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方案策劃篇一
充分認識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性,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組長:范xx
副組長:陳xx
成員:全體教師
切實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教育。認真貫徹《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切實有效地抓好防災減災知識教育。把防災減災知識和相關能力的培養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長期抓下去,抓出實效。
四、活動安排
1、認真組織開展四個活動。即: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聽一堂防災減災講座,分享一次避險經歷,開展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
各班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為開展四個活動提供條件,推進活動廣泛、持續、深入開展。
2、大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在活動期間,各班要采取多種形式,重點開展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臺、防汛、防地質災害及防傳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時,要結合當地災害風險隱患等特點,讓每位學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掌握避險自救技能。
3、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演練。學校將組織師生,結合當地災害風險、災害特點,開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練活動。演練活動將從實戰出發,保證全員參與,力求安全有序,進一步檢驗本校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提高處置災害的能力。
4、扎實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學校將組織開展一次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尤其要結合季節特點,重點對校舍、廁所、圍墻、檔墻、排水設施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電、等進行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制訂和落實措施,逐個消除。同時,結合近期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繼續深入排查整改接送學生車輛和安全保衛隱患,最大限度的查找問題,整改隱
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方案策劃篇二
圍繞“城鎮化與減災”的活動主題,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推進防災減災文化建設,并通過此次活動,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積極營造濃厚氛圍,唱響安全發展主旋律,使全市農(漁)業領域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服務保障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0xx年5月10日至16日
為確保此次防災減災宣傳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成立市農(漁)業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
一是廣泛宣傳。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通過開設專題欄目、專家訪談、舉辦專題展覽、現場宣教、張貼海報標語、印發科普讀物、播放宣傳片等方式,廣泛宣傳普及農(漁)業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升公眾識別農(漁)業災害以及逃生避險的能力。5月12日,各地要結合本地農(漁)業災害特點在公眾較集中的廣場或漁區、漁港設置宣傳現場,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進行現場咨詢和廣播等,掀起農(漁)業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的高潮。
二是認真排查隱患。各地要以“防災減災日”為契機,結合農(漁)業安全生產工作部署,組織開展農(漁)業災害隱患排查和治理,做好臺風汛期前的備災工作。對漁業、設施農業應用、農資經營等領域進行重點隱患排查,做到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對發現的風險隱患,要落實責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三是扎實開展演練。宣傳周期間,有條件的單位要結合相關應急預案、專項預案,針對潛在農(漁)業災害風險,立足實際,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活動。通過演練,找準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認真組織修訂和完善,切實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各縣區農(漁)業主管部門、委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圍繞“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主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有利于加強安全生產的社會氛圍,認真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各項活動,為促進農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結束后,請各縣區農(漁)業主管部門、委有關單位認真總結,并于5月19日前將宣傳活動總結材料報市農委漁政漁監處(安全生產監管處)。
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方案策劃篇三
圍繞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的主題:抵御災害,減輕易損性,結合安徽災害實際,為了有效減輕洪水、干旱、臺風、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和火災等人為災害的易損性,擬在今年xx0月xx日前后一周在全省組織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活動。具體意見和方案如下:
本次宣傳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總結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例子,深入宣傳減輕洪水、干旱、臺風、地震、滑坡、火災等
各種災害的易損性的必要性及其具體途徑、辦法。其中,要特別重視科學技術在減輕災害易損性的作用,重視提高建筑物抗災能力,重視發揮地方社區和科學管理在減災中的作用。各個單位、各個部門應結合行業的實際,宣傳災害的成因、特點及減輕災害易損性的規劃、計劃、活動和取得的進展、效益以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了解減輕災害易損性的科學知識,增強戰勝災害的決心和信心。
宣傳活動可采取人們喜聞樂見易有成效的廣播、電視、報刊報道和街頭咨詢等各種方式,既要有一定規模、又要扎實,不搞形式主義。初步計劃:
1、由省政府發明傳電報印發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求在國際減災日期間認真組織開展宣傳活動。
2、要求各市、縣組織有關部門在10月10日(前后)聯合開展城市街頭宣傳咨詢活動,通過展板、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省會合肥市由省災協和合肥市災協聯合組織。
3、在省電臺組織相關報道,由水利、農業、地震、地質、建設、氣象、林業、消防等部門撰寫專稿播出。各地也可仿效。
4、由安徽日報、省電視臺組織一次對相關減災部門的深入采訪報道。具體部門待告。(如水利、地震)
5、在省災協刊物《減災與發展》上組織專題宣傳。
6、編寫國際減災日宣傳材料《抵御災害,減輕易損性》。由水利、農業地震、地質、氣象、建設、消防、林業等部門提供宣傳內容,省災協匯編印發,供各地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活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