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體會300篇一
馬修,一個過氣的音樂家,卻具有一身音樂才華的任課教師;佩皮諾、莫翰奇……馬修的學生。
馬修被派任于池塘底教育院任代課老師,一群調(diào)皮的學生令他頭疼,他甚至想過放棄,但他還是以人性化的教育感化了學生,組建了合唱團,令院長、爵士夫人驚嘆不已,桀驁不馴的莫翰奇也被馬修馴服,最終,莫翰奇成為了著名的指揮家,影片完美告終。
與馬修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相比,院長的教育似乎過于苛刻,他的方式使學生厭惡乃至痛恨。于我們現(xiàn)實的讀書生活相比,我感到自己真是太幸福了,我們的老師雖嚴謹卻不失幽默,常使學習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生動。
莫翰奇,具有獨特的音樂天賦的孩子,卻常捉弄于老師,馬修這樣評價過他,這孩子本性并不壞,只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他的獨立、自尊不得不令人折服,我想,他的成就取決于馬修給予的引導和教育,是馬修改變了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富有了神奇的音樂色彩。
影片中最后一幕使我有著想哭的沖動,孩子的飛機一架接著一架地飛出窗外,為臨走的馬修送去最后的祝福,孩子們的小手不斷地揮動著,向馬修告別。孩子們的真摯、善良,馬修的寬容、幽默,兩者融合在一起,結(jié)合成完美的組合。人固然沒有十全十美,但在我眼中,他們似乎已展出最完美的自我。他們就是最完美的人。
整部影片看似幽默,卻蘊涵著深刻的含義。這部片子不正是真情與愛的化身嗎?世界只有充滿愛,一切才會更加美好!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體會300篇二
當你聽說“牛郎班”的時候,不要以為是農(nóng)村的牛郎班。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養(yǎng)牛班,其實是一個由一些難題生組成的班。影片以兩個老人看馬修老師的老照片和日記開始。
兩位老人是派皮諾和莫昂奇,他們曾經(jīng)是“池塘之底”學校的學生。“池底”,顧名思義,就是最差的學校,是專門為少年問題設(shè)立的寄宿學校。校舍灰暗悶熱,教室灰蒙蒙斑駁,學生像井里的青蛙,籠子里的小鳥,沒有愛情的滋養(yǎng)。這里的教育哲學是“行動—反應(yīng)”原則。如果有學生違紀,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懲。如果3秒內(nèi)找不到施暴者,所有人將被禁閉6小時,取消所有娛樂活動,直到施暴者自首或被曝光.
但他們很幸運。他們遇到了馬修先生。馬修先生是個禿頂?shù)睦项^,相貌丑陋,是個天才的音樂家。他在事業(yè)不景氣的時候選擇來到“池塘之底”學校當主管。他從不打罵學生,給他們最大的包容和保護,尊重每一個學生,從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他讓不會唱歌的小餡餅皮諾當副指揮,讓總是走調(diào)的郭邦當架子。他讓每個孩子享受音樂和集體合作,讓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春天”。
和“池塘之底”學校的孩子們比起來,我太幸福了!我不僅有慈愛的父母,也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是用生命去影響生命。學校就像我們的家,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學樓每層的角落都有“一香書巴”、“彩虹閱讀”等讀書角,讓我們走出教室,進入書海。在大樓里,有許多富有想象力的活動,如“一切”、“異想天開”、“電子幻想”和“童心”。學校還組織了民族管弦樂、剪紙、快板、京劇、剪紙、古箏、舞蹈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作為新源小學的學生,我很自豪。
童話作家鄭說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guān)鍵在于如何培養(yǎng)和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鼓勵他去做。”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情,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稍縱即逝又被人遺忘,一抹絢爛的金光在小徑的盡頭閃耀……”他們的歌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體會300篇三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里面一群桀驁不馴,沒有文化的孩子,在一個失意的音樂人馬修耐心的引導下,被改造成聰明懂事的人。
電影中的校長不僅對孩子不耐煩,還經(jīng)常對犯錯的孩子施以嚴厲的體罰,比如把孩子鎖在密室里,無視孩子的恐懼,而新調(diào)來的馬修老師則完全不同。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對犯錯的孩子并不偏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給他們機會。
在這部電影中,有許多感人的場景。
場景一馬修老師剛進這個學校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服氣,捉弄他。每次上課的時候,學生們都很吵。馬修老師去校長室的時候,其中一個學生畫了一張馬修老師的照片,還帶了一張他光頭的特寫。偏偏馬修老師又回到老師身邊。他沒有生氣,還為那個同學畫了一幅畫,因為那個同學的鼻子上有一顆紅色的痣。
鏡頭二:影片結(jié)尾,馬修老師指導全班同學唱了一首歌。最有才華的男孩被擱置一邊,因為他犯了一個錯誤,看起來很孤獨。在第一首音樂結(jié)束時,馬修老師突然轉(zhuǎn)向男孩。男孩很驚訝,但更驚喜。他成功地唱完了。如果是別的老師,學生犯了錯也不會相信,但是馬修先生給了他們很多機會。
