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一
11月14日第7個“聯合國糖尿病日”。縣衛生局組織第一人民醫院、中醫院、縣疾病防治中心等醫療機構在縣城五一廣場和主要街道舉辦“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義診活動。
“許多糖尿病人、許多血糖異常的同志都來這里學習預防知識,我們充分認識到,要想預防糖尿病必須經常學習這些糖尿病預防知識,堅持飲食控制,堅持體育鍛煉,合理用藥,這樣能使糖尿病少發生,并發癥晚發生。”市民龐思玉咨詢專家后對今后生活充滿了自信。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教育與預防”。活動中,通過專家講座、義診咨詢、免費測量血糖、發放糖尿病知識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增強大家的防病觀念。
廣大市民紛紛表示義診活動給他們上一堂糖尿病健康教育課,使他們了解一些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
20xx“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總結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為“健康飲食與糖尿病”。當天,由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健康飲食與糖尿病”主題宣傳活動在南寧舉行。
活動邀請營養專家就健康飲食對防控糖尿病的重要性進行專題講座,并以現場模擬日常生活中飲食配餐等形式,在糖尿病患者、上班族與醫生、專家間開展互動交流,教會大眾如何進行健康飲食。據介紹,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造成居民身體活動不足和肥胖的流行,糖尿病逐漸成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二
昨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代謝病中心主任的楊**教授強調,心血管并發癥會大大縮短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特別是當患者同時存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多重危險因素時,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的幾率會很大程度提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重視心血管并發癥。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糖尿病是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臟病、中風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有近4.22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且患病人數在過去三十年間持續增加。在我國,約有1.144億糖尿病患者,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有2型糖尿病患者。
數據顯示,有50.45%的糖尿病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并發癥死亡的,心血管死亡導致了整體2型糖尿病患者預期壽命的降低。而且,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出現的時間并不晚,有68%的患者在確診后5年之內就出現了左心室功能障礙。可見在糖尿病的諸多并發癥中,心血管并發癥可謂最為兇險。
楊**教授指出,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形勢非常嚴峻。目前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和美國糖尿病學會在最新的糖尿病治療共識(easd-ada共識)中,都強調了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重要性。
她指出,早在十多年前,一些大型的臨床研究就已經證實,通過血糖達標,可以減少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但是單純的降糖治療是否能減少大血管并發癥導致的心血管死亡,尚無定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頻繁發病、高致死率使得人們對于糖尿病治療藥物的期待不止是“降糖”,更希望能“護心”。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的原因,與多重風險因素并存相關,這些風險因素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超重、吸煙等。要想真正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這一原發病,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對高血壓、肥胖等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和處理,患者主動和醫生溝通心血管風險和疾病情況,并盡早通過適合的藥物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風險。同時最為重要的是,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生活方式有著密切關系。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戒煙、節制飲酒、限制鈉鹽、適當鍛煉等。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三
(3)宣傳效果值得肯定。本次宣傳活動緊密結合“糖尿病教育與預防”這一主題,共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在咨詢臺承擔咨詢講解的醫生的服務質量也很高。
(2)、宣傳標語太少、不夠醒目,宣傳力度不夠;
(3)、發放單頁人員講解不夠詳細,影響活動質量。
總之,通過本次宣傳活動,對提高人民群眾對糖尿病防治知道等相關防治疾病知識的認識起到了積級的作用。今后,我院將繼續認真組織開展糖尿病防治宣傳活動,并把這項工作常規化,結合我區的實際,吸取本次的經驗教訓,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提高全區廣大人民群眾糖尿病防治知識,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四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值此之際,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糖尿病患者舉辦義診活動。20xx~20xx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確定為:家庭與糖尿病。旨在關注家庭在糖尿病預防、管理和照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個家庭由于生活方式的相同,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家族聚集現象,患者親屬患糖尿病的機會比普通人群高6-10倍。
在當日由貴州百靈中醫糖尿病醫院和貴州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共同舉辦的糖尿病健康知識公益講座上,貴州省中西醫醫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貴州省老年病學會委員李雪梅說,對于每一個患者來說,家庭的關心呵護是患者戰勝疾病的一種力量,作為患者家人應做好后勤保障,從飲食、運動、監測、用藥、心理支持及低血糖救助等方面進行積極配合。
據統計,目前我國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1.6%,并呈快速上升和年輕化趨勢,且治療的達標率低。
李雪梅建議,作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要和患者共同學習糖尿病知識,一起參與患者日常管理。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體質較弱,容易出現心、腦、腎等多種并發癥。積極預防和早期發現,有效治療及監測,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五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轉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xx年“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活動的通知》的文件要求,自治區疾控中心慢病所及時將《通知》轉發給全區各盟市疾控中心并要求各單位于20xx年11月14日統一安排宣傳。
