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一
1、感受誠信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聯系。
2、以誠信為標準分析和評議身邊的各種行為現象。
3、思考失去誠信可能帶來的后果。
了解學生上次家庭作業完成的情況。
請幾個學生發言,談談對上一節課家庭作業中“進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1、教師朗讀教科書第7頁上方的課文。
說明:前面兩個課題中所學的內容,畢竟在生活中不是經常發生,而是比較特殊的事情。實際上,正如課文中所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誠信問題。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從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的。
2、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7頁的幾幅插圖及說明文字,展開自由討論。
3、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你遇到過這樣的或類似的事情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請學生自己閱讀并且思考教科書第8—9頁中的內容,然后自由討論,要求每個學生的發言要結合第8—9頁中的一項內容。
思考及討論主要圍繞以下題目展開:
1、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2、這樣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什么?
3、這樣的做法,給別人帶來了什么?
4、這樣的做法,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什么?
教師用教科書上“誠信是做人的核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這句話進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二
1、通過對遠古時代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感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艱辛與漫長,以及我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2.從食的角度,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發展及其對世界的貢獻,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賞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飲食文化中閃爍著的祖先的智慧和創造。
4.嘗試運用傳說,文物資料等拖冊和再現歷史的方法。
1、通過對遠古時代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感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艱辛與漫長,以及我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2.從食的角度,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發展及其對世界的貢獻,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
小組交流自己緣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師: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們生活中會有哪些苦難和危險生:匯報自己的資料。:人類從誕生之初,就一直處在嚴酷的自然條件的考驗中,嚴寒酷暑,暴雨雷鳴,毒蛇猛獸。。。。。。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祖先在艱苦的條件下,運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不斷地摸索,開拓,經過漫長的歲月,一步補從野蠻走向文明。
1.自己閱讀熟食的故事,從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圖片,刀耕水種,人拉犁,牛拉犁。。。。。讓學生觀察人們的耕作是怎樣一步步進步的?在漫長的生活,生產實踐中,我們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養成農作物,把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創造了農耕和飼養技術。思考:這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影響?
3.出示小資料我國是世界上培育出農作物最多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為人類的生存與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古人的。歌謠
1.出示課前農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調查表
天氣的農諺
節氣的農諺
自然的農諺
其他
2.學生說說這些農諺,告訴了我們什么(自然現象和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3.農歷有二十四節氣,我們在日歷中找一找它們的名稱。再設想一下,這些節氣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中華食文化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什么?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千年來,人不僅學會了種植和養殖,還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食文化,
今天我們來談談的食文化p31——p32。
1、你們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團變面條、餃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書上的介紹,你還知道什么?(從習慣、講究、禮儀等方面引導)
2、全班齊讀《奇妙的筷子》,讀后最大的體會是什么?你們還能舉出反映出祖先聰明的例子嗎?
