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重門讀后感100字 三重門讀后感500字篇一
高一時,問同桌借了看,只可惜被我們班主任收了,那班主任姓趙,對韓寒痛恨至極,好像韓寒抄了他家一樣,恨得連《三重門》安安靜靜的躺在書桌里也不放過。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過于此,當你還沒有幸看一樣東西,那東西就已經消失,這里是被收了。只聞書香,還未來得及吞下肚,就被收了,慘!!
之后的一年多時間,把《三重門》擱下了。
高考前的一段日子,生活寂寞難耐,逛書店時又見《三重門》就順手takeit了。
我看過《三重門》后的感覺是韓寒讀完《圍城》的感覺:“原來小說還可以這么寫!”雖然我也讀過《圍城》,但因為我文學功底太差的緣故,沒有什么如坐春風的感受。總的說來,看韓寒的小說是不必太注意情節的,最主要的還是看他怎么玩文字,然后順便把我們也玩一遍。看郭敬明的書就不這樣了,只看情節就夠了,我不是說他的文筆不好,只是那些文字更適合女人,而且往往越是對女人心理描寫的惟妙惟肖的男人越容易變態。
我不知道韓寒寫《三重門》的時候是怎么寫的,他自己說這本書是他傾注最大的一本說,我想也是,玩什么東西都得投入,何況是玩文字。我覺得寫這本書要很通暢是不可能,可能一個比喻要憋很久。
我要說的就是這一點,以前總是強調寫文章要流暢,但有時候是需要不流暢的,太流暢的東西就沒有什么思想了。寫的流暢就像排便順暢,并不是這樣不好,只是這遠不如長期便秘后突然釋放來得爽。
以上本人鄙見,不足掛齒。
三重門讀后感100字 三重門讀后感500字篇二
《三重門》是由網絡才子韓寒所著。當我在今天夏天拿到這本書后,首先使我魂牽夢縈的是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的書名和韓寒這位才子的神秘感。
令人驚訝的是,《三重門》竟是韓寒的處女作,他早在1999年著以此作,實屬不易。
在書中,我看到了韓寒這樣一段話: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從韓寒的這段話可以看出,韓寒對中國教育的不解和疑惑,但韓寒對他自己有信心,他認為在這個時代中,在這個應試教育占主導的年代,他可以成功!
《三重門》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歸功于他的題材,就對于我一個高中生的口味而言,這樣的書讀起來真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它講述了一群孩子們,在應試教育的年代中成長,從初中到高中,漸漸的長大。雖說是小說,但我在書中卻看到了我們21世紀莘莘學子的影子。
現在的教育太講究應試教育了,太講究孩子們的全面發展,但全面發展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全面平庸,所以我們越發感到我們肩上的書包重了,壓力重了,我們失去了往日的歡笑,取而代之的只是不停的盲目的所謂的“學習”。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體制是要改了,社會進步了,科學進步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正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加速前進中,為什么不能像神六和神七那樣的速度前進,我們太累了,我們需要休息!
始終相信一句話: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這是我讀韓寒《三重門》后的最大感受,若這個時代的應試教育不改,我們必須改變自己!這樣才能創造未來!
三重門讀后感100字 三重門讀后感500字篇三
林雨翔的經歷不禁讓人為之扼腕嘆息。學業,生活,戀愛處處不得意。但轉念一想,當今又有幾人能在三重門中活得瀟瀟灑灑呢?
任何時代都有任何時代人的煩惱。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時時刻刻都在三重門中迂回、周旋。
無疑林雨翔的經歷激起了各時代人的共鳴。或許,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奈吧。你適應了,不過多一個教育的犧牲品;你嘗試去改變,卻難于上青天。
很慶幸我在大學,而且經歷了那些煉獄依舊有著一個清醒的頭腦。大學的包容性很強,我不是在水深火熱中掙扎,但卻依舊要去改變——這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無奈吧。
讀完《三重門》后,我感受更多的是郁悶與惆悵。作者把一個消極的意味深長的結尾丟給了我們,讓我們去無限地延伸。
這是一個消極的包袱,但韓寒本人又點燃了一盞希望的燈火。那桀驁不馴的個性,沉著老調的筆鋒和打碎枷鎖換得自由的輝煌人生為我指明了方向。
我,曾經而且現在依舊是在三重門中苦苦掙扎的人。每天為學業,生活,戀愛種種瑣碎的是冥思苦想半天。我沒有韓寒的黑色幽默,沒有世故的思想,沒有憤世嫉俗的滿腔熱血……
可我有的是另一些東西。對改變命運的渴望,清晰的人生目標,宏遠的理想,頭腦中既定的方案,已然付出的行動和喚醒內心潛能的鑰匙……成功的航帆已啟程,我萬事俱備。加上對文學的天分,我如虎添翼。
既是此,幸運之神也來垂青,何苦之有?
苦盡甘來,我的時代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