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清明節作文300字篇一
這一日要去祭祖登山,山是青色的,見了親人的墳墓,便感覺他們在陰間也迎來了新的一季,我們活人的心更是明了起來。在這里我先不說別人,就只談談我的太婆。她去年方逝,算起來墓還是新的。估計即使去掃了,也掃不出個有無來,今年家里人又安排在福州祭掃,我也不得抽身回邵武老家,所以,只好用文字來悼念她老人家了。
太婆去世的那一天,我總感覺是在做夢。我總以為夢醒了,太婆就又會起來吃早飯,然后生龍活虎地去大操場上散步了。但直至看到她蜷縮著躺在床上的身影,這夢才算是真醒了。而我又迷茫了,以后當我提起飯盒時,又要給誰去送飯呢?我只能不說話,看著以前給太婆送飯的牙罐,而它也靜默著,等待著永遠不會回來的主人……
斯人已逝,但活人的記掛總是好的,這文字太婆在陰間看到了,她能高興,那便是最好的。若看不到也無妨,就當是她在人間的一個印記罷。
萬里黃泉無旅店,三魂今夜落誰家?
二年級清明節作文300字篇二
一年一度清明節到了,媽媽決定星期三放學后帶我回老家。等放學了我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隨媽媽踏上了回家的班車。
轉眼兩小時過去,老家出現在眼前。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要去祭拜永遠“安睡”的親人老爺和老奶,馬上要見到親愛的爺爺、奶奶了。等車停下來,我急匆匆跳下來,飛跑到老家大門外,迫不及待地推開大門,一眼就看見白發蒼蒼的爺爺,正起身迎接我,我激動地上前和爺爺來了個擁抱。
爺爺說:“明天咱們去給老祖宗燒紙。”我滿口答應下來。
清明這天,我們打著雨傘,帶上了紙、鞭炮等東西出發了。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爺爺把“紙錢”拿出來燒。我們燒著紙,爺爺和我講老爺過去的的事跡:老爺是位孝子,遠近聞名。還勤勞,上進,是值得尊敬的好老爺……講完了紙也燒好了,就把準備好的炮拿了出來,這是我的強項。我立馬上前拆開外包裝,把鞭炮往樹上一掛,就點燃了。我發現,鞭炮炸響時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真是繽紛多彩。等到爺爺給墳上增添了新土,我們就收拾回家。
到家后,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對得起祖宗傳接下來好傳統。一定要做個孝子,聽老人話,成為別人夸獎的優秀學生。
二年級清明節作文300字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千古名詩,即使過了幾百年,但卻依然千古流傳,永傳于世。
清明,作為中國特色的節日之一,所含的知識可是無窮無盡,比如說清明的由來,這個由來便選自一個故事。
相傳在春秋末年,晉公子重耳和隨臣一起逃難,重耳走到半路,餓的連走路的力量都沒了。隨臣們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心急如焚之際,隨臣介子推從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塊肉,給重耳做了肉湯喝。重耳得知是介子推割肉做的肉湯時,感動的哭了,并發誓要在稱王后大大的獎賞介入推。
之后,重耳成為了晉文公,給當年的隨臣們一一獎賞了,但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計功利,和老母親一起隱居深山了。晉文公有天終于想起了介子推,親自去山上找他,但找一個人談何容易,便有隨臣建議,讓重耳放火燒三面山,留一條路下山。逼介子推下來。但等山燒完后,也不見介子推下來,晉文公一找才發現,原來介子推和老母親已經在樹下被燒死了,悲痛之余,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即清明節。
而清明節我們也應該去祭拜烈士和死去的家屬,就和當年晉文公那樣。
二年級清明節作文300字篇四
公歷4月4日前后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祭尊祖先和革命先烈,還會手作包青團和沐春踏青等活動。今天就是清明節了。
我很想跟媽媽學包青團,媽媽欣然答應。
包青團,首先要采摘足夠多的艾葉,之后洗凈焯水,再準備好餡料,就可以開工了。媽媽先把糯米粉和面粉揉成團,然后將艾葉和面團混合起來,再開始包上餡料。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一塊面團壓成圓形,接著挖一小塊餡料放入面團中,最后包裹成團,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
放餡料時,我的手好像生病了似的一直不聽使喚。包豆沙餡的時候,手捏得太緊把青團都壓扁了,包芝麻白糖餡的時候,手捏得太松把芝麻都漏出來了。看,我包的青團怪模怪樣地躺在盤子里,多像個小人悠閑地坐在床上呀!一鍋青團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似如玉一樣的青團,大口大口吃了起來。青團又香又甜,像蜜汁一樣流入了我的身體里。
包青團,是一份愉悅的心情;吃青團,是一份古老的傳統文化。
二年級清明節作文300字篇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聽到這首詩,我就想起了這個掃墓的活動。
這天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一家去墓地掃墓。我們先上了車,一路上,看著窗外的田地里到處生機勃勃,鳥兒在不停地歡唱,我覺得清明節似乎并不悲傷。
快到墓地的時候,媽媽突然停下了車,我心想:“咦?媽媽怎么停車了,難道她迷路了?”只見外公走下了車,過了一會兒,他買了毛筆和油漆回來。我感到很疑惑,但他們并沒有回答我。之后,我們便到達了墓地。
我們來到太爺爺、太奶奶墓前,媽媽手捧鮮花,恭敬地放在墓前,又整齊地擺好祭品。祭品很多,有艾青團、有艾青餃、有糕點,還有好多水果……
我的任務是描字。我終于知道剛才外公買的毛筆和油漆的用武之地。我小心翼翼地打開油漆蓋子,一看墓碑上的字很大,就毫不吝嗇的把整個筆頭都沒進了油漆,剛提筆描呢,滴滴答答的漆就流下來了。我趕緊把筆再在瓶口舔了舔,再描上去就沒有漆流下來了。我不知道為什么要描字,我想這就是她們的門牌吧……等一柱香燃盡,我也描好了,于是我們便收拾好回家了。
原來,大人用這種方式來思念先人,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