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教育讀書心得字 讀書心得篇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我從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三個方面來認識生活教育理論在教育改革中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同志稱陶行知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著為大眾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眾教育。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為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眾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眾教育”,為生活的教育。陸一定曾將陶行知為人民解放、為民族解放、為生活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稱為是“為人民服務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論十分明確,他的小先生制,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觀正是其教育目的論的明證。也同時是川大附小的“平民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為人民、為民族,這其實也不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石。《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義務教育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等文件中提出,基礎教育的任務是“提高民族的素質”,“提高國民素質”?;谶@樣的認識,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生、每個教育對象都無一例外地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亦即柳斌副主任所說的:“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搞素質教育首先要有一個普及教育”,“要淡化選拔意識”,“要做一個園丁,培育好每一朵花。”那種只把眼睛盯在尖子生、錄取率、得獎數......的做法和思想,既與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大相徑庭,也與陶行知教育思想風馬牛不相及。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終身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是很有啟發的。
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容必須盡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狀、了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F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實施素質教育,小而言之,為學生的終身受益負責,為學生的將來負責;大而言之,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負責、為中華為騰飛打下堅實基礎。
陶行知作為一名大教育家,他的教學方法論十分明白。首先,教育教學方法是靈活的,根據“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做”的內容特點及教的規律、學的規律來決定。
陶行知極其重視實踐,他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號而改“知行”之名為“行知”。在教育方法論上,他特別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解決了長期糾纏于中國教育史的“勞心”和“勞力”的問題。他說:“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勞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辈⒂纱说贸鰧W習方法的論斷:運用知識,“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這件事做好,如何運用書本,如何運用別人的經驗,如何改造用得著的一切工具,使這件事和別事相互影響?!绷笸菊f:“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碧岢氖莻€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稱為“裹頭巾”,提出“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繼續創造。”號召人們“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痹诰唧w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質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從社會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國的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論的內涵是豐富而博大的,因此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理論探索,要緊依生活的母親,進行生活的教育。
教育讀書心得字 讀書心得篇二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讀后感
那天,在網上搜索教師必讀書目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教育和美好的生活》,首先是題目吸引了我,其次作者羅素是數理和哲學領域的才能,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比較好奇,這位數學家眼中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樣?靜下心來,懷著好奇,認真拜讀......
讀完這本書后很是欽佩,也讀懂了一些:羅素認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潛能的教育。通過對兒童的身體、感情和智力上的“恰當的處理”,可以使這些品質得到普遍的培養。
文中有一些話語我記得尤其深刻:
(1)即使是對待最小的嬰兒,也要像對待將在世上占有其地位的一個人那樣予以尊重。
(2)兒童不是通過痛苦的經歷,而是通過幸福和健康的體驗去掌握美德的
(3)回答有關問題乃是性教育的主要部分。有兩條規則須貫徹其中
第一,永遠要真實地回答問題;第二,要完全像對待其他知識一樣對待性知識。
(4)缺乏科學,愛是軟弱無力的;缺乏愛,科學是充滿破壞性的。
還有羅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理想品性”。理想品性有四種“根基”: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盍κ且环N生理素質,更是一種心理素質,它能使人快樂而明智,增強人們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勇敢對于克服種種阻力、蒙蔽,樹立人的獨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對于匹夫之勇有補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須“適度”,敏感的理想發展形式是同情,雖然世上不乏純自然的同情,但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擴充到更高的層次和更大的范圍。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項是智力?!皼]有智力,我們這個復雜的現代世界就無法繼續存在下去,更不用說產生進步了”。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發展,但好奇心要轉變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須與正確的求知方法相結合,需要養成“觀察的習慣、相信知識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虛心”、“勇敢”等品質。
所以我認為站在老師的角度首先要給學生以信心,讓學生自信。在指出他的錯誤之前,首先表揚他好的方面。當學生出現了錯誤,不應一味地責罵,而應該告訴他們下次怎樣做得更好。其次,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總喜歡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因此老師不要輕率地加以拒絕或制止,這樣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學生的行動。老師應該按學生的意愿和方式去做一些事情,雖然他們不一定會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老師適時地加以稱贊,必要時給予指導,就會增加學生的一份自信心。讓他們成為自信的人,也就是有勇氣的人
教育讀書心得字 讀書心得篇三
讀《愛的教育》有感
夜,靜悄悄的,我站在窗臺前,凝望著浩瀚無邊的天空。忽然,我看見了東方有兩顆星星,一大一小,緊緊地相偎一起,永不分離。我想,這就是愛吧!愛,像雨露,純潔美麗;愛,是開啟心靈的窗戶;愛,是一部生動的人生教科書看了《愛的教育》著部膾炙人口的令全世界幾十億萬人感動而泣的偉大作品,我的心被震撼了,仿佛經受了一次又一次愛的洗禮。
《愛的教育》這本小說以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生在安利柯身邊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下的勸誡啟發性的文字,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講的每月故事
安利柯的同學卡洛菲,在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一位老職員的眼睛。當時他非常害怕,但是他在同學的鼓勵下向老職員,承認了錯誤,并把那本最心愛,寶貴的郵集當做原諒他的禮物送給了老人。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老職員康復后親自來到卡洛菲的學校,把郵集還給了卡洛菲,還送給他盼望已久的三張郵票。
是?。∵@就是愛!愛是神圣的,純潔的。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同齡人,愛在我們身上還能閃爍嗎?寒窗數載,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我們還學到了什么?我們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自己帶的東西是給自己用的,如果別人開口向自己借,肯定編一個不借的理由;爸爸媽媽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老師對我們嘔心瀝血,因為這是老師的工作
然而,精神上的世界,往往要比物質上的世界更加廣闊,心靈的修煉也比知識的吸取重要。如果心中沒有了知恩圖報的意念,那么也就失去了它美好的前提,其他物質不論有多么優秀,美好,但是看上去仍舊是蒼白無光的。人活著,最可貴的莫過于胸懷中美好的心靈。
其實,我們早就該愛的,早已不僅僅是身邊的親人或朋友,還有更多人等著我們去愛。愛的美就在于它的不需要做選擇。去愛吧!因為這原本就是個美好的世界,感受它的內在美!去愛吧,就讓我們幸福美滿的一生,從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