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nèi)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關注傳統(tǒng)節(jié)日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大家好!下周將迎來“清明節(jié)”。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清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清明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假如我們自己也只是將清明節(jié)等同于放假一天,那么,人家對我們“不好好過節(jié)”的批評就成為當然,《清明上河圖》中所蘊含的,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只會黯然消逝。
清明,其實最開始只是一個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等農(nóng)諺。再后來,由于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的日子接近,漸漸的,人們就把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了,寒食節(jié)里講究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也就成了為清明節(jié)的習俗。為了防止清明節(jié)里寒食傷身,人們就通過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因此,也就又有了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所以說,清明節(jié)中既有祭掃離別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是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節(jié)日。
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對待清明節(jié)呢?
第一,尊重。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化大潮下,我們可能會關注一些西方的節(jié)日,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端午、七夕、中秋、重陽、春節(jié)應該被尊重、被銘記。因為這些節(jié)日傳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自然、生命的特有的理解。
第二,感恩。在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歲月里,中華大地上眾多英雄兒女不屈于外來侵略與壓迫,獻出了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從城市到農(nóng)村,從內(nèi)地到邊陲,都有清明掃墓的習俗,這就是我們對先祖、對先賢、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第三孝敬,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報國愛國。漢字的“教”字就是一個“孝”字加一個“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謂“百善孝為先。”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充分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見和教導。理解父母的期望與關愛。
第四,珍惜。清明節(jié)的文化內(nèi)涵不僅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惜生命的意味。清明時節(jié),萬物萌動,人們懷著欣喜迎接春天的到來,走進充滿生命活力的季節(jié)。珍惜生命,歌頌青春,珍惜時間,充實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這是紀念先人、感恩親人的最好方式。
愿每一個人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清明節(jié)!
愿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傳統(tǒng)文化得到應有的傳承與發(fā)展。
謝謝大家!
關注傳統(tǒng)節(jié)日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在醉人的金秋如約而至、中秋佳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我們也迎來另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的9月12日至18日,將是我們一起度過的第13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受校團委的安排,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規(guī)范語言文字,弘揚傳統(tǒng)文化。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我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20xx年的11月,我參加了xx市教育局組織的xx市骨干教師xx大學高級研修班。在xx大學學習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明顯感受到我的普通話跟不上別人,我因此羞于和老師、同學交流。回到長沙后,一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我。xx市教育局安排我們班與來自昆明市的語文名師交流,我們班的每個組推選一人在xx中學上展示課,在我們六人中選一位在主會場上課,其他人只能在教室上,主會場聽課的有省市領導,全國知名教育專家,這是一次很好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準備課的時候,xx教育學院一位教授對我說了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如果你的普通話好一點,你應該是最好的人選”。就是因為我的普通話,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機會,留下了一個深深的遺憾。
同學們,普通話是最美的語言,漢字是最優(yōu)美的文字。但是語言文字就像空氣和水一樣,一方面非常重要,離開它就無法生存;同時又太普通了,不太引起大家的關注。只有當語言文字或者當空氣和水受到了污染以后,大家才會重視它。同學們還沒有走出校門,走入社會,對此理解不會很深。實際上我們馬上就會有深切的感受,一手好字將是高考對你最基本的要求;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將是你走入大學的通行證;一手好字加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將是你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學校為此要求大家將普通話作為校園語言,讓我們彼此相見時,都不忘用普通話互道一聲問候,讓我們一起將普通話推廣到底。學校要求大家每天堅持練字,養(yǎng)成提筆即練字的好習慣,把字寫規(guī)范、寫漂亮,希望每一位同學都為此做積極的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yè),筆記,練習,讓你的字跡像你的容貌和你的微笑一樣美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們相信水終能穿石,鐵杵終能磨成針,只要大家有毅力,就一定能夠比以前做得更好。
作為一個高中生,我覺得應該還要有更為高遠的追求。學校也提出大家要做一個儒雅的人。中華五千年文明,以語言文字為載體,傳承了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這更要我們學習和繼承。現(xiàn)在的很多同學總喜歡以90后自居,喜歡把90后的孤僻、自傲帶進自己的心靈空間,而不知道絕大數(shù)90后身上有著許多的閃光點。同學們喜歡周杰倫,有的同學只看到周董桀驁不遜,奇裝異服的一面,卻忽視了他《菊花臺》《七里香》中所蘊涵的傳統(tǒng)文化,百家講壇說論語的xx教授就非常推崇他這一點。我們的同學喜歡看xx、xxx的小說,喜歡開口閉口就說xx是個后進生,然而你們卻看不到他廣泛的閱讀和辛勤的寫作。你們喜歡快樂男聲,喜歡花兒朵朵,你們只看到他們霓虹燈下的風光無限,卻沒有思考,他們哪個不是具有傳統(tǒng)文化的堅韌、上進、拼搏,才最后成為了觀眾心中最理想的花兒和快男。
傳統(tǒng)文化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開了一次會議,結束時做了一個破天荒的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只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冰山一角,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是我們同學們的世界,我衷心地喜歡大家在搞好學習的同時,廣泛閱讀古今名著,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也希望學校各個部門積極開展與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成長成才,真正做一個儒雅少年!
