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又是一年冬至時作文篇一
冬至將近,新春未遠。在賀年卡和祝福短信還未洶涌而來時,安安靜靜坐下,寫兩封小小而溫暖的信給自己,讓自己平穩度過成年前最后一個冬季,和未來可能經歷的無數隆冬。
第一封給過去和現在的自己,名為“成長中的溫暖”。
親愛的自己,在你很小很小,只知索取而不懂得給予的時候,你不知寒冷為何物。你的溫暖來自爸爸媽媽的懷抱,來自外公外婆做的熱乎乎飯菜,來自奶奶做的漂亮小棉襖。兩歲的你在
大雪
紛飛的冬季回到北方老家也感覺是那么的溫暖,你篤定世上沒有寒冷二字。但第一次被送去幼兒園時,當媽媽和外婆將你獨自留下轉身離開時,你慌了神,你意識到有些溫暖不是每時每刻都存在,它們會突然離你而去。這樣的認識讓你不安,你“哇哇”地哭,引得周圍小朋友也“哇哇”地哭。不知過了多久,你確定即使哭啞嗓子,媽媽也不會回來時,你停止了啜泣,用沾滿眼淚鼻涕的小手擦擦眼睛,自己找小朋友玩兒去了。你沒有意識到,克服了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溫暖懷抱的恐懼,你已在成長的路上邁出很大一步,小小的你溫暖了自己!
然而,溫暖的消失不總是暫時的,生離既傷,死別更甚。小學五年級那個寒冷的冬天,你親愛的外公病故。經常給你講
故事
,陪你玩游戲,像老頑童一樣和你爭電視機搖控板的外公說沒就沒了,而且永遠地離開了......。當時因為太震驚,你許久沒有落下眼淚。你知道人都是要死的,但你并未預料到它會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方式突然地降臨到自己的身邊。你心中的溫暖瞬間降為冰點,你不禁開始設想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留自己在這孤單的人間,眼淚禁不住撲簌簌地掉下。這時,你看到了媽媽哭紅的雙眼和憔悴的面容,你第一次發現,你溫暖的源泉之一----媽媽,也是需要關心與呵護的。于是你擦干眼淚,試著去安慰媽媽,默默地幫媽媽做事,乖乖地自己學習,不讓媽媽為你操心,力所能及地關心著媽媽,盡量讓那個冬天不那么寒冷......這時你發現,有一種溫暖來自你成長中的自立和堅強!上高中后,你開始體會到從尖子生到學習力不從心的落差,你不得不開始對自己嚴苛----奮筆疾書、挑燈夜戰已成為家常便飯。但一次又一次與付出不成正比的成績還是讓你紅了眼眶、寒了心扉。老師和家長經常鼓勵你、幫助你,希望為你排解壓力、重塑信心。在感受并感激他們給予你幫助的同時,你清楚地明白他們給你的幫助只能溫暖你一時,只有自己調整好心態,找準方向和方法,堅定信念,朝著目標努力奮斗,才能最終讓你自己內心恒久的堅強和溫暖。你開始積極地調整自己,在學習桌邊貼上一句句
勵志
名言
,有效地制訂計劃,認真總結
分析每次考試......。終于,你穩住了成績下滑的趨勢。親愛的自己,也許你現在的成績仍很不理想,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健康而陽光地走到了今天。從你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不懈努力中,大家見證了你的成長。跌倒九次后,第十次站起來的你,已經有了一顆比上一秒更加堅定而溫暖的心----有一種溫暖來自你成長中的堅持和奮斗!第二封給未來的自己,名為“用擔當溫暖世界”。
親愛的自己,你已走過十七個春秋,即將成人,成為社會中的一分子,今后將會面臨更多的風雨,你可有準備?
