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五篇)

最新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2:48:51
最新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五篇)
時間:2023-01-11 12:48:51     小編:zdfb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篇一

中小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課文中這塊琥珀的奇異之處及琥珀的形成過程。

2、體會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和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學習科學的興趣。

(三)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教學難點: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二、細讀文本、精讀感悟

(一)透過樣子,感受奇異

1、觀察琥珀圖片,介紹琥珀樣子

2、交流:(奇異之處)

(出示文中琥珀插圖,用自己的話介紹特點。文中是怎樣描述的?齊讀文中具體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

(二)分析推測,感受奇異

(1)這種種巧合給這塊琥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不得不為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感到驚奇,那這塊奇異的琥珀有什么科學價值呢?(2)讀句子:(琥珀科學價值)

(3)推測是什么意思?(根據已經知道的事實來想象不知道的事)。知道什么?(琥珀的樣子,)不知道什么?(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世界上有蒼蠅和蜘蛛)。

(三)揣摩形成,感受奇異

1、理清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合作探究,找出答案,填寫表格,匯報結果。

交流、小結:形成需要的條件。

a、文中有幾處是描寫太陽的?各是怎樣描寫的?哪些詞最能體現天氣的炎熱? b、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蒼蠅和蜘蛛的?

3、分析松脂球形成化石需要的條件。a、找出表明時間的句子(漫長的時間)

b、概括句子: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地殼的運動)c、交流、小結

(四)談論發現,感受奇異

(1)自讀13—17自然段,進行交流:這塊琥珀是怎樣被人發現的呢?(2)角色朗讀:父子對話(教師指導)

(五)揣摩寫作特點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化石圖片,選擇其一推測該化石的形成過程。

2、交流推測結果。

四、總結

五、板書設計:

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篇二

《奇異的琥珀》教學設計

陳麗麗

教案背景:

《奇異的琥珀》選自s版第11冊語文教材,主要寫的是根據一塊包裹著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的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怎樣發現的,以及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精神。

教材分析:

《奇異的琥珀》是一篇說明文,主要寫的是根據一塊包裹著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的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怎樣發現的,以及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課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寫這塊奇異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寫這塊琥珀被發現; 第三部分(18自然段),寫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人們根據一塊同時包著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推測出故事詳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和必要條件,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精神。

重點是從人們推測的故事中,了解這塊奇異的琥珀的形成過程; 難點是明白人們是根據什么推測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文中配有兩幅插圖,合理的利用插圖資源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主要教學方法:

1.讀:首先要求學生自己讀,通過自讀把握本課生字生詞,努力把句子讀通、讀順、讀懂;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由詞語到句子、到段落,理解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讀出文章中優美詞句所描繪的情境和氛圍,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2.小組合作:四人一組,根據自身情況選定組長、記錄員、發言人、補充員等職務,將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記錄員匯總后,由發言人在全班交流時進行發言,如果發言不全面,則可以由補充員進行補充說明。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按要求掌握本課生字生詞。

2.使學生了解人們根據一塊同時包著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推測出故事詳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和必要條件,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精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以自然段。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人們推測的故事中,了解這塊奇異的琥珀的形成過程; 難點:明白人們是根據什么推測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琥珀嗎?請打開課本第108頁,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你都能看到哪些關于琥珀的信息?

(指名讓學生說,說完之后,教師出示課件: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淡黃色、褐色或紅褐色的固體,很脆,燃燒時有香氣,摩擦生電,可作琥珀酸和各種漆,也可以入藥或做裝飾品。)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叫做《奇異的琥珀》,說的正式圖片中的這顆琥珀。到底圍繞它發生了什么樣精彩故事呢?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生詞,努力把句子讀通、讀順、讀懂。

2.找一找,這顆奇異的琥珀是被怎么發現的?

3.指名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課件出示父親的話)問:“很少見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說明它“奇異”,正好與課題奇異的琥珀相照應,那么,這顆琥珀到底奇異在什么地方呢?)

