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1000字范文篇一
古英格蘭有一首著名的名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個國家。”這是發生在英國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準備與里奇蒙德決一死戰,查理讓一個馬夫去給自己的戰馬釘馬掌,鐵匠釘到第四個馬掌時,差一個釘子,鐵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對方交上了火,大戰中忽然一只馬掌掉了,國王被掀翻在地,王國隨之易主。
百分之一的錯誤導致了百分之百的失敗,一釘損一馬,一馬失社稷,你是否聽到一個遠去的王朝風中的悲鳴——細節決定興亡!
古人說得好:“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在我們身邊,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很多,但是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卻不多;我們不缺少精明能干的管理者,但缺乏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我們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但缺乏不折不扣的執行。中國14億人口,不管有多少小的問題,只要乘以14億,那就成為很大的問題。細節差之毫厘,結果謬之千里,真理和謬論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錯誤的數據,可以導致整個報告成為一堆廢紙;一個標點的錯誤,可以使幾個通宵的心血白費;一個煙頭的失誤,可以導致一生的努力付諸東流,一生的命運徹底改變。這就是細節的重要,這就是細節的力量。看看我們的質監系統,不妨問一問,人們到機關單位辦事,是否做到“一起身、二讓座、三倒水、四辦事、五送客”;不妨想一想,接聽電話,是否做到“你好,請講,再見”;面對日常工作,是否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明日事今日謀”;打開大門,你熱情迎進冒雪趕來的辦事人,遞過一杯熱水,他一句“謝謝”,足以溫暖你的心。做好一個細節,你收獲了冬天的春天。細微之處見真情,一個微笑,一個舉動,一點耐心,一句問候,都會使細節的力量“潤物細無聲”。而今日,黨委班子洞察細節、科學決策,干部職工精誠團結、精細管理,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質監改革穩步推進,經濟收入再上臺階,財政支出穩步有序,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細節是成功的關鍵,細節是制勝的法寶,事事精細成就百事,時時精細成就一生,如果我們人人關注細節,就能成就質監事業的繁榮興旺。
深山藏古寺的細節,緣于山下挑水的和尚;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美感,緣于啼邊紛飛的彩蝶。把握生活的細節,我們可以體會到更多美麗,重視工作中的細節之美,我們可以更懂得愛的付出,積累我們人格的崇高,讓我們的社會更和美更和諧。讓我們牢記一句話:小事成就大事,細節鑄就輝煌!
在很多時候,事情的成敗就取決于不為人知的細節。“一顆蹄釘沒有釘好,因而一匹戰馬摔倒了;因而摔傷了一個將軍;一位將軍摔傷了,因而輸掉了一場戰爭;一場戰爭輸掉了,因而滅亡了一個國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顆蹄釘有沒有釘好,與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產生了聯系,有了因果。可見細節何等重要。
細節是平凡的、具體的、零散的,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件小事.......細節很小,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有些細節會改變事物的發展方向,使人們的命運發生轉變。對個人來說,細節體現著素質;對部門來說,細節代表形象;對事業來說,細節決定著成敗。因此,上面所講的故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一個人而言,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其內心世界的外化,思想感情的具像。如果我們順著某個人細碎的腳印,通過他的言談舉止,點點滴滴,一定能找到他的人生結果。智者善于以小見大,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參悟深邃的哲理,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其實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僅僅是比普通人多注重一些細節而已。細節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荀子在《勸學》中講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他告訴我們凡事皆是由小至大,小事不愿做,大事就會成空想。然而我們大多數人,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很多,而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很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很多,而規章條款不折不扣執行的很少。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樹立細節意識,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這時成功事業的最基本的前提。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熱情和踏實肯干的精神。他們小事不想做,大事又做不來。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要做到正確理解和認識細節,并能按要求去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它是通過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自覺養成良好習慣的結果。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訓練和提高自我的洞察力,認真做好、做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最后才能使量導致到質的飛躍。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是智者,成功的命運之神一定會垂青與他。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1000字范文篇二
