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和注意力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能力篇一
新穎、色彩豐富、富于運動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父母可以選擇有玩偶跳舞的音樂盒,如會跳的小青蛙、會敲鼓的小木偶等玩具讓寶寶集中注意力觀察、擺弄,以此訓練他集中注意力。另外,還可以帶寶寶到新的環境中去“看稀奇”,比如逛公園,讓他看一些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筑;帶寶寶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等,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養注意力。
2、在游戲中訓練專注力
寶寶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會增強。因此,父母可以和寶寶開展有趣的互動游戲,這樣不僅能強化親子關系,還能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金色雨林注意力訓練整理發布。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和注意力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能力篇二
1.每位家長都要知道,3歲孩子注意力可持續3—5分鐘,4歲孩子可持續8-10分鐘,五六歲孩子可持續15-20分鐘左右,因此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培養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控、專心的能力。
2.首先,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活動,如圍棋、畫畫等,鍛煉他們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而不是強迫孩子。
3.其次,家長要培養孩子從小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外界的干擾會使孩子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家長應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排除外界干擾,并督促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活動,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千萬不能在孩子投入做某件事時,用其他事情去干擾他,打斷他的活動,分散他的注意。
4.再次,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生活與工作認真、嚴謹、專心致志。要知道,一個做事總是丟三拉四的家長是培養不出一個認真嚴謹的孩子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和注意力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能力篇三
自控力
1.給孩子定規矩:良好的行為準則是星斗的標桿,有了基本的目標,才能讓孩子有努力的方向。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的行為習慣定下一定的標準,告訴孩子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而且,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規矩一旦定下來就不能隨意更改(除非后期證明這項規定有問題,是錯誤的)。
2.給予適當的獎勵:規矩定下來了,如果孩子做的好,自然要給與一定獎勵。史蕓老師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四歲的孩子如何鍛煉自控力?可以給他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如果15分鐘之內不吃掉它,那么15分鐘后,你將得到第二顆棉花糖。同理,對于上了小學的孩子,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一天背2首古詩,就要告訴他如果你背下來,能得到什么樣的獎勵,多背了又能得到什么樣的獎勵。
3.給予適當的懲罰:有獎當然得有罰!比如:上課插嘴說話,破壞學校公共財產都是不良的行為。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控制呢?打一頓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作為家長應該善于誘導。再用上文中提到的例子,當家長想讓孩子一天背2首古詩,孩子卻一首都沒有背下來,一整天都在玩的時候,就要用到懲罰了。方式可以是體力勞動、也可以是更強烈的限制游戲時間、或者是沒收手機。總之,家長的懲罰措施應該針對自家孩子的特點。
專注力
相對于教育孩子自控力的培養,專注力就顯得有一點局限性了。因為單純的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發展特點來看,年紀越小,自然形成的專注力時間就越短。一年級孩子的專注力大概只有15分鐘。而隨著時間的增長,專注力的時間也會隨之加長。作為家長能做的是:
1.提高孩子的效率:如果一年級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只有15分鐘,那么就集中讓孩子在15分鐘內完成一件事,下個15分鐘再完成另外一件事。
2.制定培養計劃:既然專注力是可以培養的,那就制定一個規律的增長計劃。比如:今天專注15分鐘寫字,明天也用15分鐘寫字,第三天就可以用20分鐘寫字……以此類推。
3.報名個興趣班:有的體育運動是可以輔助培養專注力的,據小編所知:劍道、射箭等瞄準類的體育項目都是可以鍛煉專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