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周記中秋節500篇一
藍天下,迎著初生的晨曦,天安門廣場舉行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當我們眺望著國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時,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于國旗前而激動!
國慶的閱兵盛典,表現出我國繁榮昌盛的大好形勢,而剛過去了這一振奮人心的一天,10月3日,我們又迎來了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可謂是“雙喜臨門,喜上加喜”啊!中秋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人們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勝景。從古至今,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人們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灑進千千萬萬戶人家,灑進每一個人的心靈。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與親人團聚的佳節。在各地,各族人們有著不同的過節傳統習俗:走月亮,走三橋;燃寶塔燈,放孔明燈;拋帕招親;放煙花等等。豐富多彩的民族習俗為這美好佳節有添上絢麗的一筆!當我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團圓飯,當我們在月下與家人訴說著家常,吃著點心,水果,月餅時,可有誰想到遠在邊疆守城的戰士,此時此刻卻不能與家人團聚,為了維護祖國的和平與安寧,為了人民的幸福與團圓,他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以身作則,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的自我犧牲的精神,他們是人民的守護神,是中華民族可愛的兒女。
中秋之夜,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著詠月的詩句:
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蘇軾《水調歌頭》中“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表現了詩人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的祝愿。
如今,我們是新時代的主人,不僅僅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對于這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學會弘揚傳統文化,讓這些傳統節日在中華大地上呈現出它們的風采!
迎國慶,賀中秋,讓我們為祖國母親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周記中秋節500篇二
x月x日,我們一家帶著禮物騎車去鄉下爺爺奶奶家歡度中秋節。
早上吃過早飯,上車的時候,就差媽媽一人沒來。我想:媽媽干什么呢?現在還沒來?我剛想到這,只見媽媽拿著一根棍子趕來了。我問媽媽拿一根棍子干嘛,媽媽說:“嚇狗子。”
我這才知道,最近爺爺家附近的一座橋那兒有兩只狗,看到人來就直叫,媽媽害怕,就先準備一根打狗棍。
到了那,只見狗們全都被鏈子拴住了,媽媽就把棍子給扔了。
到了爺爺奶奶家,只見院子地上鋪滿了黃豆莢子,我們一邊走,一邊把黃豆踩出來,真好玩。
院子后面茅廁旁是養小兔子的地方,可是沒有小兔子了,奶奶告訴我,小兔子前兩天死了。小兔子是媽媽20xx年4月份買給我的,因為它越長越大,家里沒地方養它了,20xx年的年底我們只好把它送來請奶奶照顧它。算起來也有4年時間了,媽媽說4年對小兔子來說算是高壽了。
中午,爸爸媽媽幫著奶奶弄了一桌豐盛的菜。我們全家和老太、爺爺、奶奶一起圍坐在圓桌周圍,邊吃邊談談最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吃過飯,爸爸媽媽拿出準備好的給老太和爺爺奶奶的過節費,讓我來給他們,看著爺爺他們樂得合不攏嘴的樣子,我心里也很高興。休息了一會兒后,爸爸又幫奶奶剪她那厚厚的腳趾甲。從爸爸媽媽的言行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孝順,孝順不光是給錢,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孝順。我要向他們學習。
要回家了,我見媽媽沒拿棍子,就好奇地問:“媽媽,你怎么沒拿棍子呢?”媽媽笑著說:“小狗不是被鏈子拴住了嘛。”
這就是我家鄉的中秋節。
周記中秋節500篇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想起宋代詞人蘇軾的詞,那種意境真想好好體會一番,這不,機會來了,馬上快到中秋佳節了。
說到中秋佳節,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國自古以來的一個習俗吧。對,就是吃月餅,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那就是一家老小在家里吃個團圓飯。