4.請同學齊看18自然段(指名讀)。5.首先,這顆琥珀是什么樣子的?

(1)透明:可以看到小東西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和它們腿的四周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2)兩個小東西完整無缺:好好的躺著,每一根毫毛都沒有損壞。6.7.課件出示:(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從中你能發現什么信息?

(1)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2)琥珀的形成需要萬年之久。8.說明這顆琥珀具有哪些價值?(1)可以推測: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2)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9.有感情的朗讀第18自然段,并嘗試背誦。

第二課時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這顆奇異的樣子、價值及它是怎么被發現的,文中說:“從這顆奇異的琥珀,我們能推測出萬年前的故事的情形”那么,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呢?請同學們迅速找到故事發生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請同學們四個人為一組,回到一萬年前的故事,找出不懂或認為好的地方,進行小組交流學習。

3.匯報交流情況:

(1)故事發生的時間、季節、天氣、遠處有大海、近處有松樹。(2)故事的主角:蒼蠅、蜘蛛

(3)作者是怎么描寫蒼蠅和蜘蛛的?哪些詞句讓你感覺用的特別好,為什么?

(4)蒼蠅和蜘蛛被困在松脂球里的原因是什么?(5)松脂球是怎么變成化石的?

(6)從中讓你得到了關于琥珀的哪些知識? ①琥珀是古代松柏樹樹脂的化石 ②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時間變成跟石頭一樣的東西。

4.回顧全文,我們知道琥珀的形成需要經歷哪些階段?(1)形成松脂球(2)變成化石

5.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6.小練筆:請你根據這顆奇異的琥珀的樣子和它形成的條件,自己推測一個發生在一萬年前的詳細情形。

《奇異的琥珀》教學反思

二、教學思路: 1.這顆奇異的琥珀是被怎么發現的?找出相關內容讀一讀,還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

2.以課題中“奇異”二字入手,讓學生說一說《奇異的琥珀》到底“奇異”在什么地方,引出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3.根據琥珀的樣子,引出琥珀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找出相關內容讀一讀,再想一想,它的形成過程中都需要哪些必要條件?這時可以課件出示幾個詞語,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詞語擴充成句子,總結出琥珀形成的過程,結束后,再次回到形成過程,體會作者在描述故事的過程中哪些語句用的特別好,有感情的讀一讀,感受這些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4.對全文進行回顧總結,接著進行小練筆,讓學生根據琥珀的樣子和它形成的必要條件,自己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完成300字左右的小練筆,進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同時加強寫作訓練。

三、主要教學方法

1.讀:首先要求學生自己讀,通過自讀把握本課生字生詞,努力把句子讀通、讀順、讀懂;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由詞語到句子、到段落,理解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讀出文章中優美詞句所描繪的情境和氛圍,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2.小組合作:四人一組,根據自身情況選定組長、記錄員、發言人、補充員等職務,將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記錄員匯總后,由發言人在全班交流時進行發言,如果發言不全面,則可以由補充員進行補充說明。

3.練筆

讓學生根據這顆奇異的琥珀的樣子和它形成的條件,自己推測一個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

四、反思與改進 1.課時內容變動

在原設計中,我仍然將全文教學放在兩課時完成,但第一課時著重于講解奇異的琥珀的發現、樣子和價值,第二課時講解琥珀的形成過程,但后來覺得,這樣劃分后,小練筆不能隨堂練習會降低學生探索和習作練習的效果,同時將全文劃分兩課時又失去了流程的完整性,所以將設計內容進行了整合,第一課時用來對指導學生學習課文,以讀、問、交流、匯報的形式將琥珀的發現、樣子、價值和形成過程進行整體學習,第二課時著重于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習作能力的培養。

2.優點

(1)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思路清晰、完整,課前準備充分,課件效果較好。

(2)能放能收,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己解決,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節省了時間,還能讓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3)匯報交流又練習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四人合作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凝結團聚力。(5)教態大方得體,和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默契關系。

(6)課堂及時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予以糾正,注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尤其在總結琥珀的形成過程時,以字擴句,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總結能力,而且還很好的練習了學生的造句能力。

