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去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總結篇一
:xx年4月21日上午8:00-11:00
xx市兒童福利院
xx系11級青年志愿者
1.4月21日早晨在校門口集合,清點人數后,整隊出發
2.做公車去兒童福利院
3.到福利院與福利院工作人員做好交流,帶小朋友們玩游戲
4.為小朋友帶去學習用品、營養品、零食、水果
慰問兒童福利院活動計劃總結
1.行程中的安全問題
2.總體活動的流程和運作要流暢
3.注意福利院兒童的特殊性,玩游戲時要注意安全
4.準備活動預案,出現天氣原因就順期延遲
5.成立處理突發事件的臨時決策會
去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總結篇二
在四月,伴著心理健康月的到來,10級數控班發起了“大手牽小手,共同感受陽光”活動,并向他們傳遞著愛與希望。
尊老愛幼,扶弱助殘是我們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傳統美德,為營造和諧校園,我們10級數控班開展走進兒童福利院活動。這次活動以走進兒童心理、增強兒童社會意識為主要目的,并在四月心理健康月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不僅推進了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而且還為營造校園的新風尚打下基礎。
20xx年4月24號
石河子兒童福利院
雖然這次因為活動地點的影響,我班同學沒有全部到,但是去的同學都非常的積極,能夠很好的照顧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東西。使小朋友們和我們都非常的高興。我班負責人員也特別的負責,能夠很好的做好給他分配的任務。在本次活動中,“吹氣球”把本次活動推向了最高潮,有的同學抱著小朋友,有的背著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把氣球吹向被人的領地。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班同學懂得了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還余很多,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以后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去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總結篇三
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我系青年志愿者決定自發組織慰問我市兒童福利院。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去關心那些需要我們幫助和愛護弱勢群體,同時也為了增強和培養我系同學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xx年4月21日
xx市兒童福利院
:福利院兒童
1、由系團委組織部負責慰問活動的主要工作以及與兒童福利院聯系具體的慰問事宜。
2、活動具體時間定于4月21日上午8:00
4、慰問人員由我系11級志愿者參加,系團委負責帶領。
5、慰問的主要內容有:和工作人員交流,和兒童玩耍游戲,
6、慰問活動要達到慰問的目的,做到真正有意義
去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總結篇四
作為新生代的大學生,九零后的尾巴,我們是在社會的溫暖包容里、七零后八零后的精心庇護下長大的。而今我們也已邁入成年人的階梯,是時候把這份愛傳遞下去了。20xx年4月21日下午一點半,物聯網工程學院自動化1702第一志愿小隊在無錫市兒童福利院進行了志愿活動。
來到福利院的第一感覺,很溫暖。它不僅僅僅是一個社會福利機構,而是一個大家庭。從院長到老師,再到每一位義工,對每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喜好都如數家珍。當小朋友上臺自我介紹時,他們在臺下比小朋友們還緊張,在我身邊的那位義工阿姨一向在輕聲為他們加油、鼓勁。
參加這次活動的共有一百三十個小朋友,其中身體能夠勉強支持活動的僅五十多人。當我們望見有些小朋友連完整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卻拼盡力氣要求上臺,對著話筒哪怕只發出“嗚嗚”的聲音時,真的幾乎落淚。哪怕只能發出“嗚嗚”聲,那也是他們在世界上發出的自己專屬的、獨一無二的聲音。看到孩子們因此而獲得極大滿足的笑臉,我們也笑了,卻又忍不住的心酸。
孩子們,愿你們在以后的每一次生日,都能夠像這天一樣的開心。
生日快樂噢!
第一志愿小隊隊長束方穎代表無錫太湖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自動化1702班級上臺致辭。
“我們來那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上一代給我們的愛做一個接力,傳遞給下一代,讓孩子們明白,這個世界是充滿愛和期望的,比起物質,孩子們需要的更是精神上的富足。”“最后我還要感謝我們福利院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義工,你們辛苦了,你們真的很棒!”
深深的一個鞠躬
,飽含了多少感動與敬意。
小隊隊員喬姝尤克里里彈唱《追光者》,束方穎和董旻玥伴唱。雖然是清唱,現場的氣氛卻出奇的好。我們就是孩子們的追光者,會一向像影子一樣追隨他們,保護他們。
小隊隊員董旻玥鋼琴教唱《數鴨子》和《送別》。
有一個小朋友一向在下面跟著節拍大聲唱歌,雖然吐詞并不清晰,卻聽的出來的開心與興奮。
足夠了,能夠望見你們的笑臉,再沒有什么比這個更令人滿足的了。
小隊成員在福利院大門口合影。雖然一路顛簸,但是沒有一個人喊累,所有人都認為,這一趟,值了。
去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總結篇五
7月20號,人文四班的同學們再次來到了北京市兒童福利院,為他們帶來院外世界的歡樂與陪伴。
這些孩子大都在3-13歲,就像我們的弟弟妹妹一樣,但卻有著不同的原因被遺棄在福利院里。盡管很多孩子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天生的殘障,但卻并不妨礙他們看向你時眼里的澄澈。
同學們分成三組,分別與他們畫畫、做手工和講故事。
這些孩子們有的外向,畫畫時握著你的手指點著畫紙和顏料,做游戲時積極的互動,樂起來眉飛色舞的拍手;有的也很內向,表現得不溫不火,任你百般猜測他的心思也不開口,卻在某一刻忽然握住你的手,與你認真的對視。無論是哪種孩子,總是會在他本能地表達他對你的信任與喜愛——與你肢體接觸——的時候,你的心都會融化在大手與小手間的溫度。
這次人文四班的同學們有很多第二次來到福利院的同學,這些同學也驚喜地見到了很多上次見到的孩子們。盡管有些孩子已經不記得同學們了,但看到他們健康愉快的成長,同學們也很欣慰。初次來福利院的同學們也很快與孩子們建立了感情基礎,帶著他們一起娛樂,和他們一起歡笑。
短暫的兩個小時,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依依惜別時有的小朋友已然舒服的躺在同學的腿上,當做吊床;或是將同學認作“媽媽”,享受被抱在懷里的時光。
與活動室里的小朋友們分別后,我們下到了一樓,在大廳里欣賞了小朋友代表們帶來的旗語和歌曲《最好的舞臺》等表演。也為他們帶來了《南屏晚鐘》的合唱。此外,還有李樂昕、鄭墨涵兩位同學演唱的《小幸運》,劉金輝同學彈唱《成都》。王上元同學更是帶來了互動性很強的科學實驗——非牛頓流體,小朋友們紛紛嘗試擊打。
最終,同學們給小朋友們贈送了帶來的禮物,并和小朋友們一起放飛了手工組制作的紙飛機。希望他們也向紙飛機一樣乘風而翔,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