最近經我們陳主任的介紹,讀了一本受益匪淺的書----《細節決定成敗》
打開這本書,首先進我眼簾的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句話雖然很平淡,沒有過多的辭藻修飾,卻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所以我決定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以此時刻提醒自己。
雖然我是比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做大事的也要先從做小事開始的,雖然小事都是比較瑣碎平淡,枯燥乏味的,但是要成就大事卻是不可缺少的基礎。
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我們應該關注身邊的小事,要改變觀點,更加的注重細節。注重細節是靠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不是一會兒工夫就能培養出來的,當然人的行為大多數是受習慣影響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抓起,嚴格要求自己養成注重細節的好習慣,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將會成為我們一生受益的寶貴財富。
通過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講明了細節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寓偉大于平凡的真理。在公司,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顛峰之危。
工作中,在生活中,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古語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勝人一籌,從而忽視小節,結果不但沒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敗。因為他們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會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樹連接而成,驕人的戰績更是無數細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細節,醞釀過程中的細節之美。只有這樣,你才會取得不斷的成功。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這些話、這些態度對于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這批大三學生來說真的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一生都受益的寶貴財富啊。
日常生活是繁瑣的,都是由一個個小事,一個個細節構成的。不要小看一個個的細節,是它們決定了你最后的成敗。要想成功,就要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細節,最終它們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所以《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即使沒有時間也要翻閱一下,這對每一個人都是受益匪淺的好書啊!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1000字范文篇三
看完這本書,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我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做事總是毛毛燥燥,不太注重細節。看了這本書,最大的變化是:開始從行動中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做事的風格。時刻提醒自己“現代的人就像在針尖上跳舞——比的就是精細。”誰注意了細節,誰就是成功者。觀點很正確,具體到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很少去考慮為什么不注重細節?如何去注重細節?書里沒有談到,只有靠我們自己通過平時的工作不斷地去思考去發現。通過不斷的積累說不定還能寫本《注重細節方法論》。
雖然這本書沒有具體談到實際操作問題,但是書里有些觀點的確發人深省。下面就個別觀點談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浮躁被扎實所代替,沖動被理智所折服,這才是長大的硬道理。真正謙虛下來、沉下心來, 提高自己的素質,我們的發展勢頭一定會更好。”這兩句告訴我們做人要“沉”,如同“不倒翁”,經歷再多摔打也不倒。我們培養學生也應這樣,要讓他們學會“靜”,在靜中學會專注,在專注中,體驗頓悟的無限樂趣。相反,我們決不能培養出夸夸其談、浮躁自大的學生。班里的學生就存在嚴重的浮躁現象,自以為自己很聰明,還沒等老師說完問題就急于回答,同學發言也不注意去聽,因為這種浮躁,半期考試全軍覆沒,第一名居然是原來的一個中等生。考試的失利讓我失態,做不到司空曙“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那種運籌帷幄的超然境界。只能喟嘆自己的修為不夠,沉不下去。如何讓自己和孩子從這次失利中走出來,我想豐田公司的故事最能給自己啟發:
豐田公司第一次進軍美國市場的努力以失敗告終。自那以后,豐田潛下心來,研究和生產適合美國市場的轎車。一方面調查研究豐田公司在美國的代理商及顧客需要什么,以及他們無法得到成功的原因進行徹底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外國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的業務活動,以便找到缺口,從而制定出更好的銷售和服務戰略,5年以后,豐田公司成功了。
