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設于秋分的這一節日,包含著對農業豐收、農民勞動的禮贊,對農耕文明的傳承。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1
9月22日是農歷秋分,也是第_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因此,豐收節里話豐收,辦好豐收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今年的豐收節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安徽省舉辦系列活動,采取1+6+N、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即辦好20__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安徽主會場活動、6個省級指導的慶豐收活動和N個各地各部門自主舉辦的特色慶豐收系列活動。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均而寒暑平。”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
歲稔年豐、天心月滿。今年的農民豐收節更有其深刻內涵——從年初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到汛期的防汛保衛戰,豐收來之不易,飽含心血。今年我國夏糧、早稻已獲豐收,當前正是秋糧收獲的季節,祖國大地到處是豐收景象。特別是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了穩健的基礎支撐力量。小康之年慶豐收,意義十分重大,廣大農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從未像現在這樣彰顯。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社會的節日,共慶豐收、共話增收、共謀發展,在繁榮鄉村文化、拉動鄉村產業、推動城鄉融合等方面都發揮獨特作用。借助于豐收節這一契機,不僅充分展示了“三農”發展的巨大成就、農耕文化的豐富燦爛、農民群眾的時代風采、鄉村振興的光明前景,更是讓全社會更多的人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是豐收節設立的初衷和真諦所在。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2
金秋時節,三湘四水五谷豐登。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元年,全國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湖南已連續舉辦了3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主場分別為“偉人故里”韶山市、“花木之鄉”瀏陽市柏加鎮、產業脫貧示范樣板鳳凰縣菖蒲塘村。豐收的喜悅四處洋溢,農耕文明的時代價值、農民群眾的時代風采被充分展露。
金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在希望田野上繪就美麗景色的時刻。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中國農民自豪的節日,通過農事比賽、歌舞表演、成功故事等多種方式,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一方面讓農民慶豐年、享成果,另一方面讓全社會共同感受鄉村振興的強大魅力,讓天下英才匯聚廣闊天地,讓更多農民看到田野里長出的新希望,為新時期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賦能添力。
以“節”為媒,筑牢農業主體地位。“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進一步筑牢“農業”的主體地位。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階段,要保持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一致,更需要大力弘揚重農崇農的理念,政府增加對種糧大戶“真金白銀”的獎補,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才能讓種糧大戶的潛力被挖掘出來,動力更足,在廣袤的鄉村展開鄉村振興新畫卷。
以“節”為媒,擦亮農村產業招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要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尤其需要聚焦產業突圍,只有產業更具有優勢更有發展前景,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拓寬鄉村振興的新賽道。只有不斷擦亮特色產業招牌,農民才能插上致富的翅膀,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新時代新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要以數字賦能、科技賦能為基礎,實現機械化生產,讓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更加自尊自信,讓鄉村振興的紅利真正惠及他們。
以“節”為媒,網聚農民致富商機。農民豐收節展現農民勞動成果,同時也是宣傳“三農”的好時機,聚集人氣,帶來商機。通過對農民豐收節活動現場直播、電子商務的帶動和引領,可以更好地擦亮“農”字品牌,推動“產業+電商+文旅”的現代化農業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力。農民豐收節,是一次產銷對接的現場,不僅能夠讓農產品更好地站上舞臺,更能夠促進農民的收入增加,從而邁好新時期鄉村振興的新步伐。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3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9月22日,迎來“秋分”節氣,也是我國第_屆農民豐收節。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中華文明,既因農而起,也因農而興,更因農而久遠。國家史無前例地設立農民豐收節,不僅是一件重視農業、振興農村、關愛農民的好事,也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
辛勞耕作的酸甜苦辣,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正是農民們那一雙雙布滿繭子的手,才為我們的餐桌更添豐盛。從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農民豐收節”,成為繼教師節、醫師節、護士節、記者節之后我國第五個社會行業性節日,不僅是全社會對農民的一份尊重和感恩,也是對珍惜糧食、熱愛勞動美德的傳承和弘揚。