(7)分角色朗讀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用的比較到位。3.不足

(1)板書時字體不工整、版面不夠整潔,板書設計能力欠缺,需要平時多家訓練。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時,沒有范讀,學生讀之前沒有特意交代其他學生注意聽,聽完后對朗讀的同學進行評價。

(3)對文中描寫蒼蠅和蜘蛛的詞句的欣賞不夠,只是讓學生在交流完匯報的時候說了說,老師沒有著重提出來,讓學生有感情的讀,如果能提出來具體的詞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某些詞語的妙用,將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更大的幫助。

4.改進方向

(1)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尤其板書的設計與應用。

(2)加強教學中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理解、積累與運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3)堅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以學定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會學。

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篇三

奇異的琥珀

龍素蘭

一、學習目標 1自學生字。2背誦課文最后一節。

3學習在默讀中理解內容:默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想像的合理性。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出示“琥珀”二字,學生交流對它的了解。(琥珀:古代樹脂的化石。淡黃色,褐色或紅褐色的固體,很脆,燃燒時有香氣,摩擦生電??梢宰鲧昴z和各種漆,也可入藥或做裝飾品。)2出示實物(或圖片),學生觀察。教師出示有關資料,引導學生默讀了解琥珀,從中知道形成化石的基本過程。比如:化石是埋藏在地層里的古代生物的遺物。生物死后,如果遺體恰好被泥沙掩埋,與空氣隔絕,腐爛會放慢。泥沙空隙中有緩慢流動的地下水,水流會逐漸滲進生物的遺體。如果水流帶進來的礦物質在生物體腐爛之前替代原有的有機物質,就能成為化石。硬體物質像貝殼、牙齒、骨骼不易腐爛,形成化石的可能性比較大;植物的葉子不容易溶解,在高溫下能夠炭化而成為化石;蜘蛛、蒼蠅等除非特殊條件,不然很難成為化石。二初讀感知。

1出示“奇異”一詞。默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思考:為什么說它是奇異的?

2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糾正字詞的讀音,指導朗讀沒有讀好的句段。3初步學習:為什么說這是一塊“奇異的琥珀”?(1)簡單交流。

(2)默讀,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提示:按照時間分成幾個階段(形成松脂球——埋入泥沙——成為化石)(3)用簡短的話說說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三研讀理解。

1研讀“形成松脂球”部分。

(1)默讀,思考:松脂球是如何形成的?然后簡單說說。(1)指名讀,思并討論:這部分內容要強調什么?

①作者為什么強調故事發生在夏天這個季節?(天熱,松樹才能滴下松脂油)②作者根據什么推想故事發生在松林里?(因為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③小結:作者的推測都是有根據的。(3)體會驚險一幕

①指名讀文或范讀,想像松林里的情景。

②自己練讀,要求讀出小蒼蠅的悠閑自得,蜘蛛捕捉蒼蠅的緊張氣氛。③朗讀指導,品味重點詞句。(你認為哪些詞句用得好?說說根據。)比如:

“熱辣辣”一詞寫得好,寫出了老松樹滲出松脂的原因。然后改寫句子再次體會形成松脂的條件: 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是因為?? 2研讀埋入泥沙成為化石部分。

(1)默讀,思考:形成化石,該具有哪些條件?(漫長的歲月、埋入泥沙)(2)練讀,了解琥珀化石的形成經歷了陸沉海漫的巨大變化和漫長歷程。四總結體會。

1朗讀全文,思考,說說:為什么說這是一塊奇異的琥珀? 2小結:這篇課文,由現在推測過去,由已知推測未知,雖是一萬年前的故事,讀來卻那樣真實可信。這是因為作者柏吉爾自身就是德國的一位科學家,他熟知化石的形成的基本規律、條件、知識。五作業。1比較,組詞。響()滲()稠()測()掙()晌()慘()綢()側()睜()2《閱讀新體驗》