很顯然豐田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善于從失利中尋找原因,對癥下藥。其次要永遠向競爭對手學習,學習每一個先進的“細節”。
二、“戴明的質量管理思想集中體現在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循環上。一個計劃的成敗不僅僅取決于設計,要在于執行。這兩句話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實施環節比計劃更重要,計劃再好,沒有落實下去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三、“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留給學生的又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這三句話中得到啟示:在學校里學的不是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種思考方法。人的行為的95%都是受習慣影響的,在習慣中積累功夫,培養素質。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學校教育留給學生的就是:思維方法和良好的習慣。而這良好的習慣是指學校的規范教育。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深知“每一條跑道上都擠滿 了參賽選手,每一個行業都擠滿了競爭對手。”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那就要做到“針上打擂,拼精細。”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1000字范文篇四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是一本可讀性較強的書籍,全書以大量的正反實例和至理名言為證,為我們展現了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易被忽視而又如此重要的點點滴滴,閱讀后感觸頗深,促使本人對自身工作進行了理性思考,也對如何做好辦公室工作有了更深的領悟。年初縣里下達了我局的考核目標任務,局里也根據實際,下達各科室工作目標任務,也就是說各項目標已經確定,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完成即定目標,我想無論作為辦公室,還是我們每個科室、每位同志都要緊緊圍繞目標,細心、細微、細致地開展各項工作,辦公室要認真搞好協調工作,努力把手中的工作做到位,保證在一些細節上不出問題,促進全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強化制度建設,按制度辦事是做好細節的關健
作者有句一再強調的話耐人尋味:“并不是我們沒有制度,而是我們沒有踏踏實實地去執行。”作為政府工作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上級的各項規章制度為我們做事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正如書中提到麥當勞的操作規程保證了麥當勞長盛不衰。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個科室都能自覺地按照制度執行,各種形式的檢查就顯得多余了。
二、做好細節工作是提升局機關形象的關鍵
一個單位的整體素質和形象不是空洞的,而是客觀存在,與每一個機關工作人員的平時表現息息相關,與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緊密相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有意識地注重每個細節問題,那么對個人來講可能是一個小的進步,但對一個單位而言就是一個大的進步。如開會時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這是一個細節問題,但折射出的問題可以講這是不尊重他人和缺乏組織紀律性的表現。我們每個人的每項工作都是全局整體工作的有機組成,我們每個人的崗位職責是不可缺少的。書中有這們一句話:“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復,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見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壞了,就使其它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連累。”可謂一語道出了細節與整體的關系。確實如此,我們的工作崗位決定了事務的重要性、細小性和重復性,這就要求我們更注重細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地為局機關形象樹立和工作全面順利開展添磚加瓦。
三、把握細節,必須認真細心地開展工作
認真細心地開展工作,是把工作做到位的有效辦法。工作粗枝大葉、不細心很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被動,比方說,我們在文件校對時不細心,大的錯誤不用說,小得如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有時會使一種意思變成另一種意思,那肯定會影響我們局的工作形象,一個連文件都不能把好關的單位,給別人的印象絕對好不到哪里去。怎樣才能做到細心?首先要有對工作的責任心。要堅持用干一行,愛一行的心態和熱忱來開展工作,把做好自己手頭上的各項工作,作為對自己、對科室、對整個局的責任。這樣才會真正的撲下身子,開動腦子,一步一個腳印、細細心心地做好每一件事。作為辦公室更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敢管、敢說、敢抓,才能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和細節。其次要有耐心。書中作者強調要拒絕浮躁。我們做工作也不能浮在表面,要有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文件打好了能否再靜下心來仔細地看一遍,還有沒有錯誤;事情辦好了能否再坐下來把事情在腦子里理一遍,還有沒有什么遺漏。第三,要有敏銳的洞察力。特別是在閱讀上級文件、聆聽領導講話時,一定要細心領會其精神實質,發現言中之題,題中之意,及時跟進,落實精神。
