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節奏的聲音都可以稱之為音樂,現在變成一種模式化的表演藝術。 從生理角度上看,我們通過耳朵聽到音樂,觸發大腦中獎賞系統,會讓身體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能夠讓人快樂愉悅。關于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有哪些呢?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1
教學內容:
欣賞《嘎子嘎》,用打擊樂為歌曲加配伴奏。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嘎子嘎》,結合電影《小兵張嘎》了解革命歷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景。
2、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3、能即興隨歌曲表演。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播放電影《小兵張嘎》片斷,并簡介影片背景及內容。
2、初次欣賞,談感受。
二、欣賞樂曲。
1、有節奏的讀歌詞,并了解歌曲內容。
2、出示節奏譜,引導學生唱。
3、逐段欣賞,并交流感受,完成課本填空。
4、完整欣賞,并嘗試并聽邊打節奏。
三、創編活動:用動作表現人物、故事情節。
教學反思:
學生能配合著音樂用打擊樂器伴奏。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2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紅星歌》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星歌》,感受歌曲中進行曲的雄壯的風格。
2、體會重音記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欣賞的歌曲《嘎子嘎》。
二、導入新課
1、播放電影《閃閃的紅星》的片段。
2、介紹電影的主題曲《紅星歌》。
3、播放《紅星歌》完整的`錄音。
4、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三、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初聽,感受。
2、體會歌曲中雄壯的情緒。隨音樂走步。
3、出示歌譜,唱旋律。
4、學唱歌詞部分。
5、體會重音記號的演唱方法:演唱時要果斷的、堅定的。
6、用行進的步伐做律動。
7、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現音樂雄壯的氣氛。
四、感受進行曲的特點,師生共同總結進行曲的風格特點。
五、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能完整的演唱歌曲,跟著音樂節奏邊演唱邊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