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5頁情境圖和“做一做”及第89頁練習二十的第1題。
《找規律》是“數與代數”這一知識領域?!墩n程標準》要求:探索簡單情景下的變化規律。
本節課是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帶給人美感的有規律的事物,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材從最簡單的規律(顏色)引入,通過口頭描述規律、圈出規律的“核心”、創造規律等方式,理解規律的含義。是學生學習“探索規律”知識的起始課。同時也為第二學段有關規律的學習打下基礎,更好地滲透函數思想。
(二)核心能力
“找規律”這節課,通過口頭描述規律、圈出規律、創造規律的過程,理解規律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通過擺一擺、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發現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理解規律的含義并能描述和表示規律。
2.借助主題圖,會根據發現的規律,確定后續圖形的排列方式。
(四)學習重點
理解規律的含義,發現圖形和數字排列的簡單規律
(五)教學難點
會根據發現的規律,確定后續圖形的排列方式。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找規律》名師教學課件
二、學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1.預習任務
(1)預習課本第85頁,說一說圖中有什么,思考:說一說它們是怎么擺的。
(2)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這樣的排列。
2.練習
(1)
觀察圖中,都有什么?說一說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2)你能自己畫出有規律的圖案嗎?
(二)課堂設計
1.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出示千紙鶴,初步感知規律
①出示一串中的第一個千紙鶴,下一個千紙鶴的顏色,你能試著猜猜么?
②接下來一個會是什么顏色呢?第四個是什么顏色呢?如果老師讓你猜接下來兩個千紙鶴的顏色,你還能猜得準么?
(2)揭示猜千紙鶴竅門,感受其中的規律
剛剛我們在猜的時候,發現一開始有人猜錯了,但后來猜得越來越準,你們一定有什么竅門,誰來說說?
小結: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叫它有規律的排列。
(3)揭示課題。今天學習找規律。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活動,感受規律就來自于生活之中,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揭示課題?!?/p>
2.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認識規律。
多媒體出示主題圖:小學生聯歡會。
思考1: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上面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師:咱們以小旗為例來研究研究它的排列規律。(課件出示主題圖: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
生:彩旗是按照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接下來還是一面紅旗、一面黃旗重復出現的。
師:“重復”一詞用的好,能具體地說一說什么是重復嗎?是誰在不斷地重復呢?
師:重復部分的順序能改變嗎?
師:小旗的排列是按一面黃旗、一面紅旗為一組,這一組按照順序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我們就說小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師: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找一找花朵、燈籠、小朋友的排列有規律嗎?
師:它們的排列規律是什么?圈出每一組中重復的部分
問題:我們剛才找到的花朵、燈籠、小旗和小朋友的排列有什么相似之處?
小結:像花朵、燈籠、小旗和小朋友的排列它們都是按照順序地重復排列,我們把這樣的排列叫做有規律地排列。
(2)動手操作,創造規律
活動3:自己嘗試擺學具,小組中欣賞,并展示學生的作品。
小朋友的眼睛都很會觀察,我們一起發現了這些圖形在形狀,顏色以及數量上的變化規律,那你們的小手是不是一樣能干呢?你們能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案么?拿出學具自己試試吧!
活動4:動手涂色,深化規律(完成89頁的做一做)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能用學具創造出有規律的圖案,那你們能用彩筆涂出有規律的顏色么?
小組中欣賞,并展示學生的作品。
活動5:探尋聲音動作中的規律
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律”,還能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案,用彩筆涂出有規律的顏色,給自己鼓鼓掌吧。發現了嗎?你們的掌聲也是有規律的,誰還能做出有規律的動作呢?
(3)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中,也能經??吹接幸幝傻呐帕?。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規律,并欣賞老師帶來的有規律的圖案。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學生在對這幅情境圖的觀察和表述中,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個事物的規律。通過圈一圈,找出規律的“核心”。并通過擺出有規律的圖案,涂出有規律的圖案,做出有規律的動作,發出有規律的聲音,找出生活中的規律,進一步深化規律的特點?!?/p>
3.鞏固練習
①完成課本89頁第1題。
②說一說下一個是誰?
③。涂上合適的顏色
4.課堂總結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找規律,主要找了圖形和一些事物的排列規律。在找規律時要先確定不斷重復的是什么,找到規律的“核心”,而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在課下可以找一找生活中的規律。
(三)課時作業
1.再接著畫一組。
思考:哪兩行的規律相同?
