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又生動形象的一篇小說節選,感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篇天堂信號閱讀題節選,感悟一下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領悟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在講什么。
譚恒杰聽見了,這次真真切切地聽見了。不遠的地方,似山唿海嘯,似千軍萬馬奔騰。就在剛才,有人掀水泥板,有人撬石塊。電氣切割的聲音像海洋風暴,一陣緊似一陣地鼓蕩著他的耳膜。
“孩子們,你們聽見了嗎?”譚恒杰問。
孩子們的兔子耳朵再一次豎了起來。金樺果說:“老師,好像有人在喊叫。”
全英賽說:“不,我聽見了飛機的聲音。”
陶陶說:“我什么也沒有聽見,我的耳朵可能聾了。”
譚恒杰說:“大家再聽聽。”
再聽,整個世界都在轟鳴,又似乎都在沉寂。譚恒杰說:“我頂住這塊板子,你們跟我喊,我——在——這——里!一二三,喊!”
“我——在——這——里——”
稚嫩的嗓子一齊喊了起來。小小的洞穴像是爆炸了一顆原子彈。可是,在他們聽來震耳欲聾的聲音,傳出去的僅僅是一聲呻吟。
天亮的時候,發生了幾次余震,頂上的動蕩造成不斷的塌方。使洞穴里的空間越來越小,空氣越來越稀薄。這一點點空氣,可能經過無數個縫隙,拐了無數道彎才滲進來。他們的喊聲,就像細水流沙,轉眼之間就被層層重疊的廢墟吸收了。
頭頂上那塊水泥板已經開始晃動,灰沙和碎石不斷地滾下來。譚恒杰使出渾身力氣頂著,他的臉已經變得紫黑,憋著氣說:“我們的聲音太小了。金樺果,你身上有鋼筆嗎?”
金樺果摸索了半天,驚喜地說:“老師,我找到了一支。”
“太好了,你把筆帽擰下來,我告訴你怎么做。”
在譚恒杰的口述下,金樺果捏著筆帽在碎石板上磨呀磨,半個小時以后,他用筆帽磨出了一只口哨。
已經到中午了,救援隊又先后從廢墟里營救出十一個學生,仿佛事先約定過,凡是有學生的地方,幾乎都有老師。那些老師譚曉琪認識,危險時刻他們就像雄鷹一樣張開翅膀,護佑著孩子們,在他們的羽翼下,學生們多數安然無恙。
譚曉琪的心在一瞬間墜落到無邊黑暗的深淵里。如夢似幻之間,父親譚恒杰笑盈盈地出現在她的面前。她剛想迎上去,一位家長指著父親的鼻子問:“譚校長,地震的時候,你在哪里?”她看見父親臉色蒼白,支支吾吾地說:“我逃生了,因為我愛我的女兒,她已經失去了母親,她不能再失去父親。”這時,成千上萬的家長,蓬頭垢面,一步步地逼過來。一口唾沫向父親飛來,又是一口,緊接著,唾沫橫飛……父親在這海洋般的唾沫中揮舞著雙手,逐漸下沉,最終無影無蹤……
譚曉琪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的后背已經濕透。她堅定地告訴自己,父親絕不會當逃兵。
那么,他在哪里呢?也許他已經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忽然,一聲尖銳的哨音拔地而起,一聲,兩聲,從陽光下穿過,刺進她的耳膜。一開始她懷疑自己聽錯了,側耳再聽,哨音并不強烈,卻是那樣清晰。救援隊循著哨聲打開了一個洞穴,不,那不是洞穴,那是天堂。她終于看見了父親的身影。他像一張彎弓,雙手舉過頭頂,呈F形抵在對面的一個墻角上,竭力地庇護著身下的孩子。
“爸爸!”她失聲叫了起來,她看見父親緩緩地轉過頭來,艱難地朝她笑了笑。她只覺得眼前一黑,差點兒暈了過去。
救援人員試圖鉆進洞穴,但是很快就退了出來。洞穴里人摞著人,最下面的全英賽已經沒有了聲息。這時,余震又發生了。水泥板滑落下來,砸在廢墟上,洞口不見了。
譚曉琪愣愣地看著洞口,大喊:“不,不!爸爸,爸爸,你在哪里?”
經過救援隊三個小時的奮戰,洞穴重見天日。一縷陽光射進洞里,里面悄無聲息。譚曉琪又看見父親如彎弓一般的身軀,一截銳利的斷裂石板幾乎將這身軀切成兩段。就在這身軀下面,是像蚯蚓一樣擠成一團的三個孩子。
救援人員艱難地拖出了最上面的金樺果,十分鐘后,送出了陶陶。譚曉琪跪在洞口的外面,她看見了父親,父親泡在血泊里,雙眼閉著,父臉上好像落了一絲陽光,他的雙手仍然在支撐著對面的水泥板。
譚曉琪淚眼迷蒙,輕輕地喊了一聲:“爸爸。”
譚恒杰沒有回應。
當救援人員拖著全英賽爬出洞口的時候,一聲巨響,洞口被封死了。
……
譚曉琪長久地佇立在東南方向的山坡上,凝望著那片廢墟。不遠處,救援隊正在架設通信設備。
這時,她的手機清脆地響了兩聲,噠噠。
屏幕上出現一行字:曉琪,爸爸盡力了。永別了,我的女兒!
她看了看時間,這是父親在最后一刻給她發的信息。那時候父親可能已經被石板擊中了,卻仍然拼盡全力給她發短信。
譚曉琪的淚水奪眶而出,她站起身,向廢墟的方向投去深情的一瞥,半晌不語。
(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寫到譚恒杰與學生的對話,交代了人物之間的關系,點明師生被困水泥板下的危險處境,師生能否順利脫險,令人揪心。
B.余震接連不斷,塌方接二連三,惡劣的環境渲染了緊張的氣氛,呈現故事發生的特定背景,為下文救援隊艱難地施救作鋪墊。
C.小說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方法正面塑造譚恒杰形象,同時將譚曉琪與譚恒杰作對比,對譚恒杰進行側面刻畫。
D.小說結尾處譚恒杰的短信“曉琪,爸爸盡力了”感人至深,飽含了譚恒杰對生的渴望,對女兒獨自留在世間的不舍與愧疚。
8.小說畫線處的夢境表現了譚曉琪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人們常說“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請結合全文談談標題“天堂信號”的意蘊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