2、3。

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篇四

《奇異的琥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這塊琥珀的奇異之處及琥珀的形成過程,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3、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4、幫助學生認識“琥、珀、脂、黏、稠”,會寫“琥、珀、嗡、脂、晌、滲、澎、湃、黏、稠、詳”,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滲出、澎湃、黏稠、詳細”等詞語。

教學重點:

從人們推測的故事中,了解這塊奇異的琥珀形成的過程。

教學難點:

明白人們是根據什么推測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理解題意。

二、初讀課文。

﹡正音:“珀”字讀“pò”,不要讀“bó”;“脂”讀“zhī”,不要讀“zhǐ”;“湃”讀“pài”,不要讀“bài”。

﹡易寫錯的字:“澎”字中間部分的“士”不要寫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邊不要多一橫,右邊不要少一橫;“黏”字左邊筆畫較復雜,左半部不要丟掉中間的一撇一點,不要把下面寫成“水”。

﹡理解生字詞。

三、想一想課文大意。

主要寫的是人們根據一塊奇異的琥珀來推測出琥珀是怎樣形成,怎樣發現的,以及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是一篇說明文。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課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寫這塊奇異的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寫這塊琥珀被發現。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五、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六、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簡要寫出琥珀的形成過程。例如:列表格、畫箭頭、寫小標題、文字敘述等方式。

七、你對琥珀還有哪些了解?針對課文內容還有什么疑問?

附:板書:

形成(1—12)

21奇異的琥珀發現(13—17)

樣子、價值(18)第二課時

一、回顧初讀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種化石,它叫什么?——琥珀

誰能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琥珀?

2、課文圍繞琥珀寫了哪些內容?——形成、發現、樣子和價值

3、編者把文中寫的這塊琥珀稱之為“奇異的琥珀”,“奇異”是什么意思?——跟尋常的不一樣,奇怪而特別,與眾不同,令人驚奇而詫異。板書:與眾不同令人驚異

二、深入學習課文

(一)透過“樣子”,感受奇異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塊琥珀,它奇異在哪呢?

1、相繼出示圖片和文字,指讀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2、交流“奇異”之處:

“兩個小東西”:蒼蠅和蜘蛛,是一對天地,同處一室,實屬不易;

“仍舊好好地躺著”,“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完好無損,清晰可見,就象是昨天剛發生的事一樣,不得不為之驚嘆。

3、帶著驚異之意,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句話。指讀、齊讀。

4、驚嘆之余,我們不由得會產生一系列的疑問:學生交流后歸納:這塊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二)揣摩“形成”,感受奇異

1、今天,我們不妨跟隨科學家們,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奧秘的科學精神,以文字為依托,去想象一下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

上節課同學們通過初讀課文,分別用不同的方式把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勾勒了出來。在你仔細閱讀文章內容,想盡辦法弄清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同時,透過語言文字的描寫,是否也感受到了它的奇異之處呢?

2、在上節課初讀課文自己自學的基礎上,再次認真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完善你的想象,然后講給大家聽。

3、這塊琥珀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松脂球化石

誰先來講一講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

4、指名講:在聽講的時候可以在書上做一些標記,誰知道做什么標記?——精彩之處、遺漏之處、不明之處

為什么要做標記:為評議做準備,免得遺忘。

5、聽后評議:針對精彩之處、遺漏之處、不明之處談出自己的看法

時間漫長:約莫一萬年

自然環境:夏天正午陽光強烈樹林中高大的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松脂不斷地往下滴

主人公蒼蠅:一心一意打扮自己心情愉悅

蜘蛛:一心一意尋找美食神情專注

6、他剛才的講述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他哪講得繪聲繪色、富有情趣?——體會生動形象語句的表達效果。

7、大家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有聲有色地讀一讀吧!

8、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松脂球就能形成了嗎?——還要有一個恰當的時機

這個時機在什么時候出現了?發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了?誰來讀讀第7自然段?聽后談感受?!プ 皠偤谩币辉~,感受“瞬間巧合”之奇異。

9、“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都過去了,這時為什么又提到蒼蠅和蜘蛛,而且是“成千上萬”只?——這塊琥珀的魅力之所在——太少見了!

