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攻堅克難發言稿篇一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顧名思義,初心,就是在人生奮斗之初所許下的諾言,是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正如強調的那樣: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95年的光輝歷程。95年的風雨兼程,95年的滄桑巨變,從煙波浩渺的嘉興南湖邊的紅船出發,經歷過血雨腥風的崢嶸歲月,艱苦奮斗的火紅年代,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從歷史的年輪中滾滾向前,披荊斬棘、千錘百煉、執著前行,承載著時代的使命與擔當,帶領人民群眾歷經艱難險阻,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以鐵一般的意志和大無畏的氣概,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指引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銘記歷史,勿忘過去;不忘本來,開辟未來,黨的創始人李大釗同志面對絞刑架,誓言豪邁:“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義前,慷慨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是他們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仰和擔當得以詮釋,為我們黨鑄造了永遠的精神豐碑。
當前,國家深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經濟轉型發展壓力日益增大,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交織,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繁重,這也是考驗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精神狀態是否振奮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樹立起讓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航標,揚帆破浪、砥礪奮進,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不懈奮斗。
堅持不忘初心,不懈奮斗,就要牢記黨的宗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始終把人民群眾裝在心里,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前提,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正是對人民群眾的滿腔熱愛,我們黨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從廣大人民群眾中凝聚力量、發展壯大。只有心中裝有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充分考慮、尊重并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黨員,要保持對人民群眾的熱愛之情,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干人民之所愿。作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戰線的一員,要立足行業實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進一步加大公共惠民服務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堅持不忘初心,不懈奮斗,就要堅持履職盡責。責任重于泰山。能否立足崗位履職盡責,這既是檢驗一個人人格品質的“試金石”,更是考驗黨員干部政治品格的“風向標”。作為黨員,無論在任何崗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銘記黨員身份,堅信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作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戰線上的一員,面對繁雜任務,面臨困難挑戰,必須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保持忠誠擔當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到在順境時不自滿,在逆境時不氣餒,把平凡的工作變成高尚的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忘本真,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堅持不忘初心,不懈奮斗,就要嚴守紀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南宋大學者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所謂敬畏之心,就是人們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所擁有的敬重與畏懼心理。作為黨員,堅持不忘初心,就要用堅定理想信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尊崇黨章黨規,始終把敬畏融入言行,敬畏人民、敬畏法紀、敬畏責任,做到有權也不可“任性”。作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戰線上的一員,就要把牢思想之舵,高擎理想之旗,把學習貫徹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的理論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行動自覺,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永葆共產黨人為民、務實、清廉本色,時刻繃緊黨的紀律規矩、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之弦,守住依法行政、廉潔從政這條底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勤勤懇懇完成每項工作任務,以實際行動為黨徽增輝、為黨旗添彩。
攻堅克難發言稿篇二
艱苦奮斗,簡單地說就是不畏艱難困苦,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努力干。它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對于我們的黨來說,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但是,在不同的時期,堅持和發揚這個作風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時代內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特別是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的涵義著重體現為:
(一)艱苦奮斗的核心在“奮斗”兩字,主要是指精神狀態
過去,人們對艱苦奮斗的理解往往放在“艱苦”兩字上。指出,我們講艱苦奮斗,“是要大力提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要求每個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就說明,艱苦奮斗的內涵不僅僅是指物質生活方面的勤儉節約,更重要的是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觀念。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和價值觀念,它的內涵是不追求安逸、不滿足于現狀的進取精神,不以片面追求物質享受為目標、不片面以物質利益獲取的多少為籌碼的奉獻精神,不等靠要的開拓創業精神,和勇于實踐、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屢敗屢戰、頑強戰斗的作風。在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物質條件比過去相對較好的情況下,再次提倡艱苦奮斗,主要是要全黨保持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要求共產黨人干事業時,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則止的滿足感,樹立新形勢下的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破除困惑、等待、無所作為的思想,樹立抓機遇和開拓進娶力爭上游的精神。
(二)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
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必須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國內繁重、艱巨的改革、建設任務和我們黨肩負的莊嚴使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任何理由固步知封而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理由滿足現狀而不思進缺。他警醒全黨:“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成績越大,喝彩聲越多,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三)要有崇尚節儉的生活作風。崇尚節儉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傳統的生活作風,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這種作風和品格主要反映在:一是在生活標準上,處處本著節儉的原則,不要講排嘗比闊氣、揮霍浪費。二是在生活目的上,黨員和干部活著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貢獻,而不是為了追求個人和家庭的物質享受。“我們的黨員干部,一定要把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弄清楚。如果只是為自己、為家庭而活著,那這個意義是很有限的。只有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為集體的利益而奮不顧身地工作著,毫不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義,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把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落實到加強領導干部世界觀的改造上,把它作為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徑
