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打印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篇一
2.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3.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法等列強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4.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
5.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6.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進一步瓜分中國
7、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直接原因——為了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8.中國近代史清朝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
9.洋務運動的直接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10.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的統治
11.戊戌變法運動的目的——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機。
12.戊戌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沒有依靠和充分的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維新派手中無實權,只沒有實權的光緒帝。
13、戊戌變法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14.辛亥革命的目的——_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15、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16.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結果。
17.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18.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要培養有理想、不怕犧牲,以救國救民為已任的新一代軍人。
19、黃埔軍校的辦學目的——創建革命軍,以挽救中國的危亡
20.北伐戰爭的目的——_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21.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長征的根本原因——“左”傾錯誤
22.長征勝利的原因——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紅軍的英勇善戰;人民群眾的支持
23.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借口——1931年9月18日,柳條湖事件
24.東北三省淪陷的原因——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5.西安事變的目的——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
26.西安事變發生的根本原因——中國的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27.日本發動七七事變的借口——日軍在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
28.中國共產黨發動百團大戰的目的——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
29.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全民族抗戰
30.蔣介石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
31.中國共產黨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盡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32.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因為人民解放戰爭是一場順應了抗戰后和平與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和民意的戰爭。
33.渡江戰役的目標——殲滅一切_,解放全國人民
34.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一支由黨領導的革命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組織了一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戰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指導。
35.
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目的——為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6.新中國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國際威望的日益上升。
37.新中國進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38.新中國進行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39.我國實行“一五”計劃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業水平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40.我國實行“一五”計劃的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1.我國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目的——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
42.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土地改革后,農民、手工業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的發展,滿足不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43.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44.1958年“左”的思想泛濫的原因——由于中國剛剛從革命戰爭轉發社會主義建設,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45._發動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防止資本主義的復辟。
46.毛澤東發動_的目的——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4
7.“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原因——為了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
48.“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出發點——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p中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打印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篇二
一、學會考試答題
答題一定要讓學生讀懂題目,明確題目的意圖,考的是哪部分的知識點,不要盲目做答。
做選擇題時,要找背景、定史實,明確問題;看是否、刪無關,全面準確。做材料題時,一要明確步驟:先看問題再讀材料,這樣就有的放矢。
讀問題一定要把問題讀準,學會分析讀題,分折到點,逐點作答;讀材料時一定要讀全,段、句、標點符號、關鍵詞、出處、題頭都要認真讀。
二要明確設問形式:一般有三類,運用所學知識作答類,直接用課本知識回答即可,根據材料作答的,要依據材料;
圍繞問題,分析作答,依據材料結合實際作答的,要圍繞材料主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實際作答。
二、課后及時復習鞏固
復習之前,先把教材系統認真地看一遍,包括課文的正文、注釋、插圖、大事年表等。注意前后朕系、中外聯系,把同一時期的事件歸納在一起。
這樣做,大腦中會形成一個整塊的歷史輪廓。然后再做本課或本節的練習題。
三、多記重點、難點
凡是老師強調的重點難點、考點,都要著重記憶,什么地方考試幾率小或者不考試,就當作識記部分,了解一下,節省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四、多看課本
讓學生每天都要抽時間看課本,不要想著是在看書,可以把它當作故事,當故事看有趣味性,不知不覺中東西就記住了。
五、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成績不及格,多數與對歷史學科沒興趣有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家長可以從搜集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做起,多引導、多激發孩子學習歷史的興趣。
六、多看輔導資料書,多做配套練習題
每年都有關于中招歷史復習的資料類圖書,建議學生根據老師的推薦,買兩本諸如歷史中考秘訣、歷史復習大全,開卷考試的,買本歷史考場速查即可。
另外,與課本配套的基礎訓練類書也要買一本。總之,提高歷史成績要多讀多背,掌握方法,圍繞問題,按要點作答。
</span中考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打印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篇三
1、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領導的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x總方針,決定在湘、鄂、贛、粵四省發動秋收起義。
3、1928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4、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成為長征的轉折點;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這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的會寧勝利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6、西安事變的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赴西安強令東北軍,西北軍進攻紅軍。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中共派周恩來赴西安談判。和平解決最有利于中華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2月日軍攻陷南京,屠殺中國軍們30多萬,南京大屠殺是中外歷罕見的。
8、1938年日軍進攻徐州,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勝利。
1940年,彭德懷在華北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的戰役。打敗了日軍在華北的氣焰,増強了華北軍民的抗日信心。
9、1945年4-6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一顆原子彈,蘇聯也對日作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舉行投降簽字儀式,抗日戰爭最終結束。
10、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簽署了《雙十協定》。
11、1946年6月,x發動全面內戰。
1947年,彭德懷指揮西北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敵人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12、1947年5月,陳毅指揮華東解放軍取得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
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x重點進攻的解放區是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
13、1947年夏,解放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年9月,華東解放軍和中原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舉行了淮海戰役,共殲敵55.5萬,淮海戰役為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創造了條件;
1949年1月聶榮臻指揮了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開始了東起江蘇的江陰、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戰役。
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x政權垮臺。
16、1949年9月__一屆會議在北平舉行。
大會通過的《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決定以北平為首都,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17、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18、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發表上海公報。
1979年,中國與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1950年,開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國初期的三大運動是土地改革、鎮壓x。
20、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7年完成。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奠定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
21、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標著著我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2、1956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八大的功績在于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方向。
23、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現了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的“左”傾錯誤。
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違背信義的行為,造成了我國1959年至1961年嚴重的經濟困難。
24、
中國承辦亞太地區經合組織會議。
25、1978年12月,大會作出了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是建國以來黨的歷的偉大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農村的改革是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6、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
27、中國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999年12月1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28、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29、1956年,聶榮臻主管國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產。
60年代,中國先后研制出導彈、原子彈、氫彈,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不斷更新。
30、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31、1954年,我國總理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同兩國總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2、1971年,第26屆聯大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