【答案】(1)
(2)(3)
第2行和第3行的規律相同。
【解析】考查目標1和2。進一步鞏固理解規律的特點。
2.第10個是什么顏色,在后面圈出來。
【答案】
【解析】考查目標1和2。進一步鞏固理解規律的含義。并會得出之后的第幾個是什么。
3.設計入場券。
“規律王國”要舉行聯歡會,想來參加的小朋友需要設計符合要求的入場券,要求是:
(1)請你選用自己喜歡的圖形、顏色或貼紙創造出不同的規律。
(2)請你把作品完成在入場券上,要有3組的規律才行。
【解析】考察目標1和2,。在認識規律,擺出規律,涂出規律的基礎上會創造規律。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教案篇2
活動準備
圖形卡片、小動物磁教具、排序互動游戲、彩筆、幼兒用書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學會按規律排序,探索不同的排序規律。
愿意與同伴相互合作共同游戲,體驗集體合作的樂趣。
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規律
1、出示磁教具:
師:這群小動物在玩排隊的游戲,看看它們是怎么排的?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找一找,秘密是什么?(小組交流,師指導觀察。)
2、小組匯報:
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師:你找到了小動物排列的規律,真聰明,你能再大聲的說一遍嗎?(引出規律:1只小雞1只小兔,1只小雞……)
3、出示圖:
師:(師做神秘狀)這面旗的后面應該死是什么顏色的旗?(規律:紅、黃、紅、黃……)。
4、讓幼兒說各種圖形的排列規律:
(1)師:尋找這組規律?
△○△△○○△△△○○○
(小結:越來越多,是遞增排序。)
(2)師:尋找這組規律?
△△△△○○○○△△△○○○
(小結:越來越少,是遞減排序。)
二、互動游戲,找規律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很多排序的方法了,下面我請小朋友來站隊,自己創造規律,并說一說。
1男1女排隊法2男2女排隊法
1女1男排隊法2女2男排隊法
1男1女2男2女(遞增法或遞減法)我的創新
三、做一做
師:數學樂園里有很多游戲,我們一起去玩一玩,做一做吧?
1、師:清晨,小朋友們在跑步,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后邊的小朋友怎么排?你知道嗎?
2、師:圖形寶寶有的貪玩,跑出去玩了,你能找到他的排列順序并進行涂色嗎?
3、展示作業
師幼共同小結:按規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按顏色、大小、形狀、長短、高低、數量、方位等特征排序。
四、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有規律排序的事物。
2、到各個活動區域自己探索。
反思
孩子回答時,請孩子共同復述,是一個不錯的亮點,這樣即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孩子明白物體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序的。所以,孩子在操作時就顯得異常的輕松,孩子也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這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老師始終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真正體現活動的主體性。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教案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當兩端的物體相同時,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多1;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边@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發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間隔排列規律的探索過程,找到“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當兩端的物體相同時,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多1;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边@一規律。教學難點:利用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感知規律
1、伸出手張開,問:有幾個手指?有幾個空檔?如果每兩個手指間夾一枝筆,能夾幾枝筆?(板書:每兩個手指間夾一枝筆)
2、請4名男生和4名女生排隊,要求:每兩個男生之間站一個女生。全都排著符合要求嗎?怎么辦?(排成4男3女)他們是怎么排的,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來。
交流表示的方法。師:這樣的排列方法叫一一間隔排列。(板書:一一間隔排列)
二、探索規律
1、出示教學掛圖。
(1)在圖上找一找,有沒有像剛才男生和女生這樣的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交流。能不能用一句話描述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2)這些一一間隔排列有物體有什么共同特點?有什么規律?同桌合作討論、探究。交流。
(3)匯報討論結果。出示名稱:兩端物體中間物體
(4)歸納出“兩端物體比中間物體多1”
三、運用規律
1、馬路一邊有25根電線桿,每相鄰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一共有多少個廣告牌?提問:“每相鄰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相”可知什么?
各自解答。交流。
把上題改成:馬路一邊有25個廣告牌,每相鄰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一共有多少根電線桿?
該怎樣解決?
2、(1)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多少段?
提示:一根木料鋸1次,能鋸成幾段?畫圖理解。那鋸3次能鋸幾段呢?為什么?
(2)如果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
四、拓展規律
1、把前面表演過的4男4女再次請上臺。思考:有什么辦法不多加一名男生或者不去掉一名女生,使每相鄰兩個男生之間站一名女生?(圍成一圈)歸納:當圍成一圈時,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同樣多。
2、沿圓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樹,每相鄰兩棵柳樹之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提問:為什么桃樹也是75棵?
