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細則2022篇一
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二、抒情文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達感情,可以是文中人物通過一定途徑抒情,也可以是作者站出來直接抒情,或二者結合起來。
三、應用文
應用文是一種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的實際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簡明通俗的實用文體。
四、說明文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能、制作方法、發展過程和事理的成因、功過的一種文體。
五、議論文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方式,通過事實、擺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細則2022篇二
a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b語言順暢,沒有語??;c結構完整,條理清楚。
①具備abc三項條件的,評一類下(54分);
②立意深、構思巧、語言生動形象的評滿分;
具備其中兩項條件的,評一類上(58一59分)。
具備其中一項條件的,評一類中(55—57分)。
a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b語言通順,偶有語??;c結構完整,條理較清楚。
以49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具備b項和另一項條件。其余一項達到三類卷標準的,獲得基準分;
②具備abc三項條件的,酌情加分;③具備b項條件,而另兩項只達到三類卷標準的,酌情減分。
a基本符合題意,中心較明確,內容尚具體;b語言尚通順,語病不多;c條理尚清楚,能分段。以40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
①基本具備abc三項條件的,獲得基準分;
②其中b項比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點的,酌情減分。
a偏離題意,中心欠明確,內容不具體;b語言不通順,語病較多;c條理不清楚。
以26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凡屬abc三項之一者,評為四類卷,獲得基準分;②另兩項較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兩項以上情況的,酌情減分。
a文不對題,不知所云;b語病嚴重,文理不通;c結構混亂,不能完篇。
以9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凡屬abc三項之一者,評為五類卷,獲得基準分;②其它兩項尚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兩項以上情況的,酌情減分。
1、漏寫題目扣3分。
2、錯別字每3個扣l分。重現不計,扣滿3分為止。
3、字跡工整的加2分,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的扣2分。
4、凡認為觀點有嚴重錯誤,或文不對題的答卷。應提請評卷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中一項條件的,評一類中(55-57分)。
二類標準:以49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具備b項和另一項條件,其余一項達到三類卷標準的,獲得基準分;②具備abc三項條件的,酌情加分;或材料新鮮,或立意新穎,或結構新巧,可評為二類上;③具備b項條件,而另兩項只達到三類卷標準的,酌情減分。
三類標準:以40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基本具備abc三項條件的,獲得基準分;②其中b項較好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點的,酌情減分。
四類基準:以26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凡屬abc三項之一者,評為四類卷,獲得基準分;②另兩項較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兩項以上情況的,酌情減分。
五類標準:以9分為基準分,適當浮動:①凡屬abc三項之一者,評為五類卷,獲得基準分;②其他兩項尚好,酌情加分;③兼有abc兩項以上情況的,酌情減分。
1、漏寫題目扣3分。2.錯別字每3個扣1分,重現不計,最多扣3分。
3、卷面整潔,字跡工整,無涂抹現象。加3分;字跡工整的加1—2分;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的酌情扣1—3分。
4、無分段扣2分;標點符號一逗到底,扣2分。
5、字數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50字,降一等。
符合以下情況中的任何一條,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滿分為止。
(1)構思新穎,有創意。
(2)具有濃郁的個性色彩。
(3)體現出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
(4)語言優美,富有表現力。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細則2022篇三
1、沒寫題目或未將題目補充完整的扣2分。
2.1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
3、標點符號有三處以上錯誤扣一分。
4、字數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不足300字,酌情給分,最高不得超過五類卷。
5、以下四項有一項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滿分50分為止。
②立意新穎、深刻。 ③構思巧妙。 ④語言有特色。
作文歌訣
開頭
文章開頭很重要,變化多端挺奇妙; 開門見山最易學,不必東轉又西繞。
選材
作文選材要認真,注意觀察動腦筋; 要選精華動人事,下筆才能如有神。
主題
敘事抒情或描寫,生動形象又簡潔; 寫來寫去不可忘,主題思想要明確。
立意
文章立意先要準,分清對錯再求新; 要從模仿變創作,不說假話只求真。
結構
題材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結構; 動筆之前要想好,層次邏輯分先后。
煉字
煉字就像揀沙粒,寫完初稿反復吟; 多余廢字不可要,關鍵好字值千斤!
造句
造句就怕老一套,活的語言動人心;
日常聽到好句子,積累起來寫進文。
剪裁
做衣服,講剪裁,寫完文章要修改; 哪該簡略哪該詳,全憑增刪巧安排。
細節
提高寫作靠勤學,關鍵時刻講細節; 選準典型寫真切,畫龍點睛才叫絕。
結尾
好的結尾味無窮,壞的結尾意不明; 千變萬化不離宗,完成主題筆就掉。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細則2022篇四
考試界有句話:得語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語文。
在沒有硝煙的考場上,作文得分高低,決定了一名考生的命運。
同時,作文又是學生最沒有把握,閱卷老師評分最不靠譜的。
關于高考作文,人們通常只考慮學生端的寫作問題。但是很少有人想到過閱卷端可能出問題。很少有人想到過閱卷老師不合格的問題。就如同長期以來,家長們從來沒有想到過質疑孩子手上的語文課本不合格一樣。
我們要想一下,閱卷老師的選拔標準是什么?他們是由什么群體構成的?大學老師和高中老師的比例各占多少?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又是多少?