我很想去那所學校,成為馬修先生的學生。
場景三馬修老師被校長開除的時候,校長下了一道命令:不許學生見馬修老師。于是,孩子們想出了一個主意。馬修先生快到學校門口的時候,突然有幾架飛機從教室窗戶飛下來,都是寫著要放棄馬修先生的。馬修先生一抬頭,教室窗戶里無數(shù)的小手在蕩來蕩去,孩子們受不了這位父親般的老師。
看完電影我才知道,這個“牛郎”指的是那些調(diào)皮的學生,那個“春天”的意思是希望,而那個馬修老師就像一個牧民,用他的愛去尋找一群迷途的羔羊,用愛去引導他們。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體會300篇四
真是感覺時光荏苒,歲月真是不饒人,就像歌中唱的一樣,時間都去哪里了,但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有沒有哪一件或是哪一個時刻是值得我們值得驕傲的,除了我們口中的忙呀忙呀,還在生命中留下了些什么呢?于丹曾經(jīng)解釋過忙,什么是忙?一個心,一個亡,就說明這個人每天瞎忙,心亡為忙,所以,向我們這樣緊張的工作之余還是應(yīng)該有反思和思考的機會。而一直以來都給我這個早到的不惑之人一個思考的機會。
這天下午學校組織老師們觀看《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電影,對于某些老師已經(jīng)早已耳聞,但是對于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而且對于標題,放牛班,什么意思,怎么是個放牛班,而且還是法國片,這讓我就更是饒有興趣地去觀看。從5點左右到6點多,真是被這位偉大的老師的一言一行所吸引,他詼諧的表情和語言,讓我們不時發(fā)出笑聲,但同時我們也被這樣一位如此珍愛他的學生和重視學生的尊嚴的老師所震撼著,尤其是其中的這樣幾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個就是對其中一個極具音樂天分的孩子皮埃爾,馬修老師對他的天分和潛力非常欣賞,并且為他組建一個合唱團,讓孩子不斷地找回自信,找回尊嚴。相信他們,充分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而但這皮埃爾犯了錯誤時,馬修老師沒有姑息,而是以停止他最心愛的事情---唱歌為懲罰,這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馬修老師和藹卻又嚴肅的性格,對于孩子的原則性錯誤要給與適當?shù)膽土P,而但伯爵夫人來觀看合唱團演出的時候,馬修老師又恢復了他的唱歌資格。
看到這一刻,我能感受到孩子心中對自己錯誤的內(nèi)疚和對馬修老師的感激,我想孩子今后一定會很聽老師的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二者之中也體現(xiàn)了馬修老師的人性教育,對于孩子犯了錯誤,是要他知道任何錯誤都要付出代價的,但也給孩子以改正的機會。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馬修老師會把這樣一群捉弄老師,偷老師的樂譜,吸煙,成績一團糟糕的孩子們變成了一群自信、聽話、懂事并且成績很好的孩子們。
另外一個場景就是但校長即將要被授勛時,這時學校被燒毀了,巧合的是,馬修老師剛好領(lǐng)著學生們走到了學校之外去郊游,讓這群可伶又可愛的孩子們免于一場災(zāi)禍,而情景一變,曾經(jīng)在這里就學的一個被人為無藥可救的應(yīng)該被送往少管所,交給警察的一個孩子,就因為校長的4萬元錢找不到了,就被冤枉給他,被校長打了將近半小時的耳光,而最終也沒有向校長妥協(xié)的他最終被送給了警察,后來不知是逃出來了還是放走了,他就回到學校報復學校,報復校長。
這兩個場景非常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里,也給我非常大的震撼,教育理念的不同給教育者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留給孩子們的卻是極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影響。武斷、暴力、絕對的、無尊嚴的教育留給孩子心中的是無盡的失望,沒有人同情和理解,不能得到幫助和關(guān)心,所以,剩下的就只能是自我放棄和對周圍事物的憎恨。不難理解他們吸煙,放火,甚至是進一步的毀滅性的舉動。
想想我們作為最前線的教師,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理念,不斷反思,不斷提升,對待孩子時那不經(jīng)意間的舉動和言語,甚至是一個回眸,都會給孩子清澈并且平靜的內(nèi)心掀起巨大的漣漪,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用最嚴格規(guī)則來要求自己,都要用最嚴謹,最謹慎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們,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這還是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而我們這樣的產(chǎn)品是會自己思考和有自己的獨立意識的,我們不能想象我們做了什么,而他們會自我發(fā)展成什么樣,所以,生產(chǎn)過程一定要規(guī)范,嚴謹。
而除此之外,我們作為教師,對待的不僅僅是一個個不同性質(zhì)的產(chǎn)品,我們還應(yīng)該有一顆愛心,把他們當成有血有肉的人,不同個體的人,有尊嚴的人,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給予愛心。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能像馬修老師一樣,最終他帶走的是他的學生,而我們走的時候,收獲的是滿滿的幸福、美滿和無盡的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