魯迅曾說:“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你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這種情懷,就叫做擔當。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到“男兒死當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憫,無一不在展現和詮釋著“擔當”二字的內涵。
你可能會說這些古人的擔當都離我們太遙遠,那么請再看看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而長眠于大地的革命先烈,沒有他們的擔當,我們還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看看為了反貪“準備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給貪腐分子,一口留給自己”的朱镕基總理,以及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一代國家領導人,他們置個人安危和生死于不顧,勇敢地擔當起國家的興旺和人民的福祉。還有,還有那些在各種崗位上的人們,他們將擔當融入平凡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帶著極強的責任心和極大的熱忱,努力給身邊的人,給社會帶來溫暖。
親愛的自己,你正處于轉型期的中國。我們的國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經成為世界的經濟大國。但是,因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沖突而造成的灰黑“穹頂”正嚴重地威脅和壓迫著我們;因精神文明建設跟不上經濟建設的步伐,導致不少人只顧昧著良心賺黑心錢,各種“毒大米”、“地溝油”、“僵尸肉”充斥于老百姓的餐桌......。抬頭望出去,當今的世界也動蕩不安。基地組織、is等恐怖組織先后用尖銳匕首刺破人民安寧生活的場面;中東地區仍陷于因搶奪石油或宗教問題而生起的無休止滾滾硝煙......。親愛的自己,你是中國社會乃至世界的一分子,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不能置身事外,你今后要勇敢地投身到轉型期國家的建設當中,積極地加入到維護世界和平的隊伍中,擔當起自己應有的職責,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世界和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走筆至此,親愛的自己,你現在手腕已酸,但胸中卻涌動著暖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暴風驟雨,請掛一副熱腸在這世上,勇敢地去面對和承擔。因為有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溫暖,它就來自我們自身的擔當!
又是一年冬至時作文篇二
【回首,是一種幸福】
那天中午,放學。看到了兩個小朋友互相推搡著。應該是初一的新生吧,他們反復念叨著爭執的原因和自己的“論據”。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卻也這么認真,誰也不肯讓誰。真是可愛啊。小孩子,真的很好,很幸福。
記得上小學時,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出去玩,一直到八、九點鐘。若是到了冬天,便會和伙伴們不約而同地聚到雪地上堆雪人。有一次上課時,畫畫,卻不曾想到把那個本身就不美的人畫得更丑了。這一個失誤,讓我們同桌三人足足笑了一節課。是啊,那時的一節課是漫長的,一點零食就足以吃一節課,一個話題便可以說到下課為止。有時看著老師生氣時兇神惡煞的樣子,我們總是幸災樂禍地笑著……就是這樣,那時候的生活,自由、天真、懶散、開心……
如今,看著小孩子重復著自己曾經的所做所想,卻已沒有了那種童稚的想法了。低頭看看,忽然覺得自己已不再屬于那個小小的世界,彷佛站在一個陌生的海灘,是彷徨,是惆悵,卻還有憧憬。自己,已不再年幼無知,少了笑語,多了些穩重與成熟。于是轉過身去,更加堅定地走著自己的道路。