9、自己練習完整地講一講松脂球的形成過程。

10、松脂球又是如何變成化石的呢?

地殼變化:淹埋

時間漫長:又是幾千年

(三)談論“發現”感受奇異

1、一個“巧”字貫穿了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那它的發現是否也存在著一種巧合呢?

2、自讀第三部分之后進行交流。

(四)分析“推測”感受奇異

1、這種種巧合給這塊琥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感嘆它本身“奇異”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為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感到驚奇呢?指讀地18自然段:能夠從哪感受到?——“可以推測”、“可以知道”。

2、“推測”的意思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茖W家們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識、琥珀的樣子和發現琥珀的過程,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科學家們就是依據這些,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測。

3、我們再來看看描寫琥珀樣子的語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寫相吻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和推測要有科學依據,不能憑空瞎想。

4、作者的這段描寫也是很有層次的,我們不妨試著把它背下來吧!

看到想象推測

三、揣摩寫作特點

1、這是一篇說明文,與你以前讀過的說明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有很多生動形象的語言,富有文學色彩,動植物富有人情味??

2、本單元也要求我們寫一篇說明文,到時可以采用這種寫法試一試,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奇異的琥珀教案設計篇五

一、教學背景分析

《奇異的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向人們介紹了奇異的琥珀的形成、發現及價值。知識性是課文的明顯特點。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語言極富特色,兼嚴密的推理、準確的表達和生動、形象、優美、傳情的文采于一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通過多種方法,理解并積累琥珀、颯颯地、翻騰怒吼、拂拭等詞語。

2、熟讀課文,能夠根據提示,簡要復述琥珀的形成過程和條件。

3、在品詞讀句中體味琥珀的奇異,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課文,能夠根據提示,簡要復述琥珀的形成過程和條件。

2、在品詞讀句中體味琥珀的奇異,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熱情。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質疑、閱讀、思考、討論、交流。

2。借助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學、討論、交流。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題目提問,明確目標

(1)師:讀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2)板書:樣子?、形成?、奇異?

教學指導策略: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這幾個問題形成一個整體,幾個問題解決了,整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師:通過我們課前查閱資料,誰來說一說什么是琥珀呢?

生: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

隨生板書:松脂

化石

(4)師:松脂又是什么?化石又是怎樣形成的?

生:松樹樹干上滲出的膠狀液體

師:見過松脂嗎?

生:在炎熱的夏天老松樹的樹干上

隨生板書:炎夏松林

師: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像石頭一樣的東西

師:化石的形成要經歷怎樣的變化?

生:漫長、巨大

師:也可以說滄海桑田的變化

板書:滄海桑田

師講述:傳說有一個叫王方平的仙人,有一次去拜訪仙女麻姑。她看上去像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頭上盤著一個發髻,長發垂到了腰間,衣服并不是普通的綢緞,上面繡的花紋光彩照人。他們訴說著五百年的闊別之情。王方平詢問麻姑的年齡,麻姑笑著說: 自我得道以來,我已經三次親眼看到大海變成桑田。剛才我路過蓬萊島的時候,看到那里的海水又比以前淺了很多,也許又要變成陸地了。成語比喻,光陰似箭,世界發生了很的變化。

(5)師:歷經滄海桑田變化的琥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它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請你輕聲自讀課文。

教學指導策略: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記敘的主要內容,或是描寫的主要對象,或是表達的中心思想,或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因此,根據題目設問,能達到以問促讀的目的。

(二、)整體感知,層層解疑輕聲自讀課文指名讀琥珀的樣子

出示一琥珀的樣子圖及文字師:看得清這是一塊怎樣的琥珀嗎?心情覺得怎么樣?指導讀師:這樣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借助板書說一說

6自己說一說,指名說

炎熱的夏天,太陽火辣辣的照射著整個松林,老松樹滲出了厚厚的松脂。一只小蒼蠅飛累了落在老松樹上,被一只蜘蛛看到了想要吃掉它。這時,一滴松脂落下來包住它們。松脂繼續滴層層包裹住了兩個小家伙,形成了松脂球。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松脂球成為了化石,也就是琥珀。

7師:琥珀的形成是我們親眼所見嗎?