3、古代與現代食文化有哪些聯系呢?(以餃子為例教學p85)
4、剛才有的同學說喜歡肯得基、牛排,那它們屬于——西餐。對,每個民族和國家,由于生活的環境和歷史文化存在著差異,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們比較一下,中、西兩餐各有什么特點?p33除書上的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5.:這兩課我們了解遠古時代的生活狀態,以食這一話題,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及對現代的影響,除了食文化,還可以從哪些地方再次感受這些呢?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三
1.知道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農村和城市共同的發展方向。
2.了解直接選舉所帶來的各種積極變化。
3.進一步增進對于民主選舉制度優越性的認識。
1.導入。“前幾節課,我們通過大家提名、大家投票的方式選舉了班委會。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地方也通過這樣的方式選舉帶頭人?(村委會和居委會)同學們還共同討論了班級建設的計劃,這就是‘民主管理’。不過,班集體的民主管理不僅是討論計劃,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究竟應當怎樣做呢?讓我們一一看大人們是怎樣做的。”
2.討論活動。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0~23頁,然后提問:“虎子的來信與樂樂和他的同學們的調查都提到民主管理的方法,具體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參照教科書里面所提到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比如,村委會的通知說明了遇到大事要大家共同討論,不能幾個人說了算;村委會的賬目公開,是接受大家的監督,可以避免亂花錢;自己制定道德公約,能夠促進村民自我約束,等等。
3.探究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村委會和居委會采用的方法,哪些是在班級里進行民主管理可以采用的;教科書上樂樂和他的同學們從居委會學到了什么,學生可以怎樣做等。
4.全班交流。各個小組推舉代表介紹討論的結果,其他組員可以做補充。教師通過,鼓勵學生付諸實踐。
5.教師,布置家庭作業。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四
1.了解人類自古以來就懂得擇水而居,長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是養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體驗并感受祖國地域環境的博大,從對母親河的熱愛,升華為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情感。
2.學習優秀中華兒女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仁愛寬容、大氣磅礴的長江,受到優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進一步提高認識地圖的能力,通過識圖發展空間思維的能力;培養收集資料的能力。
4.了解長江的源流概況,并沿著這條線索,了解流域內各地區的社會發展概況,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1.政區圖、地形圖、長江流域圖。
2.歌曲錄音:《長江之歌》《我們的田野》。
3.有關長江流域的資料和圖片。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播放歌曲《長江之歌》。
2.朗讀教科書第60頁的課文。
3.教師借助地形圖或長江流域圖進行講授。
(1)“長江發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東流,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長江在青海省發源以后,向東向南,流經四川、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市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東海。”
(3)出示歌謠,幫助學生識圖。歌謠:第一大河是長江,發源于青海西南部。流過川、藏、滇,穿過渝、鄂、湘,贛、皖、蘇、滬要記住。全長六千三,注入東海水力富。
4.課堂練習。識圖:長江的流程。
5.探究活動。
(1)布置探究內容。由教師指地圖講:“和其他河流一樣,長江也分為上、中、下游三段。從源頭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長江的上游,從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長江的中游,從湖口到入海口是長江的下游。現在我們就從地圖上找一找:①長江的上游江段;②長江上游流經什么地形區;③長江上游地區的環境怎樣;④長江上游的水流狀況。”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地圖,進行探究。
(3)課堂討論。學生交流“探究長江上游狀況”的成果。學生借助地形圖或長江流域圖進行匯報,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其要點是:從源頭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長江的上游;長江上游流經我國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海拔2000米的云貴高原地區和四川盆地地區,分別屬于我國的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地區;那里山高林密,江水奔流于峽谷之中;長江上游的江水清澈,是從高處向低處一路跌落下來的,所以江水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聞名于世的長江三峽就位于此河段,宏偉的三峽水利工程正在建設之中。重慶市是我國西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鋼鐵、機械、汽車制造、紡織、食品等工業十分發達。
6.朗讀教科書第62~63頁的課文。
7.學生齊誦在語文課上學習過的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
收集相關資料并從地圖上查找:①長江的中游、下游江段;②長江中游、下游流經什么地形區;③長江中游、下游地區的環境怎樣;④長江中游、下游的水流狀況;⑤長江中游、下游地區的建設成就。