但是是否每個人都能和家人吃這頓團團圓圓的飯呢?我看不一定,有許多不平凡的崗位還需要我們平凡的人。當我們正在家里與家人團團圓圓吃著晚飯時,他們卻還要在崗位上工作。這便是他們的奉獻精神,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記得在去年中秋節的時候,那天晚上,我剛吃完飯,爸爸說:我們去哪里玩一玩吧我說:隨便吧。在一旁的弟弟便要吵得要去秋水廣場,爸爸說:那就去秋水廣場吧來到廣場附近,拿真是人擠人啊!我心想:還不如待在家呢!沒辦法,來都來了。我們一行人,走著,擠著好不容易到中心廣場,咦?人呢?我向后一看,怎么轉眼就不見了啊?唉!這么多人去那找啊?我四周尋覓著,突然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朋友坐在一邊,想哭卻又哭不出來似的,我便跑了過去,對他說:小朋友,怎么啦?他說:我和爸爸走丟了。一聽這話,唉,我們還真是一樣,我便陪著她坐在一旁等,拿小朋友說:呢有手機嗎?我知道我爸爸的電話。我說:我沒有剛說完,那小朋友就哭了,唉,沒辦法。我對他說:別哭了,我帶你去傍邊的超市去打吧。
我牽著他又擠進了人群,往超市方向擠去,他好像因為和他爸爸媽媽走丟了,手拉的特別的緊,終于,我們氣喘吁吁的到了公用電話亭,于是他報了電話號碼,我打了過去,:喂,對方傳來了非常急切的聲音,我便說:你好,你的孩子走丟了,現在你快到對面的超市來找他那邊傳來了喜出往外的聲音謝謝,你啊,謝謝。
隨即,他父母便把他帶走了,還對我連聲道謝,后面,我也打了電話給老爸。
唉,你看,雖然費了一番周折,但還是算做了一件好事吧。心里還蠻開心的。
這時便又想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這時好像又似乎感悟到了另一番感覺。
周記中秋節500篇四
我的故鄉在內蒙土左旗只幾梁。我們的祖輩或祖輩的祖輩都是過去走西口從晉北、晉中過來的。對了,大家知道的喬家大院喬志庸的爺爺貴發公就是走西口在我們附近薩拉齊和包頭的西腦包發跡的。哈哈,有名的徽商、晉商就指貴發公那一代。我們的好多村子以山西的地名命名,如忻州營、崞縣營、壽陽營等。所以,中秋節傳承了山西的習俗。我去過山西,可能山西的節日習俗有了變化,但我們那邊可能是更接近原汁原味的山西習俗。
記得小時侯,農村缺衣少食,孩子們最盼過節了。特別是中秋節,美味可口的月餅,平時舍不得動的西瓜,噴香的毛豆角,還有舅舅們拿來的沙果。現在想來也饞涎欲滴。還有那種中秋節的氛圍:一到初七、初八,女人們就開始烙月餅了。中秋節前,月餅都是要互送的,雖然禮輕,送老人是一份孝敬;送幫忙干活的,如年內幫辦過事的人,還有羊官是一感激;送親朋好友,是一份情意。禮雖輕,是一種誠摯、純樸心意的表達。
中秋節時,烙月餅也是很有講究的,油糖和面,用的是專門放在大鍋上面的平低鍋來烙。這個鍋叫鋮子,不是每家都有的,是借來借去互用的。烙的月餅即不糊又有焦的味道。在烙月餅時,還要烙一個三、四十厘米的大月餅叫月神爺,里面畫著兔爺和桂樹等。同時也要烙點兔神、魚神、花籃等。這時街面上也有賣月餅的,但人們買得少,不是舍不得錢,是味道實在沒法和自己烙的比,而且還小,送人就略顯小氣了。
哈哈,記得小的時候,有一個長白胡子的李祥爺爺,說鶴發童顏毫不夸張,他是個賣月餅的主。其實和現在商店賣的月餅差不多,小還貴,只有人少的人家懶得做才買點,銷量很有限。大孩子們調唆我們偷李祥爺爺的月餅,有時有得逞的時候。不得逞時李祥爺爺抓到了我們,教訓是拉住我們彈腦袋。哈哈,彈完后,還是給我們掰幾個分了。真是和藹的老人,現在想來真對不起這個早已過世的白胡子爺爺了。
記的每到中秋節晚,月亮掛上樹梢,家家戶戶做了餃子等好吃的團員聚餐。飯前,爸爸在院里放一個供桌,擺上月餅、月神爺、西瓜、水果、毛豆等,祭奠月亮神。先燒香、后敬紙、再跪拜。我不知道爸爸心里想的什么,是一種虔誠還是一種感激,但我站在邊上想到更多的是中秋節的演變和玉兔、嫦娥、吳剛等的傳說,也想到唐王幻登月宮時的心境和阿波羅月球著陸場面。更想到的是明月帶給我們的思念、追求和遐想。
吃完飯后,祭神的東西拿了回來,分給孩子們每人一份。隨后孩子們就出去找伙伴去玩了,大點的就偷偷去花前月下了。在月色、秋景、涼爽的夜晚,別提多愜意了。月神爺是中間帶餡的,沒在跟前的親人也是有份的。哈哈,我已離開只幾梁多年,每年過春節回來時還是能吃到母親給我留著的月亮爺爺的。雖然很硬,但吃著是那么香甜、味美,幸福感悠然而生。
中秋節時,盡管現在市面上有品種不少的月餅,但家鄉的人還是愛吃家鄉自己做的月餅。我上個月回了呼市,走時我弟弟就給我買來本地的月餅,好在坐車時路上充饑。月餅看去也不光亮,也沒有花紋,大而難顯精致。哈哈,開始我還沒有在乎,嘗了點后就禁不住一口氣都吃掉了。它讓我嘗到了久違了的香甜,把我帶到了兒時故鄉中秋節的回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想故鄉的人們一定還在傳承以往的習俗,只不過把節日過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圓滿幸福了吧。
周記中秋節500篇五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特地買了幾大盒子月餅,帶著我和媽媽回到了老家。
來到老家,我們走遍了各個親戚,有姑媽,有姨奶,又向他們送去了一盒盒的月餅,一聲聲的祝福。祝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到了晚上,我們出去吃飯,安排了兩大桌子,大人一桌,小孩一桌。我們又買了一大瓶果汁,倒在了杯子里。
我們開心的笑著,把自己的杯子和別人的杯子碰在了一起,發出輕微的“叮叮”聲。我說了一句“祝‘酒’詞”:祝哥哥姐姐學習進步,祝弟弟妹妹天天快樂!
我想到應該讓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快樂,于是,我們打開窗戶,朝著外面大喊“中秋節快樂!”喊了n遍后,我們累得坐在了椅子上,忽然,我們聽到了樓下一個聲音的回應:“謝謝你們!祝你們也快樂!”我們都高興的從椅子上蹦了起來。
我們又把寫有“中秋節快樂!”的小紙條夾在了樓下汽車的雨刷上,當夾完最后一張時,我們不約而同的擊掌歡呼。
我們幾個小孩坐在爸爸的車上,偷偷地笑,想到車主高興的展開紙條時,我們笑得很甜。
今晚的月亮格外圓,今晚的月餅格外甜,這是最最難忘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