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葉云仁先進事跡篇一
心得體會
四川汶川大地震,在這場災難中,大批建筑坍塌,但震中地區卻有一所中學屹立不倒,學校2300多名師生無一人傷亡!這就是四川安縣桑棗中學,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這所學校的葉志平校長!學習葉志平校長的先進事跡,我被深深地折服了。我在葉校長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民族精神的傳承。孩子們為有這樣的校長而驕傲,這就是中國的校長榜樣。他用平常的行為規范換來2200多條生靈;在生命攸關的關鍵時刻,全校師生毫發無傷,真是令人肅然起敬。葉志平校長的事跡,體現了一個教育工作者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比熱愛和高度負責。正是他這種防患意識在這突然的災害中挽救了全校師生,他是名副其實的抗震救災英雄,而且是最高境界的救災英雄,不但全校師生要謝謝他,全國人民都要感謝他。他救出的不僅是全校師生,更是體現了防患于未然,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和理念。他的防災思想和理念應當進行推廣普及和完善。
通過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職業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也深知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實踐證明,履行責任是實現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實,履行責任是唯一的途徑。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
盡到對教育的責任,才能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以英雄教師的先進事跡、高尚思想激勵自己,見賢思齊,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時下,一些地方事故頻發,令人觸目驚心。問題的關鍵在于哪里?就在于心中沒有了人民。上海地鐵追尾事件,在專家看起來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只能說明有關方面沒有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里。而以“地溝油”為代表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更是看到了有關方面對人民權益的漠視。要解決這些問題難不難?從根本上來說,只要各方面都有著像葉志平一樣的始終如一的為民心,這些事故都會消滅在萌芽之中。
葉校長是一位極其負責的校長,他層被譽為“史上最牛校長”,2008年的大地震,當震區大部分學校教學樓坍塌埋葬無數家庭幸福之時,桑棗中學全校兩千余名師生卻無一人傷亡。李長春指出,葉志平同志在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是他長期以來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克己奉公優秀品德的集中反映。他的感人事跡集中體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先進性。他不愧為教育戰線的杰出代表,不愧為全社會學習的優秀楷模。我是農民的孩子,經組織多年的培養,由一名普通教師成長進步為一名校長。我認為公仆意識最好的體現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多為學生辦好事,辦實事。讓學生真正感到學校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
葉志平校長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事跡,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無私奉獻在中國基層教育的第一線,把師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為農村孩
子的教育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直至生命的盡頭。他的高尚品質深深感染了大家,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樣。
我想,擁有“責任心”猶為重要。一個教師,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么?可能有人會說:是扎實的基本功,是愛。這些我都贊同,但我覺得最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無責任心,一切都無從談起。責任,是一種使命。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教師的責任心主要表現在教書育人上。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只有愛心還不夠,必須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愛心是基礎,而責任心則是驅使我們干好工作的動力。做為一個教師,當你站到講臺上,望著幾十雙求知的眼睛,一種責任心在心頭油然升起。教書育人,你會感到肩上擔子不輕啊!
我們應以他為傲,像這位葉校長一樣保有一顆責任心,責任就是方向。“責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葉志平校長用自己的行動和形象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他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他用責任擔起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他,讓我們感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讓責任提醒自己,我要用愛心去照亮每個孩子前進的道路。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他們在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于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的拼搏奉獻精神令我們欽佩。許許多多的教師,他們在地震過后,在不知自己親人生死的情況下,甚至有的已經失去了親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在廢墟中尋找著自己的學生,這種忘我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同是教師的我們,盡管我們沒有遭受如此的災難,我們要以
他們為楷模,把自己的愛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幫助他們渡過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個難關,積極健康的成長。
我們要向葉志平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事業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堅定信念、愛崗敬業、勇于進取的拼搏精神;學習他攻堅克難、以人為本、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同樣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習葉校長的事跡同時,我會深刻反省自己,我想假如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像葉校長這樣負責,把安全常規工作做得扎實細致,又將有多少生命得以延續啊。同行們,為了孩子們的笑容更加燦爛,就讓我們時刻警惕起來,讓安全的警鐘常鳴,為打造平安校園而努力奮斗吧!