《長江的訴說》第二課時
1.復習檢查。(1)集體朗讀長江源流的歌謠;(2)識圖:長江的流程。
2.學生進行“探究長江中、下游”活動的成果匯報。學生借助地形圖或長江流域圖匯報有關長江中、下游情況的資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其要點是:
長江中游:長江穿過三峽流到宜昌,結束了上游到達了中游,流經湖北到達江西的湖口,這便是中游段。
長江下游:從江西省的湖口到長江入海口便是長江下游段。
長江中、下游地區處于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工農業均發達,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3.朗讀教科書第64頁的課文。
4.學生繼續進行“探究長江中、下游”活動的成果匯報。學生借助地形圖或長江流域圖匯報有關長江中、下游情況的資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其要點是:
長江中、下游是平原地區,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可以說是沃野千里。可以結合播放學生在音樂課學習過的兒童歌曲《我們的田野》(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進行介紹:由于長江中、下游地處平原地區,又有很多支流匯合進來,所以江面開闊,江水流速平緩,利于航運,素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在這一地區還經過湖北省省會武漢市、江蘇省省會南京市和直轄市
海市。武漢是我國中部重要的工業城市,鋼鐵、機械、汽車制造、造船、紡織等工業十分發達。南京是我國的歷史名城,有多種工業,尤其是化學工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還有我國目前最大的鐵路、公路橋―――南京長江大橋。上海市是我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經濟、科學文化、交通均高度發達。
5.朗讀教科書第65頁的課文。
6.課堂練習:完成教科書第64~65頁的填空。
7.教師。
1.通過識圖練習,鞏固學習過的有關長江的知識。
2.布置探究任務。預習教科書第66~67頁的內容,收集有關長江環境和保護母親河行動的資料。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五
1、 回顧自己的生活,學會從不同的事件中認識每一天的意義。
2、 學會點評自己的假期生活。
3、 體會快樂可以由自己創造,并能創造快樂。
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狀態,啟發學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質量,鼓勵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生活。
學會自己創造快樂。
2課時
1、選取自己班級的孩子典型的暑期生活事例
2、準備一些其他學生的暑期生活事例,如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等
一、 故事交流(小組)
教師引入:小朋友們,兩個月的暑假過去了,我們又重新回到學校開始了我們的學習生活,今天這節課,老師受學校廣播站小記者的委托,說是要開一個暑假生活故事會,特地來采訪我們一(1)班,想聽聽小朋友們的暑假故事,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過的?是平淡的?還是新奇的?是快樂的還是難過的?選擇你想說的一天,先在四人小組里介紹一下。
小記者隨機采訪搜集,如:你喜不喜歡過暑假?為什么?
暑假里你有什么新發現?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難等等。
(小記者搜集的信息由教師直接寫入課件里,供下一環節同學們的選擇)
二、故事交流(全班)
教師:剛才通過小記者的采訪,老師也了解到一些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我把它寫進了電腦,你想知道什么故事,我們一起來采訪他好嗎?
通過學生點播,教師請出小記者對該代表性活動的主人來做專訪(模仿專訪的過程進行)
教師隨機板書點評,如:在家有規律
勞動辛苦 快樂
游玩高興新發現
生病難受
教師點評,看來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是豐富多彩,各有各的新鮮事兒。
三、延伸
教師:小記者們在來我們班級之前就已經采訪過許多同學了,她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呢,想看嗎?
課件介紹其他的暑期生活,如:小朋友們在西湖邊的英語角學英語,在圖書館里豐富知識,在少年宮學文藝,參與各種各樣的社區生活,以及民工子弟的暑期生活等等。
小結:這些都是不同的暑假生活,不管是怎樣的一天,都代表了我們的暑假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有了新的發現,新的認識,都是有意義的一天。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六
課前通過自查、調查、訪問,了解身邊的人(包括同學、朋友、家長、老師甚至陌生人等)曾經有什么不誠信的行為;準備幾個有關誠信的故事或幾條格言。
收集古代、現代有關誠信的故事;準備幾條有誠信格言的條幅。
1、通過討論,思考并認識誠信在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2、以誠信為標準反思和自己和別人的行為,找出差距與不足。
3、牢固樹立做誠信人的信念。
1.導入: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殺豬》等。
2.匯報:課前采訪的身邊的人的不誠信的行為表現。
[1]社會上存在的不誠信的人和事。
[2]發生在家里的不誠信的人和事。
[3]學校、班級里不誠信的人和事。
3.討論:不誠信的危害。
4、解決問題:給同學寫建議;送格言;與“誠信”握手,爭當“誠信星”。
5、,布置課后練習
[1]組長匯報課前布置的采訪、調查等情況。
媽媽為她有這樣的好兒子感到驕傲。
我也想起了這樣一段話“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個星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樹葉可以傾倒整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個海洋。”
[2]社會上存在的不誠信的人和事
誠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經遇到過什么事給你印象最深刻?
