》等等,現在都有app很方便就可以看到。事實上,看書看報看新聞不在乎哪個版本,而在乎看的角度。你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就不能再像貼吧或者論壇里那種憤青一樣每天肆意指責zf了,要看zf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
2、領導人講話和政府報告。
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是大牛們的嘔心瀝血之作,如果你真的讀進去了你會忍不住拍案叫絕,很多描述真是既到位又不贅余,恰到好處。另外,習近平總書記和李總理的講話,是當前政治形態的高度總結和概括,或者說是最時髦、最流行的政治,學起來有意思而且有用處。
3、思考觀點
看到各種新聞甚至自己看到的一些現象,就不自覺地去找出問題-原因-對策,然后想一想問題如何歸納,原因有什么內在邏輯關聯,從多個角度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對照原因,如何逐條解決,唯有如此才能切實提高思維能力。
4、積累語言
很多朋友都跟我反應過,寫申論的時候都會覺得思路和想法是有的,但表達出來自己都覺得幼稚,學生腔太濃太重,寫出的東西缺乏高度,原因就在這里,積累的政治語言不夠。其實在這里積累一些語言,對筆試和面試都大有裨益。我們碎學輔導過的一個考生,在單位干了一年臨時工,經常幫著寫材料、整材料以及上傳下達,非常能扯官方的語言,在今年的山東省考面試中就面出了95分的成績。
三、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歸納。
眾所周知,申論的小題是拿分的大戶,包括綜合概括、綜合分析、公文寫作等等題型。不同題型的作答,又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針對每一種題型,掌握其答題,但沒有方法的掌握,答題就不知道怎么下手,沒有答題的技巧,答案就只能停留在凌亂粗淺的皮毛表面。所以,先要系統化學習申論答題方法,系統掌握技巧,進行思維訓練之后,就要真正地使用到翻來覆去的解題過程當中去,呃,這個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這個階段就需要練真題、練高仿題,先不按時間要求,求質量做題,然后再按時間要求進行訓練,至于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辯證分析法、四層分析法等等,很多已經推送過了,接下來會繼續補充推送的。
四、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練習,不斷拔高。
申論考試是一套組合拳,需要你概括的好,分析的好,公文寫的好,最后的大作文也要出彩,然后你的分數才會超過你的競爭對手。在拔高的階段更多的還是需要你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作答和參考答案做對比,分析自己答案的不足,提高小題的分數。如果把申論的復習當成是書法的練習的話,上個階段就像是描紅,這個階段更像是在臨摹,在這個階段你才能寫出自己的東西。
人才的申論金句篇二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孫中山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孫中山
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梁佩蘭
人才乏于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王安石
人才難得又難知,就要愛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立大功者不求小疵,有大忠者不求小過。——陳子昂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處之。——韓愈
何世無材,患主人不能識耳,茍能識之,何患無材。——漢武帝
茍得其人不患貧賤,茍得其材不嫌名跡。——王符
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班固
報國之忠,莫如薦士;負國之罪,莫如蔽賢。——司馬光
采玉者破石拔玉,選士者棄惡取善。——王充
非真無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歐陽修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匱。——魏源
人才那得如金銅,長在泥沙不速朽。愿公愛士如愛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劉向
擇才不求備,任物不過涯。——元鎮
真圣賢決非迂腐,真豪杰斷不粗疏。——金纓
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邵雍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司馬遷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馬雖瘦骨法奇;世無伯樂良可嗤,千金市馬惟市肥。——歐陽修
不用干將,奚以知其銳;不弓鳥號,奚以知其勁。——劉晝
才不稱不可據其位,職不稱不可食其祿。——王豫
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班固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呂不韋
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班固
非才而據,咎悔必至。——陳壽
非盡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開獨造之域。——劉開
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格言聯璧》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時常栽樹。我們應該注意培養人才。——約里奧·居里
人才進行工作,而天才則進行創造。——舒曼
學歷就好比商品上的標簽,論才用人要看品質,不要只注重標簽價碼。——(日)松下幸之助
人才的申論金句篇三
真題就像是考試的指揮棒,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申論考試。其實不管是復習方向、答題思路還是答題技巧,都是建立在對真題的摸索之上的,只有反復練習、領會真題,才能少走彎路。而在真題課以及每周的模考,我們都可以去練習專項或者成套的真題,“三遍做題法”也是我學習到的看似麻煩,效果卻很好的練習方法。第一遍,認真按照模擬考試的要求做題;第二遍,對照答案以及站長的講解,看看自己的答案哪里有問題,思路對不對,嘗試去完善自己的答案;第三遍,仿寫答案,對照參考答案的邏輯和內容,嘗試模仿,可能模仿一遍,你就通了,也有可能模仿三遍你才能真正理解,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仿寫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規范答題的感覺,并且就像模仿字帖練字一樣,這個步驟能夠糾正你的答題思路,改進你的答題內容,最后水到渠成,即使脫離了這個“模子”,你也能夠很好的駕馭答題了。這個環節可能一開始比較困難,但堅持下去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常積累不能丟。
對申論大作文而言,申論材料或許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素材,但是如果我們只依靠材料中的例子的話,很可能成為千篇一律,難有新意、有亮點。但如果我們平時有足夠的積累的話,大作文便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烙印。我的習慣是,在大作文論證中最多用兩個材料中的例子,至少用一個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站長的課程會有素養班,這也是我很喜歡的課程,在課上站長會給大家提供很多素材以及使用,在講解的過程中,會形成你自己看待社會問題的思維和邏輯。不僅對于考試,站長的素養班所教授的東西,對于我們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很受用的,因為素養里面還包含了正確的三觀。此外,除了素材積累,語言表達也是不能忽視的,這就要夸一夸時評的作用了。我學習時評起步比較晚,就是在去年國考復習的時候開始的,但學習了之后,發現作用真的很明顯,拿到一個時評,我們不僅可以學習他的論點、他的論證結構,也能夠學習積累他的例子,還能夠學習他的表達,一舉多得。我把每天的時評都打印出來,自己去整理、去背誦,幾個月大概整理了厚厚一個文件夾。神奇的是,當寫申論大作文的時候,有些話自己會往外冒,這大抵就是積累的力量吧,厚積薄發。這些素養,不僅對于申論很有用,而且對于之后的面試也是非常受用的。國考和省考面試的時候,很多一起練習的小伙伴都覺得我的積累比較多,而我知道,這些都是自己之前奠定的基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平時做足功課,才能夠在考試中笑傲江湖。
在申論學習上,我們面對的最深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上岸很難,難到我們可能要努力很久,上岸也很簡單,簡單到只要每天堅持就好。請相信,你的堅持,終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