葉云仁先進事跡篇二
葉志平同志先進事跡
一、人物簡介
葉志平(1953.09—2011.06),男,漢族,四川綿竹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分配到安縣沸水小學任教,1978年調至安縣桑棗中學工作,1995年起擔任桑棗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桑棗中學2200多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安全轉移,創造了“零傷亡”奇跡,校長葉志平被譽為“史上最牛校長”。
2011年6月27日,葉志平同志因長年忘我工作,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終年57歲。
2011年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追授葉志平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二、榮譽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師德標兵;
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四川省優秀中小學校長;
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綿陽市明星校長;
安縣明星校長。
因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確保全校師生安然無恙,被網民譽為“史上最牛校長”。
三、
主要事跡葉志平自從擔任桑棗中學的校長后,就為學校當時新建的實驗
教學
樓開始擔心。此樓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沒有找正規的建筑公司,并且斷斷續續地蓋了兩年多。到后來,竟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當時的新樓,樓梯的欄桿搖搖晃晃的,樓板縫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袋,大樓的承重柱子不合標準。面對這樣一棟華而不實的危樓,葉校長下定決心進行維修加固。
從1997年開始,連續幾年對這棟樓進行了改造加固。
第一次,他找正規的建筑公司,拆除了與實驗教學新樓相連的一棟質量很差的廁所樓,在一樓的安全處重新建起了廁所。雖然高層教室上課的同學上廁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們安全。
第二次,他將樓板間的縫隙中的水泥紙袋去掉,重新實實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使樓板的承受力大大提高。
第三次,他對這棟危樓動了大手術。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規的標準要求,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澆灌水泥,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之后他親自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整整加粗了15厘米。學校沒有錢,他一點點向教育局要維修費。左一個5萬、右一個5萬慢慢爭取而來。教學樓時刻要用,他就利用學校的寒暑假和周末,螞蟻啃骨頭般,一點點將這棟有16個教室的實驗樓修好加固。
對學校后來的新建教學樓,他更是嚴要求,細觀察。就連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貼面,也要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板上打四個孔,用四個金屬釘掛在外墻上,再粘好。因為他不放心,怕掉下來砸到學生。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緊繃的弦,教學樓不建結實,早晚會出事。出了事,沒法向娃娃家長交代,沒法向社會交待。葉校長心里明白,除了教學樓修建結實還不行,緊急情況下有序的疏散學生也至關重要。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學校規定好每個班固定的疏散路線。要求兩個班在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每個班級疏散到操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級都站在自己的地方。就連每個班在教室里怎么疏散都作了規定。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后4行從后門撤離,每列要走教室里的那條通道都預先進行了設置。
并且要求在二樓、三樓教室里的學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樓、五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
在緊急疏散時,對老師的站位也有要求。要求老師站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因為在拐彎處學生們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這里摔倒了,老師是成人,完全有力氣可以一把把孩子從人流中抓住提起來,不至于讓別人踩到。葉校長除了搞緊急疏散演練外,還經常利用學生下課后、課間操、午飯晚飯以及放晚自習時間,在教學樓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看學生的疏散情況,查看老師是否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他還規定,每周二學校各班級要進行安全知識講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老師專門講交通安全和飲食衛生等知識。因此,有些家長曾這樣稱呼葉志平校長“不務正業的校長”,認為他不專心教學,天天搞這些“無關緊要”的工作。