過渡:這是發生在社會上的不誠信的事例。那么,在我們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呢?
[3].討論:學習上不誠信的危害。
(1)學生上臺講古今中外嚴謹治學的故事。
(2)小組交流、討論考試作弊的危害性。
(3)學生代表陳述自己的看法。
看書上的插圖,談談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
樂樂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處理的?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說你跟別人真承諾了一件事,經過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發現這件事不對了,這時候你還去做到嗎?
假如你對他承諾的事是錯的,不能做的,你得講哥們義氣,你還得去?
還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壞事?
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說“說到了做到,承諾了兌現”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誠信的、美麗的故事。誠信,說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國家的命運,說它小,就是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我們不用喊那么高的口號,其實我們身邊的小事真能做到“說到了做到,承諾了兌現”,“是真理去堅持,是謬誤去斗爭",就是好樣的!
(1)寫格言,送格言
同學們課前準備了一些有關誠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創作了格言,要送給好朋友。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
你想把這句話送給誰?
(2)嘗試給同學寫建議
老師分發精美的小卡片,針對同學平時的言行,寫一寫你的建議,提出你的希望。然后,把卡片鄭重地送到對方的手中。
(3)與“誠信”握手,爭當“誠信星”,制作“誠信卡”
為自己列出“清單”,請同學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條款。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給自己帖上“誠信星”。
誠信的品質要從小培養,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用誠信來要求自己,也用誠信來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學和其他身邊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繼續完成自己的“誠信卡”,征求老師、同學、家長的意見,并取得他們的支持和督促。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及反思篇七
1、知道應當認真執行集體中經大家民主決策出的行動計劃,這是自己的責任。
2、學會管理自己,形成主動管理自己和參與校內各項工作的意識。
3、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愿意并主動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服務。
集體討論的時候,我們有積極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和義務,經過民主決策訂出的行動計劃,我們也有遵照執行的責任。
四課時
1、回憶一年中班級、學校、少先隊組織了哪些集體活動,自己參加了其中哪些活動?沒能參加哪些活動?沒參加的原因是什么?
2、說一說自己參加活動有哪些體會?
你對三位同學在一次集體活動中的表現滿不滿?
組織討論
1、三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2、集體做出的決定,是不是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為什么?
集體討論的時候,我們有積極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和義務,經過民主決策訂出的行動計劃,我們也有遵照執行的責任。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愿意為集體服務嗎?
1、書中幾位同學為集體做事的情景。
2、在集體生活中,出集體組織的活動外,還有哪些讓我們參與的渠道?自己參與過其中的哪些工作?
3、小組交流:班級、學校的哪些事情可以由我們直接參與?自己參與過哪些事情?有什么收獲體會?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我們可以參與的事情:
我們參與的體會:
我們參與的經驗:
我們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說說自己的收獲。
1、他們在自我管理中做了哪些事?
2、想想說說:如果是你,你會做嗎?
學校或班級生活中還有哪些現在沒人管或是老師在管的事情,可以由我們自己來管?
聯〖〗系實際說說,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進行自我管理?
1、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給自己尋找一個合適的崗位。
2、說說你怎樣來履行職責?
1、看到同學打架,周圍的人該不該管?
2、發現問題后該怎么辦?
從自身或別人的經歷中,你認為集體中類似的“閑事”還有哪些?該不該管?為什么?
在集體生活中,我遇到過哪些“閑事”?是怎樣等待的?有什么體會?有哪些經驗或教訓?
學校,班里有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管一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出面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向老師反映等。作為學校和班級的小主人,多學校的事情,可不能分分內和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