五、總結規律。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2、培養初步觀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能夠學會找簡單規律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
2、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規律
1、小朋友,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來了一些小獎品,要獎給上課表現好的小朋友,你們想看看老師帶了哪些獎品呢?(實物出示)
2、猜一猜,林老師拿出來的下一個會是什么?(學生猜,師演示)
3、小朋友,真聰明,別急,還有其他獎品呢!(再次演示課件)你猜下一個是什么獎品呢?(學生猜,師演示)
4、咦,老師剛剛夸你們聰明,怎么現在猜不準了呢?為什么?(學生可能會說出第一排是按有順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沒有規律,亂放的。)
5、噢,原來是這樣,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順序擺的,有規律,而第二排是胡亂擺的,沒有規律,所以猜不對。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那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像第一排這樣有規律的知識。(板書課題:找規律)老師看看誰最愛動腦、誰發言最積極,就把黑板上的獎品獎給他,你們想嗎?
二、自主探究,進一步認識規律
1、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一年級小朋友正在舉行聯歡會呢?。ㄕn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2、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3、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這些彩旗、花朵和燈籠的擺放是怎樣的?
4、他們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有規律擺放的,那他們有什么規律呢?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找一找。
5、我們先來找找彩旗排列的規律吧?。ㄕn件出示彩旗,猜一猜,最后這面彩旗會是什么顏色?)
6、都猜是黃旗,看看對不對?(課件演示最后一面彩旗為黃色)猜得真準,你們是怎么想的?
7、師小結:這組彩旗的排列就是這樣一紅一黃,又一紅一黃有規律地出現(課件以紅黃為一組,逐組閃動)
8、彩旗的排列規律我們已經找到,那么燈籠、彩花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又有什么規律呢?把你發現的秘密小聲的告訴同桌。
9、學生思考交流,師巡視。匯報: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向全班宣布?(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擊)
(1)在學生匯報順序的擺放時,引導哪幾種顏色為一組?下面是什么?(課件演示)
10、小結:小朋友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知道了彩旗、燈籠、彩花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
三、練習鞏固規律
第一關:(形狀)
第二關:(顏色與形狀)
第三關:(顏色與個數)
第四關:給氣球涂。學生拿出題卡自己涂色,在實物投影上出示學生的作品,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涂?
第五關:(出示沒有規律的圖形)那你們有辦法讓它們變成有規律嗎?四人小組利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組合。
四、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找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
(1)誰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規律的?學生分組交流、匯報。
(2)欣賞規律的美:看來規律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有規律的事物。(課件出示:花池里的燈,教學樓的瓷磚、門窗,建筑物、房間的瓷磚,條形的背心,有規律的圖案等)
五、拓展思維,創造規律
小朋友,規律無處不在,那你們會創造規律嗎?接下來就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可以用自己的聲音或自己身邊的材料或水彩筆或是老師這里的材料,看哪組小朋友創造的規律最特別。
1、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創造規律
2、學生匯報,展示作品,并自己當小老師,提問題。(如:猜猜我們是按什么規律排的?再猜后面會是什么?)
3、小結:剛才我們根據顏色、形狀、個數不同創造了許多規律,在生活中還可以用其他規律排列,我們以后再學。
六、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由于主題圖及鞏固練習中,規律的出現都是比較的單一(兩種顏色交替出現),所以在圖氣球時,學生出現的情況都是兩種顏色交替出現。如果在練習的時候,多一些形式,如出現表格式、十字型等,或是在顏色的交替規律上多一些準備,那學生填出的效果肯定會更好,不會被此框死。
2、在串珠子中,有一個學生出現了黑珠不變,白珠一個個增加的想法,教師在及時表揚的同時,也應及時給予學生獎勵,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在出現這種方法時,應及時抓住課堂上的生成就,及時提問,“根據這個白珠一個個增加,黑珠不變的規律,你還能想到什么?”這樣課堂上會更精彩,學生自己的發現就會越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在課堂上不能很好的抓住課堂生成的資源,進行及時的教育。如在涂氣球時,有一個學生出現了一個涂,一個不涂的規律,而這時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她太懶了,空了一個不填。”而此時的我只是“那有沒有規律呢”一個反問而過去了,如果此時在提問的同時,再表揚這為同學的做法,并說明這樣做的好處。這樣的處理會比前面的做法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