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光的反射教學評價設計篇一
本節課由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引入光的反射現象,然后轉入研究光的反射規律,通過實驗總結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發生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隨后介紹了光的兩種反射現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時說明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物體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節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難點是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過實驗總結出反射規律、
教法建議
1)研究反射規律的實驗盡可能準確,這是上好這一節課的關鍵、
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關系,對學生總結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雖然誤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關系,這個實驗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做好這個實驗能為學生總結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礎、
2)要給學生樹立空間的概念
由于我們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終落實在紙面上的光路圖,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錯覺,認為光現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識的`借助立體模型或微機模擬使學生形象的認識光現象的空間感、
3)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對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語言要準確,要注意入射光與反射光,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因果關系、
光的反射教學評價設計篇二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實驗總結規律,按照書67頁實驗進行教學、
演示前,將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給學生、其中,硬紙板的可折疊性及硬紙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讓學生看清楚、
實驗中,邊演示,邊介紹名詞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隨后板書光路圖,如圖5-2-1,并標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數、
通過轉動紙板f和改變入射角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線是在法線的兩側還是在法線同側?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教師引導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使用)
向學生介紹書67頁的實驗器材,并介紹基本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問題:一束光射向鏡面,反射光線的位置如何確定?(可提示學生從空間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如何確定?反射角的大小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如何確定?
學生猜想并設計實驗(可超出書上所給的器材)
實驗探索并得 出結論、
教師引導歸納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發生反射時光路可逆、
演示:如圖5-2-2圖,a點發出的光經o點反射后到達b點,在b點再放一光源,使其發出的光射向鏡面某點如c點,調整光線bc的方向,使其與bo重合,發現其反射光線與oa重合,從而說明反射時光路可逆、
在講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課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練習、
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與界面夾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多大?
3)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圖、(圖略,可選不同類型的題目,參考習題精選5、6、7題形式)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內有陽光射入的情況下可用這種方法、
演示:讓一束太陽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調整鏡面的方向,會在墻上產生一個明亮的光斑,迎著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張白紙代替鏡面,從各個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時墻上也沒有明亮的光斑、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圖說明原因、講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從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紙板上垂直插入幾根牙簽如圖5-2-3,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么特點?隨后將紙板隨意彎折,如圖5-2-4,這時學生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么特點?由此引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盤演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現象、
光的反射教學評價設計篇三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現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應用反射定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來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總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養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對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光的反射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對光路圖的應用,逐漸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生動有趣的光學現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