二十年前我在讀研究生,曾報名參加高考閱卷。后來擔心誤人子弟,訕訕而退。沒想到,同屆好多同學都報名了。這些同學中文根基淺薄,很多人都不會寫文章。還好,他們只是判閱客觀題。當時沒有計算機閱卷,都靠人工打卡,兩人一組,一人打勾,一人核對。批改作文要求高一點,博士生才能報名閱卷。中文系博士生很多呆頭呆腦的家伙,他們自己寫畢業論文時都憋在屋里團團轉,一不小心,卻要充當高考學生們的命運判官!
現在高考語文閱卷據說規范多了,嚴格多了,閱卷教師在閱卷之前有多次集訓,培訓。不過,我熟悉一些大學末流教授,他們自己都寫不好一篇文章,卻要在這樣重大的事件中充當終極判官的角色。大學里真正的一流教授很少參加具體的高考語文閱卷工作。原因之一,是閱卷很累;之二是報酬很低,
家長們光想到了孩子要拼命努力,沒想到他們的命運卻掌握在一些不靠譜的老師手里。
想想都不寒而栗。
我認識不少高考語文閱卷老師,二三十年教齡的資深語文教師不少,但他們中很多人自己就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趣味平庸低級,寫一篇文章要白幾百根頭發。文學修養之淺陋,文學判斷力之不靠譜,是可想而知的。
而這就是語文閱卷老師的核心構成。
以這些閱卷老師為核心,以那樣不靠譜的大學末流教授為指導,閱卷已經很不靠譜了。他們還被要求迅速地判閱,據說是三分鐘之內、甚至六十秒之內就要看一篇作文。這樣的閱卷方式,當面對真正有挑戰性的優秀文章,老師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判高分嗎?或者,他們完全看不出來這是優秀的文章,而判了低分?
就算不質疑閱卷教師的真正水平,我們還可以質疑:閱卷制度真的合理嗎?
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快?為什么不能給閱卷教師更充足的時間來審慎思考,反復思考再三而評分?為什么不能是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讀一篇文章?在決定學生命運的最重要場合,為什么不能謹慎在謹慎,充足再充足?請不要用任何其他理由來搪塞我。
高考作文有點像以策論為主的古代科舉,換成現在是要求寫說理性文章——中學說法是“議論文”。這樣有范圍,有限定,審題不設置模棱兩可的陷阱,相對而言,老師還比較容易做出判斷。至于小說、詩歌,有幾個閱卷老師真正懂得欣賞小說和詩歌呢。
且不說很多語文老師都是知音體、讀者體濫情文的愛好者,他們的文學修養,根本不足以有效地評判虛構類文學作品。今天的作文,不能寫虛構類小說,不要寫詩歌,是非常有道理的。至于常常傳出的某考生用古文、駢文寫作文,得到滿分或者高分的傳奇故事,我認為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那樣做違規了,即便真的寫得很好,都不應該給高分。給高分,會讓后來的一些“機靈”的學生看到了玩弄這種花招的機會,也去背誦摹寫一些駢體文,來嚇唬古文基礎薄弱的閱卷老師。
有見識的大學教授,都同意寫作要“真情實感”、“準確自然”,其中包括一些掌握了閱卷主導權的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但不知道為何,他們的閱卷標準和審美態度,卻無法往下傳遞到中學和小學那里去。中小學作文的“虛情假意”和“陳詞濫調”情況非常嚴重,中小學語文老師養成了熱愛“假大空”文章的惡趣味。以這種態度教出來的學生,一下筆就是大詞滿天飛,而不能好好地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能有效地運用材料、證據來說理。
你們也不能全賴老師們,他們手里的語文教材,就是“假大 https:/// 空”課文集中營。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偽劣課文體大師,動輒就祖國啊大地啊情懷啊的空洞無聊趣味。
中國的原創兒童文學水準如此之低劣,照樣炮制出了好些個令人仰視的大師嘛——從銷售成功學的`角度來說,他們確實是大神;但從純正的文學角度來說,他們中大部分作品還不合格。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有世界一流兒童文學做參照。寫頑皮小孩子的有瑞典兒童文學大師林格倫、拉格洛夫,寫動物的有吉卜林,寫冒險的有斯威夫特、笛福、馬克·吐溫。杰出作品那么多,十輩子都讀不完,卻要浪費人生去讀那些爛東西,豈非怪哉?