深秋,沿著河邊走,想著采擷一片楓葉,偶然間看到了一位老人。我走近了去,他在放風箏。每年秋天,我都會從遠處看河畔有風箏飛,卻從未見過風箏的主人。老人已滿頭白發,他向我指了指,風箏 竟 飛了那么高了。他告訴我風箏要飛得高,就要有三角形的結構。我看著在天空中飛得高高的風箏,是架飛機。風箏越飛越高,直到有些模糊……
不禁記起,自己也曾有過一個風箏的,是一只美麗的金黃色的大蝴蝶。那時以為只要風箏的翅膀足夠大,就可以飛得很高,卻沒想到老人的這只小小的飛機也可以在天空高高飛翔。身旁的河水無聲地流著,時間也在不覺中流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一樣。夢想的意義不在于目標的大小,正如風箏會靠三角形就能飛高一樣。只要這樣,就足夠了。于是,漫長的旅程中,我決定放飛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奔跑,跟在它的后面,默默地注視著它越飛越高,如同風箏一樣。因為它也有著自己的理想:不懈、堅持。而這些,也是我的信念。只要堅持,自己也會飛起來的,夢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堅信著。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不必細數已度過多少日子,只要心中無憾。每年的春天,我看到陽光依舊用愛將冰雪融化;夏日,我會再次發覺樹陰下是這般舒適;秋來,我會拾起一片葉留作心靈的紀念;冬至,我會重新記住第一場雪景。我也記得朋友問我一個問題,我只是淡淡一笑,他也就知道了答案,我也曾記得有許多事物被自己染上了各自的色彩……小的,大的,我都記得,喜歡記著,縱然是一些無意而模糊的影像,抑或是難以忘懷的印跡。
時光的車輪漸行漸遠,我努力跑在它前面,卻也常在小憩時回頭看看,看看內心
收藏
的點滴。回首,一個詩意的詞語,回首的感覺是那樣溫馨,美好得會讓人更欣喜。回首的感覺是淡淡的惆悵,是葉與樹在秋風中的不舍,是天與海在盡頭的相依。歲月匆匆消逝,我仍在路上,喜歡銘記,更喜歡的是翻閱珍藏的瑣碎記憶。漸漸地發覺,回首,真好。
噢,原來回首,是一種幸福,回首中,我慢慢成長。
又是一年冬至時作文篇三
【叫我如何忘記你】
又是一年冬至,外面冰雪還未融化,腳踩在上面沒有聲音,摸摸還是那種冰涼的感覺,樹上沒有樹葉,鳥兒的巢穴里也是空蕩蕩的,一如去年一樣,那么寂靜。
當我接到您去世的消息時,我不知道當時在想什么,整個人都愣在那里,無法前行。我不知道后來我怎么有勇氣走到您前面,您就靜靜地躺在那里,安詳地入睡。
我不知道為什么還堅持想看您最后一眼,或許是因為那份執念,又或許是因為曾經那深深的依賴,看到您那慈祥的臉,還是當年那般溫暖。
每次假期,回家的第一句都是:爸爸,我要去奶奶家。之后的三天便都是在奶奶家度過的。
“奶奶,我來了!”還未進門,大老遠就開喊,每次都可以看到她從屋內出來。笑呵呵地對我說:“來啦!吃沒吃飯呢?”可有時奶奶又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大少爺,大小姐今天想吃什么?”她還幽默地對姐姐說:“臺長,別把遙控器摔了。”
奶奶的手雖然干皺,也不美麗。但是是最溫暖的了。小時候的我總是哭,奶奶用她的手為我擦干眼淚,我總覺得她的手比我的眼淚還熱,我就是這樣被她哄大的。不管什么時候,回頭看著仿佛奶奶總在身旁。
奶奶家的院子有一顆杏樹,很茂盛。從我記事起它就在那里了,小時候,她會牽著我在樹下乘涼,有時會伸手摘幾顆未成熟的杏子給我。那個味道,酸進了心里……
我們總會從樹下經過,我跟在她身后。踩在她的影子上,蹦蹦跳跳。我看她漸漸彎曲的后背,看到地上越來越淺的腳印。后來,她便再也沒出過屋子。
奶奶病了,比以往更加嚴重,她開始整天整夜地坐著,頭總是無力地垂著,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輕,呼吸也越來越弱。有時候我會靜靜地躺在她身邊,我就這樣看著,視線越來越模糊……
眼前還是那片雪地,還是那片蒼白的天,空蕩蕩的。樹下也沒有了腳印,也沒有她在身邊,我不知道這樣站了多久,只覺得今年格外的冷。奶奶去世之后,我就再也沒有回到那里,總覺得那里有堵墻,將我與奶奶隔的好遠好遠……
奶奶,您在哪啊?我拼命地跑,拼命地喊著,腦海里是那凌亂的碎片,任憑回憶淹沒淚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