自治區本屆“聯合國糖尿病日”圍繞活動主題及口號,主要介紹了“糖尿病教育與預防”,強調了糖尿病教育與預防的重要意義。向群眾介紹了認識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全家齊動員,共同防治糖尿病;知曉糖尿病危險因素和癥狀,及早發現糖尿病;治療糖尿病,健康教育、飲食、運動、藥物和血糖監測“五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宣傳內容。
通遼市疾控中心組織糖尿病專家為群眾開展了如何預防糖尿病、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糖尿病易感人群、糖尿病患者如何定期檢查內容等知識的健康教育,組織群眾健步走,步行30分鐘活動。
赤峰市疾控中心編寫了《糖尿病預防》、《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防治》材料,配合赤峰市電視臺、電臺制作了有關糖尿病的預防的專題節目,宣傳覆蓋全市各旗(縣、區)的廣大城鎮和農村牧區。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烏海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分別以不同形式組織了此次宣傳活動。
經統計我自治區20xx年“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活動有1000余人次駐足聆聽講解,共發放宣傳材料10000余份、宣傳冊3000余份、宣傳板200塊、宣傳條幅50余條、設咨詢臺30多處、講座10多次、健康步行300余人、受益群眾約40000余人。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六
20xx年11月14日是第九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主題是“xx”。主要針對我國糖尿病的公眾知曉率和治療率低,對糖尿病危險因素、預防的必要性等認識不足的情況,通過健康教育和義診咨詢,提高廣大群眾的糖尿病防治意識和糖尿病早期檢出率,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
14日慢病所8人在xx市中心廣場開展宣傳教育、資料和腰圍尺發放、測量血糖、測量血壓等活動。工作人員就為什么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緩、糖尿病的危害、血糖正常值、糖調節受損、如何預防糖尿病等對群眾作了健康教育;發放了糖尿病概論、如何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如何預防冠心病、如何預防腫瘤、如何安全快樂出行等內容的宣傳材料1000余份,并現場示范如何使用腰圍尺,告知他們隨時監測自己腰圍的好處。
當天,共接待咨詢的市民150余人次,測量血糖50人,其中8人按照糖尿病診斷標準可以被診斷為糖尿病,遺憾的是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可見糖尿病的知曉率很低;測量血壓33人,其中血壓高者21人。所以說我們的慢性病綜合干預工作任重而道遠。
xx都市報的記者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采訪。
20xx年11月14日是第9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主題是:糖尿病教育與預防,口號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為切實做好糖尿病預防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對糖尿病的認識,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結合實際,我院于11月14日上午9點半在醫院門前舉辦了“糖尿病日的健康知識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由我院控感科主辦,參加的其他科室有醫務科、質管科、院辦公室等相關人員共同參與并且能夠積極配合。我們在醫院門口擺放咨詢臺,工作人員身穿白色工作服坐在咨詢臺前認真宣傳,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咨詢,耐心細致的向人民群眾宣傳并詳細解答群眾心中的困惑感,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在此期間,前來咨詢的群眾有有80多人,發放宣傳頁、環保袋及圍裙70余份,參加現場咨詢的醫務人員有20余人次,本次宣傳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通過這次糖尿病知識的宣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糖尿病防治意識,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這次活動的順利進行使我們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在社會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聯合國糖尿病日活動總結篇七
昨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代謝病中心主任的楊**教授強調,心血管并發癥會大大縮短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特別是當患者同時存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多重危險因素時,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的幾率會很大程度提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重視心血管并發癥。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糖尿病是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臟病、中風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有近4.22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且患病人數在過去三十年間持續增加。在我國,約有1.144億糖尿病患者,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有2型糖尿病患者。
數據顯示,有50.45%的糖尿病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并發癥死亡的,心血管死亡導致了整體2型糖尿病患者預期壽命的降低。而且,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出現的時間并不晚,有68%的患者在確診后5年之內就出現了左心室功能障礙。可見在糖尿病的諸多并發癥中,心血管并發癥可謂最為兇險。
楊**教授指出,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形勢非常嚴峻。目前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和美國糖尿病學會在最新的糖尿病治療共識(easd-ada共識)中,都強調了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重要性。
她指出,早在十多年前,一些大型的臨床研究就已經證實,通過血糖達標,可以減少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但是單純的降糖治療是否能減少大血管并發癥導致的心血管死亡,尚無定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頻繁發病、高致死率使得人們對于糖尿病治療藥物的期待不止是“降糖”,更希望能“護心”。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血管并發癥的原因,與多重風險因素并存相關,這些風險因素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超重、吸煙等。要想真正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這一原發病,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對高血壓、肥胖等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和處理,患者主動和醫生溝通心血管風險和疾病情況,并盡早通過適合的藥物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風險。同時最為重要的是,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生活方式有著密切關系。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戒煙、節制飲酒、限制鈉鹽、適當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