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一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像劉洋一樣的女航天員。當我有了這一夢想的時候,朋友們和同學都嘲笑我,說我在做夢。可當我看見劉洋和其他兩位宇航員帶著祖國的榮譽和光榮飛上太空時,我的心就不言而喻的激動和自豪。所以,我發誓,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出色的女航天員!
劉洋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深深地影響著我,也讓我更加堅信,我一定會成為像她一樣,為祖國爭光!她說:“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我大約有兩年沒有逛過街了。”對于每個女孩或者女人來說,逛街是最美好的時光,而劉洋卻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而犧牲自己的青春,將青春的熱血灑在祖國大陸上。
她的話讓我開始反省,反省自己以前的幼稚夢想:長大以后有錢用、有飯吃、有車開、有房住。比起劉洋,我覺得自己很渺小,甚至卑微。沒錯,劉洋是一個成功的航天員,可誰又知道,在劉洋身后聚集的是無數的傷痕和失敗?!可她面對這些的態度是堅持、是勇敢,而并非是選擇逃避亦或是放棄。
所以,對于這些:困難、失意、嘲諷、不屑和挫折我都已經準備好要如何去面對它們了,那就是:站直,迎接風雨的犀利;笑對,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只有這樣,我才能成功,才能使我們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向前夸一大步,也才能就此改變中國是“弱國”的稱號。
我一定會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不是什么好欺負的好主兒;我們中國,不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肉;我們中國,更不是什么隨便讓人冷嘲熱諷的“支那國”!我堅信我一定會完成自己的中國夢,讓我的血液中流淌著對祖國的忠貞、崇敬和自豪的熱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二
我從小有個夢想,想和小鳥一樣,飛上天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甚至想飛上太空,翱翔在宇宙之間。
我讀幼兒園時,常喜歡跟著父母一起看《西游記》,孫悟空那騰云駕霧的本領,使他在人間與仙境之間來去自如,我羨慕極了。常常幻想自己能長出一對翅膀,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夜晚,我常夢見自己腳一蹬,就飛到仙境吃仙桃,飛到月宮去玩耍。那又香又甜的夢呀!常使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地告訴爸爸媽媽,他們總是說:“是你夜里在長高,你沒有翅膀,怎么能飛上天呢?我多么想長出一對大翅膀來呀!
我上小學了,老師跟我們講了一些關于人類上天的故事,又勾起了我的飛天夢。從故事中知道了人類在我父母還沒出生前就突現了上天的夢想,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駕駛東方1號飛船,以1小時48分的時間繞地球飛行1圈后安全返回,完成了人類首次太空飛行,接下來的幾十年里,蘇聯和美國的宇航員不僅完成太空行走的任務,而且登上月球,并建立了國際空間站。這時,我的飛天夢變成了航天夢。我多么想到月球上去漫步。看看月球上是否有月宮,宮中是否有美麗的嫦娥仙子和活潑機靈的小玉兔。
我真想成為像造出第一艘無人太空船、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艘載人太空船那樣的科學家,即使不能親身飛上太空,也能看到那些地球之外的東西,還能對中國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學會很多東西,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科學家,研究出許多太空船,能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爭取能成為一個航天員翱翔宇宙,這是最好不過了,我以后要是成為像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這樣的航天員就好了,像他們一樣擁有強健的體格,反應敏銳,最重要的是像他們一樣翱翔太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向航天員的選拔標準看齊,我知道成為航天員不是那么容易的,航天員的選拔近乎“苛刻”,要“過五關斬六將”。幾個月下來,886名初選入圍者已所剩無幾。可見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體格多么的優秀,能在近千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真了不起。
