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新教育讀書心得500字 新教育讀書心得字篇一
假期里,我潛心研讀了朱永新寫的《新教育》一書。讀后,感覺一種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帶我緩緩上升,我感覺自己站得高了,視野更開闊了。經過反復閱讀后,我才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
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新教育首先是一個變革的夢想,一種成長的激情。提倡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生活方式。“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實驗所倡導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體現。
新教育實驗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追求,最最顯著的特點是幫助教師層,新教育的六大行動,就是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雙語口才訓練、建設數碼社區和構筑理想課堂。這六大行動,意在推動整個的數字教育推進,推動教師的成長。
朱教授說,新教育實驗初始階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實踐出真知,也出理論。事實上,他一刻也沒有放松過新教育實驗的理論構建。現在,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已經形成。這些理論不但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而且呈現出思辨性和豐富性的特點。
“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朱教授認為,教育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人的發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要關注學生和教師、校長、家長以及社會上所有人的發展。新教育實驗的目標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認為,參加新教育實驗的所有學校的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實驗的價值取向是“行動”,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朱教授說,目前以成敗論英雄、以金牌論英雄、以升學多少論英雄的觀點是錯誤的。新教育實驗行動方案的關鍵是,教一些學生一輩子真正有用的東西。朱永新說自己是蘇州大學畢業的,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他說,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華去做教師、做教授。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有一個真正輝煌的明天,而不僅僅是輝煌的今天。
“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朱永新對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視,甚至有點兒夸大。他認為,死人與活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說,有的人雖然活著,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與死人沒有什么兩樣。這正應了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詩人雖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卻借此說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視精神,就要讓人們不斷地感受成功,從而不斷地相信自我,不斷地挑戰自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朱永新說,特色并不意味著圓滿,但特色就是卓越。企業如此,學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了世界上九大新興科技城市,蘇州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城市。那么,能說蘇州就是亞洲最好的城市嗎?當然不能。但蘇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個把傳統和現代結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體兩翼的城市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文化底蘊,是外商投資的聚集地。學校也是這樣,沒有自己的特色,是談不上輝煌的。
“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朱永新認為,如果說當今的教育對人的問題已經開始關注的話,那么,真正對于人類的問題,對于人類的命運,對于人類文化的發展延續,對于文明的進程,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文明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或者說在我們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們經常說文化的發展是人類發展和延續的根基。要想讓我們的孩子、教師能夠真正地融入社會,真正地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正義感,就要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他認為,閱讀中外名著是對話的最好途徑之一。
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像新教育,讓孩子們快樂地讀書,健康地成長,關鍵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與習慣,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真正的學習不是在課堂里學到的知識,而是今后的學習的能力與閱讀的習慣。
這本書讀完后,面對著新的一輪的教學,我又有了一股子大干一場的勁頭。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么的可愛,每一節課都有收獲,每一次與孩子的交流都是那么的開心。當然也有課上得不理想,孩子調皮搗蛋、不認真學習的時候,但那時的自己總有更多的耐心,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跌倒了爬起來的力量。
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其崇高建立于對每一顆稚嫩生命的呵護和關愛,對每一份生命尊嚴和質量的扶植,對每一顆純潔心靈的理解和尊重。當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時,許多學校的課桌有了,精神沒了,樓房高了思想矮了,純粹、人文、博愛、----這些教育的本真被滾滾紅塵淹沒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質,是應該被還原的教育夢想。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和孩子同行,一起去晨誦,一起去讀,去寫,去繪,一起去融入詩歌,融入童話,融入每一個課堂。在路上,我們收獲著喜悅,收獲著幸福。
相信歲月,相信種子,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相信家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堅持,就有奇跡!
新教育讀書心得500字 新教育讀書心得字篇二
讀完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我強烈的感覺到,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認識。
朱永新老師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激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愛心。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識。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總之,朱永新老師的教育理念深深碰觸到了我的內心,我一定要努力成為一名新教育的工作者。
新教育讀書心得500字 新教育讀書心得字篇三
從事教育工作十幾年的時間了,不,是近二十年了。一直認為自己是喜歡這項工作的人,而且心中也一直有著自己的教育想法(以前從未想過,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做個好老師。于是充滿熱情地在這條路上辛苦地但是極其愉快地前行著。感受著教育事業的快樂,享受著教育工作的幸福,而且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做好這份工作的能力,不知不覺中給自己一個定位:要做一個優秀的領跑人。(當然是在當地,但這也很了不起吧。)
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讓我更加自信地感受到,原來我是一個有著教育理想的人。
文摘: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僅僅是為了當下而活著,支撐人活著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價值,也往往與理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宋代哲學家張載說過:“志大,則才大,事業大;志久,則氣久,德性久。”西方心理學的研究陽性表明,人的成就與理想有著直接的關系。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與理想相伴的另一個詞匯,就是堅守。我一直用“戴著鐐銬跳舞”來形容我對于堅守教育理想的理解。堅守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淡泊寧靜,就要相信未來。
不要以為教師在三尺講臺上沒有什么作為,他影響著幾十個生命!一個教師,如果能夠真正地影響幾個學生的生命,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心靈,真正地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他的生命就是非常有價值的了。
當你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改變自己,其實你就是在改變別人,就是在改變社會。
時常思考為什么有那么多教師享受不到職業的快樂,為什么自己能夠如此衷情于教育工作,每天還心甘情愿地花很多時間讀書、學習、克服困難去學校聽課,愿意思考教育現象,研究教育問題,原以為就是因為我是喜歡教育工作的,現在看來,原來不止如此啊,我是有教育理想的人,《新教育》讓我感覺到自己似乎是崇高的,所以我愿意為此而付出,而且由衷地、快樂地付出著,為此而感覺到生活的充實,思考的幸福。看來,有理想真是一件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