目前的基礎教育模式很成問題,并造成了小學初中不銜接,初中高中不銜接,高中大學不銜接。實際上,無論小學還是大學,我們對好的語言,好的作品,在評判標準上,都應該是一致的?,F實上,卻出現了中小學熱愛虛假表達的現狀。
大學老師在新生第一課時,通常都要給學生們:“你們已經進入了大學,中學時的那些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都要完全忘掉改掉。”
這是什么意思?難道說,中小學的十二年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與大學銜接嗎?我們學生拼命背誦,拼命刷題,到了大學都是無效的、沒用的嗎?那么,我們的這種努力,都是白忙了嗎?理工科不能說,對人文學科來說,確實如此:中小學課文里學到的那些知識,基本都需要換位思考,慢慢扭轉。
我雖然是二十多年前參加高考的,想到自己寫作文,被無名人批改,還是覺得很僥幸,也很恐怖。
我很久以來,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一九八七年參加高考時,作文題是什么?
我完全想不起來了,無論怎么往記憶深處挖,都毫無頭緒。無論是寫了什么,都沒有與我的心靈產生真正共鳴。
感謝萬能的網絡,我找到了當年的作文題目。
是材料作文,內容共有六則,前四如下:
1.1987年6月,a縣舉行小學生游泳比賽,育民小學取得了團體冠軍。
2.1986年初,育民小學一位老師提出建議:“我們這里河湖港汊很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為校內學生舉辦游泳訓練班?!?/p>
3.1986年4月,育民小學校務會議同意了這一建議,并決定請一位教練進行理論指導。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學聽到一些家長的反映。有的家長說:“舉辦游泳班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是從小在水里泡大的,還要訓練什么?”
作文要求:
一、寫一篇190字左右的通訊稿。
二、就理論指導實踐寫一篇文章,400-600字。
這道材料作文題命題思想新穎,兩段作文設計很創意。學生在寫作文時,很容易判定明確的范圍,不會落入“審題”陷阱中去?!巴ㄓ嵏濉辈槐卣f了,要求把基本事實寫出來;理論指導實踐的文章,則要運用學生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合理組織材料,有理有據地表達。一名學生如果有過“說理性文章”的寫作訓練,可能會寫出高分作文。
近三十年過去了,我認為到現在為止,這都是最好的命題作文。比虛空的“懷想天空”、做作地“心靈的微光”之類的作文題好太多了。
在語文試卷的命題上,三十年來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后怕的是,我一點都不記得自己高考時寫什么了。
感謝當年閱卷老師的“不殺之恩”,作文給我的分數可能還不低。120分制的語文,我的成績是97分,在縣城里大概排在前三名。后怕的是,如果有一位閱卷老師不喜歡我的作文呢?少三分,我的命運就會遭到徹底的改變。
高考作文涉及問題很多,很尖銳,很可怕。學生寫得好,還可能碰到糟糕的閱卷教師。
事實上,很少人知道閱卷教師的作文評判標準是什么。
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學習,過分依賴語文課本,這些語文課本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編寫上偏重抒情散文、游記散文,在寫作訓練上,語文教師都關注主題拔高,學生作文容易陷入“虛情假意”模式。這種“假大空”的作文,貫穿了小學至高中的七八年間。語文老師總是要求學生運用“好詞好句”,寫虛無縹緲情感,而不切學生們生活實際。長期壓制寫作的真實、自然、準確的表達,扭曲了學生的正常思考和寫作。
在這里,我可以確定地說,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語言訓練和作文寫作,最基本要求是“真情實感”、“自然表達”、“語言準確”。
這既是最低要求,又是最高要求。
在高考閱卷時,判斷一篇文章是不是優秀,閱卷教師首先要從語言上進行判斷,看他是不是有真情實感,是不是用詞準確,是不是表達合理,論述有據。之后,再看文章表達是不是有感染力,能不能給讀者帶來更高審美愉悅。后兩項,可以作為加一分或兩分的依據。
以此,高考閱卷的評判標準清晰化,或許能推動中小學語文教育,讓語文教學回到常識,尊重人性,不被空泛濫情所控制,不被虛假抒情而左右。
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要從小培養說理的習慣,養成有理有據地判斷和表達的習慣,不激越,不盲從,不輕信,而漸次培厚自我,超越自我。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細則2022篇五
開頭
文章開頭很重要,變化多端挺奇妙;開門見山最易學,不必東轉又西繞。
選材
作文選材要認真,注意觀察動腦筋;要選精華動人事,下筆才能如有神。
主題
敘事抒情或描寫,生動形象又簡潔;寫來寫去不可忘,主題思想要明確。
立意
文章立意先要準,分清對錯再求新;要從模仿變創作,不說假話只求真。
結構
題材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結構;動筆之前要想好,層次邏輯分先后。
煉字
煉字就像揀沙粒,寫完初稿反復吟;多余廢字不可要,關鍵好字值千斤!
造句
造句就怕老一套,活的語言動人心;
日常聽到好句子,積累起來寫進文。
剪裁
做衣服,講剪裁,寫完文章要修改;哪該簡略哪該詳,全憑增刪巧安排。
細節
提高寫作靠勤學,關鍵時刻講細節;選準典型寫真切,畫龍點睛才叫絕。
結尾
好的結尾味無窮,壞的結尾意不明;千變萬化不離宗,完成主題筆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