生:不是,是想象和推測

師:既然是想象推測,就要科學合理,再來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哪些語句提到了形成琥珀的第一個條件炎熱的夏天,松樹滲出松脂

深入分析:

1學生默讀課文,并用~劃一劃指名讀:想想炎熱的夏天松林帶給你什么感覺

(1)一個夏天,太陽暖暖的照

(2)那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

(3)晌午的太陽光剛才劃的不全的同學補充~,再讀師:炎熱的夏天,老松樹被陽光照射滲出了松脂,松脂的香味引來了一只小蒼蠅,小蒼蠅又引來了蜘蛛。

教學指導策略:這一水平的提問可用來幫助學生組織所學的知識,弄清他們的含義。這類提問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來敘述所學的知識,能比較和對照知識或事件的異同,還要求學生能把一些知識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重點詞句是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師若能準確抓住重點詞句,并進行適當的歸納綜合,設計的問題,必能引導學生透徹理解課文內容

注:快樂的小蒼蠅(柔嫩 嗡 伸)

鬼鬼祟祟的蜘蛛(慢慢的 小心的)師:就在這只蜘蛛剛要撲向這只小蒼蠅時,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看書中插圖:蜘蛛剛撲過來,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1)觀察插圖。

(2)帶著觀察再讀。

(3)如果松脂落下蒼蠅飛走,如果松脂落下蜘蛛未爬過來,如果松脂落下蜘蛛吃掉蒼蠅

師:說明了蜘蛛和蒼蠅的相遇簡直太?

生:湊巧

板書:蛛蠅巧遇

(4)師:滴落的松脂象什么呀?

生:老松樹黃色的淚珠(1)師:就這樣琥珀形成了,對嗎?

(2)生:不對,還要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

教學指導策略:在創新教育活動中,教的目的是激勵思維,啟發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創造。學生以創新的精神去學,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學成于思,思源于疑。

(3)出示幻燈片:滄海桑田的變化圖

(4)師:你看到了什么?

(5)小組說,指名說

(6)師范讀10段,生接讀11 12段師:你還知道了什么?

教學指導策略: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在討論的問題具有開放性,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或多角度來審視、思考和剖析同一問題。

生:被漁民父子發現,遠古時代世界上就有了那樣的蒼蠅和蜘蛛了

(三)情感交流、賞析疑難

(1)這節課我們一起賞玩了琥珀的樣子,推測了琥珀的形成,認識了琥珀的奇異。課上到這里,我感到很欣慰,因為這篇文章是我小學階段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感謝奇異的琥珀帶給我們這么多的感受!

(2)再來欣賞一些美麗琥珀的圖片吧!

(四)運用所學

(1)查找滄海桑田的寓言故事

(2)查找更多琥珀的資料

(3)讀一些科學推理的小故事(積累本上,會令你更加睿智)

板書:

奇異的琥珀(松脂化石)

(形成,保存完好 科研價值)

上萬年

天氣炎熱 蛛蠅巧遇 海陸變遷

松脂滴下 松脂包裹 埋沒地下

六、教學反思

教師通過提問、啟發引導、體態語言、口頭激勵、觀察等方式激勵和評價學生,促進教學。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狠狠狠色噜噜噜综合网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a黄色一级片|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 久久黄色网 | 韩国日本一区二区 |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欧 | 一级片视频在线 | 波多野结衣日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99re最新网址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 |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好吊色综合网天天高清 | 美国人成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午夜影院操一 | 成人亚洲精品 |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 美女黄页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久久 | 日韩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麻豆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 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三级黄色片a |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 亚洲第一毛片 |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 一级片中国 | 黄色网址最新 | 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91中文字幕网 |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久久 | 120秒在线观看免费 128t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