書中在附錄3列舉了總經理每天、每周、每旬、每月至每年必須做的事,這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作為科室來講,我們每月召開局務會議,各科室圍繞中心工作和工作考核目標,排出每月的主要工作,這就需要每天對工作進行梳理,多關注細節。細節的實質,也并非一日學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只有甘于平淡,認真做好、做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注重對自我洞察能力的的不斷訓練和提高,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質。
細節在我們生活中表現出來的魅力就如同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于細維處見精神”一樣。可能因為對細節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機會,從而體現了自身的價值,修復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細節,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會更強大,因為成績與榮譽是一點一滴堆積起來的。沒有小的成功,哪來大的收獲。細節的文化底蘊與深刻含義往往是一般人難以把握的。相反,對細節有一定的認知,能用細節來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聰明又成功的人。他們了解細節之美,能靈活運用細節給他們帶來的財富,從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礫之中,也能閃爍出耀眼的光茫。細節是生活與事業中一些很小的閃光點,但它的作用卻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勝人一籌,從而忽視小節,結果不但沒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敗。成績是無數細小的成功凝聚而成。物價局作為縣里主管物價工作的行政機構,日常工作中,需要我們對事物的來龍去脈中的細節進行全面認識,如果我們慣于用老眼光、老觀點,或不十分系統的信息來判斷、分析,使得一些工作做不精、做不細,效果打折扣。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業務能力,用鉆、精、細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局領導做好參謀工作。
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細節,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努力體現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之美,只有大家都從細節做起,從我局實際出發,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市局、縣里、局里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局的形象和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1000字范文篇五
近來管理類書籍開始鋪天蓋地,反映了國內政府、國企、民企們對管理的認識加強,最初的一本轟動全國的書叫《誰動了我的奶酪》,此書一出,網上到處都是奶酪類副產品,什么《誰能動你的奶酪》,《你能動誰的奶酪》,大有將奶酪進行到底的氣勢。從此以后,出版業發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通俗類管理書籍開始充斥各大書店的書架,彷佛全民開始學習管理,人人都要精通老板和手下之間的推手拳術。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是在這樣的心情下閱讀的,起先很不以為然,但待讀完幾天后細想,還是很符合中國國情的一本書,不禁為汪中求的良苦用心所感,遂成此文。
中國人的性格是隨意,老子說,道法自然,又說無為而治。于是,“隨意”成為一種風范,大有白衣飄飄,仙風道骨之意。
中國人還崇尚“含蓄”,喜歡點到為止,喜歡“讓你猜”,記得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名段子里面,一個小孩子把他媽媽氣得七竅生煙,估計最后著實挨了幾下板子。但在成人的世界,“讓你猜”不僅不會挨板子,相反會得到崇敬和敬畏。
寫到這里,你也許會說,這和《細節決定成敗》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太有關系。汪中求先生想來是對中國人的隨意、含蓄深有體會,這才以“細節”為藥引,下了一劑“良藥”。
在我看來,全書的關鍵有兩點。
第一是制度的建立。
第二是制度的執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從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孔孟之學便被改造成了中規中矩的儒家學說。而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人們認為儒術成為纏住歷史車輪,阻礙前進的破布,便毫不留情地摒棄了它。期間,更是將孔孟之學視為牛鬼蛇神加以。80年代以后,經濟要發展,要變革,人們的思路要解放,再解放一些。于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誕生了,嚴謹的作風被摒棄。項目上馬拍腦袋,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行事作風。經營管理“以人為本”,以“個別人的思路”為本。因此,回頭想想,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中講究取舍,我們舍棄傳統迂腐文化的同時是否也斟酌過了得失呢?
人無完人,但我們可以用健全完備的制度去約束人們無度的思想,彌補少數人的失誤、大意帶來的惡果,避免個人的錯誤成為全盤皆輸的誘因。
良好的制度在現今企業的管理中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制度不是一朝建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有生命力的制度必定是在不斷變化的,是在漸進趨向企業發展需要的。
制度的建立需要對細節的認識和把握。
而制度的執行更需要關注細節。
制度由誰來執行,由誰來監督,拿什么來評判是制度錯了,還是執行者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