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涉及的歷史事件有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上海工人運動、秋收起義和反革命政變。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五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一>
在看《建黨偉業》之前,我已經閱讀了有關這部影片的很多報道,也有意地翻閱了有關這段歷史的一些書籍,6月15日,該影片在各大媒體沸沸揚揚地報道中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懷著對那段歷史的敬畏和對片子期待,我趕在“七一”之前觀看了這部影片。
蘇聯開國領袖列寧同志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建黨偉業》這部流行又經典的紅色電影緬懷過去,其中蘊含“飲水思源”的寓意是不言而喻的。影片敘述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至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的故事,這短短的十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里或許只不過是一瞬,然而卻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蕩”、“巨變迭起”,許許多多著名事件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走向,并將中國引向了最為光明的方向。面對眾多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再到中共一大,向觀眾展現了一幅雄偉壯闊的歷史長卷,演繹出一部典型的“三段式”電影。其中色厲內荏的袁世凱、慷慨悲歌的孫中山、風華正茂的毛澤東是各自段落最富標簽性質的代表人物——袁世凱手握富國強民的歷史機遇,卻落下了千夫所指的悲劇下場;孫中山堅持“三民主義”的政治信仰,卻遭遇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處境;毛澤東背負“體育救國”的最初理想,卻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和錘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袁、孫、毛三者的抉擇與境遇,既在中國歷史的天秤上,也在電影觀眾的心目中。以時間的先后順序為脈絡,以事件和人物為著眼點,影片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影片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讓我激情萬丈,為之沸騰。最讓我感到血脈憤張、激動莫名的片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終于把滿腔愛國熱情迸發出來,他們以無所畏懼的姿態走上街頭,高呼著“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示威、游行,繼而火燒趙家樓、痛毆賣國賊;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沖擊著我,更在心靈上感動著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
同樣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13位平均年齡28歲,甚至最小的才18歲的青年才俊代表們懷抱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著生命危險走在一起,他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誰又能想到,一個成立之初只有寥寥幾十個黨員,連開會議都避藏的政黨,能夠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終于在28年后成了新中國的執政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電影鮮活地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價值,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之奮斗的事業,是眾望所歸的人間正道,也是滾滾歷史的滄海桑田。
通過觀看這部《建黨偉業》,我們再一次形象地認識到,在當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積貧積弱、處于列強環飼的舊中國,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終他們發現,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中國人民的不二選擇!
觀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二>
我以為,一個人所以受到人們的記掛和崇敬,并不需要做多少驚天動地的偉業,只要他心里時刻裝著黨的事業,惦記著人民的困苦,并以自己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會受到人民的愛戴和崇敬,就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
焦裕祿同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受命于危難之中:干部人心渙散,群眾困厄饑荒,從哪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他做到了兩點,一是用情,一是用心。
“用情”講的是作為共產黨的縣級干部,你的心是否和群眾的心緊緊貼在一起,沒有間隙,沒有隔閡。當外面下雪時,你感到了群眾身上的寒冷,當災荒來到時,你感到了群眾肚子的饑餓,當你跟老大娘道一聲我是你的兒子時,那一份表白都發自于肺腑,不惺惺作態,也毫不做作。
“用心”講的是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它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中獲得靈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焦裕祿那里,用情和用心是如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對百姓用情,頂風沙冒嚴寒、忍饑餓抗病痛,在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下,走村入戶察民情,無微不至送溫暖;他對基層干部用情,在極其敏感的政治環境下,拍案而起揚正氣,勇于擔當不推諉!
真情實感的累積,必然會產生用心于民的強大動力,必定會找到科學發展的正確途徑。正是在血濃于水的情感驅使下,他對水患“用心”,越是刮風下雨越要到第一線查水情、看水路,修葺了百里溝渠,保證了三天大雨而不澇;他對風沙災害“用心”,跑農場留人才,找到了種泡桐治沙害的脫困良方。
從焦裕祿那里,我們知道,好的工作方法固然來源于用情,沒有情感的靠近就不可能對百姓的生活真正的“用心”;但真情實感的獲得,又必須靠科學的“用心”來豐富。比如:沒有深入細致地走訪群眾這一科學方法,哪里會有群眾逢災遭難的痛苦體驗,沒有在群眾中得到的“治沙靠泡桐”的真知灼見,哪里會有對人民群眾聰明才智的那一份感佩和敬仰之情。因此,學習焦裕祿,一要學他的用情,把人民當成自己的父母,對人民用真情,顯實感。二要學他的用心。就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靠扎實管用的調研功底,獲得基層的第一手資料,掌握為民服務的真實本領。只有心隨情走,情為心發,我們才能獲得源源不斷地為民服務的自覺動力;只有緊緊依靠黨的群眾路線,我們才真正學到了焦裕祿同志的“用心”精髓。
觀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三>
《雨中的樹》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反映四川省萬源市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同志先進事跡的電影。該部電影是向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他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時在我市放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影片主題鮮明,基調昂揚,時代感強,融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于一體,真實而深刻地塑造了李林森,對黨忠誠、為民負責,鞠躬盡瘁的光輝形象,謳歌了其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
李林森同志為了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獻克服了家人的不理解,克服了病魔的折磨,克服了種.種困難,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第一位,將千萬人民的幸福扛在自己被病魔侵蝕的肩上。李林森同志是新時期基層組織部長的優秀代表,是廣大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時代典范值得歌頌,值得學習,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切忌刮風、“幾分鐘熱度”,必須在工作生活中以其為行動榜樣,努力追趕并使得這種精神達到升華。我作為一名農業系統普通共產黨員一定要以其為榜樣,對照典型找出差距與不足,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結合“四群”教育把群眾的溫暖放在心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使自己成為追求真理,勇于創新之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之人,視野開拓,胸懷寬廣之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之人。迎著黨的十八大指引的航程,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觀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四>
《建軍大業》這部影片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透過觀看這場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以及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深刻體會到共產黨人統一全國的重要原因,即“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因此我們更就應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我們的先輩和先烈!
重溫那年輕的鮮血與生命寫就的歷史,追憶90年歲月崢嶸的精神傳奇,作為沒有親歷過這段歷史的新時代的年輕人,也被那個時期的年輕人“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的承諾深深震撼,他們被歷史的洪流裹挾著,堅定地站在了歷史舞臺的中央,并最終成為迸發出光芒的英雄。在那個年代,時局動蕩,革命黨人卻在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下,奮勇拼搏、前仆后繼,為建立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不惜任何代價,創造了這天的和平。沒有先烈的浴血奮戰,就沒有現如今繁榮昌盛的偉大復興。兵事以民為本,強國務必強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民軍隊是祖國統一的保護神,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就應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生活,在發展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觀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五>
“不怕死,不貪財,肯為革命犧牲的就能當黨員!”影片中毛主席的話還縈繞在耳畔,戰爭有他血與火的冷酷法則,可為什么我們的黨能在1921年建立后歷經無數腥風血雨而經久不衰并逐漸走向強大?正是我們的黨始終心懷人民群眾的利益,使我們的事業是無私的崇高的偉大的光明的,革命先烈為了建立新中國,將自己的熱血融入祖國的每一寸山河,作為之后者,在建設和保衛共和國的事業中,我們定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事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終生,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
透過觀看這場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以及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深刻體會到共產黨人統一全國的重要原因,即“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因此我們更就應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我們的先輩和先烈!
以上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關于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紅色電影建軍大業有感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作文 八一建軍節觀看建軍大業有感【五篇】
關于建軍大業觀后感 有關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
建軍大業觀后感3000字 電影建軍大業觀后感大學生
建軍大業觀后感800字 關于建軍大業的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