然而,地震那天,老師和學生們就是按照平時的訓練秩序,用練熟了的方式進行了安全疏散。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后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沖出了教室,老師站在樓梯上,喊:“快一點,慢一點!” 老師們說,喊出的話自己事后想想,都覺得矛盾和可笑。但當時的心情,既怕學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學生跑得太快,摔倒了——關鍵時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在地震發生后,全校2300多名師生,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學校所在的安縣緊臨著地震最為慘烈的北川。葉校長知道地震后,從綿陽瘋了似地沖回學校,看到的情景是:學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損,學校里的八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樓,他擔心的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而他的學生,這些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緊緊地挨著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當他聽到老師對著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們也沒事時,渾身都軟了。55歲的他,哭了。
通信恢復后,老師們接到家長的電話,會扯著大聲驕傲地告訴家長: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說話時眼中噙著淚。
人們感謝這位可敬的校長,家長感謝這位負責任的校長,老師和學生們更要感謝這位好的領導。是他平時的嚴格要求,是他對學生、老師和家長的用心負責,保住了學校,更保住了學校的全體師生。他可以驕傲地告訴家長,告訴世人:“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 “責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永遠是葉志平校長的人生理念。他是個英雄:從1997年起,多次將學校一棟沒有驗收的教學樓加固;2005年起,每學期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該校90多位教師、2200名學生全部沖到操場,用時1分36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 綿陽安縣桑棗中學校長,汶川地震后被稱作“史上最牛校長”的葉志平,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災備管理戰略國際研討會”。
平時多流汗,災時就少流血,最初學校進行疏散演練時候,老師都很反感,說沒事找事,現在老師都說值。請你們媒體多宣傳宣傳,讓大家都知道災備是怎么回事兒。
四、事件回顧
愛心一片,為教職工建起了臨時的溫馨家園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嚴重破壞了桑棗中學教職工居住的房屋,看到無房可住,露宿在學校操場上的兩百多個教職工及其親屬,葉志平校長無比悲痛。大震剛過,他強行忍住痛苦的淚水,迅速組織大家親自動手搭起了簡陋的帳篷,讓大家能暫時遮風避雨。大地震不僅毀壞了房屋,還破壞了水電氣等生活設備設施。葉志平校長為了不讓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遭受饑餓干渴,他帶領大家搭建起了簡易的廚房,用紅磚支起了一口大鍋,找柴找水,為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燒水煮飯,讓他們能喝上井水,吃上熱飯。接著,他又利用國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廳捐贈的帳篷和純凈水設備,為教職工建起了臨時生活區,全校教職工和他們的親屬都住進了安全舒適的帳篷,喝上了甘甜的純凈水,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震后的桑棗中學校園盡管到處斷垣殘壁,破敗不堪,但生活在這里的教職工和他們的家屬都感到無比溫暖,人人精神飽滿,個個斗志昂揚,投入到緊張的抗
震自救之中。
堅韌不屈,帶領教職工積極抗震自救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不垮葉志平校長這位共產黨員頑強的意志。大震剛剛過,余震不斷,葉志平校長不悲觀,不失望,不等不靠,以一個共產黨員的神圣使命,帶領全校教職工迅速開展緊張的抗災自救。他立刻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學校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校抗震救災。他身先士卒,不怕余震危險,不怕吃苦受累,成天奔赴在抗震自救最前線,認真起好模范帶頭作用。他帶頭冒險排危,帶頭清除斷磚破瓦,帶頭打掃衛生,帶頭消毒防病,帶頭搭建防震棚,帶頭解決教職工的飲水吃飯問題,帶頭當好志愿者,帶領教職工為桑棗鎮政府卸下各種救災物品物資100多噸,帶頭為搭建臨時過渡校區租地平整地基。在他的模范行為感召下,全校教職工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把抗震自救不斷向前推進。