20__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今年夏季多地發生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糧食流通和農耕生產帶來一些困難,但總體而言,超前謀劃、應時而動、精準施策讓中國糧食自給與保供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中國人的飯碗仍然穩穩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飯碗牢牢端在手中的這份努力,倍加珍惜農民辛勤勞作的美好成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佳句至今讀來,意義更加深刻。從豐收節里感悟勞動的精神、勤勞的意志,體味珍惜糧食的美德、節儉的風尚,積聚助力農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強大合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精神的豐收,也是對千古佳句的身體力行。
精神的力量是最寶貴的力量。無論是抗疫精神,還是勞動精神、節儉精神,都是中華民族擁抱當下、創造未來的力量源泉。豐收的路上沒有懶漢,復興的征程唯靠拼搏。農民豐收節,也在啟示我們,處在兩個百年的交匯點,瞄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唯有靠勤勞雙手,才能奏響奮斗之歌、贏得豐收喜悅。對于我們個人而言,不妨走到豐收的背后,多看一看辛勞的過程、多想一想勞作的精神,讓我們從中悟得更多寶貴精神財富,并將此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地對糧食節約珍惜,堅定地用勤勞和智慧雙手干好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為祖國繁榮發展,早日迎來“五谷豐登,秋香萬里”的高光時刻而不懈努力!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4
20__年9月份,在中秋節與國慶節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設于秋分的這一節日,包含著對農業豐收、農民勞動的禮贊,對農耕文明的傳承。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這提醒我們:自己的口糧來自農民的勞動,我們是世界最古老燦爛農耕文明的子孫,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不忘本,就是不忘糧食這個生存的根本。糧食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石。“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有人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生命的魅力無不閃現著“糧食的光芒”。豐收節是對每一粒金燦燦的顆粒飽滿谷物的禮贊。從華北麥田到江南稻浪,從陜北高原的小米飄香到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是我們每日的食糧,是我們生存的根本。無論將來科技如何發達,智能機器配備怎樣的新能源新動力,我們每天還得吃五谷雜糧。“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這個“天”。
不忘恩,就是不忘種糧的農民及其土地。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三農”領域的成就,是全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民和農業戰線工作者辛勤勞作的結果。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引用過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沒有比“口糧”二字更基本的財富了,這財富就來自于斯土與斯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自披星戴月汗流浹背的勞動者;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命根子。每一個人都能夠也應該身體力行,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感恩每一寸土,珍惜每一粒米,都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不忘其初,就是不要忘了農耕文化中天道酬勤這個精髓。我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華夏先祖在黃土地上篳路藍縷,“沐甚雨,櫛疾風”,創造了我們的歷史,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生產生態生活系統,推動了世界農業發展,保障了炎黃子孫生存繁衍,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春種秋收,天道酬勤,培育了中華民族誠實、寬厚、善良、謙遜、堅忍等傳統美德,使歷盡滄桑的中華民族總能從苦難走向輝煌。
今天,在世界規模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在摩天大樓與人工智能的時代,中國農民豐收節提醒我們與農村、農民、農業的血肉聯系。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穩固大國農業根基,鉚足中國發展底氣。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5
每當我看到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時候,我都會想到農民用他們那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收的糧食,所以我想為農民設立一個“豐收節”。
這一天,農村里所有的人都來到廣場展現自己的成果,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個個敲鑼打鼓。農民們首先在空地上鋪上了金黃的稻子,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他們又擺上了飽滿的大豆和火紅的高粱來展示。果民們也不甘示弱,拿出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水果: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一串串晶亮的葡萄,又大又甜的西瓜,香噴噴的芒果,像小燈籠一樣的柿子······有的果民還把水果切開,做成水果拼盤給大家品嘗,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晚上,就該孩子們玩了。他們吃著各種甜美的果子,燃放者五顏六色的煙花,做著各種各樣的游戲,蹦著跳著,不亦樂乎。
這個節日的意義真大!是特意為農民伯伯準備的節日,能讓農民伯伯感到幸福和快樂!
突然,我醒來了,哦!原來這是一場夢,我多么希望這場夢能變成真實啊!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有感及個人心得】相關推薦文章:
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觀后感個人心得【五篇】
中國農民豐收節優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