謝謝大家!
關注傳統(tǒng)節(jié)日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中國—一個偉大而繁榮富強的國家,一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的古國,它是全世界各種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續(xù)至今而沒有中斷的文明大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根,滋養(yǎng)著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支撐民族團結奮斗發(fā)展繁榮的精神力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許多著名學者為我們留下的光輝的著作,智慧的結晶,而且深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許多杰出的歷史學家。從小我就聽媽媽給我講司馬遷的故事,今天在這本書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馬遷—我國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繼承父業(yè),著述歷史,用畢生的經(jīng)歷寫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史記》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炎帝時期,到漢武帝初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它規(guī)模宏大,體制完備,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多字,涉及哲學,政治,經(jīng)濟,文學,美學,天文,地理,甚至醫(yī)學,占卜等方面,幾乎囊括了整個歷史時期社會活動的全部內(nèi)容,是一部百科全書的鴻篇巨制,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為了完成《史記》,司馬遷走出家門游歷四方。他游歷了大江南北,到過長城,渡過黃河,登過泰山,經(jīng)過長江,一路上采訪民間傳說,考察文物古跡,搜集歷史資料,這些活動使他獲得了大量史籍上沒有的史料。
正在司馬遷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他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宮刑。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幾次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他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寫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這樣,司馬遷發(fā)奮寫作,終于完成了一部輝煌巨著——《史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這是司馬遷的人生觀,他認為自己的死不過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這種信念,使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了宮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卻在史書中有權評價每一位帝王將相,他在史書中,自己就是統(tǒng)治者。
在司馬遷的眼里,自己只不過是個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個大人物,因為他是個敢于指責黃帝的人,他是個大丈夫,因為他可以忍辱負重,他是個圣人,因為他給后世留下了《史記》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權大貴之人,而是那些有作為、有事業(yè)、有理想,可以忍辱負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馬遷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寫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權貴,而是在于一顆有作為、有事業(yè)、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讀了這本書后,我懂得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整個中華民族共同依托,共同傳承,共同發(fā)揚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的總和,是中華民族賴以生活和發(fā)展的精神財富。
關注傳統(tǒng)節(jié)日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年級(1)班的梁xx,今天我所講故事的題目是《學習經(jīng)典應從讀準字音開始》,
六年級上冊有篇課文叫《索溪峪的“野”》,大家還記得嗎?文中在描寫“山是野的”時有句話“……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我們當時在上這課時,常有同學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而只要有同學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有同學笑,同學們?yōu)槭裁匆宦牭健榜厚皇缗雍缅稀本托δ兀肯雭泶蠹乙欢ㄊ峭崂锵耄焕斫膺@句話的意思了。通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出自《詩經(jīng)》中的《關雎》篇。原詩是這樣寫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聽老師說這首詩采用“比”“興”的寫法,主要意思是表現(xiàn)了一年輕男子對賢慧端莊,年輕貌美女子的思念之情。至于每個字,每句詩的意思,我就不說。坦誠講,按我現(xiàn)在的能力,也無法說清。《關雎》這首詩我們初中會學到,屆時我們一定要好好聽老師的講解喔。下面我就現(xiàn)學現(xiàn)賣試著給同學們講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
要真正弄懂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先要從讀準這句話開始。我們原來都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實這句話正確讀法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姿態(tài)美好而又善良文雅的女子,是君子很好的配偶。‘窈窕淑女’是指‘姿態(tài)美好而又善良文雅的女子’,‘逑’是指‘配偶’,而‘好’就是‘很好、好’的意思。如果讀成‘好逑’,就變成‘喜好、愛好的配偶’了。那也就曲解了整首詩的意思。”
類似經(jīng)典的誤讀還真不少,如我們曾把《論語》里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中五個‘知’都讀‘zhī’,其實第五個‘知’應讀‘zhì’,它通‘智慧’的‘智’,是‘聰明、智慧’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是聰明智慧的’。如果讀成‘知’,整句就變成‘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樣的人是知道的。’這顯然誤讀經(jīng)典。當然,這句話我聽到我們學校某個老師都讀錯了,這實在不該。類似古詩詞中這種漢字通假的我們還學過《示兒》中的‘家祭無忘告乃翁’中的‘無’通‘勿’,這里的‘無’就讀‘勿’音。再如影視作品中我們常見官員宣讀皇帝圣旨的畫面,圣旨第一句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些演讀圣旨官員的演員們都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久前有古文專家說應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類似經(jīng)典誤讀的例子層出不窮,它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去糾正。
最后我再次強調(diào),我們在學習經(jīng)典時應從讀準字音開始,不要犯了“讀字讀半邊”“不懂裝懂”的錯誤。當我們不認字時,可查字典;不理解意思時可問老師或上網(wǎng)求教。大家一定要謹記先哲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