現代航天事業發展蒸蒸日上:從第一個人類上天到現在已經有50多年了,1961年4月,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蘇聯的東方一號載人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升空,加加林成為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從“神五” “神六” “神七”,再到“神八”,從一人,到兩人,再到現在的三人,中國的航天技術一步步的向世人展示了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迎來了長足進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探索無限的太空是航天人永無止境的事業,學習航天精神是我們接班人的任務。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承載著民族復興的重大責任,更應該把學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好好學習是我們偉大的使命,建設祖國是我們永遠的目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三
每當我看到蔚藍的天空,心情就特別的舒暢,心里不由自主想到航天員。因為他們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從1961年,前蘇聯的加加林一馬當先飛上太空,被世人稱為“宇宙哥倫布”,到今天翟志剛叔叔登上火箭飛上太空,一覽宇宙的風采,這些航天英雄們為整個世界做出的貢獻多大呀!雖然登上宇宙的航天員中大多數都是男人,可是航天員捷列什科娃乘坐東方1號最終打破了男航天員一統天下的趨勢,1965年,女航天員列昂諾夫也出現在太空,并創造了在太空漫游12分鐘的奇跡。
國外的航天員們都在太空中展現了各自的風采,但是我們中國人也不甘落后,2003年,楊利偉叔叔乘坐神舟五號進入太空,“5、4、3、2、1”,中國人的千年夢想都在這一刻實現了。這時,所有中國人都屏住了呼吸,火箭進入太空那一瞬間,中國人都歡呼起來,仿佛是自己進入了太空,因為這是中國人首次飛入太空。
2008年,雖然中國遭遇了大雪災、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但翟志剛叔叔等人飛上太空,使中國人感到了一點欣慰。雖然這些人有的衣錦歸榮了,有的繼續遨游太空,但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航天的這些英雄們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心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不要忘記他們對我們國家所做的貢獻,乃至對世界所做的貢獻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四
龐大的飛船承載著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奔騰的火焰燃燒著我們的熾熱青春,神奇的航天服凝聚著科學家們的淚水汗水……您帶著國人的驕傲與自豪,穿過現實的羈絆,伴隨著那響徹天地的巨響升入浩渺的天空。
您,是我心中的英雄;您,是國人的驕傲。您教會我什么是堅持,您教會我什么是拼搏,您用您那熾熱的中國心,點燃了夢想的火焰,喚醒了我的自豪,是的,是您——偉大的航天英雄。
忘不了那沉著的表情,忘不了那自豪的眼神,面對著中國的沸騰,您只是輕輕揮一揮手,那樣的冷靜與沉著是從何而來呢?您在眾人之中展露頭角,您在競爭之中獨占鰲頭,您有著戰勝一切的勇氣,您有著他人所沒有的堅持。面對眾多艱難訓練,您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因為您知道您懷揣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您肩負著國人交給您的重大使命,所以您頑強拼搏,最終帶著所有中國人的夢想飛向太空,中國人也通過您的眼睛看到了最美的景象。
中國正在飛速地發展著,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的航天事業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夢想還沒到達終點,我們定會再次看到那神奇的天象,偉大的航天英雄也會永遠在我們心中。
夢想的沉淀,心靈的洗滌,一次次的升天,一次次的揮手,讓中國人倍感驕傲,中國的飛天之夢仍在繼續,而您那偉大的愛國精神也從未泯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五
從望月興嘆到飛船登月,從浮想聯翩到身臨其境,神七載著中國人的希望與理想再次履步。“五、四、三、二、一、發射!”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時刻,全國人民屏住呼吸,觀看著神七飛向天空,隨后便是一陣熱烈的歡呼。
2008年9月27日16時30分,我至今還記得這一偉大時刻,翟志剛首次出艙行動,全國人民頓時拍手歡呼,他是中國行走太空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印下的這一看不見的足跡,必將成為激勵后人前進的動力。當他手中拿著五星紅旗,在月球上向全國人民招手時,我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翟志剛、劉伯明這兩位出自鶴城的航天英雄是我們鶴城人民的驕傲,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他們的成功凝聚了自己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磨練,他們的偉大壯舉將在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翟志剛、劉伯明這兩位出自鶴城的航天英雄成功登天激發了我想當航天飛行員的夢想,古老的疆土英雄輩出,今天正崛起一代新人,長大的我將接過航天的接力棒,帶著五星紅旗承載著中國研制的最新飛船飛藍天。月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將留下我的足跡,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太空。