心系教育,千方百計籌劃學生復課
葉志平校長最著急的是學生的復課,“5.12”汶川特大地震嚴重地毀壞了兩千多名學生賴以學習和居住的所有教學樓和宿舍,學生無法上課,只好輟學在家。為了讓學生特別是參加2008年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學生能早日復課學習,葉志平校長千方百計為復課進行準備。他利用國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廳捐贈的帳篷和純凈水設備基本上解決了學生住和喝的問題。他把在大震中未遭到嚴重破壞的學生餐廳作為臨時教室,解決了學生學的問題。他把可以使用的廁所交給學生使用,解決了學生拉的問題。學生復課在他的籌劃中正在緊張有序地準備,一旦條件成熟,學生就可以重新走進課堂,投入到充滿樂趣的學習生活中去。葉志平校長最關注的是2008年參加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學生的學習,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放飛自己的中考夢想,在初三學生暫時無法復課的情況下,他組織初三年級組的教師在全縣各鄉鎮辦起了臨時校外學生學習輔導站,把各種復習資料和訓練題親自送到初三學生手里,指導他們復習,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生和家長無不感謝地說:有這樣的好學校,這樣的好老師,我們一定會考出好成績。
人間奇跡,大震中全校師生平安無恙
時間凝固在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山崩地裂,大地在劇烈抖動,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沒有讓全校兩千五百多名師生驚慌失措。大地抖動的那一瞬間,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全校2000多名剛剛從午眠中醒來即將開始學習的學生,在各班教師的命令下,立刻趴在課桌下進行自我保護。當震波剛過去的一剎那間,各班學生按照學校的統一指揮迅速有序地疏散到了操場上,全校31個班2000多名學生疏散完畢,僅用了1分30多秒。強烈的地震嚴重地破壞了學校的所有房屋和各種設備設施,但兩千多名師生卻無一人傷亡,這簡直是一個人間奇跡。創造這一人間奇跡的是正是葉志平校長。學校有一棟是20世紀80年代花了17萬元修建的沒有經過竣工驗收就投入使用的教學樓。95年葉志平同志擔任校長后,怕這座教學樓出安全事故,就自籌資金40多萬元對這座樓進行了防危加固。在這次大地震中,這座被加固的教學樓盡管損壞嚴重但沒有垮塌。坐在這棟教學樓里的700多名學生全部平安地從樓里疏散出來。葉志平校長有著強烈的安全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他平時十分注重學生的安全教育。為了讓學生在突發事故面前不驚慌失措,他堅持每一學期要對學生進行一兩次應急安全疏散演練,讓學生自覺養成面臨突然事故,沉著應對的良好習慣。由于學生訓練有素,所以在這次強大地震面前,人人都能從容自如,平安無恙地跨過了傷亡線。
葉云仁先進事跡篇三
學習葉志平先進事跡心得
我通過觀看了葉校長的先進事跡報道,感受頗多。四川北川大地震,留在人們心上的傷痛正在慢慢愈合,而留給我們的思索及對所有遇難同胞的悼念和追憶還在繼續。在這場災難中,很多建筑坍塌,但震中地區卻有一所中學屹立不倒,學校2300多名師生無一人傷亡!這就是四川安縣桑棗中學,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這所學校的葉志平校長!我從報告中感受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一、葉校長執政為民、心系學生的公仆意識。他是農民的孩子,經組織多年的培養,由一名普通教師成長進步為一名校長。我認為公仆意識最好的體現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多為學生辦好事,辦實事。讓學生真正感到學校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
二、學習葉校長盡職盡責、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葉校長學習,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搞好自己本職工作。
三、學習葉校長的迎難而上、克難制勝的工作精神。“一心為生肝膽赤,盡職盡責品行端。育才甘灑一腔血,大愛驅災傳美談。”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我會以葉志平校長為楷模,不斷深化“心系學生、求真務實、迎難而上”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葉校長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校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將把他的工作精神用到的工作中,爭當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葉校長當校長的工作作風應成為所有學校校長的楷模,要是學校校長都能像葉志平校長那樣,何愁學校辦不好,我們的教育搞不好啊。以上是本人的一學習心得,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香泉小學 桂懷邦
201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