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篇一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2和5的倍數的特征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
2和5的倍數的特征,會運用這些特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和5的倍數;知道偶數和奇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偶數還是奇數。
能
力目標: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和
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探索意識,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奇妙。 教學重點 掌握2和5倍的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2和5的倍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進行綜合判斷。
教學準備
教師為學生每人準備一張順序數字卡片。
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十行十列的百數表。 二、教學設計
(一)情景創設,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數學游戲嗎?我們今天玩一個數學游戲。同學們可以隨便說出一個數,老師馬上就能判斷出這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如果同學們有疑問,還可以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學生分別報數:32、485、674、260??)
師:32是2的倍數,但不是5的倍數。485是5的.倍數但不是2的倍數。674是2的倍數但不是5的倍數。260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你們用計算器驗證的結果和老師判斷的一樣嗎?
生1:一樣。
生2:老師你是怎樣迅速判斷出來的呢?
師: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生:(齊答)想。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2,5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
(二)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媒體出示課本第4頁的百數表,學生拿出學具中的百數表。)
1、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在百數表中找出5的倍數嗎?利用自己喜歡的表示方式在5的倍數上做上記號(可以用—、√、○、△等符號)。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規律
(學生開始找5的倍數并做記錄。)
師:誰能說一說你找出了哪些5的倍數?
生:5、10、15、20、25、30、35、40??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你發現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生1:這些數都相隔5。
生2:這些數個位上有的是0,有的是5。
師:(引導學生歸納5的倍數的特征)你們說的都不錯,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引導學生驗證舉例)剛才我們觀察的是100以內的數,也就是說觀察的是一位數或兩位數。那么是不是任何一個自然數,只要是5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0或5呢?請同學們任意寫一個個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數,大家判斷一下。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組1:我們列舉的數有:500、4500、605、125這四個數,通過計算,發現都是5的倍數。
組2:我們驗證了5個數,得出結論:只要個位上是0或5的數一定是5的倍數。
??
師: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發現5的倍數特征的?
生答
小結學習方法:列數字——歸納特征——驗證特征
下面同學們就用這種方法去尋找2的倍數特征。
3、自主探索2的倍數的特征
(學生動手做。)
師:誰來說一說2的倍數有哪些?
生:2、4、6、8、10、12、14、16、18、20??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觀察上面的數,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1:我發現個位上是2的數是2的倍數。
生2:我發現個位上是4、6、8的數是2的倍數。
生3:我發現個位上是0的數是2的倍數。
(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師:(引導驗證結論)請小組內的同學任意寫幾個個位上是0、2、4、6、8的數驗證一下。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2的倍數的特征。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偶數也叫雙數。 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奇數也叫單數。 師:誰來舉例說一下生活中的偶數和奇數。
生1:我今年12歲,12是偶數。
生2:我17日出生的,17是奇數。
生3:我們班有50人,50是偶數。
生4:數學課本107頁,107是奇數。
生5:珠穆朗瑪峰8848米,8848是偶數。
師:那么0是偶數嗎?說出你的理由。
生:0不是奇數,0是偶數。
師:你能說明一下你的理由嗎?
生:因為個位上是0的數是2的倍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所以0是偶數,也是最小的偶數。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棒,0是偶數。
4、深入探究
(教師出示下面的兩組數。112、25、248、60、72、90.) 師:仔細觀察上面的兩組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60、90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師:什么樣的數既是5的倍數,也是2的倍數?
生: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三)應用拓展
1、觀察、交流、合作。(學生的號碼從1——50)
(1)請號碼是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2)請號碼是5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3)請號碼既是5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4)請號碼是偶數的同學站起來。
(5)請號碼是奇數的同學站起來。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你發現了什么?說出你的號碼,與同學們交流。。
生1:我24號,是偶數,也是2的倍數,站起來2次。
生2:我11號,是奇數,站起來1次。
生3:我20號,是偶數,也是2的倍數,同時既是5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所以我站起來3次。
師:請站起來3次的同學說出你的號碼。
10、20、30、40.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數的特點,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它們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個位上都是0。
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篇二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
教學后感覺自己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
一是成功的課堂引入。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本節課我是這樣引入的:老師我有個秘訣——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你們相信嗎?不信就請你們任意說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學生聽后興趣盎然,個個踴躍。考驗老師結束后,就接著問你們想不想掌握這個秘訣呀?由此引出課題,這樣不但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順其自然地把探索的問題拋給了學生,激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
二是緊密地聯系學生的生活。
本節課我充分利用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日、電話號碼等,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數學。在學生認識奇數和偶數后,我安排了“請生日是奇數的同學起立”、“請生日是偶數的同學起立”的練習,以及判斷自己的生日“是不是2或5的倍數”的練習,這些練習內容使枯燥的數字練習變得生動了。這即鞏固了學生對奇數和偶數意義的理解。又讓學生對規律的運用更加靈活了,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形式。真正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源于生活,生活即數學”。
不足之處是:在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索規律時,我認為猜想可以鍛煉孩子們的創新思維,但猜想必須具有一定的基礎,需要因勢利導。在開展探索規律時,我先組織讓學生猜想秘訣是什么?由于學生缺乏猜想的依據,因此,他們的思維不夠活躍,甚至有的學生在“亂猜”。這說明學生缺乏猜想的方向和思維的空間,也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篇三
這節課新授知識較為簡單,很適合讓學生預習。所以課前我印制了百數表讓學生圈出5的倍數和2的倍數,并設計了兩個問題:
1、觀察5的倍數,想想這些數有什么特征?
2、觀察2的倍數,又有什么特征呢?一上課就小組交流這兩個問題,同學們興致高漲,足以看出預習效果是很好的。
通過這樣的教學,節省了很多時間,課堂作業可以當堂完成。從作業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做得還不錯。一小部分同學運用知識的能力欠佳,比如:寫出5個奇數是這樣寫的:5、15、25、35、45.雖然這樣寫不能算錯,但是這些學生可能對5的倍數與奇數的概念有些混淆。在0、1、5、8,四張卡片中選出兩張數字卡片,按要求組成兩位數。
1、組成的數是偶數的有()。
2、組成的數是5的倍數的有()。
3、組成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有()。
這道題部分同學答案不全,想想還是正常的,其實這道題對于中等以下的學生來說確實有難度的。
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篇四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因數、倍數的基礎上,進一步來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征,并體會運用特征解題的優越性,明白優化知識的便捷性。
1、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首先利用六一兒童節學生表演三種集體舞這一教學資源,創設了問題情境,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又讓學生利用百數表這一學具自主探究2、5倍數的特征,把數學和生活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
數學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觀察、實驗、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由于5的倍數的特征比較容易發現,我便把它調到2的倍數的特征前面來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00以內5的倍數,獨立觀察,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很容易發現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而這只是猜測,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我們不能滿足于學生能夠得到結論就夠了,而應該抱著科學嚴謹的態度,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結論僅僅適用于1100這個小范圍。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數中都適用呢?還需要研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認識到還要繼續拓展范圍,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數中所有5的倍數是不是也是個位上的數字是5或0。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科學嚴謹的態度,知道了在進行一項數目巨大的研究過程中,可以從小范圍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漸擴范圍大,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這樣,當下節課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時,學生就會大膽猜想,并有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了。
3、精心選題,發揮習題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習題的設計力爭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體現趣味性、基礎性、層次性、靈活性、生活性。本節課教師設計了5道練習題。在鞏固練習部分,第(1)、(2)題是基本題;第(3)(4)題目的是讓學生根據2、5倍數的特征靈活解決問題。第(5)題是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