曾幾何時,中國是一個航天事業落后的國家,而今天神一至神七的發射不僅昭示著我國航天事業正在騰飛,更向世界人民昭示著中華民族未曾消沉,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越來越強烈,我們為有這樣的國家而驕傲。
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以翟志剛、劉伯明為榜樣,發奮圖強,報效祖國。浩瀚的宇宙神秘無限,飛天的夢想千年不斷,讓我們的飛船越飛越遠,探索宇宙的更多奧秘。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六
浩瀚的宇宙,神秘而寧靜。這是人類自古以來向往的地方。如今,有人圓夢,有人卻變成了不是“主角”的英雄。
他是鄧清明,我國唯一一位未執行過飛天任務,卻仍在現役的首批航天員。
鄧清明曾是空軍戰斗機飛行員,之后被挑選入航天員隊伍。天空與太空只差一字,但航天員面臨的是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年過而立的他必須堅持著,日復一日地突破自己的極限。
入隊近六年,隊友楊利偉順利進入太空,首次實現了華夏兒女千年的飛天夢,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鄧清明為楊利偉由衷高興的同時,也燃起了比之前更強烈的向往。“神九”“神十”,他都入選了任務備份梯隊,然而始終沒能等到機會。他完成了主隊梯隊的項目,卻一再以極小的分差落選,止步于指揮樓之前,與航天失之交臂。
入隊十五年,鄧清明腎中出現了一顆極為細小的結石,這顆結石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大問題,但對要在失重環境下完成任務的航天員是有影響的。他立刻做了手術,結石取出,他的航天夢又被點燃了。
“神十一”執行任務的名單上依然沒有鄧清明。名單宣讀后,整個大廳沒有掌聲,靜得出奇,大多數人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有人讓他講幾句,他更是講不出,只是祝賀了執行任務的航天員,卻令人淚目。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對一個老兵來講,他需要的是堅持,只有調整好心態,才不會被淘汰。一個人的一生能夠有多少個二十年?鄧清明也曾彷徨失落,甚至自責不解,但他沒有放棄過理想。太空很遠,但夢想很近,在鄧清明二十年、七千多個日夜的上下求索中,我看到了航天人的精神。他愿化作一塊基石,為中國航天事業筑夢九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年作文 載人航天精神的作文篇七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帶著普洱茶,中華鱉蛋,以及劉旺、劉洋、景海鵬三位航天員進入太空,6月29日,“神舟九號”在太空邀游1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至此,舉世矚目的華麗的“天吻”大戲完美落幕。而備受注目的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也因此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神九”任務中,劉洋主要負責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試驗管理,內容達數十項。對于一位進入航天員大隊剛滿兩年的“新兵”,這的確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是她都順利完成了任務。
劉洋深知自己的責任,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員大隊,到今年6月首飛,兩年來,她一門心思撲在學習訓練上。要在兩年時間里濃縮訓練兩位搭檔14年的訓練知識,除了更刻苦、更勤奮,別無他路。因為熱愛這個事業,劉洋耐住了這份艱苦和寂寞。為了能早日飛上天,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每天展練,別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刮風下雪從不間斷。
2001年畢業后,劉洋被分配到廣空航空兵某師,并在同批女飛行員中第一位“放單飛”。
2002年9月的一天,劉洋駕駛戰鷹進行儀表飛行。
飛機起飛離地10米左右時,突然聽到“砰”的一聲巨晌,一股鮮血噴到風擋玻璃上,座艙內立刻便充滿了焦糊味。危急時刻,劉洋表現出年輕飛行員少有的鎮定,她集中精力保持飛機狀態,和機組成員密切協同,實施緊急著陸。成功降落后一檢查,飛機共撞上了18只信鴿,有兩只被吸進了進氣道。如果應急處理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其實,這一切的幸運,都源于她對飛行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