艱苦奮斗作為我們的民族精神,作為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它既是一種生活作風,又是一種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對于共產黨人和領導干部來說,保持和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就是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能使艱苦奮斗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動上自覺體現。只有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在思想上作風上真正貼近群眾,也才能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艱苦奮斗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工作作風,又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思想作風,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質。一句話,艱苦奮斗的直諦就在于“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艱苦奮斗與貪污腐化是格格不入的,其實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還是立黨為私、謀求個人或集團的利益,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與作風是懲治腐敗、轉變作風的重要途徑。
(五)倡導艱苦奮斗并不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
指出“我們講艱苦奮斗,當然不是要人民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要求每個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一講話中鮮明地指出:第一,不能形而上學、絕對化地講艱苦奮斗,艱苦奮斗在不同歷史階段上具有不同的形式、內容和要求。第二,講艱苦奮斗,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不能否定人民的基本物質利益的合理性,不能搞唯心論。如果像極“左”年代那樣因強調艱苦奮斗而否定人民(包括共產黨人)合理的物質利益,那是舍本逐末,必將導致歷史的倒退,黨的先進性也會喪失殆荊。 ? ? ? ??
攻堅克難發言稿篇三
在江西視察指導工作時強調,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入了強大動力。省委書記強衛在近日召開的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上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要做到“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走在前列”,進一步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引向深入,為“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強保證。努力做到“兩個走在前列”,我們就要深入學習貫徹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用井岡山精神固根守魂、勵志鼓勁、砥礪本色、凝心聚力,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用井岡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堅定執著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立身、處世、干事的精神支柱。井岡山斗爭時期,正是因為有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仰力量,我們黨才能無懼“敵軍圍困萬千重”,有力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并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奠定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起點。今天,我們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岡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堅定執著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立牢政治之根。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基本功課,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要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把握其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思想方法和科學內涵,并切實用于指導思想和工作實踐,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同時,要深入學習黨史、國史,自覺用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等革命精神凈化思想靈魂,做到愛黨護黨興黨。
補足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以井岡山斗爭為生動教材,自覺錘煉黨性,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對黨的領導、國家前途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
堅定看齊之心。起源于井岡山斗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強調“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其精神內核就是“看齊”。每一名黨員干部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都要自覺激活紅色基因,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不渝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任何時候都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確保政令暢通、落地生根。
用井岡山精神勵志鼓勁,在實事求是闖新路上譜寫新篇章
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井岡山斗爭之所以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了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今天,我們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岡山精神勵志鼓勁,在實事求是闖新路上譜寫新篇章。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發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必須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大力倡導“實事求是闖新路”,在黨員干部中叫響改革創新關鍵詞,唱響加快發展主旋律,讓發展成為時代最強音。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發展理念上來,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努力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堅定不移地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江西發展全過程,推動江西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要緊緊圍繞“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目標,以提質、增效、升級為中心,以創新、改革、開放為動力,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全面提升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綠色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不斷開創江西“綠富美”并進新局面。
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改革開放越是向縱深推進,就越需要開拓創新。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傳承“實事求是闖新路”的紅色基因,敢破敢立、敢闖敢試,義無反顧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要始終立足江西實際,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堅定改革方向,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關鍵環節,加快實施具有基礎性、標志性、引領性的重點改革,形成有利于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為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當前,要集中力量打好結構性改革攻堅戰,圍繞擴大有效供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暢通同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經濟連接,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把江西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內陸腹地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雙向開放示范區、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撐、“長珠閩”經濟板塊的重要戰略腹地。
向創新創業要活力。當前,我省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穩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經濟增長的活力仍然不足,必須始終保持追趕定力,實現后發先至。這就要用井岡山精神鼓舞士氣,堅定信心,向創新創業要活力,以創新氣魄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以創新方略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以創新舉措在脫貧攻堅上領跑,以創新精神在特色產業上實現更大作為。要牢固樹立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創新的理念,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創新,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真正依靠創新驅動加快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